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讀后感 1
一口氣讀完鐘文慶先生的《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這本書,不得不被鐘先生深刻的思想見地所折服,他以生動的文字將枯燥乏味的財務術語闡釋得通俗易懂,作者以他多年的財務經驗及深刻的思考向我們廣大讀者展示了財務的本質,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個人財務專業知識缺乏,該書打動我的其實并非來自于對專業知識和詞匯深入淺出的解釋,而是作者針對每一項財務概念背后所蘊含財務智慧的不凡見解與人生啟迪,正如作者自己所說“這本書的內容包括了公司財務管理的主要方面,除了想透基本的財務概念和原則之外,這些在我看來如同財務的DNA一樣重要,還包括如何分析和管理這些財務概念以及財務報表,如何利用財務思想管理商業風險,如何實現財務在企業中的價值,以及財務智慧的四層境界。這本書也許不能讓你學習到更多的有關‘術’方面的知識或技巧,但是能夠使你領悟一些更有意義的財務意識和財務智慧,悟到一些財務之‘道’”。確實如作者所說,“道”比“術”更重要!暗馈笔潜举|和精髓,“術”是技巧和方法,二者良好結合就會相得益彰;反之,如果一個財務人員未領悟財務的“道”而片面追求財務的“術”,最終會陷入思維的泥沼。因此,我想談談從這本書所領悟的財務之“道”。我認為,本書作者所要表達的財務之“道”主要有如下四個層次:
第一層是想通,透徹地思考
作者開篇就提到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這句話的用意何在?到底什么是財務、什么是資產、什么是負債、什么是成本、什么是利潤?作為一名出色的財務人員不應只停留在書中的概念上,而應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說財務是一個真實的謊言?正如作者在本書中提到的那樣,財務的前提是假設,不同的'假設可導致利潤的不同,不合理的假設虛增或者壓低了利潤,要想鑒別出財務的真實程度就要學會看懂財務數字,實際上是要了解財務數字背后的假設。再如,什么是財務?對于商業活動來說,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是財務語言。但是現實生活中,這種通用語言并不真的能通用。很多人不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不明白利潤并不是真金白銀,不知道如何看懂財務報表,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價值判斷投資回報。財務的專業詞匯,特別是那些翻譯過來的詞匯阻礙了很多人了解財務的興趣。因此,一般人看財務就猶如霧里看花。正確掌握財務語言,想通這些基本概念,是通向財務世界和財務智慧的第一步。
第二層是審慎,這是財務的判斷力
做財務一定要遵循審慎原則。財務的審慎原則要求在不確定的資產評估或盈虧計算時,
要充分估計到風險和損失,選擇對財務結果較為不利的那一種。一句話,就是寧可承認不確定的壞消息,也不承認可能的好消息。具體做法,就是推遲確認可能的收入,盡早確認可能的費用,低估資產,高估負債。比如預提應收賬款中的可能損失,建立壞賬準備;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用“后進先出法”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固定資產按“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等?傊胁淮_定因素存在的時候,總是“選低收入和選高費用”。審慎原則可能會與其他原則發生沖突,但是審慎原則是財務的底線,必須優先遵循審慎原則。
第三層是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實際上就是指做好計劃,即財務預算。企業的財務管理智慧就體現在財務計劃即預算上。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全面預算管理已處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地位,它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組織所有關鍵問題融合于一個體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
明確預算的目的。預算的目的性很強,它為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預算的思維與日常的“因為這樣了,所以應該那樣”的因果式直線思維不同,預算更多是“為了那樣的目的,所以應該這樣做”的“目的—手段”式思維。目的是預算的核心。
考慮預算的復雜性。預算制定過程中,首先由高級主管定出公司的戰略規劃,并確定公司各業務單位共同追求的目標。在這一階段,整個過程大部分是定性分析。然后,部門經理和全體員工將第一階段制定的定性的市場目標轉化為一整套分部門的內部行動措施。最后,部門全體員工在第二階段所確定的行動措施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定量的計劃和預算。由于預算通常與目標以及業績考評掛鉤,牽扯到各個部門的利益,預算的制定和執行過程又是個斗智斗勇的過程。
執行預算要有彈性,F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發覺到傳統預算的局限,對于小型企業,快速應對變化的環境是這種公司的生存之本,預算必須要有足夠的彈性。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對下一周期的目標做滾動預算。根據前期銷量、當期預算、去年同期銷量、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等變化更新預測,從而調整生產、庫存、物流等指標。
第四層是平衡,不要過于貪婪,凡事適可而止
財務的美似乎與痛苦始終如影相隨。選擇做財務就意味著在選擇痛苦和挑戰。痛苦的表現在于無時無刻不處在兩難的境地。由于財務本身的性質決定,財務要求保守,要求審慎,要求理性,要求干干凈凈,要求冷眼地看路,必要時毫不留情地踩急剎車。人生也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短短數十年,無時無刻不在面臨各色各樣的抉擇,是選擇利己還是利人?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私欲,但是為什么我們會稱有的人是自私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把握好利己與利人之間的平衡。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生在世要適可而止,凡事都要把握尺度。正如鐘先生在文中所說,經營企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賽跑。今天的中國社會在加速早熟,生長周期在加速縮短。家長們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從小就讓孩子承受沉重的競爭壓力。青少年總是希望跟自己的同伴們不一樣,于是拼命擠入成年人的行列,像人為催熟的水果,似乎只是比別人領先一步就會取勝,結果往往是所有青少年有都一樣了。成年人呢,則在拼命擠入少數成功人士的行列,不惜一切代價,只要越早成功越好,40歲就退休快成了成功人的標桿。很多人忘了高速發展意味著的是加速折舊。這些話我都深有同感,經營人生與經營企業都是一樣的,走得快不如走得穩,走得快不如走得久。任何以健康、幸福為代價換取人生的快速發展的做法,在我看來都是不可取的,在我的眼中,人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以金錢作為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那樣的人生至少不是我想要的。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譬如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值得我們去用心追逐的。
綜上所述,財務智慧的第一層是想通,透徹地思考;第二層是審慎;第三層是知道下一步做什么;第四層就是平衡,不要過于貪婪,凡事適可而止。作者對財務智慧的深刻總結,也激起了我對于人生的共鳴,這亦可以歸結為了人生的智慧。首先,人生應該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從錯綜復雜的事物中看清它的脈絡和骨架,如庖丁解牛。其次,做人處事應該慎言慎行,每個人都需要為其一言一行負責。在拿破侖眼中,“審慎”表明的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是隨經驗而增長的智慧的結果,是成熟的表現。再次,人生當有目標。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沒有理想的人就如同行走在世間的一副軀殼。人要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計劃,確定目標,并清楚地知道為了達成目標該付出不懈的努力。最后,我認為人生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平衡,即我們常說的中庸之道。人生要面臨無數次的抉擇,而這些抉擇很多時候都是兩難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無力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態,有所為有所不為,凡事拿捏好分寸,一切力求適中、適當,適可而行,適可而止。這就是我從中悟出的人生四境界。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讀后感 2
這次我分享一本財務管理方面的書籍:《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說到財務管理,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職業想必是會計,但大家普遍對于會計有這么兩種看法:
一種;會計,就是忠實于真實發生的種種交易和事項進行記錄、計算的,枯燥無聊的學科;
另一種看法:會計就是一群渾水摸魚,也沒什么技術含量。
而這本書就想告訴我們:這兩種看法都不對,都是對財務的片面理解。真正的財務,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可能大家對于“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這種說法很感興趣,那么我就淺談一下從“道”和“術”兩個角度怎么看這種定性。(當然,我也是初入財管的大門,很多見解有不精準之處還望指教~)
從“道”的角度,會計學課書本對于會計的作用有“管理活動論”和“信息系統論”兩種,這也就意味著做財務,既需要對真實發生的事件做準確的記錄、登記、分析,也需要靈活的將前邊的結果融入到整個企業的管理中。從“術”的角度,人們以為財務中所有的事情只需要精確的記錄即可,然而資產的折舊、應收帳款預提的壞賬準備、存貨的先進先出還是移動平均,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財務報表的組成。
比如重資產型的企業,一臺先進的重型設備價值數千萬,但其實是有使用年限的,計作10年還是20年?是加速折舊,還是平均折舊?這些都是在合理范圍內,但可能在費用上差距就有幾百萬,這完全可以人為的將企業“扭虧為盈”,而且還是在允許范圍內,但究竟有沒有真實的反應企業的狀況就見仁見智了。
所以,為什么說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因為財務報表上展示出來的所有信息,只要是符合會計準則編寫出來的,都絕對沒有規則上的問題,也沒有“做假”。從操作層面,這財務報表是“真實的”。然而,如果信息使用者只關注財務報表,那么他獲取到的信息卻是“虛假的”。
從整個企業的生命周期來看,也可以在某種角度解釋這個問題。因為絕大部分企業最終都會走向倒閉或重組,那么在企業的誕生到滅亡,融入的`所有者權益、所有的資產、背負的負債、產生的收入和成本,都是確定的,只要財務數據登記準確,那么這一切都是絕對固定不變的。然而,財務報表并不是給出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而是僅僅企業某一年之間產生的各種收入,資產負債表甚至僅僅是企業某一個時刻的“寫真”——時點表,那么這些財務報表的撰寫就充滿了人為判斷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么折舊、減值準備等會計上的操作可以比較明顯的改變企業的凈利潤、成本等科目。
這本書還有一個思路非常新奇:“財務的智慧從財務語言的基本概念開始,而財務的所有語言歸納起來只有七個——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利潤,金錢的時間價值。等這些概念想通了,其實就只有兩個概念:資產、時間價值!
我上學期經過了一整個學期編寫會計分錄的毒打以及本學期的財務管理的學習,對于這句話頗有一些理解認同。我編寫的所有會計分錄涉及的科目,都來源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權益)、收入、成本、利潤這六個會計的基本要素之中,而時間價值是財務管理中第一個接觸的概念。
對于資產的核心地位,書中如是描述:“資產是財務報告核心中的核心,負債是資產的對立面,權益是資產減去負債的凈資產,收入是使資產增加的東西,費用是使資產減少的東西,利潤是收入與費用的差額!
那么,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書中,以及我自己對于這資產的理解。
資產,官方的定義是:“由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由企業擁有或控制,且預計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大家注意,這里的定義可以找到三個關鍵詞,“過去”,“擁有或控制”,“預計帶來經濟利益”。
“過去”“擁有或者控制”意味著這個資源一定要是企業已經擁有的,不是預計可以獲得的,也不是租賃獲得的,這個理解難度不大,重點是“預計帶來經濟利益。”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資源是資產,他得預計帶來經濟上的收益。所以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無法銷售的存貨、過于落后的生產設備,雖然他們都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已經無法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了,那么他們就不是資產,需要通過會計操作進行處理。
對于我們而言,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啟迪,即“財產”和“資產”不是一個概念。有一段時間,我曾經玩一個微信小游戲十分上頭,甚至往里邊沖了幾百塊。很好理解,這個游戲是我的財產,要是把我的賬號放在二手平臺上也至少能賣出兩位數的價格。然而,從我個人角度,我并無法通過玩這個游戲得到任何經濟上的利益,而只有可能不斷充錢;此外,這個游戲打開游戲界面就是鋪天蓋地的充值接口,內容非常匱乏而缺乏涵養,通過玩這個游戲我也無法收獲知識和閱歷;而且,這個游戲的日;顒佣嗳缗C,在初次體驗完游戲內的種種活動和角色炫酷的技能之后,等待我的便是無盡的疲憊和應付,甚至比我去實習還要令人心累,我也無法通過玩這個游戲獲得任何心靈的慰藉和寧靜。
金錢上、知識上、心靈上,它無一不在消耗我為數不多的庫存?偠灾瑥呢攧战嵌龋舅悴簧腺Y產,反而是我的負債。
同樣的,另一件產品——最近購置的平板電腦,則是恰恰相反:除了購買它花費的金錢外,幾乎不需要后續投入;它大大便捷了我做筆記、復習的效率,因此平板電腦是我的資產。當然,如果平板電腦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游戲上、或者過多的用它看小說追劇,那它就又成為負債了。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讀后感】相關文章:
故事:真實的謊言01-28
真實的謊言作文02-18
真實的謊言作文01-27
真實的謊言優秀作文01-31
真實的謊言作文(5篇)11-23
真實的謊言作文(通用61篇)06-08
真實的謊言作文素材800字01-28
真實的謊言4年級作文01-31
一個真實的我作文05-04
一個真實的我作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