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讀后感1000字

時間:2021-09-13 12:59:4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10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讀后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1000字

  “閱讀是童年的禍害,因為書本教我們談論那些我們一無所知的東西”。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這樣告誡我們。與他唱反調的是洛克,認為兒童是一塊白板,書本正好使他們從無知走向有知,唯有通過識字、教育和理性的培養(yǎng),才能把兒童培養(yǎng)成文明的傳承者和未來的主人翁。

  大部分家長顯然更喜歡洛克的乖孩子而不是盧梭的野孩子。我雖然還沒有家長資格,可是看朋友們的孩子從小遭的那個罪啊——拉著拉桿箱式的書包去上學、狼奔豕突在各種提高班補習班之間——還真想投盧梭一票。轉念又想,盧梭自己把五個孩子扔給育嬰堂,算不得好父親,所以對他的話還是要打個對折的。

  我覺得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也是我這類的人,兩面都想想,兩面都看看,于是左右為難。如果說偏信則暗,但是別人陰暗得堅定不移;都說兼聽則明,不過我們明白得難有立場。老先生在《童年的消逝》里一方面贊美童年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一方面指出童年是印刷術的一個“發(fā)明”,一方面卻又哀嘆電子媒介的出現(xiàn)如何使這個書本化的童年土崩瓦解。其中的曲曲折折翻來覆去之處,反映出老先生的矛盾心態(tài),也算是媒介研究者的通病:對待技術、制度、文化,很想三碗水端平——卻又總覺得手不夠用。

  第二章“印刷術和新成人”,是對英尼斯、愛森斯坦、凱瑞和麥克盧漢等人的一個觀點整合。技術決定論代表英尼斯指出,傳播技術的變化無一例外地產(chǎn)生三種結果:改變了人的興趣結構、符號的類型、以及社區(qū)的本質。提倡從文化角度看傳播的凱瑞也論述說: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意識結構被重新塑造,以便跟傳播結構相匹配。印刷術的發(fā)明和普及就這樣將世界帶入理性和知識的近代,同樣,印刷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成年定義,即成年人是指有閱讀能力的人,相對地便有了一個新的童年定義,即兒童是指沒有閱讀能力的人。于是,學校應運而生,家庭也成了輔助教育機構。印刷媒介所具有的文字特質,使人的頭腦放慢、思想加深,并且建構了有等級的知識秩序和信息制度,這也就是那個看起來井井有條的現(xiàn)代性世界。波茲曼最耿耿于懷的`是電視媒介的出現(xiàn),后來那本《娛樂至死》是專門論述這個話題的。新的媒介時代展開著兩場革命,一個是布爾斯廷所說的圖像革命,以圖畫、漫畫、招貼和廣告構成的符號世界正在興起,另一個則是電子革命,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技術突飛猛進。兩個革命的結合使原來的以印刷文字為基礎的理念世界變成了像光速一樣快的影像世界。電視這個一覽無余的媒介瓦解了信息霸權,性,暴力,謊言,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秘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童真這個樂園。再者,由于電視是以視覺形象的形式來表達大多數(shù)內容,所以勢必放棄文字敘述形式,將一切都變成故事——政治是故事、新聞是故事、宗教和商業(yè)也是故事、連科學都是故事。一場又一場的故事會使觀眾的心智維持在12歲的水平,眼球在動,而腦子不動,所以成人的幼稚化和兒童的成人化雙軌并進。

  有些孩子迫切希望長大,另一些不想長大,有些成年人討厭懵懂無知,還有些成年人想重返純真,技術革新可以滿足他們所有人的愿望,而商業(yè)交換則使得實現(xiàn)任何人愿望的社會代價都不會太高——你總是要為自己獲得某些產(chǎn)品而補償支付別人,事實上,這是一項偉大的進步,遠遠勝過以往根據(jù)年齡之類粗糙死板的界限任意決定人們的需求,剝奪人們的選擇,壓抑人們的愿望,在所有相似領域幾乎都是如此。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童年》的讀后感(童年的讀后感受)09-25

消逝_1200字01-21

優(yōu)秀作文:消逝的小巷12-23

童年讀后感-關于童年的讀后感600字-讀后感06-19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800字,童年的秘密讀后感01-20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1100字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06-29

消逝的時光作文4篇01-25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文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閱讀答案12-06

讀童年的讀后感12-22

童年的讀后感【推薦】12-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国年轻少妇毛茸茸 |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亚洲曰韩欧美在线看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