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精選1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1
從前有一個好事的人,他參加朋友的聚會時,他大發感慨的說:“吃梨對牙齒很有好處,但吃了會傷脾;棗能補脾健胃,可惜吃多了卻會損傷牙齒。”愚笨的年輕人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用牙齒嚼,不把果肉往肚里咽,它就傷不了我的脾;吃棗的'時候,就把它整個吞下,這樣就不會傷害我的牙齒。”
這時桌子上正好有一盤棗,他拿起一顆棗就要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就勸他說:“千萬別吞卡在喉嚨里就危險了。”有人見了,笑他說:“你真是囫圇吞棗啊!”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囫圇吞棗的行為既危險又影響消化,是一種可笑而愚蠢的舉動。所以,我們遇事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運用規律加以解決。
就像我們學習一樣,遇見一道自己不會做的題,不能亂猜答案,必須把題的意思”認真分析、充分理解,用規律加以解決。“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2
一天晚上,我看了一篇叫《囫圇吞棗》的文章。
里面講了一個年輕人牙痛了,醫生問他吃了什么?他說”吃了很多棗。“醫生說:”棗雖然對脾有好處,但對牙有害。“年輕人又說,他有一個辦法,把棗直接吞了下去,這樣即不傷牙,又利了脾。牙醫聽了吃驚地說:”你那囫圇吞棗,棗核咽到肚子里,肚子要受不了,我看過幾天你不用來找我牙科醫生了,而是要看腸胃醫生了。“
這故事的意思是不經咀嚼地把棗吞下去,比喻含糊籠統的理解事物或在學習上不求甚解。
我在學習上,有時也像故事中的年輕人一樣囫圇吞棗,我只是一點兒懂了,就說全懂了,就不認真聽課了,自顧自玩了起來,到了做作業時,又不會做了。今后,我一定要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勤于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如遇到不懂的'話,就虛心地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能做不懂裝懂的人,欺騙了自己,也欺騙了老師,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成了一事無成的人。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3
我今天讀了一篇《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一個人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的說: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好,但吃了傷胃,棗能健胃,可惜吃了會傷牙齒。大家覺得很有道理。這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就接下去說:這個簡單嘛!吃梨的.時候不要吃進果肉,就不會傷胃;吃棗的時候用吞的,就不會傷牙啦!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他便拿起棗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客人們害怕他噎著,就連忙勸他:千萬不要吞啊,卡在喉嚨里多危險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的時候,沒有經過思考就直接回答出來。在我學習知識的時候不能囫圇吞棗,首先要把學的的知識理解,然后再認真的去掌握它,這樣我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4
《囫圇吞棗》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死愛讀書的人,但他讀書時從來不動腦子,有一天,死愛讀書的人和他的幾個朋友聚會,死愛讀書的`人的好朋友拿起梨說:”就說這個梨吧,梨對牙齒好,可是它對胃不好,而棗對胃好,它卻對牙齒不好,“這時死愛讀書的人說:”吃梨的時候不咽到肚子里,這不就是只對牙齒好了嗎,吃棗吞到肚子里,這不就是只對胃好了嗎,“別人說吃梨不咽到肚子里,我們能做到,可是吃棗直接吞到肚子里可是有點難了,死愛讀書的人說:”我吞給你們看,“死愛讀書的人就拿起棗,放到嘴巴里一吞,然后對大家說:”這不很容易就吞到肚子里了嗎?“旁邊的人都愣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干一件事不去動腦子,而是籠統接受了,所以我一定不要向這個死愛讀書的人學習,我以后干什么事情都要動腦子,千萬不要養成不愛動腦子的毛病。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5
今天,我讀了《囫圇吞棗》這篇文章,故事的內容很精彩,講的是有一位年輕人,一邊走路,一邊吃著梨和棗,有一個老中醫看到年輕人的舉動,出于醫生的職業習慣,對年輕人說:“梨不能吃的過多,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老醫生這么一說,年輕人連忙從兜里掏出幾個大棗吃了起來。可是老醫生卻說:“大棗有補脾的作用,可是吃多了會傷害牙齒,也不能多吃。”然后,年輕人干脆把棗放進嘴里,囫圇著吞了下去。
年輕人只想把大棗吞進肚子里,不會傷害牙齒,可是他沒有想到吞進肚子里的大棗由于不好消化,對身體也不會有益的`。聯系到我們的學習,有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就是囫圇吞棗式的,只求速度快,不求真正消化吸收、理解掌握。到頭來學習成績還是一般。
這個教訓很值的我們記住哦!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6
今日,我讀了整個吞棗這篇文章,故事的內容很精彩,講的是有一位年輕人,一邊走路,一邊吃著梨和棗,有一個老中醫看到年輕人的舉動,出于醫生的職業習慣,對年輕人說:“梨不能吃的過多,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老醫生這么一說,年輕人趕忙從兜里掏出幾個大棗吃了起來。可是老醫生卻說:“大棗有補脾的作用,可是吃多了會損害牙齒,也不能多吃。然后,年輕人干脆把棗放進嘴里,整個著吞了下去。
年輕人只想把大棗吞進肚子里,不會損害牙齒,可是他沒有想到吞進肚子里的大棗由于不好消化,對身體也不會有益的。聯系到我們的學習,有的'同學的學習方法就是整個吞棗式的,只求速度快,不求真正消化汲取、理解把握。到頭來學習成果還是一般。
這個教訓很值的我們記住哦!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7
我今日讀了一篇整個吞棗的成語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一個人去參與伴侶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的說: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好,但吃了傷胃,棗能健胃,惋惜吃了會傷牙齒。大家覺得很有道理。這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慧,就接下去說:這個簡潔嘛!吃梨的時候不要吃進果肉,就不會傷胃;吃棗的時候用吞的,就不會傷牙啦!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他便拿起棗子準備直接吞下去。客人們可怕他噎著,就趕忙勸他:千萬不要吞啊,卡在喉嚨里多危急啊!
這個故事告知我們:學習的時候,沒有經過思索就直接回答出來。在我學習學問的'時候不能整個吞棗,首先要把學的的學問理解,然后再仔細的去把握它,這樣我才能真正學到學問。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8
假期里,我閱讀了名人傳這本書,這本書把三個不同領域的里程碑似的人物的生平榮譽記錄在此,讀一本名人傳如同讀了三個偉人的一生。
貝多芬誕生與貧寒的家庭,父親是歌劇演員,脾氣非常的惡劣,母親是一個女仆。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生活非常的`困苦,還常常遭到父親的打罵,可是他卻有驚人的音樂才華,他渴望愛情,可是卻終究沒有得到,最可怕的是耳聾。
盡管命運對貝多芬如此不公,可是,貝多芬并沒有放棄,而是想盡一切作文/方法堅持自己的音樂之路,貝多芬從不向命運低頭!表現出名貴的人格,他死后,全部財產也不過一千多法郎。
一生清苦,艱苦童年,愛情失敗,惡疾纏身,困難困苦,命運一次又一次無情的玩耍了他,但是,這也難以抹去他對音樂的瘋狂喜愛,耳聾意味著世界就此空白,這是多么的可怕,對音樂家貝多芬來說就像天塌下來一般,可是,他并不屈服,以堅韌的意志力與命運抗爭究竟。
身殘志堅的貝多芬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永久的榜樣!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9
開心的寒假生活開頭啦,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國際大獎小說外公是棵櫻桃樹,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安琪拉那涅第寫的,它構思新奇,內容豐富,品嘗出眾,是我們青少年讀者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外公和男孩托尼諾的故事,托尼諾是一個一般的男孩,他天真可愛,活潑好動,英勇頑強,還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有一個不平凡的外公。托尼諾還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且擅長觀看和思索。在他外公的悉心教育下,他學會了聽櫻桃樹的呼吸聲、蜜蜂吸飽花蜜的嗡嗡聲外公還教托尼諾如何與動物相處。托尼諾看是一個一般的孩子,但他卻很頑強英勇。隨著時間的消逝,外公一每天年邁,有一次,當地政府修路要砍倒他們家櫻桃樹的時候,托尼諾挺身而出成了捍衛櫻桃樹的小英雄。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僅喜愛書中托尼諾的英勇、頑強,還喜愛布滿才智的外公,他憧憬自由安靜的生活,不顧托尼諾媽媽的反對,搬離城市而住在鄉村,住在鄉村他就和能他心愛的動植物們在一起,過著簡潔的生活。我盼望將來有一天也能有這樣一種美妙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10
晚上,我坐在圓桌旁邊,阿姨拿出一本《成語故事書》給我閱讀,我一口氣讀了三篇成語,分別是:《克己奉周》、《囫圇吞棗》、《嘔心瀝血》,我覺得最好看、最有意思的是《囫圇吞棗》。
大家看見題目,一定會覺得十分奇怪,囫圇是什么人名嗎?人吞棗有什么奇怪的哩?不,不對,囫圇不是人名,而是直接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成語故事吧:
從前有個人,他走路的時候,一邊吃著梨,一邊吃著棗子,遇見了一位老醫生,醫生好心的對他說道:”梨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吃多了傷脾胃;棗子雖然對脾胃好,但吃多了傷害牙齒。“年輕人聽了思忖了許久,高興地說道:”哈哈!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我吃梨的'時候,只放在嘴里嚼,不吞下肚,它就不能損傷我的脾胃了;吃棗子的時候,囫圇吞下肚子,不嚼它,它就不能損傷我的牙齒了!哈哈!“
接著這個人就把棗子直接吞下了肚。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學習上不求充分理解地籠統接受。
這個成語故事,使我想起以前的事,我不得不慚愧起來,那么大家想想看有沒有”囫圇吞棗“過呢?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 11
這是一個奇異魔幻的故事,穿越千年歲月,敘述發生在原始森林里的古老傳奇;也是一個情感飽滿的故事,直抵靈魂深處,吟唱三代人三個種族間的愛恨情仇;更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一個關于愛、失落、孤獨與盼望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千年前,蛇妖莫卡辛祖奶奶為了奪回女兒,不惜毀掉女兒的`家庭,并害女兒失去生命。她因此受到了懲處,被關進壇子,深埋地底一千年。一千年后,小貓帕克和媽媽一起被獵人針魚臉丟進了河里,媽媽溺水而死,帕克獨自踏上了營救姐姐和獵犬爸爸的漫漫長路。
故事中的蛇妖奶奶就因為害了女兒而受到了懲處,小貓帕克也因為他的士氣而找到了姐姐莎濱和愛唱藍調歌曲的老獵狗爸爸。
做什么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例如,我有一次,好不簡單借到一本我始終想要的書,于是我寫完作業看,吃飯的時候看,洗完澡坐在床上看,最終要睡覺了,等媽媽關上房門后,翻來覆去的,怎么也睡不著,心想肯定是書沒看完,吊胃口,于是我又偷偷摸摸打開臺燈看書了,始終看到半夜十二點。結果第二天早上非但起不來,還得頂著個熊貓眼去上學。上課時一副半睡半醒的樣子。
這就是半夜看書的代價啊。
【《囫圇吞棗》讀后感300字】相關文章:
囫圇吞棗的近義詞有哪些10-25
《囫圇吞棗》優秀教學設計08-03
囫圇吞棗的意思是什么10-15
囫圇吞棗的近義詞是什么09-14
看書不能囫圇吞棗作文08-14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09-06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06-26
囫圇吞棗讀后感03-15
成語寓言故事《囫圇吞棗》11-10
囫圇吞棗是什么意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