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獨生子女》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獨生子女》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獨生子女》有感1
電影中往往另人情不自禁留下眼淚的那一剎那就是最感人的“特寫鏡頭”。我們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而每次母親所對我們做的每一件很樸素、很小的事情,我們都可以深深地從內心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平凡、偉大。每次寫關于人的文章時,大部分同學心里肯定第一個人物,就是自己的父母。同學們可能會寫爸爸媽媽所流露出對自己兒女“華麗”的愛。難道平時的批評,指責,就不算是愛了嗎?我可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母親對我最大的愛就是指出我的不足,讓我能更好,更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何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呢?在母親指責我的同時,我就有這種感覺。
電影中的.主人翁,一個還不到十歲的小女孩張鳴鳴,因為爸爸的逝世,他們家的經濟條件都不好了,而且媽媽過度悲傷,又重病纏身。在學校無法交學費,用自己平時攢的零花錢,一分不少的交了學費。從這一刻起,一個驕身慣養的孩子開始學會了自立自強,像爸爸那樣照顧媽媽。而鳴鳴為了不讓媽媽流淚,把對爸爸的思念,藏在了日記里。然而有一天,媽媽幫她收拾東西時,無意間發現了她的日記,媽媽還是哭了,鳴鳴是一個非常孝順媽媽的好孩子,她知道后,把日記燒掉了,并且發誓以后再也不寫了。一天夜晚,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媽媽的病又發了,鳴鳴冒著雨,趕到醫院去了,媽媽也被救活了,后面,鳴鳴又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媽媽住院了,鳴鳴每天放學后,都會來看媽媽,因為媽媽需要營養,而外面的雞又太貴了,她只好讓趙爺爺幫忙把她最心愛的“毛毛”給殺了,當補品給媽媽吃。就在她十歲生日那天,同病房的爺爺奶奶為鳴鳴過生日。
一年后,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媽媽在醫院,因為搶救無效最終還是逝世了。看完這部電影,想想主人翁鳴鳴,又想想自己,鳴鳴為了不讓媽媽操心,每天都認真學習,她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來幫媽媽的忙。而我,又為媽媽付出了多少,都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媽媽照顧我,我的心中真是感到一陣慚愧。我現在長大了,也許我真的應該……
讀《獨生子女》有感2
基本上不喝白開水
只喝果汁和各種飲料
汗流浹背的季節里
絕對不吃西瓜
只在落雪和結冰時吃
對父母說的話橫眉立目,
含辛茹苦的父母
倒像是理屈之人
穿真正的名牌運動鞋
作業也需在麥當勞里寫
——《獨生子女》
當紙張輕輕的落下,我心中落下漫天的沙,隱隱做痛,有這樣的子女嗎?但當我準備起身時,腦海中飄過一個可怕的想法,繼而我肯定了我的疑問。
我兀的感到很不自在,媽媽從廚房走出,恰巧看到了我的窘狀,輕輕地問我怎么了。我沒有像往常一樣不耐煩的嚷嚷,而是亦輕聲回答道:“沒,沒什么。”我想,詩雖夸張了些,但所描寫的那一類人絕對有,至少我好像就是,雖然我沒那么夸張。
我對我的靈魂進行了深深的拷問!
我感到愧恨!愧恨是源自于我的不孝。在家里,動不動就和父母吵架,有時自知是理虧卻依舊沒理找理,拗不過我的父母總是嘆氣!有時我竟希望快快上學,至少這樣就可以不看見他們。多么可悲又可笑的想法啊!
忽的想到了李密的《陳情表》,古人云:“讀《陳情表》而不落淚者,此人必不孝。”我讀過《陳情表》之后竟無淚可落,難道我是真的不孝?李密曰:“烏鳥私情,愿乞終養。”何等之孝!而我呢?不思報答雙親,反而使他們生氣,我后悔,我更愧恨!
我感到悲憤!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悲憤。父母雖不是日日“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會強到哪里?尤其是父親,晚上我入睡之時尚未歸家,早上我早起之時他已出門。面對父母用汗水與辛酸掙來的錢,我肆意揮霍,真真是沒有長大不知掙錢的辛苦。
母親勞累一天,還要為我做飯,總是默默的,從不抱怨什么。而我,從沒有過像電視中的那個小孩一樣,在媽媽下班回來,端一盆熱水,真摯的說聲:“媽媽,洗腳。”我悲憤,我對自己十七年來的行為感到悲憤!
我感到幸運!幸運的是自己及早地看到了這首詩,及時對自己反省。古語有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以后我再也不會任性了,再也不會惹父母生氣了,再也不做家里的“小皇帝”了。我真真正正的醒悟了!
朋友們,無論你是否是獨生子女,倘若你感到自己與那首詩是那么相像,那么就及時醒悟吧,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兒時不奮斗,長大必會坐吃山空,到那時也只能“老大徒傷悲”。不要再惹我們的父母了,烏鴉尚有反哺之心,何況我們人呢?
但愿一朝醒悟,風華正茂,百舸爭流千帆進。
只盼明日有成,意氣風發,終報雙親養育恩!
【讀《獨生子女》有感】相關文章:
讀《窮人》有感02-19
讀傷逝有感02-15
讀《中庸》有感02-09
讀《童年》有感12-08
讀《范仲淹》有感11-04
讀《壇經》有感10-15
讀《李白》有感06-25
讀《老舍》有感02-20
讀林清玄有感12-14
讀張愛玲有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