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通用5篇)
為有力保證活動開展的質量水平,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整場活動的戰略,可以為活動指明方向。優秀的活動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1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富有民俗傳統文化的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詠詩來紀念屈原。
一、活動目的
為了使同學們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對中國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弘揚中國文化,我們社團部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
二、活動主辦方: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生會
三、活動承辦方: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社團部
四、活動時間:
6月2號(即5月初5)
五、活動地點:
三教地下室103
六、活動內容
(一)活動前期準備:
(1)在網上查找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并打印出70份。
(2)查找有關屈原寫的詩歌以及關于端午節的詩。
(3)買一些粽子及香包作為競賽獎品。
(4)準備做香袋的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剪刀、針、縫衣線等。
(二)活動流程:
1、6月2日18:30,數學學院同學入場。
2、6月2日19:00,各二級學院團委及學生會主席入席,主持人宣布數學學院端午節晚會正式開始。
3、工作人員播放幻燈片,依次展示活動流程:
(1)端午知識競賽。(提前發給大家端午節相關資料,如端午節的習俗等,然后再針對材料提問)
(2)關于屈原的知識競賽。(有關屈原的詩歌和生平經歷,每人說出一句關于屈原的詩句,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3)搶答描寫端午的詩。(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4)做香袋比賽。(由社團部成員教導大家做香袋)
(5)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七、注意事項
活動中要盡量節約材料,別浪費;裁判要公正。
八、備注
1、詩句不可雷同。
2、學生做香袋時,由于材料有限,所以自愿報名的參加,人數限于15人。
3、社團部成員分工記錄。
4、香袋做法:(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1)剪下相對的兩片
(2)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3)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4)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5)經費預支: 70份端午節資料7元,粽子及香包各買10份,以及材料費。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2
為了有效落實、推進“兩綱”教育,進一步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讓廣大中小學學生更好地了解、認同和喜愛傳統節日,進而內化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校決定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適應自然變化與其和諧相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端午節由來、古代端午節核心主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主要習俗、紀念屈原、《離騷》,弘揚愛國精神。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x日。
三、活動內容
1、普及傳統節日知識。學校利用專題黑板報、升旗儀式和班校會,大力普及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引導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要按照“三貼近”原則,把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與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城市結合起來,與“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舉辦端午節傳統主題班會。為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歡慶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各班級在端午節前開展主題班會,通過端午節由來、習俗和吟誦屈原詩歌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本次主題班會結合家校聯動,面向家長開放,營造傳統節日教育的整體氛圍。
3、開展三個“一”活動:一次學包粽子活動體驗過傳統節日的樂趣;一次升旗儀式專題教育活動;一張端午節主題教育版報。
4、延伸和拓展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在學生中討論如何面對紛至沓來的洋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
四、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該主題活動作為落實、推進“兩綱”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各班不斷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傳統節日教育方式。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認真抓好落實。
2、創新形式,務求實效。要不斷創新活動的形式和載體,不斷增強節日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增強青少年學生過傳統節日的意識。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3
一、活動主題:
“消逝中的經典”之“端午之思”
二、活動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中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就是因為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著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失。
三、活動目的:
通過“消逝中的經典”之“端午之思”的論壇活動 ,更加深入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認識到我們消失中的經典文化,積極保護我們的經典文化,并作出思考。通過思考:“保護傳統節日有何意義?如何保護傳統節日?如何面對外來文化?如何弘揚傳統文化?”來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傳統文化,更好地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的工作。
四、活動對象:
星空文學社社干和全體社員以及文學愛好者。
五、活動地點:
X3-305
六、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8日 星期五下午5:00--6:30
七、活動內容:
以“消逝中的經典”之“端午之思”為主題進行詩歌朗誦及演講,以小品娛樂一下活動氣氛。圍繞活動目的展開討論“端午之思”的演講。
八、活動準備:
(1)海報宣傳:由宣傳部在6月5日之前貼出相關海報。
(2)邀請社團聯人員及兄弟代表人員:任小寧。
(3)場地人員安排及當天簽到情況:秘書處。
(4)接待來賓:詩歌部。
(5)板報:宣傳部。
(6)場地布置裝飾:文藝部。
(7)活動拍攝:記者部。
(8)演講人員.表演人員及主持人和相關人員做好安排準備。
(9)會場秩序維持:組織部。
(10)茶水:編輯部。
(11)星空論壇會后收拾:編輯部。
九、活動流程:
(1)20xx年6月18日下午5:00開始“星空論壇”。
(2)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簡介嘉賓。
(3)主持人宣讀活動背景及目的。
(4)朗誦一首有關“消逝中的經典”主題的詩。
(5)做有關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走向弱勢的演講。
(6)小品娛樂節目。
(7)做出“端午之思”的深刻探究。
(8)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9)小游戲“快樂傳真”。
(10)由社長做最后點評總結并向到場佳賓及參與者表示謝意。
(11)主持人宣布結束。
十、活動中注意的問題細節:
1、社干會員務必事先準備相關內容,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
2、“星空論壇”準點開始,請同學們提前十分鐘到場并登記。遲到者應盡量不打擾別人發言。
3、大家盡可能的發言,并控制好時間,可談自己認為對的關點。
4、紀律應有相關人員維持好。
5、秘書處、詩歌部、宣傳部和文藝部務必4:30到達會場。
十一、活動經費預算:
10元左右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4
活動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而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中喪失,現在人們子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有意思。隨著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的缺失令人感覺頗深。信任危機,道德迷茫,是非糊涂,黑白難辨。原因就是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著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的在人們面前消失,沒有了歷史,失去了鑒別。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普及端午知識,加深同學們對于端午以及其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給端午增光添彩。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團結凝聚力。為同學們創造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
活動主題:
感悟傳統,團結你我。
活動時間地點:
20XX年6月XX日 XX 市XX 區南山
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1.20XX年6月XX號召開班會,宣傳我們的端午節活動計劃。做好人員統計。
2.20XX年6月XX日前把活動場地安排好
3. 設計當天活動游戲策劃,游戲性質。闡明活動意義
(1).增強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2).增強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關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活動階段
1.確定集合地點(重慶工商大學校前廣場)。
2. 設立路線圖,專人接送,提示注意安全。確保人人安全到達。
3.安排好每個班委帶領班級小組。確保同學們無安全隱患。
4.除以上措施外,我們還要使同學們明白我們活動是真心為同學們開設交流平臺的活動。以增強同學們對我們活動的好奇心,從而加入我們活動。
工作安排:
(一)、宣傳工作
1、班會上由班長XXX負責向同學們介紹我們的端午節活動,并闡明此次活動的主題、目的和意義。(為同學們系統地介紹和闡述活動的意義是增強同學們的感情)。
2、所有材料準備由XX和XX負責。
5、后期的經費匯總及校核成稿以及活動統籌由李艷、李蝶思負責。
(二)、活動現場
1、對前來集合的同學進行指導。等待其他同學,以便集體出發,避免個人主義。關注大家安全由陳軍、何澤敏、張重舟負責。
2、路線指引由XX、XX負責。
3、現場活動游戲制作和調動同學的積極性由李蝶思、傳霞、李昕負責(注意活動的目的和主題,不可偏離主題,控制住場面)。
(三)、返校工作
1.考慮到時間問題,所以必須控制返校時間,以確保同學們的個人安全。
2.到校后,要在校前廣場點名,以確保每個人都安全返校。
"注:此次完全針對XX級工業設計一班同學。
經費預算:
1、車費:100元,4元/人。
2、糖果:40元。
3、飲料:100元。
4、餐費:(共兩餐):500元,20元/人。
5、后期材料處理費用:10元。
6、簽字筆5支: 10元 2元/支。
7. 飲用水: 15元
合計:760元。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5
一、活動背景: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
二、活動主題:
我的端午,我做主,給自己一個端午節最棒的禮物三、活動日期:
6月22日,也就是農歷五月初四。
三、活動地點:
貴州大學北區中山園五、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讓中心成員增進感情,讓貴大的兄弟姐妹們(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的人)感受到節日氣氛,和家的氣息。讓每一個參加活動的人過一個難忘,有意義的溫暖節日。
四、活動內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用展板展示于活動場地)
(1)端午節的來歷;
(2)端午節的節日意義;
(3)全國各地或國外的端午節習俗;
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 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 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 蒸煮。
具體流程:
(1)前期準備:聯系或委會,借來鍋和爐子,并準備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2)參加的同學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場地自己包粽子,每個人只限一個。(此環節進行包粽子大賽,每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獲勝,有獎品,考慮工作人員人數有限,每次限3--5組一起);
(3)包好粽子后到登記臺登記,寫下粽子主人的名字(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聯系方式(便于煮好粽子后聯系相關人員到現場取);
(4)統一在下午特定時間段來取自己的粽子。
五、注意事項
1、端午節所需資料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2、為確保活動順利有序的進行,活動前作好分區(登記區、操作區、展覽區、取物區);
3、登記時要注意,將名字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時要注意:
(1)名字不能弄混;
(2)名字固定的方式,最好用長線把名字綁定在粽子上,煮的時候名字剩在鍋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時人可能比較多,容易混亂,將粽子按主人名字進行分類,按漢語拼音排序(A區、B區、C區........),組織人員到相應區域領取;
5、參與人員不限。
【大學端午班級活動的方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小一班端午節班級活動方案(通用7篇)05-30
端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7篇)05-31
端午活動宣傳方案(通用7篇)05-31
端午游戲活動方案(通用6篇)05-31
景區端午活動方案(通用5篇)05-31
端午民俗活動方案(通用6篇)05-31
幼兒端午活動方案(通用5篇)05-31
校園端午活動方案(通用5篇)05-30
端午優秀活動方案(通用18篇)05-30
端午銀行活動方案(通用7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