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1
我在寒假時讀了《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這本書。
我從這本書學到了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叫什么,學到了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英模的勞動故事,如“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就像一粒粒種子進入我們的心里。
《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這本書用一個個革命故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培育好。
我們要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更好的.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要把理想與信念化在心窩里,銘刻在腦海里,落到實踐里,要結合學習和生活不斷踐行,加深理解,讓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落地生根、發芽開花。
《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2
有這樣一個人,三十五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人民;奮戰扶貧第一線,太行山上新愚公!他,就是我校開展界愛國主義讀書活動后,我在《百年追夢全面小康》讀本中認識的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李保國。
李保國是我國知名經濟專家、山區治理家。當年“有雨遍地流,無雨渴死牛”的邢臺市山區,在他的治理下變成了青山碧嶺,成了村民致富的來源。李保國每天起早貪黑,跑遍溝溝區區,對山區爆破整地技術進行摸索。有一次,他和同事們在爆破時,發覺有一枚炮沒響,便冒著生命危險去拆除那枚啞炮的引線,事后大家發覺,他后背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了。李寶國和當地村民們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選育出中國獨一無二的核桃品種——綠嶺核桃。李保國心系群眾、扎實苦干、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由此我聯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天,我像平常一樣去上學!翱瓤取蔽彝蝗豢人云饋,不禁嘟囔:怎么這里灰塵滿天飛。這時,一位身穿工作服的中年婦女連聲向我說“對不起”。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向她看去:只見她頭發被灰塵染得灰蒙蒙的,足上穿著一雙破舊的運動鞋,粗糙的手正擦拭著汗水。她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歉意。我忙說:“沒關系!”她對我笑了笑,接著清掃路面。在塵土中,她認認真真地工作著。我在那兒站了很久,一直到這個忙碌的身影消滅在我的眼前。看著潔凈的街道,我對這位清潔工充滿了敬佩之情——早上,天還沒亮就開始工作,露水打濕了她的衣褲;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她獨自一人在街道上打掃。從清晨掃到夜晚,她給我們換來了一個潔凈整潔的世界。
清潔工的工作微不足道,但為人民服務,甘愿付出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假如每個人都能盡自己微薄的力量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那世界不就變得更美好了嗎?所以,我大聲呼吁,作為一名小學生、小公民,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環境,擔當責任。這樣,我們才能更快進入“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美好社會!
【《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相關文章:
《百年光輝歷程 全面建成小康》讀后感03-16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論文05-29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9-03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5-31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勵志征文03-15
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9-01
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3-20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小學征文03-20
最新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3-15
黨的光輝歷程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