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
我讀了《三國演義》后,其中《草船借箭》一篇讓我印象深刻。
這一篇講的是周瑜嫉妒諸葛亮,命令他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來。而諸葛亮不慌不忙地借來小船,船上扎的草人到曹營去借箭,曹操以為有埋伏,就讓人放箭,這正中了諸葛亮的計謀了,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十萬支箭籌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在學習中遇到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要虛心向他學習,不能像周瑜那樣嫉妒別人;要認真學習知識,遇到困難才能想到辦法,要像諸葛亮那樣動腦筋,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2
讀了三國演義中諸侯聯盟討董卓一段。我對這篇小說里的人物性格有一定的了解,此文中的主人公董卓是一個心狠手辣,背信棄義的人,他廢了少帝自己另立陳留王。
另一個主人公就是曹操,這個人有勇有謀,能夠見機行事。我喜歡的是曹操,也很佩服他。他想為民除害殺掉董卓,便暗藏寶刀進蕫府與董卓交談,談話中曹操說他的馬不快,董卓便讓呂布挑一匹快馬送與曹操。董卓覺得疲憊,便面朝墻睡著了,曹操見機會來了,急忙拔出寶刀欲殺董卓,這時呂布恰好回來,曹操急中生智,雙手捧刃跪下獻刀。然后借口離開策馬而逃。如果換了別人,非但殺不了董卓,就連小命也搭上了。
曹操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3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不禁有許多感受。
三國演義是寫劉備、孫權、曹操所統領蜀國、吳國和魏國爭權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到蜀、吳兩國落敗有一段非常長的過程。三國演義中仁厚的劉備,忠勇義氣、自信傲慢的關羽,絕頂聰明、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英勇的趙云,狡詐酷略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的魯肅……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直忘不了這些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4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后,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后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5
我書柜里的書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看了一點便覺得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絕,讀到曹操時我便有感于懷。
三國演義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東漢末年,皇帝昏庸無能弄得民不聊生,最后使得農民爆發了起義,朝廷知道后立即下了征兵書,劉備看到自己的國家已成這樣不僅唉聲嘆氣,然后遇到了張飛和關羽,他們還結義成兄第,劉備還為了國家大事三請諸葛亮。在赤壁大戰打敗了曹操,這才使天下分成三國。最終都被晉同一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6
在三國故事里,浮現出許多英雄好漢。他們殺敵報國,卻都戰死沙場。這本小說隨處貫穿著“忠義”二字。我讀完這本書,覺得這些肯為了兄弟、國家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非常偉大,就像孟子所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這就是英雄氣概!)當震天的戰鼓敲響時,當祖國陷于危難時,大丈夫當挺身而出,以身殉國。
“滾滾江水東逝去,浪花淘盡英雄。”當戰場上最后一縷硝煙散盡,我們不能忘記那群雄逐鹿中原的過往歲月。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7
說到底這只是一部小說,小說總有不太真實的地方,為什么我喜歡三國志而不喜歡三國演義,因為覺得他有點不尊重歷史,大家都/?知道三國志是正史,但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演義呢,因為那里面的人物都讓人感覺是個大英雄,但真是這樣嗎?
趙云:這個人物在演義里文武雙全,長得好看,特別英武,總之就是完美,這些就當它是真的,但是不是有些太好了,就因為是蜀國的大將?照我看是作者太喜歡趙云吧。三國里我最喜歡的武將是張遼,此人真乃帥才,如果拿他和趙云比,頂多是武力差一點,論智謀說不定還在趙云之上,在逍遙津困住孫權全靠自己一個人,這才是做統帥的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8
《三國演義》里有很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歡關羽,最不喜歡劉備。關羽他‘義’字當頭,對劉備忠心無二,即使曹操給了他很多好處,但他只認兄第情義,堅決要回去。他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英勇,就這一回就體現出了關羽非常好戰,殺了六位大將。劉備,他非常狡猾,比較虛偽。劉備不講義氣,桃園三結義時,他口口聲聲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他根本就沒做到。《三國演義》里還有很多奸臣和忠臣,但關羽才是真正忠臣,我最喜歡他。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9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
羅貫中先生寫得三國演義。羅貫中先生筆下的三國演義寫的栩栩如生,可有的地方卻使人不明白本來董卓收呂布反出呂布殺董卓等等這一些問題不斷出現。要問我喜歡誰我喜歡我喜歡關羽。趙云。曹操,大家可能問我我為什么喜歡曹操,我會說曹操雖然狡猾可是他當時也是當時的文學家。政治家。他雖然狡猾可是他也為國做了很多貢獻。
我喜歡關羽,因為他為國家除害,可是他和他的兒子在赤壁一戰中被敵人抓住了不投奔于敵人,死在戰場上。我還喜歡趙云
他一心抱國志對劉備忠心耿耿,最后殺死戰場。
這里面讓我學會許多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能好色。
我愛看三國演義!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0
讀《三國演義》,我首先覺得非常震撼:
打仗建立了無數戰功,如:單騎救阿斗,華容道,赤壁。
三國有悲也有歡,三位英雄結義在桃園,最后三位英雄中的關羽命喪孫權,張飛也讓手下的.士兵刺殺。劉備討伐吳國,沒成功也病死了。
這說明他們在結義的時候已經心相連啦!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1
讀了《三國演義》司馬懿智戰九浮橋,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一回后,我知道了九浮橋一戰中,諸葛亮與司馬懿斗智斗勇,可謂難解勝負,平分秋色。諸葛亮使了一條妙計,被司馬懿破解了。正當司馬懿想乘勝追擊時,卻發現蜀兵一路上留下的灶數越來越多。司馬懿怕諸葛亮添兵,于是就退兵了。事后才知道那其實是效仿虞詡的計策。
九浮橋一戰后,諸葛亮因為太勞累導致舊疾復發,他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強撐病體給劉禪寫了遺囑,囑咐他要以統一天下為重,約束自己,愛護百姓。在不久便逝世了。可惜了諸葛亮一代英才,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讀完以后,我很悲傷,因為蜀國失去了一位治國的英才。諸葛亮一死,注定了蜀國以后會走下坡路,直到滅亡。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2
最近我又讀了一遍《三國演義》,對里面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故事也是吸引人的。
這本書主要講了劉備,關羽,張飛建立了蜀國。劉備的仁慈令我感動,張飛的勇猛使我仿佛在戰場上圍觀一樣,關羽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他過五關斬六將,要是我的話可能沒幾下就要命歸西天。蜀國的軍事諸葛亮可是立了大功,他足智多謀,只要有他在蜀軍一定能勝利。另外曹操代表魏國,孫權代表吳國。主要就是說這三個國發生的戰爭。最后被晉國統一。
讀了這本書后給我的感受是:如果想要打敗一個強者必須要有高超的武藝,想要打敗對手的軍隊必須要有策略,抓住敵人的要害再下手,沖動是魔鬼,沖動的人永遠做不成大事。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3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古典名著,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的一系列故事。故事刻畫了上百個人物形象,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關于和呂布。
在作品中,關羽是個正義的象征。雖然曹操送給他金銀和美女,天天以酒水款待,但他卻不為所動。后來得知劉備和袁紹在一起,毅然放棄了曹操給他的優質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他這種義氣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
和重義氣的關羽比,呂布可稱之為小人了。他本是丁原義子,但董卓送他赤兔馬等物,他便從了心殺了自己的義父,棄明投暗。在呂布眼中,財務比什么都重要!
現在的人,都把義看的很輕,而看重利益。但我還要衷心的希望大家都像關羽一樣,做一個重義的好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4
這本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朝作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英雄比如趙云、關羽、張飛、馬超、黃忠……。
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超云單身救主;諸葛亮六出祁山等等。他們的行為無不反映了他們對主公的忠誠。
《三國演義》讓我明白了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祖國。關羽、諸葛亮以吉其它一些文武官員都是為了和平而戰為了國家的興榮而戰。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以最終病死為五丈原。姜維九伐中原雖被奸巨誣陷,但仍不肯降魏,一心想收復鐲國,但未成功最后自刎而死。
《三國演義》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它將永遠閃爍著光芒。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15
《三國演義》是一個長篇小說,主要講了蜀、魏、吳三國爭權之事。三國演義里面有很多人物,比如說:劉備、關羽、張飛,孔明、曹操、夏侯敦、夏侯淵、周瑜等一些人物。下面我來介紹一下他們:劉備待人忠厚,很多人追隨他,不像曹操卑鄙狡猾心術不正;還有劉備的兩個弟弟張飛、關羽。張飛:性格暴躁,被評為蜀國五虎將,關羽:性格豪爽,不沖動,也被評為蜀國五虎將。
我很喜歡看《三國演義》,假如我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當我死去的時候,我會選第二個兒子即位,因為第一個兒子太無能了,蜀國被俘以后,樂不思蜀。我很喜歡孔明,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
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我要進一步的了解《三國演義》。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字】相關文章:
讀名著《三國演義》有感02-22
讀名著三國演義有感范文02-17
讀《三國演義》有感 15篇03-04
讀《三國演義》有感優秀范文03-03
讀傷逝有感02-15
《家》讀有感03-10
讀《畫眉》有感02-22
讀臺階有感02-22
讀《窮人》有感02-19
讀《童年》有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