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

時間:2023-04-21 11:59:0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1

  暑假我細細閱讀了由竇桂梅校長著的《回到教育原點》,收獲真的很大,覺得讀一遍不夠,想買下這本書,把它收藏起來,以備今后反復品讀。

  這本書的內容很廣,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有關于老師讀書的,有關于課堂教學的,有關于教學反思的,有關于聽課評課的,還有關于學校領導管理的,太多了!看了以后感悟很多,我深刻認識到自己有太多的東西要學習,有太多方面要提高,現在我就關于讀書和課堂教學兩方面來具體談談心得體會。

  一、關于老師讀書

  看了竇桂梅校長的書,我更加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在書中她提到:“讀書是教師的本分,也是教師保持智慧鮮活,散發人文氣質的唯一途徑。”她還說:“閱讀,要回到經典。沒有閱讀過名著的心靈是粗糙的,沒有被感動過的情懷是枯澀的,沒有被厚重的經典名著洗禮過的人,也就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閱讀史成就了他的生命發展史。”她建議我們看各種類型的書,還給推薦了一些書,如:《紅樓夢》、《約翰﹒克利斯朵夫》、《哈姆雷特》等文學類的,《童年的秘密》、《給教師的建議》、《教育漫談》、《教育人類學》等教育類的,還有小說:《吶喊》、《紅字》、《復活》、《平凡的世界》、《紅與黑》、《簡﹒愛》等等。對于經典,要反復地讀,來回地品。

  紛繁復雜的世界,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思維方式的轉型,人際關系的刷新,碰得我們暈頭轉向。要學習的太多了!拒絕學習沒有理由。身為教師,總要把“教書育人”放在心坎。我們的責任重大,特別是語文老師,是語文的化身,不能只停留在教材、教參的一畝三分地上,要通過廣泛的文學、歷史、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豐富閱讀,在打開自己閱讀視野的同時,也打開學生的言語智慧的視野。

  回想以前的日子,天天從早忙到晚,特別是既做班主任又做語文老師的我,有時忙得連作業都沒有時間改,更不用說抽時間看書了。沒有時間看書呀!!說實在話,這些年看的書太少了,教學能力沒有多大長進,專業素養也沒有明顯的提升。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有時覺得心虛。

  沒有時間看書?看了竇校長的書,我覺得這是自己不熱愛看書的借口。如果你熱愛看書了,一定會想方設法擠時間看書的,越看會越有味。不是真正愛看書的人,一有時間肯定會去干自己喜歡的事來放松自己。竇校長說:“讀書相當于精神美容。”我是一位女老師,要美容,這個沒有任何化學成分的美容,我一定要參與進來。在暑假里,除了看這本《回到教育原點》,我還看了《班主任能力修煉》、《清歡玄想》和一些雜志,有的書看起來有些痛苦,但必須要看了;有的書讓我心靈平靜,明白人生哲理,真是精神美容師!我已下定決心,不管再忙都要“美容”——看書!看經典的書,讀兒童經典,讀文學社科經典,讀經典教育書,這些書會像巨人的肩膀,為我提供登高望遠的.平臺,讓閱讀成為我的一個習慣吧!

  二、關于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一直有許多的困惑。一個專家說東,一個專家說西,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平時的課堂還好,自己和學生可以比較投入,上得實在,效果較好。一輪到上公開課,我就沒有什么底氣了。上完課后,很多老師都對我的課說三道四、品頭論足。我自己也覺得公開課上得不夠好,不夠有深度。

  這次看了竇校長這本《回到教育原點》,里面有很多關于課堂教學的內容,我特別關注。怎樣的課才是好課呢?簡單地說,就是上課前,與上課之后,學生是不是有變化,發生怎樣的變化?也就是衡量你的課是否稱得上“好課”的重要尺度。在課上要在經意和不經意之間,全在潤物無聲的教學環節中,學生獲得了知識的累積,能力的提高,思維的敏捷,獲得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更進一步學習的強烈的要求。

  “好課”上學生和老師都很輕松。“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前老師的準備不輕松。想一想,為什么我們到醫院看病,醫生讓吃什么藥,打什么針,我們就乖乖地聽從?為什么有些學生和家長對老師沒有達到對醫生那樣的信任程度?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專業水準沒有讓人家覺得放心滿意。所以老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教師的專業發展就跟醫生的專業發展一樣,一個醫生只學別人的,自己從來不在診室里摸爬滾打,最后要想成為名醫,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多實踐,多總結,讓自己的課堂輕松起來。

  “好課”是圓滿的,教師心態平和、教風平實。沒有花圈秀腿,無須標新立異;不刻意求新,不一味求活,而是求真、求實上見功夫。“好課”同時也是不圓滿的。一堂課留有些許“遺憾”,幾多“瑕疵”,不是上課老師追求的結果,卻是事物的必然。課堂教學也和其他事物一樣,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遺憾的課才是真實的課,有遺憾是真實性的重要指標,而唯有真實的課才配得上真正的“好課”。所以自己課后沒有多大必要為自己的一點點失誤而耿耿如懷。

  要語文老師是語文的化身。學生遇上一位專業強的語文老師,耽誤一天,都覺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會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遺憾。追隨這樣的老師幾年下來不說語文課,單是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能受益多少?

  回到教育的原點,回到閱讀,閱讀是根,沒有根,何來枝繁葉茂?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2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那么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師者呢?竇桂梅老師在《回到教育原點》一書中告訴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師者,要先學會閱讀與反思。

  竇老師的閱讀之旅,由小人書叩開閱讀之門,由報紙雜志開啟視野之窗,而后由閱讀名著走向精神成熟。幾年來,記載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正是由于閱讀的不斷沉淀累積,使竇桂梅老師最終能譜寫下美妙動人的教育華章,成為青年教師的領路人。

  所以教師要多讀書。讀書多的未必能成為優秀教師,但不愛讀書、不善讀書的肯定成不了優秀教師。竇桂梅老師認為:好老師的知識結構應該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在她看來,要以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如同海綿吸水一般不斷吸收。不說“給人一杯水,自己就需要一桶水”的角度來說,單是從教師自身的良性發展層面看,讀書也同樣是一種提升自我,充實人生的首要因素。無論是研讀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還是閱讀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通過讀書,我們豐富了自身,也開闊了自身,馳騁古今,神馳天地。

  如果說閱讀為竇老師提供了登高遠望的平臺,登上了巨人的肩膀,那么反思則一次次地讓老師回到原點,挖掘自己的心靈,并把它彰顯出來。在書中,竇老師提到,我們這些小學老師做到用文字記錄自己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在清醒后的清理與整理中,不斷給自己的專業增進精神營養與生命美容,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美麗容顏”。

  “教了十年書的教師,不一定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寫了一年反思的教師,必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教師”。可見,在教師生涯中,動筆顯得多么重要。竇老師用灌注了“細心、恒心、耐心”之墨的筆改變了自己的課堂,也成就了一位教師的智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好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愛讀書的教師;一所好學校應該是書香滿園的地方。而現今,閱讀越來越遠離我。看完這本書之后,感受到了捧書卷、聞墨香的竇桂梅老師的樣子,深深感到慚愧。“沒有真正閱讀過那一本本經得起推敲的經典大書的時候,心靈就是粗糙的;沒有真正被經典感動過的情懷,內心就會是枯澀的有被厚重的經典著作洗禮過,就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在教學路上,我希望自己能不斷閱讀和反思,立德樹人,體會教育的幸福,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3

  作為基層的教學管理者,評課,是一門不可或缺的管理藝術。通過評課不僅可以探討課堂教學規律,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實現課堂教學的管理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生命化,使課堂真正的動起來,達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目的。

  那么怎樣才能通過評課,給予教師專業引領,給予教師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滋養,讀了《回到教育原點》,領略竇桂梅的“蘿卜燉肉般”的評課藝術,醍醐灌頂。

  一、要站在授課教師的角度去想

  作為管理者,要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想想教師為什么這樣設計教學流程,這位教師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作為聽課者,你要評課的重點是什么,這樣想好之后,再有的放矢地從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客觀公正地評價本節課的得與失,做到對事不對人,既有適度的鼓勵,也有方式方法的提示與引領,讓教師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增強上好課的信心與勇氣,切忌以領導者的身份,主觀的信口開河,缺點說透,成績不夠,讓上課者心有余悸,喪失自信,久而久之,教師不愿意讓你聽課、交流,間接地打擊了教師的講課熱情,形成不愿意讓領導聽課的`局面。

  二、要站在行家的角度去評

  在評課時,要拿出自己的“絕活”。用先進的理念,正確的導向給予教師引領與帶動。通過你的評課,教師能明確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如何進行完善;教材處理,教法運用上還有哪些不到之處;學生的活動,教學效果的顯現,還有哪些不足,怎樣改進能更好,同時給予教師前沿的、可行的、合理地建議,做到“缺點不漏,有點說透,方法給夠”,讓教師感覺到你確有水平,既有一雙慧眼發現教學亮點,又能銳利指出存在的缺點,還能準確剖析盲點,并能恰當給予指點,讓教師信服。從而達到專業上的引領與帶動。

  三、要站在同伴的角度去說

  評課時,管理者要把自己作為教師的同伴,真誠的做到“義正辭婉”“理直氣和”,用委婉、溫和的語氣,傳遞真實的心聲、真實的水平,告訴老師怎樣做會更好,讓教師感覺不到你是領導,仿佛就是身邊的兄弟姐妹在和他交流,這樣更易于教師的接受。如果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那么好教師就是鼓勵出來的。

  在評課中,給予教師專業上的引領,實現“蘿卜燉肉”的評課效果,永遠是教學管理者追求的目標。

【讀《回到教育的原點》有感】相關文章:

回到原點03-10

讀《回到教育原點》有感08-21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書筆記06-09

回到原點日記06-20

回到原點的句子12-22

回到原點作文03-27

回到原點作文08-19

回到原點歌詞01-28

中學作文:回到原點01-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 亚洲无玛在线观看 | 亚洲C1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