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1
在當班主任的過程中我總會碰到各種問題,我也時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這本書首先他的題目就吸引了我,這不正是我時時在考慮的問題嗎?在每天疲憊而繁瑣的工作中,我發現原來僅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滿腔的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還需要良好的的文化修養和一種智慧,一種可以喚醒心靈的智慧。讀完了《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小學卷)》這本書,我想我有了答案。
書中分四個部分:
1、怎樣走進今天的學生?
2、怎樣進行班級建設?
3、怎樣引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4、怎樣提高自身素質?
四個內容從學生個體的分析到班集體建設方法指導以至于到關心班主任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即實用又全面,不僅有理論上的闡釋,更重要的是列舉了生動真實的案例,有成功、有快樂,也有失敗、有痛苦,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有營養,都蘊含有教育哲理,這些往往是以往讀過的教育理論書上沒有的`,而這些“營養”恰恰應當是教育的源泉。也正是這些“營養”讓身處黑云濃霧中的我看到了一絲光明,于是我如饑似渴讀起這本書,聯系自己班的實際,我重新審視自己自己當班主任這幾年,哪些我做的好,哪些事情是我沒有做的,哪些事情我沒有堅持……與其說這本書是在教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倒不如說是一本為班主任量身打造的“班主任秘籍”。
“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喚醒。”這句寫在前面的話使我想起霍懋征老人: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是啊,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美好的東西,作為一名教師就是把那些美好的東西從“石頭監牢”里解救出來。我們要走近學生,觸摸學生的心靈世界,才能喚醒學生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
怎樣走進學生,文中講到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融入學生這三方面入手。
書中有個很常見的事例,可能很多老師都會碰到,但是例子中老師的做法卻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和學習。強強是個內向的小男孩,一連兩周有4次忘帶作業。老師決定給他一次認錯的機會,示意大家安靜,并讓他再打開書包找找。強強打開書包開始翻找,在一疊書中間,老師很清楚的看到了那本家庭作業本。老師決定如果強強拿出來,就會原諒他。但強強遲疑了一下,始終沒拿出來。于是老師將本子抽了出來,一看沒完成,狠狠地批評了他。 一上午,強強都坐在位子上沒有抬頭。出乎意料的,下午上課前,強強的爸爸來找老師。原諒強強的媽媽住院了,強強每天放學后都幫家里采摘果子,每天干到很晚,作業自然也顧不上寫。他不想讓老師和同學知道,就想著先撒個慌,隨后再把作業補上,沒想到被老師逮著了,同學的鄙視讓他難堪,他跟爸爸說不想上學了。沒想到,戳穿了一個謊言,卻傷害了一個學生的自尊。下午的班隊課上,老師向全部同學講述了強強的故事,表揚強強能夠主動幫助爸爸,讓大家向他學習,強強也激動地漲紅了臉。老師深刻體會到,要了解孩子,必須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孩子是善良的,他們犯錯誤時,如果我們能夠冷靜些,深入地了解情況,不急于下結論,也許會發現在錯誤的背后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而這些事例也經常發生在我的身邊。平時教學時,面對孩子們花樣百出的問題,我很輕易就亂了心神,過于急躁而大聲斥責學生,由于自己的粗心和不耐,處理結果往往不如人意,事情過去后就后悔,孩子天真的心靈卻也在我們這“不經意”間受到了傷害。
所以我認為只有走進學生才能了解學生的全部,才能知道孩子最近議論的話題是什么?哪個孩子哪門學科上有缺陷?哪個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哪個孩子擅長什么?學生對每位老師的看法是什么?考試之后學生的心情怎樣?只有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心里,我們才能知道上述的情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糾正孩子錯誤的思想,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鼓勵學生與困難作斗爭,幫助學生及時改正錯誤,走出迷茫。書中也提到了一些做法,比如課間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中午休息時和他們說說話,在閑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肯定會知道許多,了解了孩子的一切,這樣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關懷他們。
書中二、三兩章是關于班級教育的,其中說到一位趙老師,總是利用自己任課的5—10分鐘,讓1—2名學生上臺演講,隨著年級的升高,由介紹成語、名人名言、精彩片段到剖析班內外、國內外大小事。該班的孩子通過不斷地上臺演說,不僅訓練了說的能力,鍛煉了膽量,而且普遍自信心較強,并具有良好的競爭意識與能力,作文水平也整體優于其他班。這樣的活動雖說并不費時,可要養成習慣,其功效正是在可貴的堅持中沉淀而成的。 想起自己也曾向其他老師學習了很多班級日常性活動,比如每天上課前背一首古詩或者背幾句《三字經》等等,但往往堅持不了,過不了多久自己就松懈了,學生沒了老師的約束,長久之后這個活動也就不了了之。現在看了這本書,我深刻的意識到作為班主任,我應當積極運用“活動”這一武器,認真思考、巧妙安排,并且持之以恒,潛移默化地滋潤孩子的心田。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并合理利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比如在班級中設置“知識窗”、“爭星表”、“討論區”,營造了和諧的班級文化,學生浸潤于和諧的文化之中,如浴甘露,受益無窮。
最后一章對我們班主任提出了要求:提高自身素養。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提升自身素養,我也曾在很多書上看到過這方面的內容。讀這本書,我又一次感受了身為班主任自身素養的重要性。這是育人的前提條件。怎樣學習?書中也明確地闡釋了: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結晶,它是豐富自我的精神養料。而理論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學而不厭”,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豐富自己的精神內涵,才能指導學生,解開他們心中的謎團。 在這一章中還提到:“熱愛兒童是班主任的天職。”班主任工作細致而繁重,我們更應該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孩子。夏丏尊說:“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熱愛孩子,是班主任素養的核心內涵。書中通過一個個例子告訴我們應當怎樣去愛孩子,總結為四個詞:真心付出、信任學生、尊重學生、關愛有度。讓感動代替制度,讓關懷和幫助充滿整個班級,我想只有這樣班級才是最有凝聚力的集體,只有在工作中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是學生們最樂于接受和擁戴的班主任。
成長的腳步始終伴隨著思考,思考的腳步總是伴隨著讀書。看完《今天,我們如何做班主任》一書,讓我思考很多,體會很多,它將做為我教師職業生涯的加油站,促使自身業務能力不斷增強,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2
慢慢品味著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曾回想參加工作的這一年多時間里,“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這個問題也一直是縈繞在我心中的的結,我時常問自己: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讀完這本書,我想我有了答案。我深深的感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不僅僅要成為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做好學生人格的塑造者,以及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擔任班主任一個多年頭了,期間的甜酸苦辣我也嘗遍了,在每天疲憊而繁瑣的工作中,我才發現原來僅有良好的工作態度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需要良好的`文化修養和一種智慧,一種可以喚醒心靈的智慧。這本書的第一章“初任班主任的良好開端”,帶給我的觸動很大,怎樣留給學生三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樣把握好師生平等的度?原來年輕也是一種優勢,不要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學生,要感動自己,才能感染學生……
我曾為了和學生之間保持一種近距離的關系,而一味的對學生溫和,但這樣的態度換來的是在學生的心目中失去了老師應該有的威嚴。“嚴而有格、柔中有剛”我想才是班主任管理班級至高水平的體現。
著名的哲學家艾果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引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是愛的使者。書中第三章“面對不同學生的管理機智”讓我懂得了作為班主任也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才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會經常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今后我也會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努力做到“嚴而有格、柔中有剛”,真正走近每一個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犯錯誤后能從心底里接受我的批評,并在今后的行動中改正錯誤。
書中第四章“班主任的自我成長”給了我很好的啟示,一位好的班主任應該時時刻刻為自己和學生充電,多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文化知識與管理班級的技巧,做到讓自己每天都有新的收獲。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3
暑假期間,學校讓每一位老師寫一篇暑期讀書心得,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就是《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從我在校期間就在讀這本書,直至參加工作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班主任聽起來很簡單,可是,當我深處在這個角色時,我才知道責任有多大。
“班級,其實是一所學校最小的行政單位。那么,我們的班主任誠然也就是最基層、最重要的行政領導了。”其實,這樣的說法一點兒也不為過,為什么呢?眾所周知學校的管理千萬面,哪一面不涉及到“最小的班級”呢?哪一項工作又不是多多少少會涉及到我們的.班主任呢?
所以我感到:班主任工作不僅僅是工作量大小的體現,更是一種“肩負責任”的縮影。那么,今天我們到底該怎樣做班主任,怎樣做一個學生擁戴、領導放心的班主任,是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做好思慮和工作的。
在閱讀齊學紅主編《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之后,個人的感觸還是比較多的,書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班級管理中的方法、策略,同時也渲染了一種作為班級管理工作者的謙遜、認真、細致、仁愛等等一些從容的態度,我想這是需要我們年輕班主任去虛心學習的。
在協調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中,班主任要有“細節決定成敗”的處置藝術,更需“有時不拘小節”的長遠大智。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4
慢慢品味著《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不停的問自己“如果學校里有兩種職位,一種是上課,一種是管理班級,那么,我能勝任什么呢?”我也時常問自己: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讀完這本書,我想我有了答案。
我深深的感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不僅僅要成為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做好學生人格的塑造者,以及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我才發現原來僅有良好的工作態度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需要良好的文化修養和一種智慧,一種可以喚醒心靈的智慧。在對待學生的時候,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愛心。書中關于愛學生闡述了許多,從中我也受益匪淺。
一、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初接新班,了解學生從了解學生家庭開始。父母的年齡、職業、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了如指掌。接著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他們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顧;了解孩子的學前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
為了了解學生我每天都和他們在一起,課間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中午休息時和他們說說話,在閑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知道了許多:了解了孩子的一切,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關懷他們。
二、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
三、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四、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于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班主任,我有責任引領他們走進知識的殿堂,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有責任引領他們張開理想的風帆,駛向夢中的彼岸;我有責任引領他們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無盡的天空。
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許多孩子們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想了很多有趣的游戲。特別是背兒歌、找朋友等的練習,不僅使學生愛動的天性被發揮的淋漓盡致,由此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教授學生知識,更在于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
班主任工作細致而繁重,我們更應該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孩子,讓感動代替制度,讓關懷和幫助充滿整個班級,我想只有這樣班級才是最有凝聚力的集體,只有在工作中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是學生們最樂于接受和擁戴的班主任。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08-05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讀書筆記通用06-14
關于《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08-16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的讀書筆記范文07-13
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讀書筆記09-28
《今天怎樣做教師》的讀書筆記10-01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書筆記09-30
今天我怎樣做學生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