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改進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華改進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區附近的實體店或提供網上購物的虛擬店,指以經營即時性商品或服務為主,以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采取自選式購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或網上商店。便利店鋪應該改進比較好?
一. 周邊環境: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
1.零售店資料:
超市資料:周邊方圓500米同行,包括標準超市,便利店和小型社區賣場。周邊方圓3公里大賣場(包括倉儲式大賣場)。
專業店資料:包括果蔬店,菜市場,五金店,五交化,文具店,小餐飲,日化店,零食店,母嬰店等。
2.客戶群體資料:
社區居民,寫字樓,工廠,學校(大中小學幼兒園),醫院等。
3.消費水平:
不了解周邊消費水平。
二.店鋪定位:
沒有根據周邊環境對店鋪做出合適的定位。
解決方案:根據掌握的周邊環境資料,對店鋪做高中低檔定位,一般不建議做低檔定位。
三.店鋪環境:
1. 櫥窗:亂貼廣告,櫥窗影響視線。
2. 門口:擺放東西過多。
3. 燈光:燈光昏暗。
4. 墻體,柱子:亂貼廣告,墻體脫落。
5. 貨架:貨架陳舊,比較臟,有灰塵。
四.布局動線:
1.貨架擺放:商品大類布局不合理,混雜擺放食品和非食商品。
解決方案:從大中小分類來布局貨架,同事考慮過道和動線問題。
2.過道:太窄,通道堵塞。
解決方案:太窄的話對貨架進行重新布局,堵塞的話移除障礙物。
五.商品陳列:
1.商品擺放混亂,不美觀。
解決方案:每天開店前或者閉店前做排面整理。
2.關聯商品沒有擺放在一起。
解決方案:調整商品或者品類擺放位置。將關聯消費商品擺放到鄰近的位置,促進消費。
3.沒有縱向陳列。
產生原因:大多數是供應商灌輸的理念,供應商把自家產品放到最好的位置,導致店東以為橫向陳列效果最好。解決方案:忽略供應商的陳列需求,正常貨架一定不要有任何廠家做的陳列,按店鋪陳列原則做陳列。
4.沒有按品類陳列。
解決方案:把同品類商品集中擺放。
5.黃金位置擺放廉價商品。
黃金位置擺放高利潤商品,高價值商品,新品。
6.沒有按先進先出原則擺放商品。
解決方案:補貨的時候先看保質期,確保最外面的貨日期最老。
六. 標示氛圍:
1.分區牌:占便宜用廠家制作的分區牌。
解決方案:自己制作分區牌,如果用廠家提供的,一定要收廠家費用。另外,分區牌不是必備的,可以不用。
2.吊旗使用不規范:
解決方案:吊旗要求安放整齊。在開業,店慶,重大活動要更換特定的主題。
3.價格條:缺價格條,或者價格條破損。
解決方案:把價格條補齊,把破損的價格條換成新的。
4.價簽:價簽缺失,非機打價簽,價簽模糊不清。
解決方案:保證所有商品有價簽,盡量用機打價簽,模糊的價簽要重新換新的。
5.爆炸牌:沒有合理利用爆炸牌。
解決方案:適當的利用新品,促銷,暢銷品等爆炸牌。
七.商品管理:
1.存在過多臨期商品和過季的商品。
產生原因:沒有關注保質期。解決方案:及時利用促銷活動,或者返還廠家處理掉。
2.部分商品庫存量太大,占用店內空間。
產生原因:庫存量大的一般是整件的飲料和禮品,大多數是為了兌陳列而產生的。解決方案:優化精簡整件禮品類商品數量,保留80%暢銷品+20%利潤品。
3.存在傍名牌商品,影響店鋪形象。
產生原因:店東不熟悉商品品牌,或者為了高利潤。解決方案:給店東講解品牌知識,以及如何識別傍名牌產品。或者由專業人員定期巡店發現后解決。一旦發現這些商品,必須下架處理。
4.商品衛生做的不好。
產生原因:店員太懶,沒有及時或者定時擦洗商品表面的灰塵。解決方案:店長需制定商品衛生管理條例,定期擦洗商品,以保證商品隨時都像新的一樣。
5.同一商品規格包裝太多。
產生原因:多半是供應商為了自己利益上的貨。解決方案:同種商品規格最多不要超過3種,不要給顧客太多選擇。
6.一元以下商品過多。
產生原因:一元商品銷量一般都不錯,店東想借此吸引客流。解決方案:一元商品銷量大,但客戶的價值不大,吸引的客流不是優質客流,而且拉低店鋪檔次,適當的控制一元商品的數量。
7.商品價格帶不明顯。
產生原因:店東不了解自己店鋪所需要的主流商品的價位。解決方案:做好高中低端商品比例。
8.商品品牌組合不合理。
產生原因:店東對各種品牌不熟悉。解決方案:國際名牌商品,國產名牌商品,雜牌商品合理組合。
9.無條碼商品過多。
產生原因:沒有把控好采購關。解決方案:采購的時候注意看有沒有條碼,部分特殊商品可以沒有條碼,用自編碼代替。
10.沒有差異化特色產品和品類。
產生原因:沒有做夠市場調研。解決方案:考察下周邊競爭對手的店,做出適合自己店鋪的特色產品和品類。
八. 數據分析:
根據收銀機后臺數據進行分析以及后期的優化調整方案。
1. 數據不準:
產生原因:商品不經過收銀機,或者因為太忙,或者因為價格沒錄入收銀系統。解決方案:店鋪所有商品必須有條碼,商品資料必須及時錄入系統,無條碼商品用自編碼代替錄入系統。所有商品結賬必須經過收銀臺,以保證收銀數據準確。
2. 不看后臺數據:不了解店鋪經營數據,包括營業額,毛利,毛利率,庫存,客流量,客單價等。
產生原因:店東沒有看后臺數據的意識,或者不知道如何看數據,或者看完數據不知道怎么用。解決方案:每日營業數據必看,了解店鋪經營情況。可以定期給店東培訓這些相關的知識。
3. 后期調整:看過后臺數據后不調整優化商品結構。
解決方案:根據后臺數據淘汰商品,增加商品,優化價格帶,優化品牌,找到自己店鋪最特色的類別。
4.跟蹤調查:調整后不跟蹤調查。
解決方案:調整后及時跟進銷售情況,不斷的對產品進行組合優化,達到最適合店鋪銷售的狀態。
九.促銷管理:
問題:從不做促銷,或者不知道怎么做促銷。
解決方案:促銷分為日常促銷和節假日促銷。根據周邊同行,特別是參考周邊大賣場做出適當的商品促銷。
十.店員服務:
1.熱情度不高:對顧客愛理不理。
解決方案:統一對店員進行培訓,將店員的薪資與服務質量掛鉤。
2.儀容儀表:穿著太隨意。
解決方案:店員統一著裝,統一儀容標準。
3.不務正業:顧客少的情況下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解決方案:將店員的薪資與營業額掛鉤,提升店員的積極性。
4. 業務不精:不熟悉收銀系統,不知道商品所在位置,不了解商品知識。
解決方案:對收銀員定時培訓考核,對店員進行商品知識的講解。
【改進方案】相關文章:
工作改進方案12-05
熱門改進方案03-17
食堂改進方案12-10
產品改進方案12-24
績效方案的改進01-02
改進方案范文02-17
精選改進方案3篇09-13
精選改進方案9篇05-26
【精選】改進方案三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