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匯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很早以前就在書架上擺著了,但卻一直遲遲未認真地讀過。總覺得這是一本給孩子看的書,當學校要求老師看這本書時,才端起來細細品味,才發現這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學方面的書。它講的是一個叫豆豆的小女孩的求學故事。
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還覺得意猶未盡,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理想教育嗎?
小豆豆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但是她在一年級就被學校開除了,因為她看到燕子,看到雜耍藝人都要在窗邊跟他們聊天,開關課桌,等等,影響到老師給其他孩子上課,所以,老師不堪忍受,勸退。
豆豆的媽媽不忍心告訴豆豆是怎么回事,只是很擔心地聯系好巴學園,看看他們愿不愿意接受小豆豆。帶豆豆來到巴學園,見到了地里長出的校門,看到了電車做成的教室,看到了影響她一生的校長小林宗作老師。
跟校長的談話長達三四個小時,但基本上都是小豆豆一個人在那說,校長認認真真地聽著,不時地認真回應著豆豆的話,直到豆豆再找不出話題來,校長告訴她明天過來上課。囑托媽媽帶的便當必須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既能保證均衡營養,又能讓孩子們感覺到平等,不會有貧富差距的失落感。
第二天,豆豆來到學校,開始上課,上課真的是在電車里面,而且沒有規定位置,想坐哪就坐哪,上課時把一天要學的內容全部寫在黑板上,自己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只要一天能完成任務就行了。主要是學生自學,不懂的問老師就行了。
經常受表揚,盡管原先在人們眼里是個怪胎和搗蛋分子,但是經常聽見校長說著,你真是個好孩子。
為殘疾孩子特設運動會,殘疾的高橋君拿走了所有的金牌,讓殘疾孩子也能正常面對自己的身體……
慢慢學習知識,慢慢成長,慢慢養成好習慣,人們眼中的搗蛋分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不同,也在健康地成長,并漸漸長成為對社會有用而心理健康、陽光明媚的人,沒有經歷老師的恐怖威脅,沒有罰站、罰抄、挨打、責備……有的只是快樂、健康、自由、舒展的教育!
不知不覺中,孩子在我的旁邊也被這本書吸引了,她覺得小豆豆是個調皮的孩子;她羨慕小豆豆的校園生活,也想到這樣的學校去學習……
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就是成功。無疑“巴學園”是所有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學習樂園,孩子們愛那樣的學校,愛那里的校長,愛那里的老師……
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初,我的理想也是當一個那樣的老師,老師不應該放棄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要公平公正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要改革現在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要讓他們在玩中學,要讓他們形成主動學習的趨勢,要讓他們有動力有興趣自己去尋求知識,尋求答案。可在現實面前,我們也在朝著這些方向努力,但總感覺怪怪的,為了追求這樣的效果而去刻意制造這種氛圍,不像巴學園那樣自然、純粹。這是一種教育觀念的大膽變革,要真正運用到現實中,我想是需要勇氣的。
同時,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是個慢過程,需要我們的耐心、細心和信心!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到的,為了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努力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2
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我真舍不得合上書,總想看看書中的小豆豆是怎么調皮搗蛋的,再聽聽小林校長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小女孩是怎樣變好的,書中描述了一個特殊的學校——巴學園和一位與眾不同的好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在小林校長的指導下,很多讓人頭疼的孩子漸漸變得乖巧、可愛了。
小林校長很溫和,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他都不會嚴厲地批評他(她),而是告訴他(她)以后不能這樣做了。還記得有一次,小豆豆把心愛的錢包掉進廁所了,她還把便池里的東西全部挖出來,被小林校長看見了,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提醒她說:“記得要放回去哦!”
在生活中,我也有這樣的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上體育課,我的同桌鄭可,他被另一位同學一不小心把頭弄到了,傷了很大一個口子,老師很著急,連忙把他帶到醫務室并給鄭可家長打電話,家長把鄭可帶去了醫院,可過了一會兒,老師還是不放心,又給鄭可的家長打電話問鄭可的情況,直到老師聽到鄭可已經沒事后才放心。
爸爸媽媽更是對我無限的寬容,有一次,我考試只考了85分,剛開始我怕爸爸會罵我,可我回到家,把試卷小心地遞給了爸爸,我不敢看爸爸,可我卻聽到爸爸說:“別怕,我們來分析一下……”
合上《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記住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想: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老師、父母這么多的關心、愛護和鼓勵,我一定會在他們的關愛下自由自在地“飛翔”!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3
今天我在閱讀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本書的主人公就是這本書的作者。這本書是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33種文字全球發行,擁有讀者數千萬;而本書的作者就是因為書中的經歷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她就是小豆豆—黑柳徹子,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
我一捧起這本書就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了它。這本書主要講了小林先生創辦了一所富有特色的學校—巴學園。巴學園專門接受一些在其他學校不受老師歡迎的調皮、異想天開的孩子們,而小林先生卻根據各個孩子的想法,精心地設計教育方法,在小林先生的培養下長大以后都成了才。
我看了這本書后非常喜歡“巴學園”,巴學園非常有特色,小林先生很了解孩子,他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法使這群孩子自由中學習,比如說電車教室、散步、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吃飯前先唱歌……巴學園從1937年—1945年,在這八年里,對小林先生來說應該是最富有熱情的,也是在這八年里,是小林先生的理想之花綻開的一瞬間,只可惜這個學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已經被毀了。讀到這里,我不禁淚水漣漣,我為這么好的一所學校被毀而感到遺憾。我想:如果沒有戰爭,小林先生會培養出多少人才啊!
小豆豆能這么有名,也是和她的媽媽教育方法有關,當小豆豆一年級被退學時,她媽媽并沒有泄氣和責怪小豆豆,而是盡自己的一切力量為小豆豆尋找適合她的學校,最終小豆豆在小林先生的教育下成為一名作家。
如果現在的家長和老師們也能像書中的家長和老師們一樣,創辦出更多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那么就不再會有厭學的孩子了吧!我想:這大概也是這本書在全世界暢銷的原因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4
每天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刷牙洗臉后,滿懷愉悅的心情就去讀《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成名作,初讀《窗邊的小豆豆》時,它似乎透出了像綠茶一樣縷縷清香在空中彌漫,這本書講的是作者因活潑、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開除后來到了巴學園的故事。
讓我記憶猶新的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他初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話匣子的小豆豆一說就說了整整四個小時,可小林卻一直很認真的傾聽,并鼓勵她說:“然后呢?然后呢?”從這里可以看出小林校長很尊重小孩。我覺得小林校長非常了解、明白一個小孩的心里,例如:小林校長精心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讓殘疾的高橋君取得好成績,樹立自信,最后他果然沒有辜負校長的精心栽培,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讀完此書后,我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學校,每天可以想上哪一課,就上哪一課,還可以坐在電車教室里學習、瘋狂打鬧、盡情玩耍,釋放自己的天性,這就是巴學園的獨特魅力,它深深地吸引著我。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每次只要無聊了,我就翻到書中最有趣的地方,慢慢回憶小豆豆在學校里的溫馨時光。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5
“我太喜歡小豆豆了!”自從同桌開始閱讀《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就不止一次地聽他這么說。看他如癡如醉的樣子,我也迫不及待地買了一本來看,讀過之后,我發現自己更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他認真傾聽小豆豆講話的樣子。
書中說,小豆豆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講原來的老師,講學校的鳥巢,講洛克的狗……而小林校長“在這么長時間里連一個呵欠也沒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示。就像同小豆豆談天一樣探著身子非常認真地聽她把話講完”。他是那么真誠地傾聽小豆豆講話,讓“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親的人。因為小豆豆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人用這么長的時間來聽自己講話”。要知道,小豆豆這次的講話,竟然長達四個小時,足見小林校長的耐心、真誠。不光是小豆豆十分喜歡小林校長,我也真的太喜歡他了!
如果我的老媽能夠像小林校長那樣聽聽我講話,別說四個小時,四分鐘也行啊!可是,現實卻令人十分難過。
昨天是星期六,我本以為可以出去好好玩玩,但直到中午時分,老媽都沒有出去的意思。我躺在小床上,百無聊賴。太陽懶洋洋地看著大地,白云在藍天上毫無目的地游蕩,時間飛快地流逝著。
干點什么好呢?無聊的我來到媽媽的床邊,乞求道:“老媽,在家都要悶死了,可不可以帶你兒子出去玩一下。”老媽劃著她的手機屏,正眼都不看我一下,不耐煩地說:“去去去,累死了,讓我休息一下行嗎?”
“玩手機不累啊?”我想跟老媽理論理論,可是還沒說第二句,就被老媽趕走了。老媽的傾聽能力真的是沒法評價啊,我覺得給零分都可以。
真該讓老媽看看《窗邊的小豆豆》,學學小林校長的傾聽能力!想想老媽也可以像小林校長一樣認真地聽我講話,我不由得笑了。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6
在看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前,我自認是個稱職的媽媽。從胎教開始,看育兒雜志,讀發展心理學,盡量陪伴女兒玩耍,還不忘談心嘮嗑。當我還沉浸在好媽媽的洋洋自得中,卻因一本書而改變。是的,是《窗邊的小豆豆》,教會我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當我們總覺得孩子不夠乖時,卻從不考慮他們的感受。記得很早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作者兩歲的孩子一逛商場就哭鬧,很惹父母心煩。有一天在商場里,孩子依舊哭哭啼啼,爸爸在彎腰系鞋帶時,發現以孩子的高度,看到的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滿是大人們走來走去的雙腿。
是《窗邊的小豆豆》告訴我,也許我們并不真真切切地了解孩子,但至少要試著去尊重他們的想法,盡管有些在大人眼里是那么的無法理解。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7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有一次我在書店里看到了它的身影,一個箭步沖去,如獲至寶般的地捧在手里,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它,去發現其中神秘的寶藏……
小豆豆總是在別人安靜的時候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把抽屜打開又“砰”的關上;在桌子上畫滿了畫;問老師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在窗前等待著宣傳藝人……后來,小豆豆被迫退學,媽媽帶著她進了一所用電車當教室的巴學園。雖然這所學校一共才50多位學生,但是學校的教育方法很特別。小豆豆在這里過著無憂無慮的學習生活。可是有一天巴學園被美國的B—29飛機摧毀了,大家都非常悲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戰爭使得許多人無家可歸!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生命的寶貴。
這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如有神思妙筆一般,用生動的語言把她的童年生活描繪得精彩絕倫,每個讀者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看到小豆豆的身影。書中的小豆豆一直向往穿有很多褶皺的燈籠褲,這也勾起了我的記憶。小的時候,我就很想穿媽媽的高跟鞋,覺得穿上了它我就可以很美麗。于是我總是趁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找出她的高跟鞋套在自己腳上,然后在屋里“嗒嗒”地走上兩圈,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同時我也很喜歡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老師,因為他敢于創新,把電車當教室,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先上,帶著學生去校外實踐。而現在的老師卻大多數抓緊學生的成績,忽略了我們的興趣發展,我也希望老師能讓我們多多實踐,正如陸游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如今,這本窗邊的小豆豆就成了我愛不釋手的“珍寶”,我多么希望也成為“窗邊的小豆豆”呀!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8
在輕松的假期里,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是亞洲唯一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日本人黑柳徹子。她根據自己真實故事寫的這本書,成為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33種文字在全球發行,擁有數千萬讀者。一所讓人無限向往的學校——巴學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老師——小林宗作校長。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童話般的世界。在這里,原本古靈精怪的小主人公小豆豆學會了熱愛學習,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在這里,同樣會體驗到恐懼、無奈與憂傷。所有這一切,讓我也感受到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小伙伴——小豆豆。
小豆豆剛來到了“巴學園”。這所特殊的學校,令人不可思議。用電車做教室,全校僅50名學生,但教學方法又別出心裁。上課,讓學生自選科目,喜歡哪科,就鉆研哪科;晚飯后,讓學生到野外去散步,通過散步讓學生們感受世界,學習理科、歷史、生物等知識;比賽,鍛煉學生膽大心細;活動,培養他們互助互愛。小豆豆在這里成長起來,我也被吸引進去了。那精彩的故事,那流暢的語言,使我如癡如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炸毀了。我第一次那么痛恨侵略戰爭,第一次體會到和平的寶貴,而這體會,是《窗邊的小豆豆》帶給我的……
我想所有看完這本書的人,應該沒有一個不羨慕小豆豆的吧,其實我也一樣,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終生難忘的快樂。這時我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下雨天故意出去踩水玩,濺得滿身是水又是泥;玩打仗游戲時匍匐前進磨破了衣服和褲子;和小伙伴一起去校園里捉蝸牛……可惜這種快樂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大人的影響,大人們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愛的事情。在這本書中,小豆豆是“特別的”,但她也是幸運的,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小林校長說,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優良的品質,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發現這些品質,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他還說:“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事實上,無拘無束成長的小豆豆長大以后就非常成功,被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而她自己也表示:在巴學園的這段時光堅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一個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 “巴學園",記住了“小林校長”,更讀到了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其實“小豆豆”這樣的同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就是“小豆豆”。
自從有了小豆豆的陪伴,我變得更快樂了,我開始關心小伙伴了,我更熱愛學習了……
世界上有一所巴學園這樣的學校該多好啊!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9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卻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我決定了長大做一個售票員!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還是一定要做間諜!怎么辦呢?那我做一個化裝成售票員的間諜,或者都不做了,做一個在街頭宣傳的藝人”多么可愛跳脫的想法啊!讀到這里,會心一笑。但有人會覺得,這都是什么不上道的志向啊。更多的父母總習慣于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在他們身上,殊不知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孩子難道不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嗎?孩子誠然要學會適應社會,但適應難道就意味著個性的泯滅嗎?
幾乎每個幼兒都有異想天開的童年時光,但頑皮和淘氣一直是我們的教育想要“糾正”的問題。從我們的小時候開始就被動接受了許多個版本的“成長故事”,而這些故事的最大共性也就是:統統都是大人們憑借自己的理解和設計而借助于故事的外殼表面意圖灌輸給幼兒的成熟理念。成長真正的循序漸進的微妙過程是被忽略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所有可貴的天真特質也都是被漫不經心的遺失和隨意處置的。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幼兒能像小豆豆一樣遵從自己的個性長大,所以“小豆豆”在成長的話題上便顯現出了她獨有的意義。而我們能做的,只是關注幼兒的個性化差異,歸還他們個性化的教育。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五條中也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化地發展。”這里體現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其根本就是要面向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因材施教。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0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小豆豆在巴學院學習和生活的事。開始她是一個怪怪地、另人討厭的孩子,后來變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好孩子。
我很羨慕小豆豆的學校和她們的校長,我多么希望也能參加“溫泉旅行”、“課間游泳”、“試膽量比賽”、“泉岳寺”等有趣的活動啊!
我覺得小豆豆太可愛了,我很佩服她樂于助人、純真善良的品質。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1
我在書的海洋中暢游時,發現了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就這樣,我結識了許多朋友:小豆豆一家、小林宗作先生、大榮軍、牧羊犬諾基……他們陪伴我度過了這個愉快的夏天。
此書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氣被前面的學校開除,跟隨媽媽來到了充滿歡聲笑語的樂園巴學園。在巴學園中,小豆豆認識了和藹可親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林校長認為:“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在這種理念下的巴學園,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學校,在這里你可以自己選課上,可以自己選同桌同學,外出郊游孩子自己生火野炊,夜里組織孩子做場捉鬼的游戲,老師彈著鋼琴孩子可以隨著韻律隨意舞蹈……巴學園強調要提供適合孩子發展需要的教育,而不是用特殊的教育內容、規劃和要求去選擇孩子。教育與成長應是自由與天真的大合唱。正如小林校長的看法:“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筆下的小豆豆其實就是她自己,她用寫作的方式講述了她的童年故事,將快樂傳遍全國各地,將喜悅分享給你我他!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因為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擇做一個好學生……雖然最后的巴學園被美國發射的導彈所銷毀,但是這個快樂基地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雖然小林宗作先生沒能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重建一所像巴學園一樣的小學,但是巴學園與他的形象永遠樹立在我們的腦海,永不忘記。我羨慕調皮的小豆豆遇到了關愛學生的小林校長;羨慕她能進入這樣一所與眾不同的、令人向往的學校學習;羨慕她在巴學園里能遇到這么多可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也能在這樣的學校里學習那該多好啊!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2
第一次聽到《窗邊的小豆豆》這樣的書名,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小豆豆是植物還是人名?他/她/它為什么要在窗邊?是童話嗎?……滿心的疑惑隨著閱讀的深入慢慢解開。
小豆豆是本書的的主人公,也是本書的作者,本名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是她的回憶錄,記述的是她小學時期在巴學園念書時期的經歷。
小豆豆是一個活潑熱情、精力充沛的小女孩,可是由于性格太跳脫,導致她在一年級時被學校退學。她的媽媽為她換了一個學校,叫做巴學園。巴學園很特別,校舍是電車,午餐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課程可以自由選擇,一邊散步一邊學習生物歷史和物理。校長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的小林先生,他鼓勵孩子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營造自信、平等、自由、拼搏的環境。小豆豆每天都過的充實又快樂,其他同學也都和她一樣。但好景不長,巴學園在東京大空襲中毀于一旦,同學們也忍痛各奔東西。
跟隨作者的描述,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動人的校園生活畫面。作為小豆豆的同齡人,這樣的巴學園確實讓人向往。植物天然形成的校門和籬笆,大家一起動手造出的泳池,可以爬上自己專屬的樹……這是我從沒見過也從沒想過的校園生活,現實中仿佛并不存在。書中描寫的關于膽量的鍛煉課給我的印象最深:學長們扮演成妖怪,藏在沿途和目的地,其他學生需要在天黑之后獨自走到目的地。可以想象這是一場多么考驗膽量的旅程呀!最后,同學們都被嚇哭了,紛紛不敢前進,連扮演鬼怪的學長也因為月黑風高又沒人經過而感到孤獨害怕,哭著回來了。雖然這堂鍛煉課的結果讓人捧腹,但學生們確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科學觀和勇敢的心性。
這里,我們不得不敬佩校長小林先生,他創辦的巴學園實在符合學生們對校園生活的'全部想象,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快樂的學習”。如果不是二戰槍聲的打響,巴學園一定會越辦越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吧。有些人會贊嘆或懷疑這種教學方式,有些人會關注作者的經歷,我卻有另一個體會,那就是:戰爭真的是最大的破壞者,它不僅僅毀了家園、毀了物質,它更毀了教育、毀了前景。戰爭導致各類新型、起步階段的嘗試都被迫中斷,甚至消失,這可能是人類非常大的損失。
一邊感嘆巴學園的教育方式,一邊痛恨戰爭的殘酷,《窗邊的小豆豆》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3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一篇文章,讓我知道了小豆豆和我們一樣讀小學,她喜歡玩,是個活潑可愛的學生。在學校里發現一張報紙想踩,一踩結果掉進了廁所,你說好笑不好笑。她們的教室是電車做成的,把電車的位子拆掉,改成小學生的桌椅,還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功課上課,怎么樣,聽了你很羨慕吧?
小豆豆長大了,有一次一位叫馬國威的人叫她當封面人物來拍照,攝影師給她一只小鳥說:“作出和小鳥開心的樣子。”一閃光,小鳥一害怕就到處亂飛。小豆豆學小鳥的叫聲一叫,小鳥飛過來露出了一束難看的羽毛。這就是活潑可愛的小豆豆。
小豆豆在學校里的成績是名列前茅的特別是手工制作,在語文,數學課上,不懂就問老師,考試幾乎每次都是100分。我想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幽默,活潑的孩子。”我要向小豆豆學習,學習她勤奮好學的精神。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4
《窗邊的小豆豆》是這學期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據說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好書”。開始,我半信半疑,可當我捧起這本書看了一小篇之后,立刻被活潑可愛的小豆豆給吸引住了。一口氣讀完,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小豆豆的身影,以及那令人向往的美好的“巴學院”。
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豆豆與小林校長初次見面的場景。在校長辦公室,小豆豆——這個聰明活潑、喜歡說話的孩子,和校長聊天,竟一刻不停的聊了四個小時。而校長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極大的興趣,還時不時地發出感嘆。也是他,每當看到小豆豆,就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也就是他讓小豆豆在巴學園里一點點成長,成了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孩子,也讓所有的孩子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如果沒有巴學院,真不知道小豆豆的人生會怎樣,也肯定不會有“巴學院”里那么多可愛的同學。
于是我幻想“巴學園”是我們的學校,那我和同學們學習在這樣的學校里應該多么輕松呀,大家再不用為不會的作業而煩惱,再不用熬燈夜戰,每晚做作業到深夜了!想著想著,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巴學園”,教室是舊電車,吃的東西是家長給我們做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跟書上的巴學園一模一樣。雖然現在我們的學校生活也比以前輕松、快樂了許多,但我覺得,這樣的生活還是沒有“巴學園”里的快樂。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學校都變成“巴學院”那該有多好啊!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5
無數次聽博友論起小豆豆和小豆豆的巴學園,讓我也心向往之。如今,書已在手,也好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小豆豆呢……
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新奇的。而對小豆豆來說,則更有甚之。來到新學校,小豆豆對一切都感到非常奇怪,覺得學校非常特別,非常有趣!
讓我們看看小豆豆眼中的那些稀奇的事情吧……
第一次坐電車——坐電車給了小豆豆一個理想:我長大了呢,要做一個售票員!
新學校的大門——是用矮矮的樹做成的,而且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從地里面長出來的門呀!”小豆豆驚訝地說。
電車教室初印象——當小豆豆來到這個用電車做教室的學校,覺得真像做夢一樣!
校長先生——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校長先生聽小豆豆說話整整四個小時,小豆豆覺得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能永遠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好了。”
走進電車教室——小豆豆心里怦怦跳著,悄悄把頭伸到門內,向車里望去,“哇——”,在這里 ,簡直就像是一邊學習,一邊旅行一樣……小豆豆的心情好極了,心花怒放,暗暗決定:這么好的學校,我一定不缺課,每天都會來的。
上課——教室是真正的電車,讓小豆豆覺得“真特別”,又一次讓小豆豆覺得“真特別”的,則是教室的座位。每天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最特別”的還是學校的上課方式——“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真正做到開心學習!
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糾正孩子偏食及營養均衡的好方法。小豆豆擔心自己的盒飯,結果打開以后,漂亮地讓人目瞪口呆。校長先生也贊嘆說:“真漂亮啊!”“一切都讓人高興!”小豆豆這么想著,覺得非常開心。
散步——在學校里散步,讓小豆豆吃了一驚,。親近大自然,看到花,講花的知識,看到什么講什么……散步可以學習到理科、歷史、生物等學科知識的寶貴時間,小豆豆的心里被喜悅塞得滿滿的……
小林校長——一位對孩子處處都進行正面教育的校長。一有機會,校長就要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雖然小豆豆理解不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但在小豆豆的心中,也懷有了“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也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書中的趣事很多很多……
“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小林校長的這句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話,卻給了小豆豆神奇的力量并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每當小豆豆聽到小林校長說這句話的時候,總是高興地笑,蹦蹦跳跳地說:“是啊,我是一個好孩子!”于是,小豆豆就覺得自己的確是一個好孩子.
書中“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是給我印象最深的.確實,小豆豆身上有好多的優點,卻又不失頑皮的一面.想著我們平時對孩子的管教,總是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缺點,忽略了孩子身上的優點,往往總是忘了從正面給孩子以鼓勵,這使家長容易把缺點放大而掩蓋了優點.試想,孩子才多大,孩子畢竟是孩子,當看到希奇古怪的事情,一定會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時會做出讓人大吃一驚的事情來,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先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例如小豆豆的錢包掉廁所里引發出來的小豆豆的異常表現,小林校長只是說,要把一切做成原來的樣子就好.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一下小林校長的做法,即便是孩子找借口,也要認真聽下去,當確認孩子做錯了,或者“孩子自己知道錯了”的時候,應該這樣對孩子說:“請為這件事道歉!”我想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會不快樂嗎?還是讓我們多對孩子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親愛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看了這么多,你們動心了嗎?趕快行動吧!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匯編15篇】相關文章: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集錦15篇)02-18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300字范文02-09
讀《窗邊的小豆豆》_800字02-22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有感范文03-03
讀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02-16
讀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范文02-16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08-27
窗邊的小豆豆教學反思11-27
窗邊的小豆豆的好詞好句賞析01-22
關于《窗邊的小豆豆》的讀書筆記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