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讀后感1000字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讀后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近日閱讀了《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我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看完這本書后我激動不已,感覺終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們不但個個成才,而且團結友愛,感情甚篤。
為了給姐姐籌措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據,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方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床薄被哪里能敵嚴寒。于是,瑪麗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僅有的一點生活費只夠她終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談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看到這里,我真的不知該說些什么才好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得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奮斗時的那股子勁頭,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教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于真正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這次的“激情”可以持續地長久一些,但愿我能夠盡快找到自我奮斗的動力。
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圣的,是屬于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于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
讀罷《居里夫人》一書,我已將我的感悟悉數給予大家。書中還有一些感悟,忽隱忽現,難以捕捉。那只有一邊生活、一邊體會了。
【《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教育最偉大的奇跡》讀后感01-19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后感01-22
最偉大的愛――讀《生命的奇跡》有感01-20
居里夫人簡介-讀后感01-24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01-20
那些最偉大老師們散文05-08
《居里夫人》讀后感450字01-29
《居里夫人》讀后感15篇01-21
居里夫人讀后感_3000字01-21
偉大的悲劇讀后感_550字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