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上談兵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紙上談兵讀后感1
今天我看見一篇成語故事《紙上談兵》,這個故事講得是: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兵事,認為天下沒有比得上他的。曾經和他的父親趙奢。談論兵事,趙奢都難不倒他都難不倒他。自從趙括代替了廉頗以后,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緊接著趙王讓趙括攻打秦國,秦國的.將軍白起聽說以后,指揮奇兵,趙括就會照著書上的內容攻打,沒有實戰經驗,所以趙軍大敗數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秦國全部將它們活埋了。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趙括沒有打實戰的經驗,自己只是把書上的內容學會了,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其實,他不知道自己學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要更加深入的學習課外知識,還要自己去做一下,有些經驗。在現實中,我就曾遇到過這種事。
我在學校學習還好,可是在現實中我連一個鎖都不會開。有一次,爺爺讓我試一下開鎖,我想:誰不會開鎖呀!我肯定會開。這是爺爺仿佛看透我的心思了,他說:這鎖可不是一般的鎖,由于時間太長了,鑰匙前面磨沒了一點,要開開試試。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沒把它開開。爺爺教我開鎖,我就是學不會。
后來我開開了,是因為我有經驗了,現在我幾秒就開開了。所以我們不僅要把書本上的知識學會,還要學習課外知識,還要自己實驗多次,獲得經驗。
紙上談兵讀后感2
打開歷史的畫卷,那是一個金戈鐵馬、狼煙滾滾的時代。趙括的紙上談兵令我仰天長嘆!兩軍陣中,趙括死于亂箭穿身,悲哀!悲哀!
秦軍進攻趙國,趙王派廉頗為將迎戰退敵。秦軍幾攻不下,于是利用反間計,使趙王聽信饞言,調回廉頗,用上了趙括。
趙括是名將趙奢的兒子。從小諳讀兵書,跟父親學習兵法,談起用兵之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他從來也沒帶過兵打過仗。藺相如勸趙王,他雖然讀了許多兵書,可只會紙上談兵,要誤大事的。
尤其是趙括的母親,苦苦相勸趙王:“我兒趙括把用兵打仗看做兒戲,談起兵法,眼空四海,目中無人,用他為將,只怕趙軍會斷送在他手里。”
趙括帶領四十萬大軍到達長平,廢除了以往廉頗的軍事部署,按自己的道道辦。并揚言:“若秦軍再犯,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
幾仗只后,趙軍中了埋伏,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
造成這樣的'慘敗,是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趙括雖“飽讀兵書”,但只會按圖索驥,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趙括斷送了四十萬大軍的性命,自己也死于非命。
我掩卷沉思后,心想,中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十年寒窗,埋頭苦讀,有的勤奮專研,到頭來往往是南轅北轍,所學非用,難道這不是同樣的悲哀嗎?他們雖然擁有很多知識,但眼光只盯在“白領”和“高管”上,這讓我瞠目結舌。
現實一點吧!面對強烈的市場競爭,放下架子,更不要“孤芳”自賞,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迎接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真諦。
【紙上談兵讀后感】相關文章:
紙上談兵造句04-07
紙上談兵作文04-05
紙上談兵的意思09-25
紙上談兵的典故08-16
紙上談兵的故事10-25
紙上談兵閱讀答案06-03
紙上談兵原文及翻譯11-02
紙上談兵成語釋義06-15
紙上談兵怎么造句06-22
紙上談兵周記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