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集合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房子》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房子》讀后感1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沒有醒來時,就將載著桑桑和他的家,遠遠的離開這里——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這個片段是從《草房子》里摘取的,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段,看了使我很感動,有種依依不舍的感覺。
《草房子》這篇文章是著名的作家曹文軒寫的,他是中國眾多作家中比較出名的一位,也拿過很多的獎項。《草房子》是一部講究品位的長篇小說。主要寫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小學六年級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與一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聯系在一起。男孩、女孩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抗爭的悲愴;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間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到來時對生命的深切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都清晰而又朦朧地發生在少年桑桑的生活世界里。這是他接受人生啟蒙的六年。
這本書語句用詞格調高雅,從開篇到結束都充滿了美的感覺。敘述風格即諧趣而又不失莊重,整篇文章結構獨特、新穎。
文章中秦大奶奶的死讓我流淚,桑桑的成功讓我興奮;白雀的演技讓我欣慰......當我看完整部作品,靜靜的站在窗邊眺望遠方,仍然還沉浸在桑桑的世界里遐想著。
《草房子》讀后感2
小說主要描寫了這位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小學六年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生活。在這六年小學生活中,桑桑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蔣一輪老師與白雀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的杜小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慘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剎那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桑桑得鼠瘡時,溫幼菊的發自內心的鼓勵這一切;既清晰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小學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精彩的六年!
陸鶴是個長著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鶴”,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鶴”的他,常常坐在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著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流淚。但是,他卻憑著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最使我感動的杜小康。杜小康家本是當地最富裕的一家,后來家里出了事,富家子弟杜小康只能到學校門口擺地攤了。懂事的他在停學后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維持著生計,在校門口賣東西,沒有一絲卑微的神色,掙錢減輕家里的負擔。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飽滿地過著每一天。
《草房子》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曹文軒叔叔的著作——草房子。由于是太喜歡這本書,我讀了沒多長時間就讀完了。文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說光頭的陸鶴、調皮機靈的桑桑、笛聲優美的蔣一輪、溫文爾雅的溫幼菊、美麗動人的白雀等等,讓你一看就可以記下來,并且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數班長杜小康了。一開始,杜小康家的生活富裕,學習很好,被全票通過當上了班長,可是由于一系列的事故,杜小康家變得一貧如洗,而且由于一件事,桑桑對他的態度也不好了。由于家庭貧寒,杜小康不得不輟學回家,雖然回到了家,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讀書,一直苦苦地央求爸爸讓他回到學校。但一直沒有實現,最后在很極端的情況下,竟然去學校偷了同學的書……
我被杜小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杜小康雖然知道家庭很不好,但是他仍沒有忘記讀書、忘記學習。由于不能讀書,竟違背良心去偷別人的書,偷雖然不對,可是這一點可以體現出什么?體現的不就是杜小康對學習深深的渴望嗎?我們有些孩子,很不喜歡讀書,都希望一輩子呆在家中,永遠不去學習。我們都應該知足了!和杜小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杜小康想讀書都不能讀啊!
讓我們也向杜小康學習,變成一個熱愛讀書的好孩子!
《草房子》讀后感4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草房子》這部風靡全球的史詩級的文化作品,里面有不少真理與世態的炎涼,也有對愛的理解......
桑桑受傷之后,原本嚴厲的桑喬也心軟了!他帶著生病的桑桑跑遍了整個縣城。為此,他放棄了作為一個校長的尊嚴,帶著桑桑去深山老林打獵,去親近大自然,也感受一下打獵的滋味!治療時他帶著桑桑去了大醫院,甚至深山老林里的偏方也不放過。最后從一位老先生那里得知,這病是——鼠疫!便讓他們帶了幾服中藥回去喝。沒想到在臨近中考時腫塊竟然消失了......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則新聞 。
在重慶茨竹鎮大坡頭村一個農村小家庭,生下個女童。第2天就背上流膿。好不容易搶救過來,兩歲就發現頭十分大,原來是膿流到腦袋里了!背部不知為何有些佝僂,經過手術還是沒辦法。必須做三次手術!一次就要10多萬,3次30多萬!這對于一個農村家庭是一個巨大的一筆錢!無奈之下他們求助天天630,之后,不少人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原來,這就是愛的力量!
《草房子》讀后感5
有人喜歡游泳;有人喜歡跑步;有人喜歡畫畫,但我最喜歡看書。
這幾個月,我一直在看曹文軒的小說。其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草房子》這本小說。
《草房子》主要講述:小男孩桑桑的小學六年生活。在這小學六年中,他目睹了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事情。少男少女的純粹感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傷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領悟……這六年,是孩子桑桑接受教育的六年。
這篇小說格外感人,讓我看著看著,感動的淚水便不由自主地從我眼睛里流淌下來。
看了這本書,我想起了曹文軒的話:美的力量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會衰老的,那就是美。
《草房子》讀后感6
織網是為了捕魚,磨刀是為了砍柴,播種是為了收獲,讀書是為了增長知識。這個學期里我看了《草房子》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因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油麻地小學充滿了歡快的笑聲。油麻的小學生可愛活潑開朗......在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桑桑、紙月......純真,沒有一處不讓人感動。老師和這些學生們無話不說,在人心中,這些學生們雖然很小,但是他們那種精神都深深地吸引我們。
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秦大奶奶奮不顧身跳下去救一只油麻地小學的南瓜。只是一只渺小的南瓜,她卻把它當成人似的,不管自己的安危,跳下去拿。可是自己卻不醒人世。
看到這,我不禁落下了淚,我是多欽佩秦大奶奶啊!這篇小說沒有一處不讓我感動。
《草房子》讀后感7
《草房子》是一部描寫了真善美的書,她既記載著一些孩子的成長歷程,又讓人從中明白一些道理。《草房子》是一本苦難書,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苦難,有自己的悲痛。《草房子》也是一本講了所有人物心理歷程的書,桑桑、紙月、杜小康······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大起大落的,沒有一帆風順平平靜靜度過這一生的。
《草房子》是圍繞桑桑這個人物的成長歷程來寫的,書中雖然沒有專門描寫桑桑的片段,可是桑桑卻貫穿全書,成為全書的一大亮點,桑桑與杜小康,桑桑與紙月,桑桑與陸鶴,桑桑與秦大奶奶,桑桑與阿恕,桑桑與溫幼菊,桑桑與蔣一輪,桑桑與白雀,桑桑與每個人物都有關系,每個故事中總有桑桑,如果沒有了桑桑,全書有再多的東西,那么也是空談。
讀了這本書,我感覺到人生就像一條船,在不平靜的海面上航行,大起大落,人生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就像杜小康,小時生活在甜蜜蜜的蜜糖里,而長大之后,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再比如桑桑,在長出鼠瘡之后,仍然頑強的與死神賽跑,終于贏得了這場比賽。
我用三個字來評價《草房子》這部書——真、苦、美。這就是我對草房子的全部評價。
《草房子》讀后感8
九月,我閱讀了《草房子》。這是一本書寫了關于悲傷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樹立了孩子們面對艱難生活挑戰的榜樣的書。
這本書是曹文軒的一部講究品味的長篇小說。講了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的美好生活。一至六年中,他目睹或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調高雅,由始至終充滿美感。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陸鶴(也叫禿鶴)。為什么說禿鶴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因為他本來叫陸鶴,但同學們覺得他沒有頭發,是個大光頭,就叫他禿鶴。甚至有同學還會捉弄、嘲笑他,但陸鶴堅持做自己,從自卑走向了自信,即將成為世界最英俊的少年。所以,禿鶴令我印象深刻。還有就是文末桑桑突然得病,這讓我感到很難過。但終究桑桑沒有死,他隨著父親搬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動畫片——熊出沒。光頭強是禿鶴,翠花是紙月,熊二是桑桑,熊大是桑喬……他們在一起上演著一出出有趣的故事。
我建議大家也讀一讀《草房子》這本書吧!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這樣,我們才會更聰明,知識更豐富!
《草房子》讀后感9
當讀完《草房子》這本書時,我被這生動的語句所打動了,更被曲折的故事情節所感染了。
作者向我們描繪了一個孩子的苦難童年,雖說苦,其實也少不了許多歡樂。
比如喂鴿子、掏鳥窩、捕魚蝦……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捕魚蝦。這個古靈精怪的桑桑,竟然想得到用蚊帳當漁網來捕魚。還有,他保護紙月的時候,讓我覺得他很英勇……
還有那弱不禁風的紙月。她像一朵蓮花般一樣的羞澀。紙月總是文文靜靜的,衣服總是整整潔潔的;而且,她的眼睛會說話。每當桑桑爬得高掏鳥窩時,紙月總是擔心地看著他,好像在說:“桑桑,當心點,小心摔著……”當桑桑吃臟蘿卜時,紙月的眼睛便充滿疑惑,似乎在說:“桑桑,不洗的蘿卜也可以吃嗎?”
《草房子》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當文章的主人公笑時,我也笑,文章的主人公傷心落淚時,我的眼圈也紅了……曹文軒寫的書總能讓我找到真正的,卻已失去的“金色童年”。現在的孩子雖然富裕了,缺少了“土”氣息,不認得青菜,沒摸過河蚌……現在,我們物質上滿足了,卻滿足不了精神上的渴望。從曹文軒的書中,我找到了那一份樸實燦爛的“金色童年”,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草房子》給我們留下了抹不去的回憶,在我們的童年中扎下了揮不去的腳印,帶來了“金色的童年”。
《草房子》讀后感10
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它讓我感到了在油麻地里,小孩有小孩們的活潑,大人有大人們的快樂,我也喜歡那有大少爺氣概的杜小康,但因為后來他的父親生意失敗,則到校門口賣小玩意兒,這種生活是一個多么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啊E小康他渴望著上學,以前在班里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是他并沒有氣餒,而是努力地賺錢,在同學面前賣東西,沒有一絲卑微的神情,我真為他這樣的舉動而感到敬仰。他的父親身體不好,還欠了一大筆的賬,就連他家的東西也都被人抬去抵賬了,真為他感到可憐啊!
草房子中還有一個人物——細馬。細馬是一位從江南遠道而來的孩子,在油麻地因為語言不通受到同學們的嘲笑。細馬從此而感到孤獨,養父給他買了一群羊,從此他就在山坡上放羊。再失去養父之后,但他依然照顧養母,還要給養母蓋一所更好的房子。看到這里我深深的打動了,就像弟子規所說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我也要向細馬一樣孝敬父母,學會感恩。說到這,我想到了我自幾,我有愛我疼我的爸爸媽媽,當我有困難的時候,所有親人都會來幫我,我生活在愛的懷抱里。這樣一想,我的心中就欣慰許多。
誰沒有過童年呢?童年是快樂的,也是悲傷的,有些悲傷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悲傷則是可避免的。不要讓自己的童年留下遺憾,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回憶吧!
《草房子》讀后感11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夸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愛”的種子. 陸鷹是個長著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鷹”,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鷹”的他常常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著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
流淚.但是,他卻憑著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發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著堅守上的.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 藥” 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為了不讓奶奶為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后,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助別人.不要認為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草房子》讀后感12
我最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故事的情節十分有趣生動,主人公桑桑是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他雖然做了許多“壞事”,但他心地十分善良。
這本書第一章節的題目叫《禿鶴》,這一題目十分引人注目。“禿鶴”原名陸鶴,因為他天生不長一根毛,所以顯得他俊俏的臉蛋兒和頭頂極其不協調,所以同學們都叫他“禿鶴”,這個稱號傷了他的自尊心,但他后來在一次演出中用行動捍衛了他的自尊心。
言歸正轉,讓我們來看看調皮的桑桑吧。桑桑做了許多“壞事”,有些事他明明知道做完了要遭媽媽追打,可是他偏要這樣干,當然免不了他媽媽一頓“毒揍”。一天,他悄悄的拿著家里唯一的一口鍋砸成鐵塊給賣了,為的就是要買他那寶貝鴿子。買回來他才發現沒地方放,于是立即動手,將放碗的柜子做成了鴿子的窩。當媽媽回來見家里最重要的兩件東西沒了,要把桑桑給抓住。可是桑桑沒命地跑,見家門關著,就跑進了豬圈,可是剛逃離了媽媽的魔掌,又迎來了母豬和公豬的進攻,踩了一堆屎,狼狽地出來了。最后桑桑被媽媽抓住,揍了一頓。再比如說,桑桑具有獨特的想象力。他想,一個大夏天穿上棉襖棉褲會怎樣,二話不說,立即穿上了,他成了學校獨有的奇葩……
讀了這本書,我懂了許多道理,也明白了人間有許多真情。這本書給我帶來許多歡樂,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好書!
《草房子》讀后感13
前幾天,我讀完了曹文軒寫的《草房子》這本書,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深。
《草房子》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度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小學六年,在這六年里,他接受了人生啟蒙。
讀完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艾地》這一章,這明明是秦大奶奶的地,可校長桑喬卻在麥子還沒有收的時候就把地分給了油麻地小學,并硬把秦大奶奶趕出這片地,這讓我十分氣憤,秦大奶奶是一位熱愛土地的好奶奶,并且她也很愛學校里的孩子們,這從她兩次落水里能看出來,第一次是因為救一名叫喬喬的小女孩,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因為去幫助學校撈回一只南瓜而跳入水中淹死了。所以我認為秦大奶奶是個熱愛土地,熱愛孩子的人,他們開始誤會秦大奶奶是個自私的人,但是后來他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我被書里的情節深深的感動了,看到秦大奶奶奮不顧身跳下水“救一只南瓜”時我哭了,我想秦大奶奶是熱愛這所學校里的孩子們的。
讀完《草房子》我明白了,我們應該象秦大奶奶一樣不怕困難和挫折,讓我們擁有勇氣和信心,用微笑來面對困難和挫折。
《草房子》讀后感14
這個星期我一口氣讀完了曹文軒的代表作《草房子》,有很大的收獲。
在以前我也看過這本草房子,可當時只看了第一篇禿鶴就不看了。現在長大了,再次翻開這本書,就迷上了它,對于我來說,每篇文章結尾都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秦大奶奶,也許你會說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嗎?她是為了救學校的一根黃瓜,而失足掉入河,被淹死的。她為了一根小小的黃瓜,付出的代價卻是自己的生命,她從一個受人厭惡的形象,到一個受人尊敬、敬佩、愛戴的老人。
第二個給我留下映象的人物是朱小康,他從一個愛炫耀的孩子到一個堅強的孩子付出的是孤獨、是寂寞,因為父親的失誤讓“紅門”逐漸走向腐敗,讓這個“小少爺”走上了放鴨的旅途。
《草房子》這本書伴隨著我的成長,這是一本令我真正感動的書。
《草房子》讀后感15
《草房子》講述的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桑桑,在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使他刻骨銘心難忘的故事。看完第一個故事,我就已經很喜歡“禿鶴”了。“禿鶴”的本名叫陸鶴,因為他的頭上沒有頭發,所以大家就給他起了個外號——禿鶴。平時,同學們都愛拿他的光頭開玩笑,捉弄他,他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便在一次廣播操的比賽中故意搗亂,使油麻地小學失去了第一名的榮譽。后來,禿鶴也很后悔,可是無論他怎樣表現,大家也不理他,直到他毛遂自薦地參加了戲劇演出,并取得了好成績時,大家才又對他刮目相看。看到禿鶴在演出結束后跑到河邊偷偷哭泣的時候,我的心里也非常地難過!其實像禿鶴這樣的同學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可是當我們去捉弄和嘲笑他們時,有沒有人替他們想一想呢?每個人都有尊嚴、有特長,我們看待別人時不能只看他們的缺點,應該以平等的眼光認認真真地看待他們,伸出我們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們。只要我們懂得了尊重,理解了友誼,那么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就能收獲意外的驚喜,我們的身邊更會多出一個個充滿自信的“禿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