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范文450字(精選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范文45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1
這個詞雖然是貶義詞,但它卻在男主人公身上明顯存在。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達西先生,出現在好友彬格萊舉行的一次舞會上。他不僅長得英俊,而且也很富有;但同時他也很無禮、很傲慢。因為彬格萊是一位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年輕英俊,生性活潑,開朗隨和,所以他有很多朋友,自然也有很多人參加了他舉行的舞會。這些人中當然也有很多漂亮的女士,但由于達西先生的傲慢,他對舞會上的任何一位女士都沒有產生好感,相反還讓伊麗莎白受到了他的怠慢。因為達西先生的傲慢和無禮,所以沒有人想到他會愛上舞會上的任何一位女士,尤其是被他怠慢過的伊麗莎白。其實不然,后來達西先生慢慢發現了伊麗莎白的機敏聰慧,談吐不凡,并且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但他卻極度克制著自己的感情,沒有向伊麗莎白求婚,原因是他看不起她的家人,但他對她的愛的確十分強烈,最終克服了家庭、地位的障礙,終于向伊麗莎白表明了心意。
傲慢是對愛的一種掩飾嗎?它的確是一種習慣超速行駛的情感。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2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正如她自己所說,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說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于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整部作品沒有滂沱的氣勢,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種簡單,精致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奧斯汀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英國的.鄉間度過的,也許就是周圍樸素,寧靜的氛圍孕育了她淡然的氣質。并不能因為沒有豐富的經歷,就對她的對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懷疑,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一定會為她細膩,敏銳的情感所折服。在寫《傲慢與偏見》時,她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難道這不是一種天賦么?她的確很少接觸"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這一切的存在就足夠。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3
由于達西的傲慢,致使伊麗莎白對他產生偏見,以致拒絕了他的求婚。但是拒絕了一次求婚并不意味著他們永遠不能夠在一起。因為達西的傲慢而使伊麗莎白對他產生了偏見,所以在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時,她不僅沒有接受他,而且還痛斥了他一頓,而正是因這一頓痛斥,讓達西認識到了自己的傲慢,此后他變得不再傲慢了,伊麗莎白對他的偏見也隨之冰釋了。最終,兩人終成眷屬。
所以,愛就是傲慢與偏見的整合。正是因為達西的傲慢和伊麗莎白的偏見而使二者結合在一起,并且相克相生,使得傲慢與偏見都蕩然無存,最終才產生了愛的果實。
愛,竟能使兩個人到如此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為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黏結。愛的力量是多么偉大呀!在愛面前,連傲慢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貴的頭顱。愛的力量實在是太高深莫測了,在愛面前不僅傲慢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就連偏見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在這個世界上,傲慢與偏見根本就不是愛的對手,傲慢與偏見在遇到愛之后不會讓愛消失,相反,它們只會雙雙變成愛的俘虜。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4
傲慢與偏見,兩個人的認識讓對方把自己的缺點都在改正趨向于好的方向發展,讓對方的性格互補變成更好的人,我覺得這也是結婚的雙方應該是互補的比較好,就像伊麗莎白的舅母說的,達西是一個好人就是缺少了一些生活的情趣,這一點伊麗莎白完全給填補了上去。作為父母,當對于自己的子女教育不放在心上時,就出現像麗迪雅這樣的孩子(母親的放縱,父親懶得去管)。作為男人一定要做到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選擇自己想選擇的事情,得到好的結果,同樣要有冷靜的思維,畢竟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像達西這樣可以控制對方的情況下還是為朋友著想的人(可能是錯誤的判斷)。
作為女人必須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加重要的要用自己的真是了解去看人,而不是被外在所欺騙,威克漢姆就是很好的例子,麗迪亞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當然這時候借鑒長輩的意見很重要(伊麗莎白聽了舅母的話),像吉英對世界充滿希望和善良,像伊麗莎白一樣有自己的見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5
暑假中,我看了一本書——《傲慢與偏見》。這本書里面講的雖然是有關婚姻的故事,但在我眼里,這完全不是言情故事,反而里面有許多現代人擁有的毛病,蘊藏了豐富的道理,值得我們看完以后深思。
在奧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紀末期,英國貴族階層與中產階層見存在著由經濟條件差別而引起的社會隔閡。當時英國鄉間的生活十分令人悠閑自在。本文主角是一中產階級家庭是五個女兒,勢利眼的母親一見富家公子便迫不及待安排女兒釣金龜。大女兒的感情開始一帆風順,但在關鍵時刻產生波折。二女兒伊麗莎白則對態度高傲的達西存在嚴重的偏見。兩人明明相愛卻不斷在言語中刺痛對方。幸好最后誤會冰釋。五個女兒都有了好結果。我最喜歡伊麗莎白,她那率真的性格打動了我。
這本書告訴我驕傲之心人皆有之,這的確是人的天性帶來的一種心理病。只有我們擁有那么一點長處,就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其中的驕傲和虛榮雖含義相同,卻實質不同,驕傲是種自我感覺,虛榮則牽扯到要別人高估自己,所以,一個人擁有不含虛榮心的驕傲,這也是無可非議的。小說言語清晰,華美,細膩,展示了作者豐富的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婚姻以愛情而不是以財產與地位為基礎的觀點。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450字6
傲慢與偏見無論是曲折的愛情還是豐富的人物性格都讓我意猶未盡。
傲慢、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弱點和毛病。每一個人其實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觀印象所驅使,因而容易對別的人下不正確的注解,進而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會。
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對男主達西的看法一樣,這是個曲折但也美麗的愛情故事。
主人公伊麗莎白是個勇于追求愛情、漂亮聰明、堅強可愛的中產階級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對達西先生從一開始的厭惡到尊敬,再到愛慕為線索,也穿插了在幾個發生在她身邊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的女人生活與愛情的理想與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
達西代表著“傲慢”,伊麗莎白代表著“偏見”,他們一開始都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接著一連串對達西不利的流言,更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反感。達西沒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的傲慢性情。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營造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斷,才最終找到幸福的歸宿。
【《傲慢與偏見》的讀后感范文450字(精選6篇)】相關文章:
精選傲慢與偏見讀后感02-25
傲慢與偏見英文讀后感范文(精選4篇)08-13
傲慢與偏見優秀讀后感范文02-24
傲慢與偏見英文讀后感范文08-16
傲慢與偏見讀后感800字范文02-17
《傲慢與偏見》優秀讀后感范文300字02-09
《傲慢與偏見》英文讀后感范文6篇08-16
最新的傲慢與偏見讀后感02-21
《傲慢與偏見》優秀讀后感02-23
傲慢與偏見名著讀后感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