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美同行》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與美同行》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與美同行》有感1
你是否想做一個令人喜歡,讓人歡迎的人?那你便要有最起碼的詞匯:誠實守信、感恩向善、愛學善思、踏實能干,這些詞匯就像幾條魔咒,讓你成為一個讓人喜歡的人。
誠實守信,可能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想要做到真的很難,它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我從《與美同行》這本書中總結出來的道理。書中舉例了春秋后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胡慶余堂老板胡雪巖與一個普通平凡的母子等等的誠信故事。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的故事。
記得那是一個晚上,我做完作業后,突然想到我跟谷筱約好晚上七點鐘去北苑圖書館看書,我看了一下墻上的鐘才六點半,還早著呢,再看會書吧,看著看著窗外發出很吵的“嘩嘩”聲,我瞥了一眼窗外,哇!好大的雨啊!大得就像瀑布從天而降,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出去肯定會被淋濕的,此去兇多吉少啊!再說下這么大的雨,谷筱也不一定會去,就算她想去,她奶奶也不一定會讓她去,于是我就沒有去圖書館。第二天谷筱一看到我就問:“你昨天是不是去的時候我還沒到就走了,還是根本就沒去,我跟奶奶爭了半天才出來的。”我一聽,臉便紅了,如實地說了原因。
讀《與美同行》有感2
《與美同行》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它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感人的小故事,向我們講述了一些做人必備的美德,讓我們從小養成講誠信、重信譽,講友愛、樂助人,勤學習、善思考,說實話、辦實事的優良美德,長大后,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和諧團結作典范。
我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令我感受最深最觸動心弦的是第三章“做個愛學善思的人”,講的是魯迅、童第周、錢學森等名家小時候的學習故事。
“學習”我們天天接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有缺點就要改正,有困難就要克服。魯迅爺爺小時候也有需要克服的地方,他為了克服遲到,在書桌上悄悄刻下了一個“早”字,雖說是刻在桌子上,更多是刻在心上,從此,他克服了遲到,即使有更多的活兒要趕在早上做,他也沒有再遲到過,還養成了惜時如金的好習慣。我在學習上也有不少缺點,最大的壞習慣就是“懶”。每次做數學寫答句時能少寫一個字就少寫一個字,一看見寫字多的題就氣得直跺腳,寫作文也是緊扣著老師規定的字數不愿多寫,而且這也是我一直想改而改不掉的毛病。魯迅爺爺連被老師誤解了的“壞習慣”都能下決心改正,真正的`壞習慣不是更應改正嗎?魯迅爺爺改正了遲到,養成了惜時如金的好習慣,如果我改正了“懶”的壞習慣,也就能養成“勤”的好習慣,對我可有雙重收益啊。
錢學森爺爺是航天之父,一般人認為一定遙不可及,其實名人小時候也和我們一樣,就像他做飛鏢,也經過許多次失敗,一點一點兒改進,才悟出其中的原理,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飛鏢。只有細心、認真、愛思考的人,才能做得這么出色。錢爺爺不僅勤學刻苦、善于思考,更是一位嚴謹細致的科學家。錢爺爺曾經說過:“科學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小數點錯一個,打出去的導彈就有可能飛回來打倒自己。”多可怕啊!
“粗心”可是我的大毛病,常常都會因為粗心而做錯題,作文也是錯別字不斷,這都是不認真、不細致、不嚴密造成的,經常不是這里多一筆,就是那里少一筆;不是這邊添一個字,就是那邊落一個字;不是這里少空格,就是那里忘分段。爸爸也經常批評我,學拼音少聲調,學句子少標點,寫作文少題目,做數學漏單位,甚至還經常抄錯答案,真是沒有地方不粗心了。和錢爺爺的“嚴謹、嚴肅、嚴格、嚴密“治學態度相比較,真是差得太遠了,太慚愧了。
我也是個好學上進的學生,我也有理想,我也要一點點、一步步、一天天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像書中的名人那樣惜光陰、勤學習、善思考。
這本書對我的教育真是太深刻了!
【讀《與美同行》有感】相關文章:
讀與美同行有感02-17
讀《與美同行》有感05-31
讀《與美同行》有感作文03-03
讀《與愛同行》有感02-11
讀《談美》有感03-25
讀《美與同情》有感07-27
讀《生命與使命同行》有感03-25
讀《和它同行的日子》有感09-23
讀與美同行感悟400字作文10-18
讀朱光潛《談美》有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