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1
《愛的教育》中的這篇《少年鼓手》主要講述了庫斯脫扎戰役打響,我軍遇到敵軍的瘋狂反撲,只好躲進一所房屋里。大尉命令少年鼓手送一封求援信件到遠處草地的部隊。這位少年接受了任務。不料在送信過程中,他左腿中彈,但他一點也不怕,迅速前進,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并完成了任務。戰役取得了勝利,但他失去了他的左腿。
從這段故事中,我體會到了這位少年鼓手的勇敢和不畏艱險。因為他不僅愿意接受這個十分艱難的任務,而且還在中彈時無所畏懼,說明了這位少年十分有勇氣、有毅力、有使命感。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這位少年的品質,學習他勇于承擔責任,學習他直面困難的勇氣,學習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就像我們在練習團體操的時候。
我們是代表學校去進行團體操表演的,所以我們都很想表演好,為學校爭得榮譽。我們從夏天練到初秋,頂著炎炎烈日,練習了一個多月,中間動作幾次被修改,也遭遇過一些挫折,但我們都有勇氣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取得最終的勝利。
而在整個團體操表演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場的這個動作。這個動作要求我們在老師揮動紅旗的時候,兩百多人同時舉起花球、向前跑。因為是最后學習的這個動作,所以大家練習了很多次才步調一致。在正式表演比賽時,我們這個開場非常震撼,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這個動作的成功正是因為我們所有同學同心協力、堅定信念、不畏困難、勇于前進才獲得的。通過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2
《愛的教育》中有一篇《少年鼓手》故事:意大利軍隊在戰斗時,六十個步兵占領了一座空樓卻被敵人攻擊。他們找來了熟悉地形的鼓手,吩咐他一定要把字條傳給軍營里的大尉,要不然大家會全部犧牲。鼓手很光榮地領了任務照著大尉的話做了。
鼓手在過山坡時,突然被擊中倒下。讀到這里我的心揪到嗓子眼了,想著萬一他被打死了怎么辦?萬一援兵接不到信了會怎么樣?萬一……我的腦海里問題一大堆,還是繼續往下看吧。小鼓手的頭又重新冒出來了,一跛一跛地挪著,然后頑強地跑起來。突然少年的頭又不見了,過了好一會,又出現了,最后一拐彎消失在視線里。讀到這里,我的心還咚咚直跳,心想:這下估計援兵能收到消息。一定會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此時,我軍的火力越來越弱,眼看就抵擋不住了,突然援兵趕到,我軍勝利了。這個勝利全靠這個少年小鼓手啊。
可是當大尉再次看到鼓手時,他躺在擔架上,臉色蒼白。軍醫說:小鼓手如果不是拼了命的跑,這條腿還能保存下來。大尉震驚地摘下了軍帽敬佩地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尉,你卻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他這種不顧生命安危,只想著別人的精神讓我想起了以前看的一則新聞:有一個老師在地震時不管那些無助的學生,自己先逃生了。這種行為多么自私可恥呀,讓世人唾棄。對比之下,這個小鼓手在我心中更加高大了。我想:人人都應該關愛對方,為他人著想。小鼓手是我心中的英雄,更是我學習的榜樣。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中《少年鼓手》這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1848年7月24日,柯斯脫察戰斗的第一天:
一支約60人的意大利步兵隊伍奉命去占領某高地上一所空房子,當他們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突然遭到敵軍的襲擊。敵軍有兩個連的兵力,遠遠超過了這支意大利步兵隊的兵力。他們只好留下死傷的同伴,撤進那所空房子里。這所房子背靠懸崖,敵人只能從另外三面進攻。他們關上樓下的門,上到二樓和敵人交上了火。
步兵隊的長官是一位上尉,他身材高大,頭發、胡須都白了。士兵中有個十四歲的少年鼓手。上尉命令小鼓手穿過敵人的防線,找到我軍的大部隊,請求支援。小鼓手接到命令,小心翼翼打開樓門,伏下身子奔跑,他冒著槍林彈雨前進著。突然,小鼓手倒下了,上尉心想:完了,他一定是被敵人的子彈打死了。幾十秒后,小鼓手站了起來繼續前進。但是上尉看到小鼓手的一只腳有點跛,一會兒,小鼓手又停了下來休息了一分鐘,然后重新跑了起來。就這樣,小鼓手斷斷續續的跑著。
援兵一直未到,上尉的心被懸了起來,擔心小鼓手會不幸犧牲。上尉拔出軍刀,準備帶著剩下的十幾個戰士和敵人殊死搏斗,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援兵到了!
最終,意大利軍隊獲得了勝利。戰斗結束了,當左手負傷的上尉住進戰地醫院的時候,再次遇到了那名少年鼓手。小鼓手在戰斗中失去了一只腳!上尉激動地說:“你才是這次戰斗的英雄!”
讀完這個故事,我也被深深感動了。雖然這個小鼓手被子彈射中了腳,可他仍然堅持前進,因為他知道如果他抱著受傷的腳在這里停留的話,空房子里的戰友都會死亡或被俘,所以他忍痛前進,最終請來援兵,但他自己卻犧牲了一只腳。他那不顧自己生命安危,救助戰友,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4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鍥期寫的《愛的教育》中《少年鼓手》一文。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一名意大利少年鼓手為了完成大尉交給他的任務,為了祖國和人民,奮力把大尉寫的紙條交給援軍的部隊,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竭盡全力向前跑去,連腿被子彈打中了都全然不顧,為了自己成任務,拼了命總算到了目的地,完成了任務。他的一只腳已被割掉,但他沒掉一滴眼淚,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由此可見,少年的愛國情是多么的深厚,我的心被意大利少年頑強意志和對祖國的愛深深打動。
是啊!少年雖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鼓手,但他卻是愛國小英雄。古往今來,有多少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一切。憶往昔,抗日戰爭時期的小英雄王二小,機智勇敢地把敵人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最后犧牲了自己;《閃閃的紅星》里的潘冬子為了讓八路軍吃上鹽,冒著危險把澆在衣服上的鹽水通過敵人封鎖線帶給八路軍。曾激勵了多少少年兒童為國作貢獻。看今朝,汶川地震中的九歲小英雄林浩臨危不懼,從廢墟里背出了2名同學,自己卻受了傷;奧運場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經過刻苦訓練,頑強的拼搏,終于為祖國贏得了51枚金牌名列奧運會金牌首位。
作為一名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也應該從小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就應該體現在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上;愛祖國,就一定要為祖國好好學習,學習小英雄們頑強的意志,來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為將來祖國的建設學好本領。
"愛祖國,要為祖國增添光彩!"這就是我讀完《少年鼓手》的心聲。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5
《撒丁島的少年鼓手》,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寫得很好。
這個故事發生在1848年7月24日,打響庫斯托扎戰役的第一天。它講了:我軍步兵團約60人去占領一所孤零零的房屋。他們快接近房屋時,奧地利兩個連的士兵突然襲擊。他們好不容易才進了屋。關上門窗后,一位老上尉看見了一個少年鼓手,問:“鼓手,你有膽量嗎?”少年兩眼放光,回答道:“有,上尉先生。”接著,上尉讓少年拿了張條子,從窗口滑下去,尋找援兵。少年到了陸地,拼命的奔跑著,可是誰知敵人早已發現了他,正向他猛烈開槍呢!突然,少年摔到了,正在房屋上急切觀望的上尉吼叫一聲:“完了,打中了!”但上尉話音剛落,少年又重新站了起來。“唉!只是摔了一跤!”上尉松了口氣。少年鼓足勁拼命跑,跑累了就走一會兒,然后又接著跑。就這樣,他一會兒跑一會兒走。漸漸地,少年再也跑不動了,吃力地拖著身子,一步一步往前挪。終于,少年找到了援軍,把字條交給了軍官。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解救了上尉等人。戰役結束了,上尉來到戰地醫院看望他的副官時,發現少年鼓手也在這里。上尉非常驚訝,問少年:“啊?你受傷了?”“沒事!”“你身體這樣虛弱,流了不少血吧?”少年微笑著回答說:“流血?何止是流血,您看!”少年說著,一下子掀開被單。上尉嚇得后退了兩步:少年只剩下一條腿,他的左腿從膝蓋截斷,滲出了殷紅的鮮血。上尉熱情親切地說:“我只是一名上尉,而你,卻是位英雄!”
讀完了以后,我的鼻子酸酸的。心想:這是一位多么勇敢的少年哪!為了戰斗,為了軍隊,他冒著敵人的炮火,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一切代價。表現了這位少年鼓手的愛國精神,催人淚下。
【《愛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英語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06-04
寫愛的教育讀后感03-08
少年維特之煩惱英文讀后感1200字10-23
少年維特之煩惱英語讀后感及翻譯09-29
愛的教育精彩段落精選09-07
做自己的鼓手作文800字12-22
愛的教育寒假讀后感500字03-02
《愛的教育》讀后感(通用10篇)03-14
大學愛的教育讀后感1000以上03-10
愛的教育讀后感匯總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