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識讀后感

時間:2023-08-10 06:55:4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管理的常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1

  艾倫·默里認為,太多的聰明人每年花大量的時間研究管理,研究什么管用,什么不靈,但是,誰又有時間讀他們呢?所以,人們需要的是一些最佳管理理論的簡明指導,《管理的常識》就是要填補這個空白。而且,作為《華爾街日報》的副主編,許多年來他和同事近距離目睹了太多的管理案例,在這一實踐主題上,沒有誰比《華爾街日報》擁有更廣泛的觸角和權威。這就牽扯到我最喜歡這本書的第三個方面,作者是個訪問人,他是個記者。

  最近幾年你會發現,記者作家、記者學者化的現象非常明顯,比如,《長尾理論》的作者安德森是個記者,《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也是個記者,而吳曉波在中國儼然就是個學者了。這要是在以前,記者就是個傳聲筒,是思想的二手販子。但是近些年,記者開始思想化,他們的觸角更敏銳,觀點更切近——我們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這個時代來不及用大腦思考,而是用皮膚感知——春江水暖鴨先知,記者就是這批最早下水時代潮的水鳥。

  《管理的常識》這本書中,艾倫·默里的感覺非常精準,他提出了許多富有時代感的命題,比如在“變革”這個章節中他談到,學理意義上,20世紀30年代科斯提出,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企業內的交易成本低于市場中的交易成本,然而今天,交易成本已經隨著全球化與互聯網化變得相對低廉,因此,“大規模合作”將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命題,企業的內涵與外延也需要進行重新定義。

  概括而言,如果你不是管理學博士的背景出身,這本書的理論部分,的確需要管理者,尤其是大量的、中層管理者留意一下,的確有些閃閃發光的好理論與真知灼見。哪怕你是管理學博士,也可以通過這本小書增加一些現實感,所謂“貼近地面的耳朵”。

  除此,話說回來,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發是作者對職場女性的關注,比如他談到“男人們通常把職場看作運動競技場,他們的目標就是獲勝,而女性則傾向于把它看作一個事件——比如野餐、音樂會、募捐——總之是一個人們聚在一起溫文爾雅、對彼此彬彬有禮的地方”。

  這個觀點出自《Nice Girls Don't Get the Corner Office》,這是本關注職場女性的好書,國內的譯本叫做《漂亮女孩兒不站墻角》,是由一家我從沒聽說過的出版社——線裝書局——出版的,大概是因為市場運作方面的問題,這本出版在20xx年的好書,幾乎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現在在網絡上已經很難買到了。

  隨著中國職場女性,尤其是80后、90后職場女性的大量涌入,我強烈建議能有一家出版社重視這本書,并通過成熟的市場運作,讓更多的女孩兒們讀到這本書,從中受益。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2

  傳統管理的意識是“把人給我管住“就是管人理事,把人管好了,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間接的把管理工作變成了對于人的琢磨。在固定的時間內安排的工作任務,通過管理人與管理事又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人的原因很多,在單一的事情上不應參雜這些原因,而是在事情的安排上要讓下屬明白工作的內容和要求。

  書中提到了,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只需了解兩個相鄰的上下級崗位即可判斷管理的.決策是否合格。每一個管理者確定明確下一個崗位所要做事情。

  在面對問題上,我們還經常會出現對于錯的的解釋與爭辯。在書中提到管理不談對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這里就得回到“把人給我管住”觀點。針對人就會有對錯之分,這是人性尊重。如果管理者只對事不對人的安排,去面對事實,那中間就省去了人的這個原因,問題就會明了的擺出桌面。清晰的去界定事情的標準,管理需要不斷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需要找原因與責任,拋開外界因素,直達問題的本質。

  在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標準是能否讓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合二為一,在管理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關注每個員工的個人目標的變化,從而才能使組織在不斷的發現與解決,通過管理者組織目標不斷的提高,提高組織目標的同時個人目標也不斷的實現提升,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結果。要實現個人目標的達成,就必須要員工得到資源并有權利的運用這些資源,使他們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潛能。管理者核心資源:人力資源與財力資源。這兩個是運作生產的根本。其他資源與權利放權給到員工使其信任上得到滿足,達成個人與組織目標。

  管理的三角形:權利,責任,利益。在這三點上員工承擔著責任,由不同的崗位把責任分配下去,就形成了三角關系。員工在三角關系上相適應的使用與分享資源,分配就是經營,在資源的分配過程中,管理者經營著所管轄的所有資源,經營是所要正確的事做,管理把事情做對。兩者是一前一后,有了正確的事在通過管理把事情做對。管理由經營來決定,管理的的水平不能超越經營水平。

  管理者要面對效率,要想效率的提升就要學會勞動力的分工,加上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結合等級制度約束,什么樣的職責就有什么樣的權利同樣承擔相應的責任。充分的創造良好的組織環境,滿足員工的心理要求,挖掘員工潛力。把每一個人員聯系到一起,提升整體的力量,延續個體的價值。通過1:計劃管理2:流程管理3:組織管理4:戰略管理,文化管理。把生產效率問題點整合,打破職能習慣,培養系統的新思維,形成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3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一個人不僅僅要有能力,更要有讓人服從你的能力,這個能力則是管理。當今最著名的管理學教材的作者斯蒂芬。P.羅賓斯指出:管理是通過別人或者和別人一起使活動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這本《管理的常識》主要從溝通、激勵、領導、決策、計劃、執行等方面講述如何能成為一位優秀的管理者。

  一、發現才干,因才適應

  每一個都有優點和弱點,而我們這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改變人的弱點上,而應該發現他們的優點如何讓其發揮到最好。通過制定管理制度和規范來限制人的不良傾向,又通過培訓來教人掌握各種技能。但要知道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完成。所有與其把時間精力用于改造一個人,還不如順應人的天性,尊重人與人天性的差異,讓其發揮各自獨特的優勢,讓合適的人才在合適的崗位上工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目標明確,與之溝通

  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沒有方向,目標不一定要多遠大,只要夠明確就可以了。把一個大目標分化成一個個小目標,一個一個的去完成,那樣可以激發員工的興趣從而工作更加有效率。完成目標后會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使員工更加積極的去完成其他的目標。所以目標是必須存在的,是可以衡量的,是可以判斷的。

  管人重在溝通,溝通消除隔閡,溝通激發積極性,溝通提高效率。沃爾瑪公司總裁沃爾頓曾說過:"如果必須將管理體制濃縮成一種思想,那就是溝通"。只有通過溝通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溝通去傳遞信息,增進相互交流,了解真實情況。如果你不與員工溝通,又怎么能發現其中是否有什么問題,沒有發現又如何來解決。

  三、化解問題,培養干將

  無論是哪里有會存在著不同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則需要我們靈活的化解。就比如同事之間的沖突問題,你要怎么辦,你能怎么做?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巧:暗中解決矛盾、原則和靈活相結合、有些矛盾不解決比解決好、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輕易介入、對惡意制造矛盾者絕不手軟。

  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重視發現和選拔人才相當重要,同時在發現和選拔人才后的人才培養和管理也相當重要。任何事情都不是只要有一個人去做就可以了,所以這就需要培養出干將,讓有才能的人發揮出他的才能。

  所以關于管理,你知道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有常識才是關鍵!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相關文章:

《管理的常識》初中讀后感12-28

《管理的常識》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12-01

《管理常識》讀后感(通用10篇)03-27

文學常識中的文化常識01-28

常識性文學常識01-28

文學常識之文學體裁常識11-07

2015語文文學常識精選:文化常識01-30

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匯總復習09-17

文學常識:外國文學常識01-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 正在播放酒店约少妇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看片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