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1
就拿閱讀習慣培養(yǎng)來說吧,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孩子有時也能靜下來看一段時間的書,大概一二十分鐘的'樣子。但孩子主動看書的時間很少,因為玩對他來說無疑更有吸引力。為什么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呢?看了《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知道問題根源在于我們家長做得不好。
如今信息時代,我們不要說做到天天自己捧書閱讀,就是少看電腦、電視和手機,都很難。一方面是工作生活娛樂離不開,另一方面是難以擺脫這些信息媒介的誘惑。從孩子的角度看來,你們家長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電視,憑什么要求我做完作業(yè),還要課外閱讀?多不公平喲!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書中提到:無論是辰辰媽,還是鄭淵潔,以及知名的眾多教育專家,都強調父母閱讀行為給子女的示范作用。極端的示范案例據(jù)說是一位工人老爸,幾乎不識字,但仍在孩子面前多年捧書苦讀,最終影響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學有所成。
看來,改變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真得從我們家長做起。
首先,避免或減少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玩手機,不用電腦玩游戲或娛樂。
其次,引導孩子閱讀。找孩子有興趣的書:笑話、故事、科普等書籍都可以試一試,讓孩子有書可讀。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漸漸愛上閱讀。
不管家長有沒有閱讀習慣,這幾條首先應該努力做到。當然,家長能有閱讀的習慣最好。否則,想寄希望于孩子自動喜歡閱讀,不太現(xiàn)實,也是未盡到做家長的責任。
俗話說得好:身教甚于言傳。教育孩子,從家長做起!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2
說說實用性。比如閱讀篇中說到,書要放在家里最容易拿到的位置,沙發(fā)、茶幾、甚至地上等等。讀完這部分,她讀到這一方法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特別是放到地上的閱讀方法,恐怕大家都不會這樣去做。看來要使孩子愛上讀書,我們做家長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再比如:學習篇中講到的“專時專用”就是“專注力”的培養(yǎng),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通,有的習慣的培養(yǎng)的確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的,而非一定等到學習的時候培養(yǎng)。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
說說可操作性。這里的很多方法可以拿來即用,比如:與孩子一起寫“下水文”,增進家庭溝通的“家庭郵筒”,“契約條款”,特別是爸爸的“特別歡迎儀式”,都讓我深受感觸。以及后面,為了給孩子改掉粗心大意壞習慣而建立的“錯題本”,還有收集孩子成長的筆記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在自己家庭里。
我感觸很深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讀完這寫后,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一個成功孩子的背會一定有一個成功的父母,一個有心的.父母,一個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一個愿為孩子付出的父母。不懂得孩子,就培養(yǎng)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培養(yǎng)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她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看似簡單,卻難在堅持和有心!
推薦大家看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吧,它可以使你認識一位了不起的朋友!它可以幫你分擔育兒路上的憂愁!它可以指導在育兒路上怎樣去解決一些現(xiàn)實的困難,它也可以鼓勵你在育兒路上勇往直前!它更可以用人格魅力影響你!影響你的家庭!改變你的孩子,改變你的家庭!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3
其中讓我感受深刻的是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這一部分的第二篇:尋找孩子喜歡上學的“吸鐵石”。文中說道,小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并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才會對學習充滿熱情并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讓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幾塊孩子上學的“吸鐵石”,讓孩子期盼和老師見面,想方設法讓孩子喜歡上每一位老師,從內心崇敬老師,孩子才會愛上老師的.課程,并努力學習。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護,“副科”同樣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生動有趣的,從而愛上學習。讓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滿足,不斷的夸獎和鼓勵孩子,滿足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礎。作者的實踐處處綻放著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
作為老師,我從中可借鑒的非常多,如何能將自己的課上的生動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師去吸引我的學生;如何讓學生愛上學校、喜歡上學;這是我需要思考和學習的。
小學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這六年可能會影響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作為孩子的小學教師,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引領,這就需要我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不斷的創(chuàng)新,用自己的愛和智慧同家長朋友一起為孩子引航,靜靜等待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書筆記06-15
陪孩子輕松走過初三的方法02-19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01-20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01-20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書心得06-12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書心得03-01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范文01-20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范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