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感悟生靈》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感悟生靈》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感悟生靈》有感1
今天,我讀了對我心靈有著極大震憾的主題叢書——《感悟生靈》。這本書中,既有《眾猴渡峽》《紅角羚羊》這樣的“動物團結圖”,也有《斑馬迪露》《駱駝淚》這樣的“執著母愛圖”,不過,最讓我為之動容的是一名為《加布林鯊魚的悲情母愛》的文章。
這篇文章講了一艘性能優異的潛艇在戴蒙先生的指揮下抓住了一只小加布林鯊。鯊媽媽奮力營救,在大勢已去時,將小鯊啃死,自殺身亡了。
我們可以想到,如果我們不去捕它,它們現在還在大海中遨游;如果我們不去捕它,它們也不會粉身碎骨,葬身大海,其間可以看出母鯊的無奈。
如果母鯊不那么做,人類就會從它身上得知它們族群的重要私密,成為人類手中的“被控制動物”。所以為了族群,母鯊忍痛咬死了兒子,然后自殺去另一個世界尋找它們的幸福去了。
這件事也看出了人類的自私,為了獲取加布林鯊魚的秘密,不惜毀掉千百個動物家庭,這是值得人類深思的:人,為什么會變得這么自私?
“每個動物都有生存的權利”。不能只為自己的利益而剝奪它們存活的權利。這對加布林鯊魚母子恐怕也只是一個無奈而悲情的悲劇吧!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主題叢書——《我們的家園》中的《善良的動物,殘忍的人》,文中那善良的樹虎、北極鼠和沙龍兔,都因人們的殘忍使其滅絕了。但人類更應反思的是,和《兔子吃了窩邊草》,人類滅絕了動物、破壞了環境之后,被“狼”——大自然吃掉的就是人類自己了。
讀《感悟生靈》有感2
我讀了《感悟生靈》這本書,講的是可愛的生靈們,千姿百態的可愛生靈們,與人類一起生活在廣袤、美麗的星球上,形成了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里面有一篇叫《紅角羚羊》的文章最吸引我。
《紅角羚羊》講的是:紅角羚羊一個月大的時候目睹了一場慘景---幾只野狗圍住了一頭母羚羊和她的孩子,眾羚羊便都退在一旁看,當小羚羊被野狗咬住脖子的時候,羚羊媽媽竟然也閃在了一邊觀看,紅角羚羊不明白為什么丑陋又稀少的野狗可以在百萬頭羚羊面前殘害它們?媽媽頂翻了他,讓他明白大家都明白的事情。
之后,紅角羚羊便猛吃猛長,想早日取代羚羊王,紅角羚羊當上羚羊王第二天的時候,七只土狼圍攻羚羊,紅角羚羊長吼一聲,羚羊們奔向七只土狼,七只土狼死在羚羊的蹄下。
羚羊們在紅角羚羊王的'帶領下,從草原的弱者變成了強者,但在與鱷魚戰斗的時侯,紅角羚羊王身負重傷,養好傷之后也在一次戰斗中退出了,新王是個兇殘而又自私的家伙。
在小羚羊被獅子咬住脖子去求羚羊王的時候,羚羊王竟瞇起了眼睛。
紅角羚羊難以忍受,與獅子拼殺,它為的是讓同伴們覺醒。
在邪惡面前,善良往往變得膽小和懦弱,常常退縮至一角,當別人陷入困境時,你只是冷漠的旁觀,那么當你也陷入相同的境地,你所得到的也只是同伴們冷漠的目光,而不是熱情的幫助。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讓我們有對抗邪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