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零阻力》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零阻力》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零阻力》讀后感1
釋放無用能量,達到心想事成
當煩躁、憂慮、痛苦、憤怒等感覺浮上心頭,我們會怎樣面對?心理在難受,表面不說,用很多面具掩飾內心感受?還是悲傷時就哭,心情不好就發脾氣、罵人、打人,用報復的方法發泄?或者心情不好時,去看電影、K歌、找朋友傾訴等等?或是學會釋放,放下那些對你無意的能量。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決方式,將書中感受的處理方式對照自身,我感覺自己屬于第三種逃避型,心情不好,會去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會,背起行囊旅行,如果與人發生爭端,我會暫時離開是非地,保持冷靜,最后在解決問題?這種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的方式,在當時心理很舒服,事后自己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
原有的心理狀態決定你性格基礎,就拿逃避來講,能解決問題嗎?當與同事發生爭端,憤怒充斥自己的心田,離開是非地,下次在發生此類事件,你是否還是這樣處理?不如換個方法,換個心態,首先,做個深呼吸,承認你的憤怒,關注你的內心,慢慢與這種情緒對話,“我有沒有能力放手,讓這個感覺離開?”“我愿不愿意放手,讓這個感覺離開?”“我什么時候放手,讓這個感覺離開?”不斷重復,直到感覺胸口的壓力舒緩甚至消失為止;其次,以妙語一笑帶過,同事間的摩擦不就一掃而過。
吸引力法則就是愛的法則,它也是你生命中運行的`定律。在生命中,無論你給的是什么,收回來的就是什么;給予正面事物,你接受回來的就會是正面事物;給予負面事物,你接收回來的就會是負面事物。清理掉無用能量,保持空杯狀態時,那些正面的能量就會很快走向你。
每天清晨,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你感受到什么,就釋放什么,就像你持續感受到快樂時,你那一天會過得很美好!一整天都帶著美好的感覺,不只改變當天,也能改變明天、改變你的人生。如果一直維持著好感覺,隔天你就會以一股充滿美好感覺的動力開始新的每一天。當你持續感受到美好時,通過吸引力法則,你的好感覺會倍增,如此持續下去,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美好,這正是釋放無用能量,達到心想事成的奧秘所在。
《零阻力》讀后感2
《零阻力》你快樂嗎?
快樂是一種情緒;快樂是一種感悟;快樂是一份心情;快樂是一大生活的樂趣。然而,當我們無數的人們在接受有關于“你快樂嗎?”這樣的問句之時,我們也許總會有那么多的猶豫不決。快樂亦或是不快樂是一對反義詞。我們樂于享受快樂的心境卻又不時地因為著種種的因緣而困擾于不快樂的狀態之下。
正是因為人生苦短的無奈,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尋求相關的突破呢?答案是必然的。于是乎,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由此展開行動。如何才能找尋自我的快樂呢?簡單的快樂二字之下并非那么簡單獲取的方法。那么,還是讓我們跟隨有關的專家級別的人物來共同窺探快樂的奧秘吧!《零阻力》一書便是一本有關于找尋快樂的答疑解惑書籍。于其說這本書是讓我們徜徉在《零阻力》的快樂境界中,倒不如說是引領讀者解開心結,清楚無用能量,發揮內資力量,保持簡單,享有快樂。如此的立意的確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如此的中心思想卻更是實實在在地講解著最為簡單的快樂法則。也許,就是因為人們的想得太多的心理包袱而讓自我困頓于不快樂的情緒之中。那么,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假如我們退一步地還原一份簡單,清除某些不需要的雜念,快樂的生活隨之而來。
盡管這是一本譯本類的書籍,但是作者很有尺度地將本書的原著加以翻譯。讓中國的讀者也能一睹美國生命導師萊斯特-雷文森的至理名言。我們讀者也許會因為讀過太多的心靈類勵志書籍而有點神經和感覺上的麻木。但是本書中的內容更是通過真人,真事,真感覺,真例子的方式通過簡單卻又生動的說明和舉讓讀者參透人生的`至理名言。所謂的“瑟多納釋放法”其實更是一套清除人生道路上的相關阻力,助人夢想成真,擁有真正快樂的獨特手法。全書的內容便是緊緊圍繞著助人接觸阻力為目的,由淺入深地向讀者展開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在本書的自序中,我們跟隨著作者的筆端一同引發者自己審視著自身的問題所在。既然有了問題,我們當然更需要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我們不僅可以在書中聆聽到靈性大師的真人真事,我們更可以觸類旁通地感知他所要宣揚的方法。原來釋放的方法和種類有很多。根據不同的來源,我們有著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認清自我的同時,更是讓自己在頓悟的過程中享受那份簡單,獲得那份快樂,欣賞那份精華,分享那份精彩。
《零阻力》讀后感3
尋找內心平靜的小練習
本書中所講的是由萊斯特雷文森所創,名為“瑟多納釋放法”(sed ona Method)的一個小方法,可以清理內在無用能量。無用能量,可以理解成“心里的糾結”“煩躁”“恐懼”等等,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東西,他們并不好不壞,只是沒什么用處。
至于這個方法,其實書里有句話說的挺對:“只要你愿意敞開心胸接受,然后實際去運用它。要真正實踐這個方法,首先你要接納它。
比如拿起這本書,腦子里可能會浮現的是:“有是一本忽悠人的書”“看起來跟《秘密》也沒什么差別”,“看了估計也沒什么用”,這種“思想”可能會引發某種“情緒”,直接導致你放棄閱讀這本書――良藥放在面前,也不一定喝的進去。
這個方法說起來也挺簡單,主要分這么幾個步驟:
1、面對你的感受,不要試圖抗拒或評判,讓自己安靜的與感受共處,然后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2、與感受共處一會,真切的去感覺它,然后問問自己:“我能不能容許這種感受存在?”
3、最后,用三個問題,跟你自己談談:
“我有沒有能力,讓這種感受離開”
“我愿不愿意放手……?”
“我什么時候放手……?”
如果回答并不盡如人意,也不用懊惱,那就重復回到第一個問題,再來問一遍,期間不要強迫自己做出合適的回答,而是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慢慢來,直到答案自己降臨。
其實就是讓自己與感受共處,在觀察和體驗中,最終體會到,自己不會被感受支配,感受只是一股能量,你能讓它產生,也能讓它離開。在這個過程中,最終體會到自己的力量。
引起感受的元素很多,作者把它歸結為欲望、情緒、心智。比如控制欲會讓人產生強迫的感受等等。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給感受做個歸類,在認知層面更清楚的分辨這種感受后,再用上面的小練習,試著去化解掉這種感受。
當你可以靈活的釋放掉這些無用感受后,你就可以用《秘密》里學到的方法,專注于自己的目標,進入真切的想象,在這個想象中,當心里出現阻礙的聲音,你就可以運用這個方法,為自己的想想掃除障礙,從而達成最終的真切想象。
《零阻力》讀后感4
無畏執篤定行
我們不是為了不再有我執的沉念,而是要進入我執或者我執都無所謂的境界。
持續很久,因為一些新舊雜陳的事和些許逃避的情緒,于是在汩汩不可自控的意識流深處,覺得近乎一事無成,靈魂早已失敏,我所有有過的猶豫,徘徊,矛盾,折衷,實際上非常不堪回首,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折磨我很長時間。也許我的過往不過是一幀少年殘像,不勝自哀。
為什么這么悲慘呢,我的悲哀,在于我總是過分的認真,深度強迫。這種心情不知為什么那么深,叫人有落水的無力和悲傷。讀完這本不厚的小小書,更加確定我自己內心存在很強且很多的無用能量,每日在生活的灰塵般。
《零阻力》的塞多納釋放法,讓你清除內在無用能量,釋放自己鋒利的力量,以最佳的姿勢活出最有能量的自己。
清理內在的阻力,就如同電腦定期殺毒一樣,每天瀏覽的網頁,下載的文件,過濾的網站,積累的多了,自然影響電腦運行速度,滋慢的.運轉磨損著你的正常工作,而這只還是一般的無用阻力,如果還有木馬,蠕蟲病毒程序,垃圾軟件暗藏在里面,那意味著你的電腦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清理,要么系統崩潰要么永遠黑屏,這些后果都是可怕的。
而一個人最大的煩惱,通常都是我執,自己的我執和別人的我執。那些自以為是,濫調陳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僅在鈍鈍的屠殺自己的內心,也在傷害別人。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是該醒來的時候,拍拍身上的落塵夜露。
無用能量也分高低階段,感受――情緒狀態――基本欲望,你要知道那些是無用能量,然后你需要徹底進入自己內心的境界,特別是那些死角。用自己的靈魂發掘內在的自己,根除它們,贏得新生。
你在那里跪著,佛永遠在那里坐著;佛真的沒有看你,其實你也沒有看佛。要想達到零阻力,即非難事也非易事,但是你得做。不做,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如果沒有那份持久力與魄力,僅僅受到實現自己的愿望的訓練,是不會有最大的意志的。
也就根本不會發現事情的真相。
當你逐漸清除自己的無用能量,你會明白不是你需要佛,而是佛需要你。其實一開始佛就在身邊,你把他丟失后想尋找,于是他才召喚你,你只要抬頭,就會發現佛就是原來的那個你。
我希望你讀到一些東西,讓自己的受累的過往,終究如塵埃般,一無所有的消散,開始新的零阻力生活。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零阻力》讀后感】相關文章:
阻力怎么求09-04
流體的阻力試題精選06-12
阻力如何造句06-14
阻力(優秀作文)01-28
負摩阻力論文04-27
阻力該如何造句06-16
溫暖的阻力雜文隨筆07-04
阻力近義詞是什么06-12
對手的阻力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