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

時間:2021-04-20 14:59:2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

  《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1

  與Diana相識已久,相識于網絡那張密西根湖畔的書桌,到之后相知,戲稱為同桌,彼此早已交心。

  全書是早年博文的匯集,按主題重新編排,是整個《美國教育微觀察》系列的第一本,與當初閱讀的感受又是不一樣,既感覺重溫往事,又有豁然一新的感覺。

  七年前,第一次看到博文,就眼前一亮,這是我喜歡的教育模式。當然,這些不是美國教育的全部,更不是完美的教育,但是這些是可操作的“好”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從Alex的課程資料,課程要求,能夠明白:美國小學教育所有要求呼應著大學教育的要求,而不是僅僅為了滿足某種考核。最重要的是Diana的視角是少有的,一流企業HRD的職業視角,這使得博文包含了對人生發展的理解。

  草根博客第一需求是自娛自樂,并沒有個性想法,七八年一路寫來,從博客到微博,成為了近距離觀察美國教育的一個樣本,平實地記錄著孩子的成長,資料相當豐富,如同我多年前透過美國記者特克爾的《working》(國內譯作《美國夢尋》)了解美國社會的體驗一樣,Diana的筆觸展現了Alex所經歷的教育中種種細節,相當精彩。

  無論是網友,還是更近距離的朋友,都期望這些文字能出版。之前出版過一部分,但就完整性而言最終要感謝鳳凰頤和,能為Diana的記錄獨立出版,更加清晰地呈現。

  《沒有圍墻的學校》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本,展現了美國教育的一個潛在力量,即社會是教育的基石。這不僅僅僅是理念上的,也包括社會主流價值對于學校的影響以及社會資源對于教育的支持。美國社會重商,一切能夠用金錢量化,向來不會恥于談錢,但是這不影響社會各部門在全民教育中的社會職責。整個國家對教育的`支持不全是免費,但是卻是近乎無死角。

  當初第一次看到Alex去西北大學優才中心上課,略微吃驚。盡管大學為小學生辦夏令營并不新鮮,但將Alex的校外課程算學分,這個就十分有好處了,這意味著基礎教育階段,即使學校資源有限,所有的外部補充是能夠被認可的,這相對于我們還在執拗奧數加分還是不加分,理念的開放模式是截然不一樣的。這件事情除了大學的社會職責之外,其實也能夠包含一個些許的私心——提前爭奪生源。

  當Alex第一次去費米實驗室活動時,令我驚呆。那但是全美頂級的物理實驗室,其開放程度相當令人羨慕,盡管有些區域并不會開放。(去年我家孩子參加全國科技夏令營,在天文臺過夜觀星。國內這方面的改善,也令人欣喜。)這種頂級的科普,所帶來的激勵作用,一般人難以想象,但無疑會在一些孩子內心播下種子。

  當然,這不是故事的全部,Diana在書中總結到:教育是全社會的事,而不是靠老師在學校單打獨斗,也不是靠家長在家閉門造車。學習是全方位的事,不是坐在教室的四堵墻里為了一時半日的第一名而刻苦努力,而是要常"走出戶外讓我們看云去",像感應器一樣感應周圍的信息,做出適當的反應。教育是交響曲,絕不就應是獨奏曲……

  正是這種強大的全社會基礎,使得美國的教育選取余地很大,所謂在家上學模式,并非獨自在家上學,而是能依靠許多可調用的社會資源。這種開放體系本身,也帶來了教育評價體系的開放。國內沒完沒了關于“通才”與“專才”的爭論,顯得并非必要,在美國更廣泛的嘗試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成長,也將更容易找到屬于自我人生的可能性。

  這個世界,沒有一所學校能夠帶給完美的教育資源,哈佛都鼓勵學生去選修別校的課程。盡管學校之間的競爭是有的,但從社會的職責來說,全社會的共同協作,不僅僅僅是帶給商品好處的教育產品,而是每個人健康成長的可能。

  美國教育并非萬能,美國基礎教育看上去弱,但是自有其系統性。正是這種系統性,才使得美國教育到高中大學階段后得以加速。

  Diana的記錄,能夠算是一個十分好的他山石樣本,期盼她的后作。

  《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2

  流連于這本《沒有圍墻的學校》,我甚至常常對李崇建、甘耀明老師及其同事對孩子特有的包容頂禮膜拜。無論是開篇的“三劍客大鬧江湖”毀農人菜園的處理,還是“誰把房子拆了”中對孩子的寬容對待,都讓我深深感受到那份沒有權威壓制,讓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在寬容與安全的氣氛中逐一澄清對成長中的生命個體的尊重。尤其全人學校創辦人老胡子那種當孩子犯錯后,“只有寬容后,與孩子認真討論,才能使他們對自身行為進行思考”更深深震撼著我的心。

  《三劍客大鬧江湖》中,老胡子沉著、鎮定。三劍客犯錯,而他在未弄清楚真相之前,并未先預設立場判斷,也沒有進行機械式的教導、警告,而是以不同于尋常人的耐心在接納孩子的偏差行為。試問哪個人在兒時沒有淘氣過,沒有種種的惡作劇?孩子犯了錯,我們老師一向是諄諄教誨不絕于耳,模式化的訓斥、嚴厲的態度讓孩子有的只是后怕,他們知道以后不能這么做,也不敢這么做,但大多卻不明了錯誤究竟出在哪里,學生不敢問,只是一味的遵守和服從。他們從此不再問為什么,就這么糊里糊涂的做著老師和家長的乖孩子,當然他們也就永遠缺失了好奇心與創造力。現在想來,自己多少有些后悔,后悔沒有傾聽孩子的心聲,后悔浪費了這一個又一個極好的教育機會。孩子一旦犯錯,前一分鐘還提醒自己要接納錯誤,和聲細語,然而一看到學生那副滿不在乎,泰然自若的摸樣,我的內心就已怒火中燒。以暴風驟雨代替理智與寬容,而真正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孩子充分辯解以及同孩子商量的機會卻微乎其微,更莫說類似孩子損壞菜園、拆毀農舍這樣嚴重事件,這樣想來不覺分外羞愧。倘若我夠鎮定,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給他一個解釋甚至反駁的機會,分清學生的對與錯,我想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書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教育不是只有一條路,但是教育常常使人走上同一條路”。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向著“傳統”一條道走下去。從看到全人學校這個名字開始,我便思索究竟什么是“全人”。書中每一個小故事無不滲透著這個概念。他是一種自然地,無拘束的,深入到學生內心深處、甚至是觸及靈魂的教育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悟出對與錯的真諦。而老師在其中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他的以身示范,他的是非分明,就是給學生樹立的標志。老師和學生并不是上與下、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而是朋友,一位樂于傾聽學生話語的朋友,只有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他才肯向你展露心扉,才不會失去那份珍貴的天真和童心,還學生以“全人”。

【《沒有圍墻的學校》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校圍墻維修合同02-18

世俗的圍墻-初二-議論文01-08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讀后感02-11

沒有試卷的測試07-23

沒有紅燈的束縛 就沒有綠燈的自由_800字02-12

爬圍墻檢討書100字01-22

沒有痛苦的畢業感言01-24

《假如沒有灰塵》的課件05-04

沒有上鎖的門作文03-04

沒有作業的周末作文03-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