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通用7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1
提筆之際,《挪威的森林》還置于我桌子的左邊。最初趨使我去閱讀它,是它的不可忽視般的知名度。名著名作,大多都得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沉淀下來的,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里,仍能被人所稱頌所推崇的作品必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我不敢一口咬定《挪》是這樣的作品,這因人而異。之前,從未仔細閱讀外國作家的作品,對于村上春樹,這本也只是第一本。大抵文化差異也在不同國家的作家寫作風格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吧!說實話,是有些不習慣。或許是閱讀面不廣的緣故罷!
那次跟羊在書店時,我指著《挪》問她:“這本好不好看?大概講的是什么?”她貌似思索般(嘻嘻),終究道不明。而雪敏也曾在看完后發(fā)出了疑問:“想不透木月和直子為何要死?”這兩樣湊起來倒引起了我的興趣:當初看《悲傷逆流成河》后,我們(還有靜純)可是討論得相當激烈呢!那本也有齊銘、顧森湘、易遙等這人突兀的死亡,但我們也抽絲剝繭地把其中緣由分析得透徹了呀!
并無生動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令你恨不得廢寢忘食地把它看完。并無大段的哲理名言,令你不由得想它摘錄下來。(然,通篇說理的文章太常見了,寫說理的文章要很有勇氣很有獨到見解,否則說出來的話不但不能使人嘆服,反而生出一番厭惡之感。)
這是簡單的一篇回憶錄。
如同常見的一段話: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你因為一首歌或路人的一個仿佛熟悉的背影,而想起了曾經(jīng)的某個人。它活在你的回憶,或許不曾消失,但在被生活推著走的時光里,你卻有意無意地把它隱藏了。每個人大概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吧!那段回憶,曾是那么銘心刻骨,當時的你以為,那份感覺會一直鮮活不變地伴隨你以后的人生,但它著實經(jīng)不起歲月的磨蝕。唯有在某一個瞬間,一個類似的場景喚醒了你的記憶。如同,渡邊君在時隔十八個春秋后,因一首《挪威的森林》樂曲而想起了記憶中那些模糊的人兒。
“我想,文章這種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納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意念。并且發(fā)覺,關于直子的記憶愈是模糊,我才愈能更深入地理解她。”——渡邊。
回首往事,總有一份新的領悟以及淡然的釋懷。猜不透的,在回憶里找到了答案。
最初的三人行:渡邊、木月、直子。
木月是絕無僅有的朋友。他是孤獨的,三人的相處里,他談吐自若,好不瀟灑。但除此之外他卻無其他朋友,獨自看書聽音樂。這類人現(xiàn)實中還是有許多的,方有在自我感覺安全的圈子里才可肆無忌憚地體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除此之外,處處設防,怕受傷。社會關系處理不好,親人關系也處理不好。唯有與直子這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以及渡邊這個談得來的朋友相處時,才是活出自己的靈魂。
是否人死前都會有一段時間回光返照呢?前一秒還與你談笑風生地打桌球,轉(zhuǎn)眼便自行了斷在自家的車庫。沒有半句遺言。大抵總有他的原因,讓他絕望到冰冷的原因。
孤獨培養(yǎng)出了抑郁,抑郁繁衍出了死亡。木月是個脆弱的人。他反復游行于自信與自卑兩個端點。只有在直子面前他才敢真正顯示自己的脆弱。反反復復地累了,心里的痛苦愈積愈多,直到有一天,承受不了了,也許死才是一種解脫。
木月死后,三人行成了兩人行。渡邊和直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渡邊愛直子,很愛很愛。即使直子因木月的死受了打擊住進了療養(yǎng)院,他仍表示會等到她康復那天,然后一起生活。
直子對渡邊君說:“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曾這樣存在過!
或許直子也曾試著,去和渡邊在一起。但卻遲遲擺脫不了木月已逝去的陰影。在沒有真愛的基礎上,只會對渡邊不公平。
直子在死前也回光返照過。臨死前她選擇與玲子見面,選擇燒毀渡邊寫給她的所有信以及與他的所有回憶。大概也是在接受治療時承受太多太多的折磨。其實她的病根本就治不好。她與木月是與周邊的世界格格不入的兩個人,他們互相依靠。渡邊是把他們同外部世界連接的鏈條。他們嘗試過融入外界,卻是失敗。但直子比木月堅強,她付出的努力要比木月多得多。她不斷地懷疑自己,不斷糾結不得解。她是最痛苦最可憐的人兒。
玲子在直子與渡邊之間充當另一連接鏈條。在療養(yǎng)院里,玲子是直子唯一難得的知心朋友,是她的依靠。玲子本身也是歷經(jīng)坎坷,但她活得很自在,因為她放得下。面對女學生的抹黑,她選擇容忍,雖然心里也承擔這巨大的壓力。當承受的那發(fā)條斷了,她果斷地跟丈夫提出離婚。直子死后,她特意跑去找了渡邊,奉勸他不要忽略了身邊的幸福,成熟起來,與綠子共創(chuàng)未來。對于音樂,她是難得的才女。此外,她講過一段話:“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我只是按照過去的記憶坐臥行止!毙牡哪巢糠,被扼殺了,不復存在了。
綠子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活潑調(diào)皮,也是孝順的孩子。從朋友到戀人,她和渡邊走過。明知渡邊心中永遠把直子放在第一位,仍不奢望什么。但在渡邊因思念直子而滿腹心事時她也會調(diào)皮地吃醋:“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卻一個勁兒‘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于是你稍稍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復原狀!睈矍槭呛蔚茸脚搜剑]在更早的時間遇上,于是成為不了他心中的“至愛”,卻仍一心一意,愿他感受得到,愿他快樂。祈盼他有一天回過頭來,可以對他說一聲:“我一直都在呢!
永澤是另一個特殊人物。他與渡邊讀相同的書,都為外人所不解的書。他們有共同語言。但自然他是比不上木月的地位的。永澤是瀟灑而近乎冷酷的人兒了,他又是幸運到極致的人兒,他的身旁有位不離不棄的女友--初美。明知和永澤走到多遠他也沒有要結婚的意思(他容不得被束縛。趺廊孕母是樵浮=猩隙蛇叺哪穷D慶功宴,永澤的著實是在委婉奉勸初美離開他,連渡邊在過后也對初美坦白說,希望她離開永澤,找個地道的人過一輩子得好。初美最終照做了,然而婚后兩年便自殺了。至此后,渡邊再沒理會過永澤;蛟S吧!傷害了多可惜的一位女子呢,只為了自己的自由,自私得可怕!渡邊如此重情義的人,怎可容許?
人的一生,身邊的人來來往往,真正留步的有幾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病態(tài)的一面,有他人無法理解的痛苦。有些人能很輕易地把它忽視了,有些人卻被它束縛了。小說開頭回憶直子時,提到一口井,埋在草叢里,特意找是找不到的。人一旦不小心跌入,就無可避免地要死亡,深得可怕!問題是誰也找不到那口井的具體位置。木月與直子都遇上了那口井了,或許,那也是一種解脫吧!總還會有人撞上的,不可避免的。唯剩太多的無奈太多的遺憾,化成風吹散在草叢上,留下一聲聲呢喃!
而活著的人呢?
直子死后,渡邊開始了一個月漫無目的的旅行。(我真想為其配上《葉子》這首歌。┳類鄣娜伺c自己陰陽兩隔了。在玲子的真心提醒后,他突然醒悟,死的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還在等待,一直在等待。然而小說最后一段卻耐人尋味。他打了電話給綠子。綠子用沉靜的聲音問道:“你現(xiàn)在在哪里?”
我現(xiàn)在在哪里?
“我拿著話筒揚起臉,飛快地環(huán)視電話亭四周。我現(xiàn)在在哪里?我不知道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著頭腦。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無數(shù)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著綠子!
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如何再準確定位,如何再能看清前方的路,如何能看清心愛的人的臉?倘若過去過不去,未來還未來,而現(xiàn)在也突然間變得虛無縹緲呢?生活的寄托在哪里?
“一聽《挪威的森林》這首曲子,我就時常悲哀到不行。也不知為什么,我總是覺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個人孤單單的,里面又冷,又黑,又沒有一個人來救我。”——直子曾對渡邊徹如是說。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2
是本好書。好在哪里卻說不清楚,只不過記得讀時帶來的震撼。與一般網(wǎng)絡小說不同,名著的作者們最不缺的就是格局,那以小見大,跳脫于生活內(nèi)外的哲理,是引起共鳴的基礎。
比如,這本書大概講的是渡邊與一群人的故事吧,而這群人可以從某個維度上劃分為三類,一種將渡邊扯向生活的邊緣,比如木月和直子;一種盡力讓渡邊重回生活的軌道,比如小林綠子;而最后一種,則是主人公在這世界兩級徘徊的“引渡人”——玲子。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前兩種人,但第三種引渡人卻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是幸或是不幸,誰都無法定義。至少我沒有遇到過這種人。
讓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是玲子了,她曾在渡邊迷茫負罪之時一度開導他,眾多震撼人心的話語,我聽了就如同啟發(fā)我自己一般。比如,她曾告訴渡邊愛上兩個人并不是什么罪過,就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蕩舟于美麗的湖面,我們會既覺得藍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嬌 ——二者同一道理。
不過,雖然沒有遇到玲子這樣的人,但還是希望能早些聽到那句“不要用不自然來磨損自己的青春”。也許,這才是我讀完本書又久久不能釋懷的基礎。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3
就在昨日,讀完了《挪威的森林》,書買了很久很久,久到記不清是什么時候買的。
這是一部自傳或者說是戀愛小說?我不知道,也分不清。我膚淺的認為這是本不折不扣的“小黃書”。當然,這只是玩笑話。
看到結尾處:突然明白,這么多天的陪伴到這里就結束了,不論是你和玲子或是我和你們,都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的。
一開始抱著隨便讀讀的想法,最后卻被吸引。
對于文中的我,村上說很多人認為那就是他,他自己否認,但多少會有些影子。但是誰又知道呢?
放在當下,他一定是個公認的渣男,濫情又極其不負責任。但在書中,我愿意承認他是個好人。
他好幸福啊,有朋友,同那么多女人睡覺,還一面在學校學習。我始終無法看清他的真心,游走在兩個女人之間,直子于他而言是內(nèi)心深處那個渴望卻得不到的人,而綠子卻是給他生活帶來希望的人。
最后,大家好像都沒有收獲愛情。
說實話我講不清從這本書中領悟了什么,愛情、友情、死亡還是關于性,不知是我愚笨還是我太年輕?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4
幾乎全程揪著心、對愛情帶著疑問、對校園時光充滿緬懷之情地第二次閱讀這本小說。
十年前看挪威的森林,純粹理解為是愛情小說,第一次感受日本作家的文字,第一次領略這種堪稱凄美的愛情故事,同時也可以感受荷爾蒙的刺激,所以整體感受偏向于“很吸引我”,很欣賞村上關于愛關于死關于性關于生命的論點。
而現(xiàn)在,揪心、疑問和緬懷,這三種感受在心頭占據(jù)主導地位。揪心,已然了解人物性格,已然了解人物命運,已然了解人物關系,這種種交織起來構成的對愛情對生死對孤獨的演繹,不得不讓我揪心難受。疑問,渡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嗎?知道直子想要什么嗎?渡邊知道什么叫喜歡什么叫愛嗎?綠子為什么會喜歡渡邊呢?渡邊會一直會單身下去嗎?當然,還有很多疑問,這些疑問其實在知乎上我可以找到一些幫助。緬懷,更準確的說成是祭奠會比較好,卻滿懷悲壯的意味。因為大學時光的愛情,于自己,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失敗的冒險。
我想,第一次閱讀這本書的我會給這本書五星的評價,因為年輕。而這一次,我只能理性地給出四星,因為年長。至于以后可能發(fā)生的第三次或更多次閱讀后的評分,我不知道,但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年老。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5
于我而言,感覺村上的書總是那么直接,認真的抒情描欲,初看時會由于直接的`描述誤以為是小黃書,或是細致至極的環(huán)境歸類于寫景文,而合上書本!杜餐纳帧愤是由于極大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在長沙,在一個秋天日色揮灑的午后,一氣呵成。
這時于我而言,這只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但對我這個記性可以說過目就忘的人,偶爾的夜晚會想起直子對渡邊的依賴中有沒有愛,也時常的閑暇會思考綠子會不會更適合渡邊。當然還有很多疑惑,比如永澤的隨心所欲,初美的因愛生執(zhí),以及渡邊和玲子莫名其妙的一晚。
不久前刷新聞看到有篇文章中有寫到:“現(xiàn)在一些低欲望的年輕人會出現(xiàn)一種約素炮的行為!弊屛覠o意識但越發(fā)清晰的想起綠子讓渡邊抱著她睡的那天,以及似乎慢慢在從自己的角度認識書中每個人的矛盾,雖然我更希望自己讀完的感想是:“好有意思的愛情故事啊”。正因為是人,他們會心生孤獨,他們會趨利避害,他們會想著驅(qū)散寒冷,會想著抓住有溫度的東西。借用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人最不可理解之處在于他是可以被理解的!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6
一直聽說這本書很出名,就想看看村上是怎樣表達人生的。感覺基調(diào)比《人間失格》還抑郁,大概是因為這里面摻雜的人生多一些,死的也多一些喜歡永澤清透的人生觀,但愛情觀是無法茍同,因此真是可惜了初美這樣美好的女子。愛得純真沒有錯,也該灑脫一點,除了愛人生該有更多美好的追求。直子迷失在過去的森林里,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若能像玲子那樣走出過去的陰影和那么愛她的渡邊在一起,她真的很幸福。綠子是最通透的人了吧,愛就勇敢,不愛就拉到,純真且實在的人生,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渡邊是最迷茫的人了吧,連自己想要什么都分不清,拿不起也放不下,或者說是都想要?所以老在直子和綠子之間徘徊,因此迷失了自己。
此外就最難接受的就是里面的愛情觀,大概是文化差異吧。渡邊那么愛直子但又能和任何人來一炮,連直子的好朋友玲子也不例外,還是在剛一起給直子辦完葬禮的情況下可以說讓我瞠目結舌用現(xiàn)代的觀點來看,永澤就只能用渣來形容了,綠子有點男朋友還沒分也能和渡邊曖昧。玲子呢,不知道怎么總結渡邊不僅小她19歲,還是愛著她好朋友直子的……
我還是最喜歡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 篇7
在25歲這樣的年紀,僅是看了一遍就來抒發(fā)自我感受,不知是否妥當,總覺得時隔兩年還會再看一遍。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某種程度上而言,我覺得我像極了渡邊。不渴求被他人理解,不是覺得好無所謂,而是無可奈何。理解這種事就跟要求別人感同身受一樣困難,所以很多事情自己沒搞明白之前,并太想去向誰訴說。與其做一個表面合群的人,不如徹徹底底地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
“那是勞動,不是努力。努力指的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這句話就像一記巴掌,狠狠地甩在了我的臉上。永澤的傲慢及不地道興許使得大多人不太喜歡,我卻深深的喜歡著這樣的永澤,他深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劃分的也無比清晰,不可否認他是傷害了些許人,但是他又是如此坦蕩,在我看來,不欺不瞞,坦蕩視人的關系皆是合理的。初美也是出于本心的選擇,沒有什么不對等,皆是自我選擇,我們都該有為自己所做選擇而承擔后果的能力。永遠不要同情自己。
渡邊是在和初美的交往中,亦或是在和直子的會面后開始考慮愛與性應是一體的,至于他對直子和綠子的感情,我不太想用愛或責任這樣的字眼去界定。又有誰能通過只言片語去表達歷經(jīng)生死后的心境呢?他想與她共生,卻又被另一鮮活的生命帶來的溫度所吸引。同時愛兩個人,有有何不可?
最后想說的是,在不能好好對待愛的時候,請好好愛自己。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400字】相關文章: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5-21
《挪威的森林》的讀后感10-08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4-11
挪威的森林的讀后感03-30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想03-31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精選06-17
寫挪威的森林讀后感10-31
最新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6-25
關于《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8-19
挪威的森林初中讀后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