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優秀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優秀1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內容
1.形成統一的信息標準和管理規范
數字校園建設項目的建設中,將根據“統一標準”的原則,嚴格遵循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各項國家標準、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同時參考國際上通行的軟件開發標準和規范,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夠與教育部現有和即將推出的符合部頒標準的各種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配合使用;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建立一套科學、實用、完善的信息化標準體系。
2.建設統一數據庫平臺
統一數據庫平臺是整個數字校園建設項目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工作的根本。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編碼規范、統一規劃學校數據流,保障數據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同時,對于學校有價值的數據基于統一的規范建立歷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機制,實現對于歷史數據的保存和利用并實現對關鍵數據變更過程的跟蹤和統計以及決策支持。統一數據庫平臺的建設將便于學校對信息的利用并面向全校師生提供更多主動的服務,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個性化內涵。
3.建成全校統一門戶
實現一次性身份驗證,并在一期建設中集成新系統和學校的原有系統,形成學校統一的門戶平臺,用戶可根據權限靈活查詢原始資源。
4.建成全校統一用戶管理、身份認證及授權體系
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系統是本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階段建設,將為學校提供統一的用戶管理平臺和授權、認證體系,實現各應用系統的統一授權,集中認證,充分發揮中職內部網絡管理維護部門的管理職責,規范用戶操作行為,強化用戶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的意識。
5.開發學校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也是數字校園建設項目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部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專業建設、學籍管理、辦公管理、財產管理等工作需要,開發實用性應用系統。
6.合理規劃校園網絡
(1)通訊網絡
1.1.1語音通訊
校園內辦公電話采用運營商虛擬網,盡量減少辦公電話使用,增加校園局域網的可視通話及對講功能。
必須的辦公電話申請運營商特殊資費,減少月租,實現短號互撥及網內通話免費。
可針對部分終端設置外網撥出權限,實現內外網隔離控制。
1.1.2無線對講
校園內保安系統、學生會、教務處、監控中心等關鍵機構配備具備網絡通話、視頻對講、拍攝拍照功能的終端對講機。
可利用通訊網絡呼出電話,利用流量實時對講。
可按照權限連接到校園監控網絡內實時獲取校園監控獲取的信息,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判斷和響應。
1.1.3寬帶接入
采用雙運營商雙路由的100M專線接入到校園內機房作為校園網絡出口。
在機房增加負載均衡設備,合理使用帶寬資源。
在機房內安裝認證服務器,保證實名制上網。
1.1有線網絡
1.2.1全光網絡
采用PON網絡FTTH接入方式,以校園機房為中心匯聚點,向校園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校園廣場、體育場等建筑及場館沿校內管道敷設光纜。
1.2.2樓宇接入
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等建筑實現全光覆蓋,光網絡到桌面,樓宇布線實現FTTH二級分光方式,如需接入樓宇內服務器或機房可利用光線直連;如不需要可采用分光器直接連接到終端,為后續的有線寬帶、校園電視廣播、門禁考勤系統、可視通話對講系統及運營商網絡預留纖芯。
校園內廣場、體育場等設施采用FTTH一級分光方式,管道敷設光纜接入到校園廣播、監控系統終端、無線熱點等關鍵點,為各系統預留纖芯。
1.2無線網絡
1.2.1校園內網
利用校園內已布放到位的光纜資源開通無線熱點,上聯校園機房內認證服務器,需要終端登錄認證系統。如需對個別終端進行局域網內的區域、訪問等權限設置,可在服務器上進行調控。
服務器端為綜合辦公、校園監控、校園對講等系統接口,可以將各系統功能分配到需要的終端上,實現無線局域網內的智能校園操作。
1.3.2運營商網絡
運營商在校園內進行信號測試,免費新建基站設施,為校園內提供運營商無線網絡。
1.3.3手機終端
校內使用手機終端管理教育教學。
(2)安防系統
2.1攝像監控
2.1.1攝像頭
采用200萬數字攝像頭,在監控關鍵點采用帶云平臺高速球機,所有攝像頭均為紅外攝像頭,以滿足全方位無死角24小時監控。
2.1.2傳輸
數字信號傳輸基于校園內FTTH全光網絡,減少重復投資。
2.1.3存儲
存儲采用磁盤陣列,滿足所有攝像頭至少兩周的存儲容量。且為以后擴容留下接口。
2.1.4智能分析
攝像頭自行感知高速運動物體或人群聚集現象,自動將畫面切換至事發點附近攝像頭的畫面。
熱成像系統,采用熱成像的方式,對隱蔽角落的安全防范進行管理。
2.1.5后臺軟件
實現鏡頭轉換,畫面伸縮,自動巡視,云臺控制等功能。
2.1.6后臺顯示
采用液晶拼接屏方式,拼接縫隙小于4.9mm。
2.2門禁
2.2.1門禁設置分區、分時權限
2.2.2系統互聯:門禁系統不是作為一個單一系統存在,可與監控、報警、消防等其它系統實現聯動集成。
2.2.3門禁卡可以手機卡集成,或采用普通白卡方式。
2.3電子圍欄
學生出入校門自動記錄出入時間,可向指定手機發送短信通知。
2.4巡更與對講
準確記錄校內安保人員準時、準確的巡視校區。
2.5消防系統
消防系統與校園廣播、門禁系統聯動。
(3)智能校區
3.1綜合辦公系統OA
基于網頁及終端APP的綜合辦公平臺,可定制化的模塊及開放端口,基本模塊包括通知公告、公文流轉、電子郵件、通訊錄等。擴展模塊可進行自定義的流程管控,例如:人事檔案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同時預留與門戶網站、監控平臺、考勤管理、一卡通等平臺及數據庫的接口,作為校園智能化軟件平臺的核心。
3.2校園一卡通
校園一卡通可集成教師的考勤、電子辦公;安保人員的電子巡更、門禁、監控;學生的餐廳、消費、圖書借閱等功能,并將功能集成到普通一卡通卡片或者智能手機UIM卡中。
RF-UIM一卡通業務,是指借助RF-UIM雙界面卡中的的RF功能,實現政企、集團范圍內彩門、門禁、停車、食堂等應用集成的新業務。除傳統RF功能外,RF-UIM一卡通平臺還可以與供企業OA管理,短信通知及其他電信業務相結合,為政企集團用戶提供全新的服務支撐。
3.3考勤、門禁、電子巡更系統
校園重點場所、公寓、圖書館等相關設施安裝門禁系統,可采用普通門禁或彩門形式自動登記來訪人員,同時進行考勤記錄。另外可與安保人員電子巡更相結合,提高校園安全性。
3.4餐廳、商戶消費系統
校園餐廳、超市或其他商戶及宿舍管理中的水電暖費用管理等,可借助統一消費系統進行管理,在幾個關鍵位置設置充值平臺,可自定義賬戶類別或設置分賬戶,如關聯銀行賬戶可實現在線充值或自動充值。
員工可持手機在食堂消費終端機上進行刷卡消費,食堂管理員可通過該終端機為員工餐卡充值,OTA功能接口開放后可實現后臺員工餐補發放(空中短信方式,不用員工持卡寫入),可通過WEB管理平臺對員工的消費充值記錄做統計或查詢。
3.5平安校園-全球眼系統
與監控系統做接口,可配置權限實現校園內監控信號在網絡終端的監控、回放,包括PC端及手機端。
3.6校園對講系統-天翼對講
園區關鍵人員配備具備對講功能的智能機,該智能機可實現外網通話、網內對講及監控信號播放功能,替代部分內線電話功能,同時利用wlan的內網資源減少通訊費用。
3.7微信平臺的應用
面向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開放具備不同權限的微信平臺功能,對教師可作為移動辦公網絡的補充,同時可對學生及學生家長推送校園內信息,例如:考試排名、課程安排、食堂菜單、就業資訊等。
3.8智能車庫及車位引導系統
園區道閘與一卡通系統接口,持有一卡通的車輛可實現中遠程開關道閘,自動登記記錄等功能。如園區車位數較多且較為分散,可利用無線地磁進行車位引導導向。
電梯控制可感知VIP用戶進入校園內,可將電梯停至指定樓層,VIP用戶無需等待,電梯直接運行至指定樓層。
3.9電子學籍檔案管理
利用數據庫及綜合辦公的擴展流程管理系統,實現新生入學到畢業就業的全流程資料管控,同時借助微信平臺,學生或家長可隨時查詢自己的學籍信息。也可由校方將匯總后的就業數據等信息對外展示。
3.10教學資源自動錄制及展示
利用綜合辦公系統或學校網站、微信平臺將學校教育資源集中展示,教師可錄制相關視頻,存于數據庫中,可利用教室內電視、會議室中投影或會堂中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另外可將教室及實訓基地中的關鍵攝像頭替換為更加清晰的高清攝像頭,實時錄制上課時教室講課的視頻及實訓基地中重要的現場演示視頻,放到服務器端方便學生課后回放復習。
(4)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及視頻會議系統
每個教室借助于全光網絡可以將校內服務器或互聯網上資源在教室內視頻終端播放。多媒體教室內所有設備均可通過智能機進行操作。
校園廣播分區、分時、分級控制。最高權限為安全權限,結合消防及門禁系統。
視頻會議系統分為大屏顯示系統,發言系統,遠程播放系統等。
(5)建筑智能化
5.1空調系統
5.2新風系統
5.3電梯系統
5.4直飲水系統
5.5照明系統
5.6水電一體的一卡通控制功能
學校數字化校園應用平臺建設示意圖
二、預期效果和目標
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項目建設規劃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利用技術創新手段,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提高辦學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科學決策;在技術實現上,建成學校的三大基礎平臺,搭建資源高度共享的業務及應用平臺,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構筑數字化的教學、管理和校園生活環境。
學校系統的建設目標為:基于統一的技術架構、標準與環境,構建符合學校需求的各應用系統,并對學校各部門相對獨立的數據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一個統一身份認證中心、一個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強、可管理的門戶中心,一個統一的能對全校數據信息實行集中管理、維護的統一數據庫平臺,從認證層面、信息的集中與個性化服務層面、數據層面上實現全校范圍內數據的統一集中和共享,實現各級部門以及應用系統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全方位滿足用戶對學校有關信息資源的查詢檢索,以此來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進一步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其他管理及后續應用軟件系統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將成立由區政府規劃辦、區教育局管理部門、學校項目辦公室、電教組四級聯動的組織機構,保障項目的統一領導,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標準統一、資源共享、重在應用的原則,有計劃,科學合理地保障完成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建議的組織機構。
經費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建設項目,槐蔭區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擬投入4億余元,其中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是新校區內部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將有足夠的經費保障項目建議。
技術保障:校長張洪軍系原槐蔭區電教站站長,是山東省信息化建設專家組成員,在推進省、市、區信息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在他的帶領下,學校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濟南市中職學校前列,學校網站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網站;在山東省技能大賽中學校網站設計、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搭建三個項目都曾獲得省賽一、二等獎,學校有信息工程系,電教組,擁有莊志孟、李森、劉洪杰、孫順等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干力量,能在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出謀劃策,是項目建設的中尖力量。
環境保障:在新校區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全校上下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在規劃設計、建設實施、輿論宣傳、人員培訓、推廣應用、管理維護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協調同步,共同推進,以數字資源建設為重點,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學校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采取硬件集群、數據集中、應用集成的模式,實現學校網絡化、標準化、集成化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大數字化校園環境。
四、進度安排
20xx年3-7月:
廣泛進行社會調研,進行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議項目申請立項;
20xx年8-12月:
結合新校區建設,與多家數字化項目公司座談,確立學校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內容;
20xx年1-4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立項、招標;
20xx年5-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實施;
20xx年1-7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試運營;
20xx年8-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檢查驗收。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優秀2
一、學校信息化現狀
xx中學信息化剛剛起步建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網絡、硬件支撐環境,各相關部門也建立了相關的應用系統,主要的應用系統包括財務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等。
這些應用系統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生活、信息服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但深入,目前學校信息化建設也存在著如下的不足:
1、學校沒有統一的信息標準,各部門的數據成為信息孤島,信息共享很弱;
2、各應用系統的由學校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層使用很不方便,沒有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信息訪問的安全級別參差不齊,存在安全隱患;
3、各應用系統都是獨立的訪問入口,沒有實現信息服務的集中展現和使用,師生使用很不方便;
4、還缺少一些全局跨部門的應用,如全校數據查詢統計分析、綜合校情、迎新服務系統等。
經過以上的現狀及分析,學校目前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全校的信息標準,同時對學校現有的系統進行整成和優化,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一些全局的亮點應用,為師生提供高效、便捷、豐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務,為領導提供實時有效的各類數據,讓信息化真正為學校核心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及意義
數字化校園建設,構造能夠滿足數字化校園應用長期持續發展的應用框架,通過這一穩定、可擴展的應用框架為應用系統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服務。該應用框架將充分支持于學校的應用需求和未來發展,同時考慮到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必須采用先進的理念和思路,輔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運用現代系統工程和項目管理規范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建設。
按照“頂層設計、統一標準、數據共享、應用集成、硬件集群(虛擬化)、一站式服務”的規劃建設理念,實現:
1、為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個開放、協同的數字化環境,實現規范高效的管理
2、為領導的決策提供實時有效的信息依據
3、為師生提供高效、便捷、豐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務
4、為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具體目標就是實現“五個數字化”和“一站式服務”:
環境數字化:構建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穩定、安全保密的基礎網絡。在此基礎上,建立高標準的共享數據中心和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中心,統一門戶平臺以及集成應用軟件平臺,為實現更科學合理的高校數字化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管理數字化:構建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協同的管理信息體系,通過管理信息的同步與共享,暢通學校的信息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精細化,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學數字化:構建綜合教學管理的數字化環境,科學統一的配置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教室、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學模式、手段與方法,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產學研數字化:構建數字化產學研信息平臺,為產學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權威的信息資源,實現教學、科研和實訓一體化,提供開放、協同、高效的數字化產學研環境,促進知識的產生、傳播與管理。
學習數字化:構建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站式服務:實現教師和學生的管理、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主要活動的一站式服務,提高對師生服務的水平,提高對社會的服務能力。
校園信息化全面實現后,學習教育功能、范圍將得到自然擴展,使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突破傳統的概念,延伸其內涵,成為一個可以覆蓋網絡可達范圍的無圍墻的數字化校園。
通過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的實現,將為學校帶來如下的意義:
創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與效益。數字化校園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各項活動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處理大量的管理數據,提高了教、學、管的質量和效率。
數字化校園建設解決信息島問題,推進數據的集中和共享。數字化校園將信息技術融于教育的各個環節,通過全校所有部門的信息編碼統一,使學校的所有信息能夠實時自動的互連互通,資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保證了異構數據庫間的數據交換,消除了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冗余,將學校內部相對獨立分散的網絡應用系統,進行了統一整合,消除了學校信息孤島問題,有效地實現數據共享,消除對數據的重復管理、數據冗余以及數據不同步的問題。學校各個部門分別管理自己業務的相關信息,數據采集入口唯一。所有信息實現共享,當某個部門需要用到其他部門信息的時候,可以直接從網上獲得,這樣就避免了多部門的重復勞動,節約了人力成本,保證了數據的標準化存儲。
三、建設原則
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定要做好整體規劃,避免無序建設;要循序漸進,分布實施,做到建設一個、應用一個、成熟一個,完善一個,逐步形成各類技術規范、建設規范和應用規范。特別在應用系統的建設上,要根據業務部門具體的情況進行建設,既要有整體的時間規劃,又不能在條件還不成熟時硬要上馬。另一方面,還要兼顧突發應用的情況,如果學校發展需要加強某些方面的應用,則要保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優先發展急需的應用系統。
2.整合過渡,保護原有投資
已經建成的軟硬件系統,在教學、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以新一輪校園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整合原有系統的軟硬件設施,保護原有投資。
3.實用性,可管理
主要技術和產品必須具有成熟、穩定、實用的特點,要樹立服務于用戶的宗旨,讓用戶能哆使用方便;同時也要便于管理,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會將大量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對管理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
4.先進性,可靠性
系統設計既要采用超前思維,用到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又要注意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不建議使用不夠成熟、會降低可靠性的方案和技術。運行穩定可靠是首先要滿足的,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系統管理等方面著手,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
四、建設內容
學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內容將包括如下內容:
1、建立數字化校園配套的體系建設,包括信息標準體系、安全體系、運維保障體系等建設;
2、建立統一信息門戶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數據中心平臺等三大基礎平臺,并實現和學校現有財務、圖書館等系統的集成;
3、新建和升級滿足學校管理需要的各類應用系統,包括辦公、人事、實驗室、資產、校友、網絡教學、綜合信息服務、虛擬校園平臺等。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優秀】相關文章:
中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總結06-15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通用10篇)06-28
數字化校園建設匯報材料范文07-03
校園文明建設方案優秀02-27
校園建設方案11-08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自評報告范文03-22
中學校園社團活動建設方案10-27
校園足球建設方案11-23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