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優秀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優秀1
鑒于項目物業目前運行的薪酬體系結構單一、缺乏激勵機制,在吸引優秀人才、激勵員工業績和成長、留住優秀人才方面已不能滿足項目物業發展需要,在對原有薪酬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研究和探討,結合物業行業特點和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本激勵性薪酬體系設計方案。
一、目的
制定本薪酬體系的目的在于使員工能夠保持足夠的工作熱情,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個人的努力工作與公司一同分享企業發展所帶來的收益,把員工個人與公司的短期收益、中期收益與長期收益有效結合起來。
二、依據原則
1、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
本體系首先體現的是效率優先原則,即把崗位對公司發展貢獻大小和員工工作業績作為分享收益、獲取報酬的第一評判標準;同時考慮多方面因素,把員工間的收入差距控制合理的范圍之內,一定程度體現社會公平,有效地兼顧效率和公平。
2、激勵原則
本體系旨在最大限度發揮薪酬作為激勵員工重要手段應有的作用,即通過薪酬引導員工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強化責任心和提高工作績效。
3、充分肯定原則
雖然不同的員工之間相對能力有高低,但每個人都有特長的一面,都需要公司給予認同和肯定。本體系立求做到這一點,給予每一個員工肯定和認可,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4、成本控制原則
任何一個薪酬體系都必須以公司的承受能力為前提,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控制在一定的支付水平。
5、簡單易行原則
工資計算未采用任何模型和函數,而是采取最簡單且適合實際情況的算術方法,從而使工資核算簡單易行。
三、薪酬結構
項目物業員工薪酬(收入)由工資、獎金、福利三部分組成,具體項目如下:
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加班工資、補帖等。
獎金:包括全勤獎、年終獎、工作任務獎、特殊貢獻獎等。
福利:包括社會保險、商業保險(人身意外傷害險)、有薪假(包括病假、婚假、產假、慰唁假(喪假)、年休假、公休、法定假等)、食宿、節日慰問、工服等。
四、薪酬標準
(一)工資
1、基本工資:所謂基本工資就為保證員工基本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貨幣報酬。為體現員工生存權利的平等,本公司的所員工基本工資均定為1380元/月(煙臺市最低工資);基本工資隨當地最低工資調整而調整。
2、崗位工資:崗位工資是根據工作崗位的相對貢獻大小而支付給在該崗位工作且能勝任工作的員工的貨幣報酬,具體標準見《崗位工資等級標準表》。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優秀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制定適合市場化運作的分配體系,激發員工活力,共同分享XK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發展所帶來的收益,把員工個人績效和企業整體績效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員工價值觀念的轉變,建立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機制,推進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實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設計方案。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設計方案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第三條薪酬分配依據
薪酬分配的依據是:崗位價值、能力和業績,按照員工在不同崗位上的責任、個人能力和對公司的貢獻計付薪酬。
第四條薪酬分配原則
薪酬作為價值分配形式之一,遵循競爭性、激勵性、公平性和經濟性的原則。
一、競爭性原則:在薪酬結構調整的同時,調整公司薪酬水平,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二、激勵性原則:打破工資剛性,增強工資的彈性,通過績效考核,使員工的收入與公司績效、個人績效緊密結合,激發員工積極性;另外,設計薪酬晉升通道,使不同崗位的員工有同等的薪酬晉級機會;
三、公平性原則:薪酬設計重在建立合理的價值評價機制,在統一的規則下,通過對員工的績效考核決定員工的最終收入;
四、經濟性原則:公司人力資源成本的增長應低于總利潤的.增長,用適當工資成本的增加激發員工創造更多的經濟增加值,保障公司的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二章薪酬總額的確定
第五條薪酬總額包括公司管理部門薪酬總額和經營部門薪酬總額。
第六條薪酬總額控制的原則是,薪酬總額增長速度低于公司經濟效益增長速度,平均薪酬增長速度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
第七條人力資源部根據整體的年度經營計劃和上年度經營業績完成情況、薪酬總額,預測下一年度各崗級和檔級的人數,以及各個崗級和檔級的崗位工資標準基數,做出下一年度的薪酬預算草案。
第八條薪酬預算草案經人力資源部與行政總監、執行總裁審議后,報總裁辦公會審批執行。管理部門和各經營部門的薪酬總額分別按照如下的兩條原則和程序分別制定。
第九條管理部門薪酬總額主要與在崗人數、在崗人員的崗位級別及公司整體經營目標完成情況相關,每年年初人力資源部做出本年度的人員薪酬總額預算,報總裁辦公會審批,人力資源部按審批通過后的人員薪酬總額執行。
第十條各經營部門薪酬總額主要與本部門經營目標的實際完成情況相關,隨經營效益的變化而變化。人力資源部依據各經營部門的經營目標擬定各經營部門的人員薪酬總額預算,報總裁辦公會審批。
第三章薪酬體系
第十一條公司根據崗位評價結果建立不同的職系。根據公司的發展,將公司內的所有崗位分為管理總部和經營部門,分別在管理總部和經營部門內建立職系:
管理總部:管理總部的崗位分為兩大職系即管理職系和職能職系。其中管理職系包括集團總部各層次的管理崗位;職能職系包括集團總部的各類行政、后勤和職能崗位。
經營部門:經營部門的崗位分為兩大職系即管理職系和業務職系,管理職系包括經營部門內的各管理崗位,業務職系包括經營部門內實際開展業務的各類崗位(內含房地產、物流等部門的人員)。
第十二條針對不同的崗位,公司采取以下四種薪酬體制:
一、年薪制
二、崗位工資制
三、業務提成工資制
四、協議工資制
第十三條實行年薪制的范圍是集團高層管理崗位和業務部門的領導崗位,其考核周期是月度和全年為周期,并發放相應的薪酬,以激勵其為取得經營績效而付出的努力。
第十四條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的范圍是管理總部中、基層管理人員、職能人員和特定經營部門(包括房地產事業部、物流事業部、IT事業部)的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業務人員,其工作特征是以月度和年度為周期對崗位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并發放相應的薪酬。崗位工資制采取以崗定薪、薪隨崗變的原則,實現薪酬與崗位價值掛鉤。并設立工資等級晉級通道,激勵員工為取得崗位工作績效而努力。
第十五條實行業務提成工資制的員工為鋼鐵事業部的基層管理人員和業務員。
第十六條員工薪酬的晉升通道
為不同崗位員工提供合理的晉升空間,根據崗位性質將崗位劃分為不同的職系,員工可以通過不同的通道進行晉升。
一、管理總部
1)管理職系:涵蓋管理總部的中高層管理崗位、職能部門的一般管理崗位;
2)職能職系:涵蓋職能部門的事務性崗位和行政后勤崗位;
二、經營部門
1)管理職系:涵蓋經營部門的中高層管理崗位和一般管理崗位;
2)業務職系:涵蓋經營部門(鋼鐵事業部、物流事業部、房地產事業部、IT事業部)內承擔業務的各崗位;
公司內各職系內包含的崗位詳見附件1:XK公司崗位分類表。
第四章基本工資
第十七條基本工資
是由固定崗位工資、年功工資和學歷工資三部分組成。是薪酬結構中相對固定的部分。
崗位工資是為了體現崗位價值和反映員工積累的經驗而設定的,主要取決于崗位性質和工作內容,固定崗位工資是崗位工資中固定的一部分。
年功工資是為了鼓勵員工將企業作為自己的長久服務對象而設立的,主要取決于員工在公司中的服務年限。
學歷工資是公司為體現員工學歷層次的不同而設立的薪酬元素,主要取決于員工的學歷。
基本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基本工資=固定崗位工資+年功工資+學歷工資
第十八條崗位工資的確定
崗位工資的確定,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崗位價值體現和員工技能。通過職系分等體現崗位價值,通過等內分檔體現員工技能的發展,實現一崗多薪。
崗位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崗位工資=崗位工資標準基數×崗位級別系數
崗位工資標準基數:為確定公司內各崗位設定崗位工資而明確的標準基數;
崗位級別系數:公司通過崗位評價和對同一個崗位內部薪檔的劃分,確定不同的崗位級別系數,崗位級別系數體現對崗位的評價和員工經驗的積累。
崗位工資的調整:
崗位工資的調整原則是能上能下。公司按照員工工作業績對其薪酬進行調整,在每年度初根據年度考核,由各部門和人力資源部提出薪酬調整建議(包括晉升和降低薪酬檔級),報總裁或總裁辦公會討論,批準后由人力資源部執行薪酬調整。當員工崗位工資晉升至本職等最高檔時即不再晉升,員工崗位標準工資降至本職等最低檔時即不再降低。當員工崗位工資處于上述兩種情況下,不能晉升或降低時,公司可以考慮根據員工的業績完成情況對其崗位進行調整。
第十九條固定崗位工資的確定
固定崗位工資=崗位工資×固定比例
固定比例:根據對不同層次員工的獎懲力度和風險承受能力,確定崗位工資中固定部分的比例。
第二十條年功工資的確定
根據員工工作年限確定,體現員工的工作經驗和服務年限對于公司的貢獻。員工在本公司每工作一年增加年工資8元,員工在其他公司的工作服務年數按50%折算。
年功工資的計算公式:
年功工資=8×(本公司工作年數+其他公司工作年數×50%)
第二十一條學歷工資的確定
學歷工資為公司對員工不同學歷差別在薪酬方面的具體體現,不同學歷層次對應不同的學歷工資,詳見下表:
第二十二條基本工資的用途
固定工資通常作為以下項目的計算基數:
一、加班費;
二、各種假別工資;
三、其他。
第五章崗位績效工資
第二十三條崗位績效工資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優秀】相關文章: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07-15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11篇01-13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11篇)01-13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集合11篇)01-13
薪酬體系崗位職責07-12
薪酬設計方案11-11
薪酬設計方案08-31
薪酬體系調查報告11-10
關于薪酬設計方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