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又來》讀后感范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去春又來》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起碼自我感覺是一個合格的教師,現在看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概念意義上的教師而已;同樣在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教書匠”,實際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教書匠”,除了書本上的東西,我還能給學生什么?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已經潛下心來在教書育人,其實自己依然是那么的浮躁;沒有接觸鐵皮鼓的《冬去春又來》之前,我感覺自己是在從事教育,然而實際上自己只是在完成一項很機械的任務——上課或是下課,因為我根本還沒有真正了解教育。
《冬去春又來》使我不得不對自己以前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不得重新認識自己的教育工作!抖ゴ河謥怼返淖髡哞F皮鼓,他在教育實踐中積淀出來教育思想的寬度與厚度,和他輕視功利追求教育本身的教育實干精神,使人折服!鐵皮鼓使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絕對不是萬能的?赡苡腥藭l笑,這么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實際,我們總認為教育是“萬能”的。這種“萬能”指的是我們總認為對學生采取幾次特定的教育方式或是行為之后,他們會有大的變化,認為這是教育的“規律”所在,所以當事情并沒有朝著我們預期的這種變化發展時,我們便開始動搖了,開始變得失去了理智。由于急于求成——追求自己脫離教育本身而形成的預設目標,開始變得有些浮躁,認為有些學生是“頑固不化”“不可救藥”,而慨嘆現在的學生怎么這樣,于是我們便將矛頭指向了家長,指向了家庭,指向社會,卻沒有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有問題。以前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我很是信服,甚至我將它作為自己教育工作中的信條,然而今天,當“遇到”鐵皮鼓時我發現“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其實是自己在欺騙自己,許多教育事實表明就有許多“教不好的學生”,這樣的列子幾乎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教育是什么?
《冬去春又來》中鐵皮鼓是這樣理解的:“在大多時候,我們不能夠使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好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影響他們,去點燃他們的希望之光,人性之光!蔽覀儾豢赡芡ㄟ^幾次特定的教育方式就期盼學生能夠發生很大的轉變,這是教育的規律。所以我們不能總是對自己某種具體的教育行為報有過高的要求,或者說期望。這樣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教育工作,而不至于那么浮躁。這種浮躁往往使我們違背教育本身,無法“生活在真實中”。
“‘現代教師’的感念就是建立在這個‘現代人’的感念基礎上的!F代人’首先是‘站起來的人’,‘現代教師’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獨立人格,具有批判與創造精神的人,‘不跪著教書’就成為他們最基本的信條。”
鐵皮鼓是一位有思想、富有探索精神、有強烈的追求精神、敢于實踐自己的思想、不斷在反思中探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而又不完全“超越”自己的教師。
說鐵皮鼓不完全“超越”自己,指的是他面對教育表現出來的那種超脫世俗的意識境界:生活在真實中!吧钤谡鎸嵵小笔撬凇抖ゴ河謥怼芬粫皩懺谇懊娴脑挕钡拈_場白,它是鐵皮鼓《冬去春又來》的靈魂!其實也是鐵皮鼓對教育的.追求,我是這樣理解的。鐵皮鼓試圖還原教育的原樣,其實也就是教育的本身,所以他必須生活在真實中,真實地對待教育每一個行為。《冬去春又來》將一個真實的鐵皮鼓不加任何掩飾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鐵皮鼓要“生活在真實中”,那就意味著他要尊重自己的教育實踐,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因此在這本書里面我們時刻可以體會到地道原汁原味的教育情景,不迎合世俗,完全回歸教育。書中許多故事讓人讀來感到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親切,許多事情自己似乎也經歷過。鐵皮鼓尊重自己的教育,所以在他的教育實踐過程中,讀者是看不到他有如何的輝煌:“于是,你會看到一個原本問題多多的班級是如何在‘我’的調教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的,而先前的失敗與痛苦,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是音樂中高潮到來之前的序曲,你將看到與現在完全不同版本的日記。但請你相信,我絕對不是在有意偽飾,我始終相信自己在書寫‘真實的歷史’”。
說他沒有“超越”自己,其二指的是鐵皮鼓首先是一個教師,不管他多么的優秀,他的身份始終是一個教師,這一點在他的《冬去春又來》中體現的很充分。書中幾乎看不到鐵皮鼓有多么深刻獨特讓人感到可望不可及的教育理念,有的只是一個教育實踐者在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瑣事”和“無聊”之事!岸鷻C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在“耳機事件”的處理過程中,他不停地通過反思自己的行為,通過反思修正自己的實踐尋求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鐵皮鼓實現了和學生的共同成長。
教育者和教育家的區別,我是這樣理解的:教育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教育者分兩種,一種是思想匱乏、無追求或求不高的教育者,另一種是思想豐富具有探索精神的教育者。自然,這兩種教育者當中后者應該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常常是在工作中創造性地豐富著某種教育思想,所以他們使得某種教育思想變得有血有肉。一個優秀教育者的思想讓人感到真實而親切,而不是那么苦澀讓人望而生畏。一個優秀教育者往往用自己的教育實踐證實著自己對教育的追求,這種追求就是對教育本身的追求。
鐵皮鼓不是教育家,“現在的我,才更像一個教育者!辫F皮鼓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教育者,他不會“超越自己”!我愿鐵皮鼓是一個永遠的教育者,而不要成為一個教育家!教育家很多時候是無法體會到教育具體實踐當中的苦與甜,痛與樂。
【《冬去春又來》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縣冬春救助工作匯報02-25
張愛玲《十八春》讀后感范文09-10
冬春供應蔬菜發展實施意見有哪些12-04
冬春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通用5篇)03-07
朱自清春》讀后感06-16
散文《春》讀后感02-25
《春》朱自清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12-06
農村春冬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精選7篇)03-07
“送金融知識進農村?冬春活動” 工作總結08-30
《用心去工作》讀后感范文3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