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漫畫》讀后感范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幅漫畫》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幅漫畫》讀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幅意義頗深的漫畫,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它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小女孩悠閑地坐在床上,脫了鞋的兩只腳還時不時晃一下,手上捧著一本書,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沒過一會兒,她的媽媽端著一盆熱水走了過來,還問了她一聲看什么書呢?小女孩聽了,還很不耐煩地說:“書名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也聽出來她的不耐煩,于是也沒多說什么。幫小女孩洗完腳后還說了一句:“什么時候能自己做啊?”小女孩聽了,一臉茫然,撓了撓頭,想了片刻,又開始看起書了。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例子。之前我看了一個新聞,講的就是一個大學生剛考上大學,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又叫父母來陪讀,但是他的父母住的又離他學校很遠,無奈之下只好搬到他學校附近去照顧他,結果學校以他沒有自己能力為由開除了他。
其實啊,我認為父母不應該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有很多種方法,溺愛他只會害了他。而且我們看書一定要讀懂作者究竟是要表達什么思想感情,不要只看片面,要讀懂文字背后蘊藏的含義。不要像漫畫中的小女孩那樣,嘴上說著在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連洗腳那么簡單的事都不會做。
讓我們一起閱讀,一起感受文字帶給我們的魅力。同時也要學會自理,長大以后才會有成就!
《一幅漫畫》讀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一幅漫畫,讓我受用不盡,漫畫主要講:故事中的一個小女孩,放學后,她和她的同學,一起走回家,走到一條彎彎的小路時,看見一個垃圾桶旁邊垃圾成山,而垃圾桶內空空如也,小女孩嘆了口氣,準備撿,她的同學撓了撓頭,從書包里拿出一張紙,用筆寫上“文明—只差一步”是啊,只要人們再往前一小步,就可以準確無誤的把垃圾投入垃圾箱里,也許大家都認為這不過只是一個皮毛小事。那可不是呀,實際上,這不但影響了環境的`美觀,而且有可能引發細菌大量繁殖,疾病四處傳播……到最后,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啊!
我不禁想起這樣一則新聞:去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被國人視為圣地的天安門廣場日產垃圾19噸,7天就是133噸。環衛工人說,如果不及時清理的話,廣場每天的垃圾將會淹沒腳裸!而且,垃圾中有60多萬口香糖殘渣。一篇就需要花費100秒的時間和1.10元人民幣。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圾,只要走一小步,就能保護地球的環境。
《一幅漫畫》讀后感3
有這樣一組漫畫,畫的是一個小孩第一次打破茶杯,坦誠承認錯誤后竟吃了皮肉之苦,以至第二次打破飯碗后再也沒有勇氣承認,就說了謊。漫畫的取材很常見,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但它又非同尋常,因為它有個震撼人心、引人深思的題目:《謊話的產生》。
“棍棒之下出好人”、“不打不成器”之類的育人教條,被奉為法寶,結果棍棒之下的好人沒出多少,問題倒是出來一大堆,兒童說謊便是由此造成的嚴重后果之一。
報紙上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一個學生因不堪父母的高壓教育,造成對父母的極度厭惡,精神極度緊張,最后失去理智,趁父母熟睡時,持刀沖入父母臥室,瘋狂地砍向生身父母。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血淋淋的事實帶給我們的是震撼與沉思——棍棒之下真的能出好人出人才嗎?
為了避免挨打,我們學會了撒謊;為了避免懲罰,我們學會了抄襲作業;為了避免“老筍子炒肉”大餐,我們學會了涂改成績單。我們學會的太多,就算我們明知不對,有時卻不得不去做,真是無奈之舉啊!我們一方面聽著師長“誠實做人”的諄諄教導,一方面又慚愧地干著欺騙說謊的“勾當”。
我們衷心地感謝師長們的一番好心,我們更能理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我們不需要棍棒,因為那樣只會造成逆反心理,會促使我們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需要的是勸慰,是溝通,是說理!我們需要得到的是師長的愛心,我們呼喚說服教育,以理服人!
棍棒之下不一定會出好人,出人才,打了也不一定成器,這就是這則漫畫給我們的啟示。
【《一幅漫畫》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教育漫畫》讀后感1000字02-09
《一幅畫》閱讀答案08-29
同一幅畫說課稿11-02
漫畫啟示小學作文02-08
《子愷漫畫》閱讀答案06-28
漫畫說課稿9篇11-15
有趣的肖像漫畫說課稿11-02
《天意》讀后感范文02-19
《哈姆雷特》讀后感精選范文02-09
《泰戈爾詩集》讀后感范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