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場》讀后感1000字

時間:2021-09-23 19:00:3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冬牧場》讀后感1000字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牧場》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牧場》讀后感1000字

  20xx年冬,女作家李娟一路跟隨哈薩克族牧民居麻一家親身體驗游牧民族的冬牧轉場、冬季放牧生活,并以35篇散文真實地紀錄下了3個多月在轉場和荒漠深處牧場上生活的點點滴滴,結集而成《冬牧場》。本書沒有嚴格的行文構思,沒有新奇入勝的故事,也沒有風起云涌的歷史畫卷,作者本真地描寫牧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甚至顯得瑣碎繁冗,但透視性地展現了牧民的生存境遇。

  作家對這些易被忘卻,易被忽視的凍土、冷點和微弱群體投射了人文關懷和飽滿熱情,將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中沉默無聲的青春、愛情、生命和希望呈現給了大眾,讓我們看到各異的社會、生活,領略到多彩的生態和頑強的生命力量,是值得贊許和夸耀的,這可能也源自“非虛構寫作計劃”的初衷。頭戴鋼盔走天涯,四海為家的物探人與牧民何其的相似,看到書友們讀后感中講述的工地“小搬家”故事,五味雜陳,同路人之感尤盛,希望能有更多像李娟一樣的作家,去深入,去挖掘,去展現物探行業有骨有肉、有笑有淚、有血有汗的生活,為物探人而寫、而歌、而呼,或許我們都有去作“李娟”的潛在機會,更需要有“李娟”的責任感和情懷。

  千百年來,游牧民族靠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的社會形態逐步造就了草原文明,放牧轉場也成為草原文明的文化遺產。如果沒有轉場,草原文明不會像今天一樣形態化,地球上養育人類的草原等不到農耕和城市文明的來臨。游牧民族依賴于自然,受制于自然,想存活于天地之間,就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停更換牧場,寒暑更替,南遷北返。轉場是牧人生存的必然,也是游牧民族繁盛的必須。

  沒有一塊土地永遠地鮮花長開、水草常豐。萬千生靈,莫不存于自然,囿于自然。北雁南飛、鮭魚回巡莫不是為生命存續,不得不轉戰、遷徙。循此理,人生轉場也不可避免,常言說,樹挪死,人挪活,無不是這個道理。面對人生轉場,有驚慌,存恐懼,是無奈被動,還是主動豪邁?人之常情,均可理解。

  轉場是尋求一種嶄新鮮綠的出路,牛羊已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只要我們明白:人生轉場不是等死或瞎折騰,而是為了存活、更好生活的本質。我們將會坦然、淡然。因而,需要轉場的時候,萬萬不能自以為是,自我圈禁,自我封閉,一條路走到天黑,這時的守始如終并不值得擊節贊嘆,實為不可取的愚鈍、固執。態度決定結果,如視轉場為機遇,主動出擊,理性思考,則轉場是生命之積極,是超越,是充滿自信,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否則,怕轉場,充滿恐懼,就會喪失創造新生的勇氣,只能是無所作為,坐等衰亡。究其本質,轉場與堅守并不相悖。相反,轉場就是在堅守一種生命的規律,進取的規律。在轉場中,獲取生命更多的希冀和新的'支撐力量。

  當然,放牧轉場對牧民來說是艱辛的、痛苦的經歷,特別是冬季轉場,寒冷令人痛苦不堪,甚至是生命極限的挑戰。但寒冷卻理所應當,因為,寒冬孕育春暖。在人生轉場中,我們要有應變而生的勇氣,逐光而行的堅持,也要有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萬千得失,不過一段燭光消逝的淡然,我們終會熬過寒冬,面朝大海,迎來春暖花開,我們也將因尋得了生活希望而享受幸福和快樂。

  當下,游牧業已趨于式微,成為歷史、記憶或將不遠,那么物探行業呢?寒冬是不是正在遠去,亦或已拉開了轉場序幕?

  牧民的一年是羊的一生,牧民的一生也只是歷史的一瞬。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轉場中,為了那一瞬光亮的綻放,我們準備好了嗎?

【《冬牧場》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牧場之國精品說課稿11-08

冬將軍來的夏天讀后感-讀后感01-22

牧場社會實踐報告12-13

《牧場之國》說課稿6篇11-12

牧場之國的聽課記錄07-22

冬陽童年駱駝隊讀后感08-26

《冬陽·童年·駱駝隊》讀后感03-15

《美麗的夏牧場》教學反思12-23

牧場作文400字9篇01-14

天凈沙冬原文12-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色吧日本一美国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 久热这里只精品国产8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