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荷花淀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花淀讀后感范文1
《荷花淀》是孫犁的代表作,讀這本書讓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人民生活和戰斗的場景,以及人性的美好。這部小說的語言質樸、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小說中的水生嫂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勤勞、善良,思想上追求進步,深明大義,支持丈夫的參軍決定,即使內心非常的不舍。?再比如說,丈夫參軍沒幾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伙同大家伙一起去看望丈夫。“聽說他們還沒走呢,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服。”水生的女人說。“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通過這些生活化的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
還有水生走之前仔細叮囑妻子“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她流著眼淚答應了,這體現了她的忠貞。?
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燦爛。
荷花淀讀后感范文2
此書為《白洋淀紀事》的姊妹篇。書中的散文絲毫沒有聯系,但就這樣拼拼湊湊著,竟是一幅美麗又十分真實的鄉村油畫,雖作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卻仍有一絲幸福、一絲溫馨纏繞在字里行間。
雖是這樣,但我最喜歡的仍是與書同名的一篇散文《荷花淀》。文章中水生的陽剛,和水生嫂的賢惠開朗在抗日戰爭中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水生和水生嫂生活在美麗平靜的村莊中,可最終還是因為為國戰爭而分離了,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也沒有纏纏綿綿的不舍,平淡的如無味的白開水。但在這涓涓細流下,隱藏著多少洶波濤洶涌的情感?大概是中華民族的堅強勇敢的崇高精神罷。
然而,如果人物只顧個人對安寧的生活向往而置國家利益不顧,我們會對他們報以鄙夷;如果人物為國家利益而完全置生活不顧,我們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遺憾。作者便將著兩種愛——對美好田園的愛,對安康祖國的愛——毫無矛盾的`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一份真摯和諧美好的人情,也是對人性美好一面做出的詮釋。
在很多人認為,“田園”是一個安逸平靜的象征,如陶淵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雖然是如此,但我覺得“田園”不應該只存在安逸與平靜,也存在著深沉的家國精神。如果只有安逸與平靜,為何桃源人在聽到漁人講述那亂世后“皆相嘆惋”的場面?
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的般安逸,也是“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的那般熱血。這,大概就是那時田園的模樣罷。
荷花淀讀后感范文3
孫犁的《荷花淀》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的“婉約派”文本。作者以高度柔情化的敘述語調,描寫了一大群冀中水鄉的婦女形象。無論是嚴酷的現實,還是激烈的戰斗;無論是凄凄慘慘的.分別。還是死亡的冷酷無情都籠罩在一層揮之不去的詩意氛圍之中,那月光下柔情修長的葦眉子,女人纏綿緋惻的情意,體貼得無微不至的話語,含蓄婉轉的內心波瀾,像靜靜流淌的水,讓月光沖刷得皎而潔,純而圣……全沒有“亂石蹦空,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和雄奇氣魄,也無“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壯懷激烈,也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只味一地“戲斟低吟”或“倚門口首”,留一個“攏抱琵琶半遮面”的淺笑讓人“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地捉摸。
《荷花淀》的環境描寫可謂充滿了講情畫意,細節的點染強化了文章“柔情”的一面,語言的描寫,更值得回味。栩栩如生的畫意生動的細節傳神的對話,其風神流美之致,雖詩之《蒹葭》《西廂》之拜月,《紅樓》之葬花,也大致不過如此。
《荷花淀》看似無技巧,其實是技巧之極致。這種詩化的技巧把枯燥而殘酷的戰斗場面描繪成一場詩情畫意的游戲,甚至是一次蜜意柔情的浪漫故事。
荷花淀讀后感范文4
人們永遠充斥著戰爭,因為他帶來的只有悲痛與淚水,憤怒與哀鳴。可是,當我們把侵略者趕走時,那種喜悅安撫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故事講了一位叫水生的漢子,因為會上成立了一個地區隊,要各位踴躍參加,而水生又很積極,就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回去與老婆一說,就匆匆走了。丈夫在外打仗,哪有媳婦不擔心?水生的`老婆與其他戰士的老婆一商議,決定去看看水生他們。她們嘩嘩搖著船去了淀的對岸,才知道水生他們剛走。她們不得不失望的往回走。這時,一艘日本軍船,緊緊地跟上了她們。幸虧她們在白洋淀長大,不船搖得飛快,她們打算把鬼子引進荷花淀,因為那里水淺,大船開不進,當她們駛進荷花堆中時,槍聲響起了,她們想,陷在敵人埋伏里了,準要死了,就一起翻身跳入水中,當她們不得不上來換氣時,看到開槍的并不是鬼子,而是水生他們,最后,鬼子被逼無奈逃的逃,死的死,而水生老婆卻如愿與水生見面了。
和平如大海般穩健,如藍天般深邃,如草原般令人向往,而戰爭永遠只能活在人們的唾沫腥子下。《荷花淀》寫出了人們多么希望抗戰早日結束,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要是因為戰爭而犧牲,那未來的美好年華豈不如被海嘯噬沒一般。我們只需要細膩精致的人生,不需要污穢漫長的戰爭。我們只愿趕走侵略者,永保和平。
荷花淀讀后感范文5
孫犁小說中的故鄉景象不僅僅充滿了現實的生活感受,還充滿了對故鄉的詩意描述。
例如,在《荷花淀》的開頭,作者寫道:“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多么富有詩意的畫面啊!明月,涼院,白葦眉子,少婦……短短幾十個字,作者呈現了一輪美麗的水鄉農家美景。
這些詩意的描述幾乎讓人感受不到戰爭帶來的沉重壓力,作者敢于打破既定的現實生活框架,以絢麗的浪漫色彩凸顯殘酷的現實斗爭,這是他家鄉情結的特殊表現。孫犁用這樣如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完美的家鄉畫卷,展現了冀中平原與白洋水淀上的詩情畫意。
孫犁作為一個農民,從本質上講,深深地眷戀著這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冀中平原土地,這是他的根。僅有深深扎根在家鄉的土地上,才能創造出更加輝煌的作品。
孫犁作為一名農民知識分子作家,他將創作的觸角延伸到冀中農村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具有各自的情緒色彩,深情地記錄當時年代農村的狂風暴雨,生動地體現了農民在那片土地上的戰爭和革命。
孫犁像艾青一樣,用感激的淚水寫下了對家鄉土地的熱愛,唱著家鄉美麗遼闊的平原水淀,贊美著家鄉淳樸善良的人們。
【荷花淀讀后感】相關文章:
《荷花淀》教案06-22
《荷花淀》教案07-13
《荷花淀》教學反思11-20
荷花淀教學反思10-18
荷花淀教學設計10-18
荷花淀教案優秀05-24
有關《荷花淀》的教案06-15
荷花淀的教學設計06-24
荷花淀教學反思11-03
荷花淀教學設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