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管理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手機管理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手機管理方案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xxxx〕3號)精神,進一步保護學生視力,做好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教育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我校特制定《江陰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二、基本原則
1.正面教育,及時引導。
2.教育為主,處理為輔。
3.保護合法權利,尊重學生人格。
4.強化家校共育,校內校外并重。
三、管理細則
1.本方案中定義的“手機”包括手機、IPAD、MP4、游戲機等電子產品,以及充電器、充電寶、耳機等附屬設備。
2.有限帶入學校規定
(1)申請對象:確有特殊情景需要使用手機的自行上下學的`走讀學生和住宿學生。
(2)申請程序:家長提前寫書面申請,經班主任教師和學校德育處審核同意并備案,方可將手機帶進學校。
(3)手機保存:自行上下學的走讀學生入校后第一時間將手機交至班主任處保管,班主任在放學時交還學生;
自行上下學的住宿學生,入校后第一時間將手機交至班主任處保管,班主任在周五放學時交還學生。
(4)手機使用:在校期間需要使用的時候去班主任處申請領取,班主任同意后能夠使用,使用完畢后立即交班主任繼續保管。
3.禁止帶入學校規定
(1)除“有限帶入學校的學生”外的其余學生嚴禁將手機帶入學校,帶入課堂。
(2)如果學生有急事需要聯系家長,能夠借用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手機;
如家長有事找學生,請家長直接撥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師電話,由教師代為轉告。如有急事發生,教師會主動聯系家長。
(3)如發現學生未經允許誤將手機帶入學校,班主任教師有權將學生手機收繳代管并及時告知家長;
其他學校管理人員、任課教師、教職工發現學生使用手機,有權詢問情景,并及時將情景通報給班主任。
4.其他相關規定
(1)進入學校的智能電話手表,請家長按照在校時間,將電話手表設為禁用模式,可由學生自行保管。學生在上課期間,電話手表鈴響,撥打、接聽電話,用電話手表發、看信息息,玩電話手表(如聽音樂等)均視為違紀。
(2)學校教職工對違規使用手機的學生,要立即當場制止,進行批評教育,并視違規嚴重情景由班主任教師向學生手機管理領導小組匯報,由領導小組構成最終處理意見。
(3)若學生違反規定攜帶手機入校而造成遺失,職責由學生本人承擔。
四、保障措施
1.學校經過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渠道宣傳《江陰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提高家長和學生的認識,指導家長監督學生在校外科學合理使用手機,強化自律自強和自我教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校外手機使用提議
(1)使用時間:周一至周五,無特殊需要,不使用手機。周末或節假日期間,每次不超過半小時,每一天不超過一小時。
(2)使用資料:使用安全健康的APP項目,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確保上網資料的健康,不沉迷網游、不傳播不真實和負能量的傳聞、沒有家長許可的情景下不進行網購或發送紅包等。
手機管理方案2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請多不利,給學校的管理、學生的家庭和心理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和保護視力引導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結合我城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根據《南寧市教育局關于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南教基教[20xx]19號)的要求,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加強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手機,提升學生媒介素養,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也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
二、總體目標
(一)貫徹和普及國家、自治區、南寧市教育行政部門關于手機使用的規定和倡議,幫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指導學生科學規范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二)提升“互聯網+”時代學生的網絡媒介解讀判別本事,指導學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擾,提升我校學生媒介素養。
(三)養成信息化環境下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減輕學生用眼負擔,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四)經過家校共育,多管齊下,疏導結合,打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創立安全、禮貌、和諧、有序的學校環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管理,落實工作職責。
各學校要對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管理工作負總責,制定中小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管理辦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個崗位工作職責,層層抓好落實。要落實每日帶班領導、值班教師等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強學生返校入學、寄宿制學校學生睡覺期間等重點時間段的手機管理。要重視班級日常管理,落實好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不一樣時間節點對學生管理的職責,做到即時發現,即時處理。學校定期開展學生沉迷游戲等問題排查整頓,促進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管理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教育引導。
各學校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自媒體的宣傳優勢,大力宣傳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傷害,營造全社會了解、關心和支持學校控制中小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工作的氛圍。要結合不一樣年齡段學生實際,經過課堂教學、班(團隊)會、簽名倡議、板報廣播、學校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家教論壇、致家長一封信等途徑,集中開展遠離網絡游戲主題教育活動,強化學生學習使用手機的健康知識并養成良好的習慣。要組織學生經過開展綠色上網承諾等活動,自覺踐行《全國青少年網絡禮貌公約》,樹立網絡職責意識和道德意識,教育學生增強不瀏覽制作和傳播不良信息、不登錄入不健康網站、不玩不良網絡游戲等的自覺性。對有沉溺手機網絡、行為舉止異常或學習成績突然下降等情景的學生,加強重點關注及時進行疏導和教育。
(三)凝聚家校合力,當好孩子榜樣。
各學校要將加強中小學生攜帶手機管理工作納入家校合力育人工作范疇,經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家長的引領,督促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和網上不當消費行為。引導家長提高使用網絡的'自身素養,掌握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當好孩子的榜樣。要提醒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異常要安排好孩子放學后和節假日生活,引導孩子多形式娛樂、多途徑健康生活。各學校要加強教師的管理,規范教師在校使用手機的行為,做好表率作用,為人師表,更好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
(四)規范辦學行為,合理使用網絡。
各學校加強處理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靠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減少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減輕學生用眼負擔。對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進行家校聯系的,學校要加強監管,必須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管理制度,在政策要求范圍內規范教師言行,異常要避免將微信群、QQ群作為學生作業群,要開展專題教育,積極引導家長合理安排孩子進行在線學習和適度利用手機軟件在家學習。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沉迷手機給青少年兒童帶來不利的影響,建立常態化工作制度。切實把工作組織好、落實好,力求實效,引導家長以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最高目標,加強陪伴,疏導孩子使用手機。
(二)強化效果,規范管理。各學校要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將嚴格管控中小學生攜帶手機進學校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時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使得教育活動深入人心。
(三)建立機制,加強督查。各學校要經過發文件、實施動員、落實舉措、檢查督導,促進活動持續、有效、深入開展,使學校將提升學生媒介素養作為長效機制來執行。
手機管理方案3
為了凈化學校環境,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促進學生學業提高和全面發展,保證課堂秩序,構成良好的學風和生活習慣,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經學校研究決定特制定本制度。具體方案如下:
一、宣傳發動階段
1、召開班主任主題活動通氣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
2、組織召開班級學生干部會,傾聽學生意見,統一思想,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組建班委監督委員會,協助班級、學校做好相關工作。
3、班級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教師例會的時間做好對教師的宣傳;利用班會課時間召開“做禮貌學生、拒絕手機進課堂”的主題班會,形式不拘一格,人人發言,辯證學生帶手機進課堂的危害,達成共識,構成班級自律,讓每一位同學從自身做起,堅決拒絕手機進入課堂,并構成班級或系部長效機制。
4、學校印發《關于學校開展“學生手機管理”給家長的'一封信》,營造氛圍,加大師生、家長的知曉率。
5、向學生家長公布班主任電話,告知家長有急事可直接經過班主任聯系學生,同時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6、在教室內張貼主題活動宣傳海報。
二、塑造典型階段
1、職責到年級打造1-2個示范班級。(具體實施方案略)
2、對各系部的示范班級進行宣傳。
3、總結典型,構成管理制度。(包含保管制度等)
三、自查自糾階段
1、各班級按制度組織自主清查活動。
2、各班級組織清查活動,嚴禁學生課堂使用手機。
四、實施禁帶階段
1、各系部及各班級收存《關于學校開展“學生手機管理”給家長的一封信》回執,并對特殊情景進行統計,同時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疏導工作.
2、學生會、團委組織團委干部、學生會干部,組成巡查小組對各班進行檢查。
3、加大行政值日巡查力度,在課堂巡查中發現有學生持有、使用手機的,堅決予以收繳,并按相關規定處理。
手機管理方案4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進一步保護學生視力,做好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教育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制定《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一、學校日常手機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二、管理細則:
1、學校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含IPAD、MP4、智能電話手表、游戲機等電子產品,以下稱手機)以及手機附屬設備(充電器、耳機、充電寶等)帶入學校,禁止帶入課堂。
2、如果學生有急事需要聯系家長,能夠借用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手機;如家長有事找學生,請家長直接撥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師電話,由教師代為轉告。如有急事發生,教師會主動聯系家長。
3、確有特殊情景需要在校使用手機,家長需要提前填寫書面申請書,交班主任教師審核同意,報政教處備案,方可帶手機進校,入校后第一時間將手機交至班主任處保管,需要使用的'時候去班主任處領取,使用完畢后立即交班主任繼續保管,并在放學后還給學生。
4、如發現學生在校期間,未經允許使用手機,班主任教師有權將學生手機收繳代管并及時告知家長;其他學校管理人員、任課教師、教職工發現學生使用手機,有權詢問情景,并及時將情景通報給班主任。
5、學校大型活動或學生外出活動,經申請同意后學生方可允許攜帶使用手機,班主任在活動前和活動結束后應及時收回代為保管。
6、進入學校的智能電話手表,請家長按照在校時間,將電話手表設為禁用模式,可由學生自行保管,學生在止課期間,電話手表鈴響,撥打、接聽電話;用電話發、看知信息;玩電話(如聽音樂等)均視為違紀。
7、學校教職工對違規使用手機的學生,要立即當場制止,進行批評教育,并視違規嚴重情景由班班任教師向學生手機管理領導小組匯報,由領導小組構成最終處理意見。
8、若學生違反規定攜帶手機入校而造成遺失,職責由學生本人承擔。
【手機管理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手機管理方案09-16
手機管理方案(精選14篇)06-07
學校管理手機的方案(精選6篇)10-21
學校學生手機管理方案02-19
學校手機管理實施方案09-26
課堂手機管理實施方案12-21
管理手機實施方案(精選10篇)12-21
最新中學手機管理實施方案12-21
小學生的手機管理方案(精選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