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
從知道有這個書名開始就渴望著好好讀一讀她,懶惰和沒有時間總是很好的借口,讓人無法推讓,一延再延,才讀完,感悟頗深。
整本書用一個神奇的故事貫穿始終,豐富的地理知識、海洋知識、生物分類知識以及各類氣候、物理學、化學和古生物學的精彩運用,是的作者這樣一艘充滿神奇色彩的水下潛艇式的船帶領著我們一路潛行,去看那些無人知曉的南極冰川,去涉獵那些從來沒有人類痕跡的島嶼和海底世界,這樣的奇思妙想讓人心曠神怡。
海洋的浩瀚無垠我們是有耳聞的,凡爾納用它豐富的知識和經歷帶我們游歷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的海底世界。豐富的知識鋪墊讓學識淺薄的.我們自慚形穢,精彩的敘述和編排讓整個故事精妙絕倫、惟妙惟肖,仿佛在書中所涉獵的豐富海洋物種一一在眼前,如作者所想,似作者所見,身臨其境,代入感極強!這樣的文字功底和故事搭配是需要文學實力的,凡爾納讓人看到了另一種文學組織的奇特魅力!
讀完之后我也有許多疑惑,這樣的船為何不被世界所發現,后來發現這本書是科幻小說,解釋了我心中諸多的疑惑。科幻就是提前發生的世界史,看不懂看不明白都不要緊,若干年后我們都會看得懂并享受其中!逗5變扇f里》中許多精彩的發現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依次來判斷但是人們的思維活躍,是極其有意識的一件事情。海闊天空的遐想,漫無邊際的游玩,用豐富的知識穿插再故事的收尾,讀完本書之后才豁然發現,這世間如此精彩,你還在獨自等待?
故事精彩,文筆流暢,最重要的是天馬行空和漫無目的的游玩激發出來對一些常識做酣暢淋漓的書寫,非常痛快!書中許多數學、物理知識都是“我”和“尼莫”船長心算出來的,特別是高深復雜的地理、海洋、物理、化學知識的講解,雖然聽起來很模糊,但依然有實現的可能。最精彩的就是船中的供給了,沒有大米、面包和美酒,船長和他的副手們充分的發揮人類的聰明才智找到了只給知足的、充滿營養的食物。船的動力系統也射擊巧妙,擁有諸多物理、建筑、化學、海洋知識于一身的尼莫船長才有這樣的實力讓一切理論上看起來可行的知識用他那極具魔幻能力的大腦和手轉變為現實中充滿傳奇色彩的船。
書中太多的元素值得書寫,最重要的是對生活、未來的啟迪作用。這些故事能啟動我們去發現,幻想或經歷都能如此精彩,也可以嘗試把所學知識與思考結合,構造自己的精彩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2
文/初一付佳陽。碧藍的大海一望無垠,層層波濤,總能為人提供遐想的空間---法國作家凡爾納,就用自己的想象與科幻相結合,創作了《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三部曲。故事開始于人們發現海里有一只巨大的“獨角鯨”,主角阿龍納斯也受邀參與進了捕捉活動。他們乘“林肯”號船時不幸遭到“獨角鯨”的攻擊。落海的主角與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驚奇地發現:“獨角鯨”竟然是一艘潛艇!被救上的主角等人結識了“獨角鯨”---鸚鵡螺號的船長:尼摩船長。就這樣,主角一行隨船長共同探索了一番瑰麗神秘的海底世界。然而主角等人不甘一直困于海下的世界,并且與船長產生了分歧,最終與船長不辭而別,三人途遇海旋被人救下,“鸚鵡螺”號和尼摩船長也消失在漩渦里,生死未卜……
這部小說的故事構造引人入勝,情節離奇曲折有不乏真實性。最吸引我的`便是對“海底森林”的描寫了。讀及“似乎迎風招展地作扇子般展開的孔雀彩貝”,眼前仿佛浮現出把把“小扇子”;讀及文中列舉的各種色彩“玫瑰紅、洋紅、青綠、青黃、灰褐、古銅”,那絢麗多彩的景色便闖進了我的眼簾……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都富有個性特點:阿龍納斯知識淵博;康塞爾生性沉穩,隨和自然;尼德蘭脾氣急躁;尼摩船長睿智沉著。文中的角色盡管寥寥無幾,卻都個性鮮明。這也是該小說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我最敬佩的角色不是知識淵博的阿龍納斯,也不是勇敢沉著尼摩船長,而是主角身邊那個看似不起眼的仆人康塞爾。主角受邀參與捕“獨角鯨”,他知道很可能有危險,在主人未強迫他的情況下,仍毅然跟隨主人。再有,當“鸚鵡螺”號內部缺氧,主角將面臨生命危險之際,他也是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氧氣瓶讓給了主人,最終兩人都活了下來,皆大歡喜。這種為人無私、關心他人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敬佩?這種對主人忠心耿耿的行為怎不算是值得傳頌的佳話?
小說的結局也是留有懸念的:尼摩船長究竟經歷什么才致使他放棄陸上生活?“鸚鵡螺”號的命運到底如何?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卻不知不覺也如作者一樣,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向想象的海洋飛去。同時,主角勇敢無畏的精神也將被我們深深銘記在心。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3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經典名書,它是科學和幻想的結晶,它是海底奇異大冒險。它的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
這本書講述的是: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只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仆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并非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他們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鯊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故鄉。
當我讀完這部作品時,我的感觸頗深。盡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在他的文章里,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而驚險的冒險,讓讀者讀起來,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凡爾納巧妙地將科學與幻想結合起來,將水下世界描寫的淋漓盡致,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這本書中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他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落淚,會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實施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極度缺氧的時候,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當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而尼摩船長卻沒有去吸,最后一點空氣來維持生命,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他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
書中的故事放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許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他卻能幻想出潛水艇,多么不可思議!在小說說發表25年后,真正的潛水艇出現了,人們進行了真正的海底探險。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經典名著,迷人的海洋,神秘的鸚鵡螺號,謎一樣的船長尼摩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4
從一望無際而風平浪靜的藍色海面悄然下沉,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開啟了奇妙而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神秘地周游在變幻莫測的海底世界……
“我的艇上有一種強有力的東西。馴服、快捷、便利,什么都能干,是我艇上的主宰。一切全都得靠它。它給我提供光和熱,是所有機械的靈魂。它就是電。”
“‘您瞧,’尼摩艇長對我說道,‘我使用的`是本生發電裝置,而不是魯姆科爾夫發電裝置。魯姆科爾夫發電裝置功率不強。本生發電裝置既簡單功率又大,經驗證明,效果更好。發出的電輸送到艇的后部,通過大塊電磁鐵作用于由杠桿和齒輪組成的特殊傳動系統,使螺旋槳的軸轉動起來。螺旋槳直徑為六米,平均螺距為七點五米,每秒轉速可達一百二十五轉!
“鸚鵡螺”號潛水艇是凡爾納憑借他那豐富的想象力所描繪的“未來的潛水艇”,光是艇上的大客廳,便長十米,寬六米,高五米。艇里還有一個藏書一萬兩千本的圖書館。這艘潛水艇可以在海底長驅兩萬里。更何況那時還沒有一個人游歷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因此,凡爾納被人們稱贊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后來,許多科學家都曾談及,他們是受凡爾納作品的啟迪,才走上了科學之路。
凡爾納之所以成了科學時代的預言家,那是由于他正生活在資本主義上升、發展的時代,處于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時代。他的作品,正是一面時代的鏡子,反映了人們對拜托手工式小生產,實現資本主義大生產,以及對科學技術大發展的強烈欲望。“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凡爾納,正是把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大師。
“鸚鵡螺”號給予了我們科學的力量,正如中國近幾年來逐漸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強國。各種科學研究層出不迭,“疏浚船天臺號”、“振華30”以及“造島神器天鯨號”等等。逐漸增長的科技,使我們對于海洋的探究更進一步。中國,在日復一日的探索與發展中強盛。
歲月之羽,掠過時間的河,扶過一片浩瀚星海。我在歲月斑駁深處,聆聽到科技綻放的聲音。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5
打開《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采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郁,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與大黑鯊拼搏,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實或高于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6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我就受到這句名言的影響,先后讀過《作文九問》、《米小圈上學記》,讀過《天下奇聞》、《十萬個為什么》,還讀過《成語三百則》、《七色花》、《三十六計》……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尼德、康塞爾落入“鸚鵡螺號”潛艇中與尼摩船長進行了驚嘆不已的海底旅行,通過這次奇妙的旅行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個既神秘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也讓我認識到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更讓我交到了許多海洋生物朋友:柔軟的海參在懶洋洋地蠕動;全身披甲的大龍蝦揮舞著大鉗子;像螢火蟲一樣的燈籠魚頂著“探照燈”游來游去。
以前我一直認為海洋是冰冰涼涼的,但是自從看了這本書后,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海底有像“黑煙囪”一樣的海底熱泉,它可以從直徑約12厘米的洞口噴射出高達350攝氏度的“黑煙”。這么高溫度的“黑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非?植赖模珜Α把┤诵贰眮碚f只是“小菜一碟”,它居然可以貼在海底熱泉的峭壁上伸出鉗子把微生物抓出來吃掉。
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伙伴們在探險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們從未放棄,反而更加積極思考、尋找辦法,最終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了道道難關。這也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國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20xx年6月,“蛟龍”載人潛水器下潛到了7062米,創造出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這樣的成績也是我國偉大科學家們相信科學、不怕失敗、堅持不懈、不斷進取的結果。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正所謂“世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數學難題,反復讀了幾遍始終毫無頭緒、一片空白,腦袋里就像一鍋粥;正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阿龍納斯教授和科學家們攻克難關的情景,于是我又再次拿出了鉛筆和草稿紙,一邊畫圖、一邊思考、一邊演算,過了一會兒,我終于還是戰勝了這道題。
《海底兩萬里》不僅讓我認識了充滿神奇色彩的海洋世界,更激發了我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作為小學生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眼界,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
很久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一本歷史上的科幻巨作正在悄悄的誕生,這本書就是《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是法國作家凡爾納著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這部小說以豐富奇特的想象帶領著我們在神秘的海底世界遨游了“兩萬里”。
我們仿佛置身其中,跟著阿羅納克斯先生漫步在奇異的海底森林,用心去觀賞各種新奇美麗的魚類,看到沉船殘骸滿地的瓦尼科羅群島,游過美麗的珊瑚王國,穿過阿拉伯海底隧道,感受到捕殺金群的.刺激,領略到大浮冰群的壯觀,穿越極地冰袋,感受死里逃生的感覺,感受南極的冰天雪地與巨型章魚進行搏斗,最后來到大西洋經歷生與死的考驗。
這部小說以歷險記為故事主體,讓我們學習到海底世界的一些大概的知識,讓我們對魚類、貝類、珊瑚、海草、洋流、珍珠、海洋生物系統循環,都有一些簡單的認知。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長,在社會上因為某種原因,對政府十分不滿,所以制造了一艘名叫鸚鵡螺號的潛水艇,對來往于太平洋之間的船只進行襲擊。各國政府實在是容不了他這么囂張。于是派出了林肯號軍艦帶領著幾百個人前去消滅它,其中就有本故事的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在被鸚鵡螺號撞擊后,阿羅納克斯和他的古今人朋友被鸚鵡螺號上的人救了下來,于是本次冒險經歷由此開始。
在這次所有旅行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看的是,穿越浮冰群這一部分,他們用不屈的精神和超強的智慧,從被冰塊擠壓,可能面臨船艙破裂的風險,到用智慧想出融冰的方法,然后脫險,在這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有趣的片段。他們從絕望到有希望的過程中,心里經歷了一次大的穿越。
小說中的各個人物被刻畫得十分鮮明,如知識淵博遇事沉著冷靜的寧波船長,通古鉑金的阿羅納克斯教授,氣定神閑,為人隨和的康賽爾,與野性十足,性情火爆的魚叉手尼德蘭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阿羅納克斯教授,我想像他一樣博學,智慧,遇到事情能沉著冷靜的思考和分析。
我想書后面沒有寫出來的,鸚鵡螺號到底怎么樣了呢?它到底能脫離各大旋流嗎?檸檬船長還會活著嗎?他還會在海底進行那可怕的報復行動嗎?還是在那最后一次大屠殺后就再也不干了呢?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8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說。每當有空余時間時,我都禁不住拿起書,津津有味地品味著書中海底世界的奧妙。
這本書的主要故事是在1866年,海上經常出現有怪物襲擊船只的事情。于是,生物學家阿龍納猜想這可能是一只大的獨角鯨,他便帶著自己仆人和一名捕魚手去追捕海上“獨角鯨”。不過在追捕過程中出了意外,阿龍納教 授和他的助手、捕魚手被沖進了大海,進入了那個“獨角鯨”。通過那里的主人了解到這是一艘潛水艇,外面全部是鋼板,所以捕魚手的魚叉才會變彎。船長自稱尼 摩,這艘潛水艇名叫鸚鵡螺號,原來一系列的船受襲擊的事故都是鸚鵡螺號造成的'。而尼摩船長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復仇。船長尼摩便帶著他們周游海底世 界,途中遇到許多有趣、奇怪、驚險的事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足足有兩萬里。
這本書的科學性是最令人喜歡的。凡爾納將科學知識融入到作品中,讓人喜歡讀,讀的進去。書中涉及了許多生物知識和部分物理知識,例如說:動物的分類、魚類之間的天敵……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不僅使我們開了眼界,還讓我們對不熟悉的海底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讓我愛上了科學,真是受益匪淺!
最讓我感動的一幕出現在海底。那天,尼摩船長帶阿龍納教 授潛入印度海底去采珍珠,正當他們高高興興回來的時候,發現有個印度人也在一旁采珠。突然間,一只目光貪婪、張牙舞爪的巨鯊出現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 直撲過去,他往旁邊一閃,鯊魚的尾巴向他一掃,他摔到了地上。正當鯊魚想吃掉他時,尼摩船長主動出擊,展開了一場人鯊大戰。他拿起一把魚叉,向鯊魚進行攻 擊。卻一直沒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鯊魚張開它那如同大剪刀一樣的大口,將船長掀倒在地上。這令我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尼摩船長說過,他已經跟大陸斷絕關系,但 在關鍵時刻,卻為一位普通的印度采珠人和鯊魚搏斗。我有些懷疑尼摩船長是個不誠實的人。但他后來對阿龍納教授說:“那片土地就是我的家園!边@時候,尼摩船長的身世之謎已經水落石出了,從他的那句話可以看出他是印度人,所以,教授和助手上船時聽不懂他們說的話。從這件事表現了尼摩船長對自己家鄉有很深的感情。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等麪柕挠洃浟ψ屛揖磁,尼摩船長的正義感和勇敢的精神讓我佩服……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真是一本好書!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9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喜悅的經典,美麗的詩篇。
——題記
海底兩萬里?海底兩萬里有什么?捧起《海底兩萬里》一書,我就隨著腦海中的問號,跟著作者開始遨游海底,開始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旅途中,大如椰子的珍珠、身像人形的儒艮、一產卵便會死的大馬哈魚……瑰麗的海底世界,如同一幅徐徐打開的巨幅畫卷,讓我大開眼界;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沉沒的文明古城亞特蘭蒂斯廢墟……驚險刺激的情節更是讓我如癡如醉,沉浸其中,反復品味!
當然,如春風拂過胸前,似甘霖滋潤心田的,還是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他知識淵博、遇事頭腦冷靜,沉著機智,特別打動我的,是尼摩船長身上的那種崇高的正義感,就像是駐守在我精神家園中的一代“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了反對殖民統治,面對著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他沒有見錢眼開、據為己有,而是傾囊而出,用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為了被壓迫的種族,為了需救濟的窮人,為了要報仇的犧牲者,他視金錢如糞土,如同一名反抗壓迫的戰士,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雖潛伏深海,卻頂天立地,給人滿滿的正能量。
無情未必真豪杰,重情如何不丈夫。尼摩船長的那份悲憫、重情重義更是讓他的形象變得偉岸高大。面對遇到的素不相識的采珠人受到兇猛鯊魚的襲擊,作為船長,他深知鯊魚襲擊的兇險,但卻毅然選擇出手相救。當艇上的船員重傷離世后,鐵漢柔情,淚灑深海,內心豐富的情感,如何不令人動容?
作為一部科幻小說,作者凡爾納在那個連電燈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塑造出領先時代的“鸚鵡螺號”潛水艇;雖然沒有到過海底,可是,大膽新奇、美麗如畫的幻想與科學的結合是如此巧妙,那是怎樣的一種預見力和想象力!書中還傳遞出愛護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又透露著兩百年前先知者的一種怎樣的智慧!
《海底兩萬里》,如詩如畫,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再讀千遍也不厭倦!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0
海洋,一個使人充滿美好幻想的夢境,多少人為了一領它那面沙后神秘的臉龐而永遠沉睡于姿態萬千的海底。為了足不出戶地去領略海洋的千奇百怪,我決定去書的海洋中遨游。
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使人們都感到觸目驚心。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羅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中,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就是潛水艇。
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只好跟著“鸚鵡螺”號潛水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游各個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他們突破了重重困難,多次化險為夷,但是最終還是落入漩渦里,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但阿龍納斯、康納尼、尼德蘭乘坐準備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難,將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這部作品清節跌宕起伏,撲朔迷離,扣人心弦。人物命運瞬息萬變。在漫長的旅途中,作者將讀者的心與人物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了一起,將讀者帶入到險象求生的險惡的環境中,時而也會將我們帶入如詩如畫的美好境界。
當潛水艇在海洋中任意穿梭,在海底里千鈞一發,時而有詩情畫意,令人深醉于其中。這美麗的海底世界讓我感受到了異域的情調,和浪漫色彩,這高超的文筆,不禁使我贊嘆不已。這場旅途的經歷帶我們一覽了海底的變幻無窮。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告誡人們: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己時重視防止被壞人所利用,危害人類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洋生物。這些熱門的保護海洋的話題,曾無數次地在我們耳邊響起,可真正實踐起來時,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人的一生道路上,都會遇到危險,這危險會使人跌倒,但我們可以向阿龍納斯學習,遇到危險不唉聲嘆氣,不杞人憂天,也不自暴自棄。其實人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自己。
“雖然希望渺茫,但是希望也總是深深扎根在人心里的啊!”對!海上波濤洶涌,大風大浪是在所難免的。但故事背后的挫折總是比我們想象中的多。在漩渦中,他們也都沒有放棄,正是這種精神使他們一次次地重獲新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1
《海底兩萬里》這本關于海洋探險的小說向我們展現了作者眼中那個與眾不同、無比奇妙的海底世界。阿龍納斯教授應邀去參加鏟除“海怪”的行動,可他沒有見到“海怪”,卻和仆人康賽爾、捕鯨手尼德·蘭一起被關進一艘神秘的潛水艇,被迫與神秘的尼摩艇長一起開始了長達10個月的海底旅行。
整本書,我最感興趣的要屬尼摩艇長和他那高科技的`潛水艇了。在這本書的第二章——“另一個世界中”寫到“面積約為一千零十一平方”“體重約為一千五百噸”“它的艇長、設計師、工程師居然都是尼摩艇長一個人”以及“無限富有”“可以毫不費力地償清法國的幾億國債”,從中我可以看出潛水艇的龐大及艇長的古怪,聲稱自己是一個大富豪。同時,尼摩艇長的知識非常淵博,精通各國語言,在各種學術領域都很卓越。“在海中沒什么主子,大家都是自由的!”從這句話中,我能感受到尼摩艇長對自由的熱愛與向往。為了自由,待人禮貌卻十分冷漠、性格孤僻的艇長“潛入”了無人的海底。讀到這里,我對尼摩艇長產生了敬佩之情,我能體會他對和平的向往,他造出一個潛水艇,能躲避一切戰亂和自然界的天災——干旱、洪水,能躲避世間一切紛擾,在廣闊的海洋里探索,在海底狩獵,觀賞海底森林,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與海蜘蛛、鯊魚、章魚搏斗……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歸隱”。這難道不與尼摩艇長一樣嗎?頻繁的戰亂、苛刻的政令、腐敗的朝廷,讓文人們隱居于山水之間,做山水的“知音”。古代有許多的詩詞是關于“歸隱”的,其中就有一句“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最后,那“白云”的高潔邈遠與歸隱之人所追求的潔身自好、特立獨行的品格相契合。其實,尼摩艇長也是這樣的人,隱居于海底,做了海洋的“知音”。這個人物形象與歸隱的文人一樣受人尊敬。
作者儒勒·凡爾納就是通過“尼摩”這一人物形象,表達出一種高潔的境界,這境界與海底奇妙的旅行,美妙的景物融為一體,向我們呈現出了海底兩萬里的美麗、驚險和那“藍色”的迷人風光!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2
最近,我再次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領略到了書中來自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理解了它為什么是必讀書目。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在小說里,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表達了對海洋的贊美和熱愛,它通過描寫各個人物面對災難、強大的惡勢力等情況時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的情誼,告訴人們真正重要的是朋友、親人、愛人等,而不是那看起來吸引人眼球的財富,告誡人們不要被欲望、貪婪蒙蔽了心靈,錯過了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東西。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
在尼摩船長的引領下,進行海底狩獵,參觀克雷斯波島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這些經歷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美妙奇幻的海底王國,這也使我真正領略了海洋的魅力,原始生命源于此地,這是我們的故鄉;同時,我也希望海洋是我們的最后的歸宿。
在波瀾壯闊的海面上,猶如天空一般蔚藍的大海,不知每一卷浪花中藏著多少追夢人的夢想、托起了多少遠航的船兒……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首先經過日本海和中國海,在海底森林打獵,游覽了珊瑚王國,見識了印度洋的乳白色海,欣賞了錫蘭海底椰子般大小的珍珠。之后經過紅海,從神奇的“阿拉伯隧道”進入地中海,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見證了人類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的遺址;接著下潛到一萬六千米的深海,來到自由之海的南極,又沿著南美洲車海岸向北,直到北美洲的紐芬蘭島附近,又穿過大西洋,經過英吉利海峽,最后尼摩艇長和他的“鸚鵡螺”號潛艇神秘地消失在挪威海域的邁爾大旋流中。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兩個人物—阿龍納克斯教授和尼摩艇長。他們兩人本應成為朋友的,但是面對尼摩艇長的復仇,阿龍納克斯教授是想和平的,所以他們倆最終沒有成為朋友。也讓教授原來沒有打算逃跑變成了計劃逃跑了。尼摩這一詞的另外一種意思就是“神秘”,確實這個詞用在這個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一直都是那么神秘,讓人猜不透。直到這本書寫完了,我都不知道他的真正的名字和下落,還有他和岸上的人發生了什么;蛟S尼摩艇長和鸚鵡螺”號一樣,對于生活在陸地上的人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謎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3
本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或音譯為“諾第留斯號”)的故事。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潛水艇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中很多的氯化鈉分解出來的鈉發電。
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進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終,當潛水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之后在《神秘島》中介紹他是印度的達卡王子),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僅異常堅固,并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資源來供給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
潛艇艇長對戰俘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我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龍納斯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例如: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他們的船擱淺了,遇到當地土著人的攻擊,尼摩船長用他連接在金屬梯子上的電擋住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在印度洋的珠場和鯊魚展開過搏斗,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兇惡的巨鯊;在南極他們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極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輪流用工具和開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層砸薄,用潛艇的重量壓碎冰塊,脫離困境;在大西洋鸚鵡螺號被章魚所困擾,他們拿斧頭和章魚展開肉搏戰,一名船員不幸慘死;在北大西洋鸚鵡螺號遇到一艘英國驅逐艦(這艘驅逐艦的國籍在原文中并未說明,在《神秘島》中才說明是英國的)的炮轟,除那三位俘虜外所有船員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他們眼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經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最終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堅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
小說不但能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并且贊揚了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的形象,體現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4
《海底兩萬里》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后他受船長尼摩的邀請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部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了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看了這部書,我不僅在想,假如我是他們中的一員會怎樣呢?
假如我是龍納斯教授,當我與一個仆人在茫茫的海洋中游水前進,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嗎?不,我是不可能象他那樣因其順變,積極自救.
假如我在那沒有自由的潛艇上,我會象他那么樂觀向上嗎?不,雖然可以進行一些獨特的"旅游',但失去自由我會瘋的,如果一個人家財百萬,但失去自由,那又有什么用呢?
假如我是龍納斯的仆人,當龍納斯落水后,我會象他那樣落水救人嗎?不,我會被下傻,不知怎樣辦而耽誤時間,但我會的。
假如當龍納斯全身僵硬,不能動彈的那刻,我會不自私自利,丟下他自己逃生嗎? 不,我不會丟下他自己逃生,任由他被海水吞沒……
如果我是那艘“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發現他們后,我會象他那么仁慈,留下他們嗎?不,我會立刻潛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們淹死;當船員被巨型章魚卷走的時候,我會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嗎?不,根本沒可能,我會逃走回船上,另謀計策。在這么多個如果中,我非常佩服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5
“在海中我不需要承認有什么主人,在這里我享受著充分的自由!
——尼摩船長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海底兩萬里》。它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這本書講了尼摩船長帶領法國著名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以及他的仆人康賽爾和加拿大捕鯨手尼德蘭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環游全球的故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尼摩船長。他原本是印度王子,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祖國被入侵,淪為殖民地。他在大陸上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與不公,于是遠離罪惡的大地潛入海洋,追求自由與正義,他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斗鯊魚,血戰章魚……他們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讓我熱血澎湃。
在我看來,尼摩船長是一個追求自由的人,當自己的祖國被侵占時,他不愿淪為奴仆,帶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造潛艇,潛入海底,在還未被侵略者踐踏的的海洋中自在遨游。
他利用海洋生物保證了食物的來源,他利用貝殼類的足絲織成衣服,他利用海洋中的鈉元素制成能量最強大的電池……他利用海洋資源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幸福的土地。
尼摩船長感嘆:“我的一切都來自大海,有朝一日我將悉數歸還!薄拔覑鄞蠛,大海就是一切,人只有在海洋里才有真正的獨立!薄霸诤V形也恍枰姓J有什么主人,在這里我享受著充分的自由!笨吹竭@里,我竟深深被他追求自由、遠離世俗的生活態度所吸引。
尼摩船長也是一個正義的勇士,他表面上逃離了被侵占的祖國,但實際上,他用他在海底沉船上打撈來的金銀財寶,通過一名勇敢的潛水員尼古拉,分給受壓迫的`人民,支持他們,讓他們重新站起來,堅持斗爭,獲得勝利。
他也是善良的,他不忍心看著窮人們艱難地在這個罪惡的大地上茍延殘喘,他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當尼摩船長在采珠場遇到那個可憐的采珠人時,他幫助那可憐的人逃離了鯊魚的血盆大口,并慷慨施舍了一包珍珠。
讀完整本書,一個自信鎮定、堅毅果敢的船長浮現在我眼前,他追求自由與正義的思想行為、生活態度感染了我。
我喜歡這樣的一本書、佩服這樣的一個人。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相關文章:
《海底兩萬里》08-17
讀《海底兩萬里》有感 《海底兩萬里》讀海底兩萬里讀后感12-05
海底兩萬里摘抄02-09
《海底兩萬里》摘抄02-08
《海底兩萬里》感悟02-18
海底兩萬里感悟05-26
《海底兩萬里》感悟04-10
海底兩萬里的句子02-16
《海底兩萬里》有感05-01
《海底兩萬里》有感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