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

時間:2024-01-22 07:12:33 分析報告 我要投稿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1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作為當今社會就業難的情況下的很多大學生選擇,而社會經驗不足的我們對于創業過程會遇到重重的困難,其中,主要的問題集中在資金,選擇項目,社會情況等因素。

  在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創業所受到的影的問題來展開的,從得到的各種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的意愿雖然強,但概念很模糊,很多想法對于真正的創業是不可行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沒有聯系到實際,男女的想法也有很大程度不同,但是,大學生的思想新潮,有活力,有積極的態度,對于創業是寶貴的,綜上所述,是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主要情況。大學生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很好的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想法,對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一)大學生創業可能面臨的困難

  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很多困難,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諸多,依照氣重要性排列:個人能力、基于、市場環境、創業伙伴、政府的政策、家庭因素。可見個人因素和機遇主導著大學生創業是否成功,個人因素即是大學生所具備的創業素質。個人因素中的創業性思維和經濟、管理素質決定這大學生創業中對機遇的把握,大學生的個人因素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創業的成與敗。

  大學生在創業中面臨的首要障礙是經驗不足、缺乏社會關系和資金不足。因此,大學生希望在大學的學習、工作中提高自己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技巧,填補在創業中的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的缺陷。現實中大學生創業除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外主要是資金問題,由于銀行貸款的利息高和自己的.積累有限,所以照成大學生在籌集資金面臨困難,從而讓自己的創業夢想與努力摧殘在無資金支配的淤泥中。

  (二)建議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跟創業方面有關的活動,例如“創業規劃打賽”通過參賽,鍛煉個人綜合能力,大大提高自主創業的信心,堅定決心,充分了解創業知識,為走上創業之路做好準備,在活動中加以訓練。

  2、作為學生,對于創業應化被動為主動,應積極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周末到校外做兼職,利用寒暑假到企業或工廠打工。這樣可以在社會充分得到鍛煉,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

  3、學校是最好的資源,大學生應珍惜學校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并且掌握專業知識,多閱讀各種有關書籍,了解有關商業法律,盡可能的完善自己這事將來創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了解社會,深入社會實踐的同時關注所優惠給大學生的畢業政策。

  5、對自己的未來有個合理的人生規劃。

  6、尋找適合的團隊,對創業的成功有更好的幫助。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2

  自1999年清華大學舉辦的首屆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以來,大學生創業闖入了人們的視野,并迅速發展起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成為了大學生提升自主創業能力的堅實平臺。大學生創業作為目前解決就業困難和大學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途徑,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勵。可以說,大學生參與創業,是為社會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今后大學生創業活動將迎來更快的發展。

  20xx年第x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即將拉開帷幕,為協助主辦方辦好本次競賽,同時也能為今后開展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20xx年6月上旬,廣東團省委在全省高校學生開展了一次關于廣東省大學生創業的調研。

  對大學生創業態度的分析

  1、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普遍表示感興趣

  創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大學生則是創業大軍中一股強有力的后備力量。調查結果顯示,87%的學生表示對大學生創業感興趣,只有13%的同學表示不感興趣。

  2、在校大學生對于創業的前景感到充滿挑戰和壓力,但有信心克服困難

  調查中,21%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創業充滿艱辛,44%認為感覺迷惘和充滿壓力。另一方面,94%的調查對象表示在創業歷程中,如果遭遇失敗和挫折,都不會放棄,有信心克服困難,顯示出大學生對于創業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對大學生創業動機的分析

  1、“挑戰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調查中,18%的同學表示希望“挑戰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當今的社會是多元發展的,允許大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市場的多元化、靈活化更加明顯,當代大學生渴望通過創立自己的事業來成就自我,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2、大學生創業相對于社會其它階層具有顯著優勢

  在調查中39%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年輕有活力,勇于拼搏”,21%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專業素質較高”,18%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此外,還有15%的同學認為是“網絡信息能力強”。這些都是大學生所具有的特點和優勢,有利于創業。

  對大學生創業現狀的分析

  1、大學生創業“想法多,實踐少”

  雖然同學們大多表示對于大學生創業有興趣,可是在實際的參與中卻不高,調查顯示,只有不到19%的同學表示“寫過創業(商業)計劃書”,而只有約15%的同學曾經嘗試過創業。以上的數據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創業激情高、想法多,但缺乏實踐。

  2、創業相關信息“想知道,知道少”

  相當部分同學反映“從來沒有接受過此類信息”,而只有不到16%的同學表示“自己能夠主動地尋求創業信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不能有效利用社會現有的綜合信息平臺來服務自身的發展,最終只會在商業競爭中敗下陣來。

  對大學生創業條件的分析

  1、樹立正確的創業觀是創業的基礎條件

  對于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條件,18%的同學認為是“個人或團隊研究成果或專利”,分別有18%和10%的同學認為是“提供各類創業培育和服務”和“得到社會化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而高達32%的同學認為是“個人強烈的價值觀志向”。

  2、資金是大學生創業的物質條件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調查中,有22%的同學認為“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是最需要的條件。家庭富裕的大學生畢竟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少數,要想創業,社會提供的資金對于大學生來說則是非常有力的支持,也是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最渴望得到的支持。

  3、政策支持是大學生創業的保障

  政府政策和市場大環境對于大學生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18%的同學認為首要因素是“家庭經濟條件”,15%的同學認為是“個人能力”,15.5%的同學認為是“政府的政策”,14.5%和12%的同學分別認為是“市場大環境”和“機遇”。其中,政策和市場大環境是大學生們比較關注的,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而政府政策對市場大環境有著強烈的影響,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大學生創業中具有重要作用。

  1、經驗的不足

  在學生創業過程中最大障礙的調查中,7%的同學認為是“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而高達63%的同學認為最大的障礙是“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高校的大學生與社會人員相比是相對知識水平較高、專業技術過硬的群體,缺乏的就是經驗,所以經驗是制約他們創業的一大障礙。

  2、心理素質仍然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在大學生創業困難的調查中,有3.5%的同學認為是“面對風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害怕失敗,害怕賠錢”,對于本來就還是學生沒有足夠資金來源的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3、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不足

  對于自身現有的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否滿足創業要求的調查,有46%的同學覺得自己還不能滿足創業的需求。

  4、創業與學業相沖突的矛盾難以解決

  當創業計劃和學業沖突時,愿意休學創業的同學占7%,愿意邊學習邊創業的占了49%,選擇放棄創業專心學習的'有26%,選擇找人代理創業事務占了11%,其它的占了7%。在校大學生的首要身份是學生,要兼顧學業和創業對在校大學生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

  綜觀這些因素,大學生要實現真正的創業還需要一個過程。一位老師說:“大學生要創業,條件還不是很成熟,大學生應該在大學期間打好基礎,出到社會積累經驗后,創業才會獲得成功”。

  1、在校園營造了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調查的人群中有47.5%的多數同學都認為挑戰杯在校內具有重大影響,它作為一個有效的活動載體,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引起大學生對人生之路的深層次思考,營造了良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

  2、為大學生提供實踐創業的平臺

  調查中,58%的同學認為有很大幫助,受益匪淺。廣東工業大學的周揚同學說到:“‘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給予同學們以創業實踐的機會,這是書本知識無法比擬的,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利補充,對日后我們走出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3、促進高校“產、學、研”的發展,加速大學生創業成果的轉化

  走訪過程中有高校教師這樣說到:“‘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校教學研究的幫助都起了積極的作用,現在很多高校都投入大量資金來促成這項活動。”另外,本次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將進行一次成果對接簽約儀式,這對加速創業成果的轉化,激勵同學們積極創業能起一定的推動作用。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3

  如今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創業的社會,大學生又是創業大軍中的主力,但是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也很明顯: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是對創業大學生的打擊。對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再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并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為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么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為此我們小組對我校學生的創業想法做了調查。本次調查范圍分為兩部分,在校大學生與畢業生,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問卷。其中在校大學生共發出問卷60份,有效回收52份。針對校外畢業生共發出問卷24份,有效回收24份。

  1、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創業的看法、意愿、方向、目的、心理等。

  2、調查創業環境,了解社會、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服務、幫助及想創業大學生對此的滿意度。

  3、調查想創業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創業素質狀況、創業傾向程度、創業團隊的素質。

  1、被調查的在校大學生有男生32人,女生30人。其96%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創業。但是只有69%的同學表示對創業感興趣(這69%的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中有90%的是男性同學,10%的是女性同學),另31%的同學則完全沒有過創業的打算,而在對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發現,選擇創業已經成功或正在創業的人數都為0。不難看出,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表示贊同,但明顯大家還是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在有興趣開展自主創業的學生的性別方面,男性同學占多數。最后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自主創業的成功率為0。

  2、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創業的受社會影響最多,約占總人數的42%;其次是受身邊創業人員的影響,其人數約占總人數的28%;受家庭影響與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同學則各占總人數的15%。有46%的同學選擇的創業目的是積累經驗,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有31%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提前開始人生事業;只有8%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籌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剩余15%的同學的創業目的選擇了其他。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目前較大的社會就業壓力是驅使他們選擇自助創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校學生創業的時候,應該對創業的環境,地點等進行評估,聽取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不應該一意孤行。

  3、對于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外部條件,81%的同學認為應具備資金支持,69%的同學認為應有廣泛的人脈,65%的同學認為應具有創業團隊,35%的同學認為應有良好的經濟形勢,12%的同學選擇了有一定的辦公場所,還有15%的同學選擇了其他條件。“資金支持”、“經驗和社會關系”、“良好的創業團隊”是受訪者普遍認為自主創業時需要的外部條件。在眾多外部條件中最為受訪者所看重的還是“資金的支持”,占到了81%。

  4、關于最吸引畢業生創業的'原因,有50%的畢業生選擇了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有33%的人選擇了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為主宰生活的強者,有25%的人認為創業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有4%的人選擇了創業能挑戰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畢業生選擇有強烈的創業興趣和欲望、通過創業迅速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及對金錢和自由的渴望這三項。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的創業的原因是想讓自身得到鍛煉,占到了受訪者的87%,而33%的受訪者是從解決今后就業問題的角度出發的。

  5、對于“白領文化”與“創業文化”的立場,67%的畢業生先選擇“白領文化”為基礎,以此發展自己的“創業文化”,42%的畢業生認為“白領文化”的風險較小,投資較少,工作穩定,只有8%的畢業生認為“創業文化”選擇做自己的老板,即使冒著風險也值得賭一把,沒有畢業生選擇“打工”和“創業”只要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可以了這一項。再一次印證了大學生現在對自主創業雖然感興趣、有想法,但更多的還是保有一種觀望的心態。

  對此,本組對在校學生創業出發點提出建議: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僅是為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從中鍛煉自己,讓自己在今后的就業之路上,多一些砝碼。在校學生創業的前期,收入會比較低,學生應該樂觀看待,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應該抱怨,不應該懶惰,更不應該自暴自棄。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4

  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市場經濟發展的下的當代大學生對自主創業也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大部分的調查對象認同自主創業,認為其是實現理想的一個途徑,渴望這能憑借自己創業一展身手,但能其付諸實踐的卻屬于少數。大學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民工就業成為我國三大就業問題。目前,我國的結構性事業問題難以解決,應積極采取措施,吸取國外經驗,鼓勵大學生創業。

  在這樣的嚴峻的背景下,長春大學光華學院的學生在學校范圍內開展了一次關于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調查。

  (一)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后的打算、就業意愿等調查以及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的調查,來分析現在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有哪些,從而進一步幫助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進行創業指導和學習。

  (二)調查方式和方法

  1、調查方式

  調查方法是以問卷的方式展開,將在整個長春大學光華學院的a、b兩個校區內的寢室、食堂、操場、教室等地進行隨機調查。

  將取得的調查結果采取分層抽樣法,先將大學生按照性別分為兩類,分析男女比例。再按年級劃分為四類,抽取樣本。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xx大學xx學院內的在校大學生,由于數量較多范圍廣,從而采取非全面的調研。

  (三)調查具體內容

  1、調查大學生創業受性別影響的程度;

  2、調查大學生創業意愿的比率;

  3、調查大學生創業受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基本情況介紹

  本次市場調查采取了發放問卷調查的'方式,為保證回收問卷滿足90份這一樣本容量,采取人員全程陪同,認真填寫的原則。最終,達到90份有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受訪問男女比例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約48.8%為女生,約51.1%為男生。男女比例較為平均。

  2、受訪問年級分布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大一有30位學生,大二47位,大三11位,大四2位。由于調查時間原因多數大四人員以退校,所以除大四人員以外,年級分布較為合理。

  (三)具體情況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創業的意愿還是很強的,男生的自主創業的意愿相對與女生要強烈一點,女生更傾向于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選擇創業地點時也往往會選擇離自己家庭較近的地區。而男生在創業問題上更大膽,更有主見性。現在校學生中正在創業的學生幾乎沒有,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在完成學業之后進行創業計劃,畢竟對現如今的我們來說,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

  大一中選擇找合適的工作人數所占比重較高,但自己創業的人數有23%,而出國留學則相對較少。由于,大一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少,故存在著一定的理想主義;大二學生中,找工作的比重明顯比大一高,自己創業的比重只有12.8%;而大三學生中,對未來有了一定的現實認識,故而找工作的比例很高,想要一份安穩的工作。

  在表2中,我們看到在大學生創業方向中,有10%的大學生選擇對當今熱門專業進行創業;有20%的大學生選擇與自己專業相結合的進行創業;有70%的大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創業。而相對于對啟動資金較少和開發風險較小的方面沒有選擇,可能是因為大學生對創業的激情還很大,對現實社會的認識還很小,故而沒有想到資金等方面的問題。

  在對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在選擇感興趣的行業時,76%的人選擇了小型餐飲行業,12%的人選擇了商品零售業,極少數的人選擇了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從中可以看出,人們更偏向于市場上的服務行業,在我們調查的眾多人群中,管理學院占了絕大多數比例,因此,普遍大家都選擇與自己專業有一定關系的行業。

  在調查中也發現,96%的人認為社會狀態和政治情況對創業有影響,而在創業中對其影響最大的困難中缺乏創業資金是被他們視為了最大的困難,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是富二代,有父母的資金援助,他們想要創業更多的得靠自己,而資金往往也是創業的基底,也是最不能輕易得到的東西。所以,也有部分人希望在大學生創業途中得到資金的保障。缺少管理經驗也被大部分人視作了最大困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寧愿讓職位空缺,也不愿意聘請那些沒有必要技能、經驗的大學生。因此,這不僅是光華學院學生所感受到的壓力,也可能正是所有大學生所要面臨的困難。

  在調查中我們也得知,87%的大學生希望在創業環境、社會的關注程度和政策支持上得到保障,這也與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極大的關系。83%的調查者認為,在競爭相對激烈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年輕有活力,勇于拼搏是他們的優勢,學習能力強也是大學生所具備的競爭優勢。資金仍是大家所要面對和承受的重要問題,其次是市場環境,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穩步發展,市場越來越廣闊,人們不再單一地將目光放在國內市場,開始有計劃地開拓國外市場,對此,占領商機十分必要。人脈關系也是影響創業最重要的客觀因素的三項中的一項,人們常說,人脈關系就像一張大網,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走向成功的階梯,所以,平時我們就要注重與周圍人的關系,也可以說,不知不覺我們就在為今后作鋪墊。80%的大學生選擇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開展創業,東部有良好的創業條件,有豐富的資源和多元化的市場,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13%的學生選擇離自己家庭較近的地區,有熟悉的環境和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系都可以成為創業的墊腳石。

  (一)調查方法的不完善

  此次調查沒有完全按照調查方式的設想,為了更好的獲取第一手資料小組六人在食堂、操場、班級以及寢室分別進行調查。調查方法不夠科學,有些盲目。

  (二)調查結果的不精確

  本次關于大學生創業環境的調查中,回收的問卷全部靠手工統計、整理。因此,在統計、整理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誤差,而小茶本身樣本容量不大,因此這些誤差可能會使調查的結果出現一些偏差。

  (三)調查結論的片面性

  整篇調查報告為本組人員的整理,其中涉及到的數據以及本小組人員能力都存在局限性。所以,調查結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整個調查問卷僅限于長春大學光華學院小范圍內的發放,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學生。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5

  當今社會人口不斷激增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資源趨于匱乏、環境承受能力不斷下降、污染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們將面臨最為嚴峻和現實就業問題,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學生、學校、公司、政府又該如何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問題。

  教育能夠使一個人學會學習,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預期目標,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范等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發展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教育對于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30億經濟活動人口中,失業人口有1至5億,不充分就業人口有7.5億至9億,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如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一樣,就業形勢比較嚴峻。而我國高校連續幾年的擴招,增幅較大,又造成了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昔日被譽為“國之棟梁”、“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所以就業問題的本質不是因為工作崗位的缺少,而是當前社會大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要求也隨之上升。大學生們普遍蜂擁盲從熱門崗位,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份輕松而又高福利的工作。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考驗,希望高學歷能夠使自己在眾多待業者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就我的個人觀點而言,一味盲目的死讀書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清楚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的,自己處理好學校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地方,邊學習邊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從而來適應這個社會。

  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了我校大學生對于就業創業的看法以及對今后工作有什么打算。少部分同學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是混個文憑而已。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大學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臺階,我們不應該浪費生命,把精力放在游戲娛樂上,應該好好利用寶貴而有限的時間,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就業形勢絕非一片黯淡,只要正確分析和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必能撥云見日,縱橫廣闊職場。

  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脫節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到以后的工作當中去。大學時代所選擇的專業也與未來的工作關系不大。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缺少學習積極性。

  1、學校可以多組織同學們在業余時間開展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組織能力、時間能力。

  2、學校的'教育當跟上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需求,可以與公司合作,通過開辦工作室的方式幫助學生較早的了解社會工作的流程、適應工作的壓力。

  3、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作為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4、國家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社會上的就業創業鼓勵政策,例如鼓勵應屆畢業生下鄉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走出城市能為貧困山區支教、幫助山村孩子學習,國家應該在全國范圍多宣傳勞動不分貴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

  5、國家可以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為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做好引導工作。

  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畢業生們要看清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地去爭取、拼搏、奮斗,闖過就業這個難關,尋求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還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和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分析】相關文章:

大學生“村官”創業分析論文09-24

關于美國大學創業調查報告分析05-19

關于大學生就業創業調查分析調查報告(精選6篇)03-03

大學生創業軟能力的調查與分析報告06-21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05-19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02-20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03-28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01-05

大學生返鄉創業調查報告12-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日本午夜线观看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