關于《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范文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我不知所措時,我讀到了《少有人走的路》,我變得豁然開朗了;當我感到絕望時,我讀到了《在頑石與險境間》,我變得有勇氣走下去了;當我心煩意亂時,我讀到了《笑貓日記》,我變得平靜了。但當我讀到《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時,心不經微微顫動。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的心靈成長史。首爾少年阿章因父親外派迪拜、母親懷孕休養而來到鄉下舅舅家寄居,不料新鮮感還未散盡,脫離母親照料的阿章就狀況百出:要么是自然科學課上精心準備的作業去向不明,要么是美術課上的專業彩色顏料不知所終……還因此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先是與“瞌睡蟲”一道在走廊上舉手罰站,后又被迫答應幫表妹曉金做數學作業,放學后還被留堂打掃廁所……“你們是不是希望媽媽一輩子都跟在你們后面收拾爛攤子?如果不是,從小就要養成自己整理的好習慣!”如果說老師的這番話還沒有讓氣頭上的阿章足夠警醒的話,那么隨后曉金劈頭蓋臉的指責則多多少少在阿章的心湖中泛起了圈圈漣漪:“我不知道你的媽媽是不是你們家的傭人,但我的媽媽不是!我媽媽不但要做家事、照料奶奶,還要忙著種田,你知道她有多忙嗎?你自己制造的垃圾應該自己清理才對,為什么老是要我媽媽去幫你打掃呢?”最終,在與同桌江韻如的打水漂比賽中,阿章突然醒悟過來,對著遠方的媽媽大放豪言:“我可以的'!我阿章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很好!”那個懶散自私的小男孩終于破繭成蝶,蛻變成了一個獨立、有擔當的小小男子漢。
看到這,心中不禁回想起一幕幕的影片:早晨,媽媽早早起來,為我們做了早飯,又匆匆忙忙地去工作了,中午,媽媽又趕了回來,為我們做了午飯,晚飯亦是如此。就這樣,媽媽不斷的忙碌著。直到自己病著了,也只是在家休息一會兒。衣服破了,更是補了再補。但卻把一切好的留給了我。而我卻不知福,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從現在起,我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打造出自己一片新世界。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媽媽不是我傭人》讀后感02-23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的讀后感02-09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05-12
《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 》讀后感12-30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12-31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的讀后感01-20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12-31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作文01-25
關于《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后感07-03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優秀讀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