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3-03-01 08:23:26 改造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

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1

  根據精神,為確保我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具體工作內容

  城鄉風貌改造的范圍。城鄉風貌改造范圍覆蓋全區城鄉,具體包括各市、縣、鄉鎮,以及沿我區主要交通干道兩側的村屯、旅游景區景點周邊的村屯等。

  城鄉風貌改造的重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改造“竹筒房”和對改造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具體包括:

  1.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兩側的建筑物外立面改造;

  2.主要交通干道兩側可視范圍的村莊房屋外立面改造;

  3.建制鎮以上城市臨街而建的“竹筒房”改造;

  4.城市主干道可視范圍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

  5.改造區域的城鎮基礎設施、市政公共設施配套和環境綜合整治。

  城鄉風貌改造的工作內容。

  1.建筑物的改造。一是對建筑構造具備改造條件的“竹筒房”,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以改善通風、采光條件,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對其外立面進行改造。二是對具備整體拆除新建條件的“竹筒房”,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的建設方式,建設具有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的新街區。三是對不具備整體拆除新建條件的“竹筒房”,著重對其外立面進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

  2.市政基礎設施配套。主要是結合“竹筒房”外立面改造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鋪砌沿街路面,實施管線下地工程,種植行道樹及綠地,配套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等,改善居住環境。

  3.規范戶外設施。主要是拆除建筑臨街面外置防護欄,拆除、改造和規范設置建筑臨街面各類雨篷,對商鋪的店招、店牌、燈箱、廣告、電話亭、書報亭、果屑桶以及城市家俱等進行統一設計、科學設置、規范管理。

  4.改造城市景觀。重點是研究、提煉具有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元素,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小品,形成極具多樣性、地方性和觀賞性的特有的城鎮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5.推出一批富有壯鄉特色的民族村鎮。重點是對交通沿線、旅游景點周邊的村鎮,根據不同地域、民族、民俗、景觀的特點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富有××特色的民族村鎮。

  二、時間安排和工作步驟

  結合我區實際,全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從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用三年時間分四期工程組織實施。

  工程分期及改造范圍。

  一期工程。抓好××—百色高速公路沿線村鎮、右江河谷走廊沿線村鎮的城鄉風貌改造試點。

  二期工程。完成各市主要出入口、主要街道和重要節點,全區各高速公路和西江、柳江、紅水河、欽江、南流江等主要江河沿線城鎮、村莊以及各旅游景區景點所在村屯的風貌改造。

  三期工程。完成全區所有縣城、建制鎮主要交通出入口和主要干道兩側、重要街道節點,一、二級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鄉鎮、村莊以及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風貌改造。

  四期工程。完成1萬個左右的自然村風貌改造。

  一期工程的工作步驟。

  一期工程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大力宣傳,廣泛動員。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開展城鄉風貌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標要求、進展情況、工作成效以及先進典型,切實把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全區城鄉風貌改造的濃厚氛圍。

  第二階段:制定規劃,分步實施。按照的要求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實施”的原則,組織編制城鄉風貌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按法定程序批準后組織實施。同時,以縣為單位制定實施方案,報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已編制了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地區,要與相關總體規劃要求相銜接,不夠完善的要進一步修訂;未編制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地區,必須按要求完成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編制。在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指導下,對每棟建筑的改造進行設計,繪制效果圖,編制施工方案和工程預算。

  第三階段:申報項目,組織實施。建設項目實行分級負責,設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改造項目,由各市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工作進度,指導做好規劃設計,核準建設內容、工程量和單位造價,并安排補助資金。縣、鄉鎮、村范圍的改造項目,原則上由所在縣負責。自治區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工作進度,指導做好規劃設計、核準建設內容、安排補助資金。項目一經核準,要盡快實施,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第四階段:考核驗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結合城鄉風貌改造的目標考核體系和相關制度,對改造項目進行考核驗收。

  第五階段:總結表彰。對城鄉風貌改造一期工程進行總結,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

  各地在組織實施中可根據實際靈活確定各階段的工作計劃,并參照安排好二、三、四期工程的具體工作計劃。

  三、工作措施

  成立工作機構。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其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陳際瓦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高雄 自治區副主席

  副組長:張振東 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宋繼東 自治區建設廳廳長

  成員:張紅偉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巡視員

  邱祖強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杰云 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

  張文軍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韋力平 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

  李小林 自治區交通廳總工程師

  陸斌 自治區審計廳副廳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自治區建設廳,辦公室主任由韋力平同志兼任。各市、縣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

  明確職責分工。要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各方齊抓共管、整體有序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分工明確,落實責任,做到任務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1.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進行組織、指導和協調,制訂政策措施,審定改造方案,確定改造范圍,督查工作進度,并對改造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決策。

  2.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全區城鄉風貌改造的日常工作。貫徹落實領導小組有關決議,督辦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定期匯報改造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請示改造實施中的有關問題,組織改造成果各階

  段驗收,統籌協調各部門整體推進,掌握動態、總結經驗。

  3.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自治區建設廳牽頭負責項目實施的指導和協調,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城鄉風貌改造實施方案;制定改造的標準、范圍和技術規范,審定各市制定的城鄉風貌改造方案、范圍和標準;對城鄉風貌改造試點工程進行技術指導,統籌協調補助資金,跟蹤檢查各市、縣項目開展情況,在各地竣工驗收后組織抽查驗收;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負責城鄉風貌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等的審批、核準工作,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檢查指導。自治區財政廳負責籌措和撥付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監督指導財政性資金的規范使用,并對口爭取中央資金支持。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負責協調城鄉風貌改造中的項目用地問題,查處違反規定審批“竹筒房”建設用地的行為。自治區審計廳負責對政府投資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組織對改造項目的建設進程、決算實施專項審計。自治區交通廳負責對城鄉風貌改造涉及公路、水路相關設施的改造完善工作。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負責協調做好城鄉風貌改造中的輿論宣傳工作。

  4.相關市人民政府的職責:組織協調轄區各縣開展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指導制定工作方案和項目計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整合落實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統籌工作進度,加強督促檢查。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參照自治區有關單位的職責確定。

  5.相關縣人民政府的職責:承擔城鄉風貌改造試點工作的直接組織領導責任,組織實施工作方案,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整合落實縣財政專項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統籌工作進度,加強督促檢查,開展工程質量監督,組織竣工驗收。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參照自治區有關單位的職責確定。

  加大投入力度。2011年,自治區安排一定額度的城鄉風貌改造前期工作經費和試點補助經費。2011-2012年,自治區財政按照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確定的改造計劃,安排占年度改造計劃財政補助額度約30%的專項經費,專門用于規劃設計補助、貸款貼息和以獎代補;其余70%的財政補助額度,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通過貸款貼息、財政擔保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在貸款方式、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各市、縣也要把城鄉風貌改造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相應的城鄉風貌改造財政專項資金,確保城鄉風貌改造項目建設的資金需要。各市要建立專門的融資平臺,積極爭取發行企業債券;加大融資開發力度,將房地產開發與城鄉風貌改造結合起來,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社會捐助、個人捐贈等民間資本投入,利用信托、債券等金融工具,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

  完善工作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任務層級分解、責任明確、責權利相適應的城鄉風貌改造工程管理體系。建立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城鄉風貌改造項目政府補助資金要做到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實行報賬制管理。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對資金和項目的監管,定期對資金的撥付、到位、配套和使用情況進行追蹤檢查和審計,保證資金合理使用并發揮效益。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減免相關費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建立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項目進度報送工作,及時掌握工作動態,把握工作方向,協調工作進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嚴格招投標管理,確保招投標公開、公平、公正,認真做好合同履約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城鄉風貌改造項目規劃設計審查、財政資金審計監督、工程質量和安全、竣工驗收、表彰激勵等制度,保障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順利推進。

  加強指導和服務。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和自治區直屬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扎實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加強聯系和合作,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在城鄉風貌改造工作中的職能作用,抓好城鄉風貌改造目標任務的細化與落實。要建立改造項目跟蹤服務制度以及領導掛鉤制度,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深入開展。要加大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重點做好指導城鄉風貌改造的規劃、設計以及對歷史風貌建筑、歷史遺存的保護和傳承,督促有關設計部門完成指定的規劃和風貌改造設計工作;加快項目立項、審批等工作;做好財政資金籌措,監督指導財政資金的規范使用,加強對城鄉風貌改造專項資金預算管理、核撥等工作;協調解決城鄉風貌改造中的項目用地問題;加強對項目建設資金的審計監督,組織對項目的建設進程、結算實施審計監督。

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2

  根據《x××自治區委員會、××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城鄉風貌改造的若干意見》(桂發〔20xx〕22號)精神,為確保我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具體工作內容

  (一)城鄉風貌改造的范圍。城鄉風貌改造范圍覆蓋全區城鄉,具體包括各市、縣(市、區)、鄉鎮,以及沿我區主要交通干道(含高速公路、二級公路、鐵路、水路)兩側的村屯、旅游景區景點周邊的村屯等。

  (二)城鄉風貌改造的重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改造“竹筒房”和對改造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具體包括:

  1.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兩側的建筑物外立面改造;

  2.主要交通干道兩側可視范圍的村莊房屋外立面改造;

  3.建制鎮以上城市臨街而建的“竹筒房”改造;

  4.城市主干道可視范圍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

  5.改造區域的城鎮基礎設施、市政公共設施配套和環境綜合整治。

  (三)城鄉風貌改造的工作內容。

  1.建筑物的改造。一是對建筑構造具備改造條件的“竹筒房”,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以改善通風、采光條件,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對其外立面進行改造。二是對具備整體拆除新建條件的“竹筒房”,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的建設方式,建設具有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的新街區。三是對不具備整體拆除新建條件的“竹筒房”,著重對其外立面進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

  2.市政基礎設施配套。主要是結合“竹筒房”外立面改造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鋪砌沿街路面,實施管線下地工程,種植行道樹及綠地,配套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等,改善居住環境。

  3.規范戶外設施。主要是拆除建筑臨街面外置防護欄,拆除、改造和規范設置建筑臨街面各類雨篷,對商鋪的店招、店牌、燈箱、廣告、電話亭、書報亭、果屑桶以及城市家俱等進行統一設計、科學設置、規范管理。

  4.改造城市景觀。重點是研究、提煉具有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元素,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小品,形成極具多樣性、地方性和觀賞性的特有的城鎮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5.推出一批富有壯鄉特色的民族村鎮。重點是對交通沿線、旅游景點周邊的村鎮,根據不同地域、民族、民俗、景觀的特點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富有××特色的民族村鎮。

  二、時間安排和工作步驟

  結合我區實際,全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從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用三年時間分四期工程組織實施。

  (一)工程分期及改造范圍。

  一期工程(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抓好××―百色高速公路沿線村鎮、右江河谷走廊沿線村鎮的城鄉風貌改造試點(含建筑立面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園林綠化和廣場、小品的建設,下同)。

  二期工程(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完成各市(含縣級市)主要出入口、主要街道和重要節點,全區各高速公路和西江、柳江、紅水河、欽江、南流江等主要江河沿線城鎮、村莊以及各旅游景區景點所在村屯的風貌改造。

  三期工程(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完成全區所有縣城、建制鎮主要交通出入口和主要干道兩側、重要街道節點,一、二級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鄉鎮、村莊以及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風貌改造。

  四期工程(20xx年1月至20xx年9月)。完成1萬個左右的自然村風貌改造。

  (二)一期工程的工作步驟。

  一期工程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9月):大力宣傳,廣泛動員。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開展城鄉風貌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標要求、進展情況、工作成效以及先進典型,切實把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全區城鄉風貌改造的濃厚氛圍。

  第二階段(20xx年9―10月上旬):制定規劃,分步實施。按照《城鄉規劃法》的要求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實施”的原則,組織編制城鄉風貌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按法定程序批準后組織實施。同時,以縣為單位制定實施方案,報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已編制了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地區,要與相關總體規劃要求相銜接,不夠完善的要進一步修訂;未編制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地區,必須按要求完成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編制。在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的指導下,對每棟建筑的改造進行設計,繪制效果圖,編制施工方案和工程預算。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中旬至l2月上旬):申報項目,組織實施。建設項目實行分級負責,設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改造項目,由各市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工作進度,指導做好規劃設計,核準建設內容、工程量和單位造價,并安排補助資金。縣(市)、鄉鎮、村范圍的改造項目,原則上由所在縣(市)負責。自治區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工作進度,指導做好規劃設計、核準建設內容、安排補助資金。項目一經核準,要盡快實施,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第四階段(20xx年12月中旬):考核驗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結合城鄉風貌改造的目標考核體系和相關制度,對改造項目進行考核驗收。

  第五階段(20xx年12月下旬):總結表彰。對城鄉風貌改造一期工程進行總結,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

  各地在組織實施中可根據實際靈活確定各階段的工作計劃,并參照安排好二、三、四期工程的具體工作計劃。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工作機構。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其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陳瓦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高自治區副主席

  副組長:張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宋東 自治區建設廳廳長

  成員:張偉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巡視員

  邱強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云 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

  張軍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韋平 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

  李林 自治區交通廳總工程師

  陸自治區審計廳副廳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自治區建設廳,辦公室主任由韋力平同志兼任。各市、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明確職責分工。要完善協調機制,形成各方齊抓共管、整體有序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分工明確,落實責任,做到任務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1.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進行組織、指導和協調,制訂政策措施,審定改造方案,確定改造范圍,督查工作進度,并對改造實施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決策。

  2.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全區城鄉風貌改造的日常工作。貫徹落實領導小組有關決議,督辦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定期匯報改造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請示改造實施中的有關問題,組織改造成果各階段驗收,統籌協調各部門整體推進,掌握動態、總結經驗。

  3.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自治區建設廳牽頭負責項目實施的指導和協調,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城鄉風貌改造實施方案;制定改造的標準、范圍和技術規范,審定各市制定的城鄉風貌改造方案、范圍和標準;對城鄉風貌改造試點工程進行技術指導,統籌協調補助資金,跟蹤檢查各市、縣(市、區)項目開展情況,在各地竣工驗收后組織抽查驗收;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負責城鄉風貌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等的審批、核準工作,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檢查指導。自治區財政廳負責籌措和撥付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監督指導財政性資金的規范使用,并對口爭取中央資金支持。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負責協調城鄉風貌改造中的.項目用地問題,查處違反規定審批“竹筒房”建設用地的行為。自治區審計廳負責對政府投資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組織對改造項目的建設進程、決算實施專項審計。自治區交通廳負責對城鄉風貌改造涉及公路、水路相關設施的改造完善工作。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負責協調做好城鄉風貌改造中的輿論宣傳工作。

  4.相關市人民政府的職責:組織協調轄區各縣(市、區)開展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指導制定工作方案和項目計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整合落實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統籌工作進度,加強督促檢查。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參照自治區有關單位的職責確定。

  5.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的職責:承擔城鄉風貌改造試點工作的直接組織領導責任,組織實施工作方案,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整合落實縣財政專項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統籌工作進度,加強督促檢查,開展工程質量監督,組織竣工驗收。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參照自治區有關單位的職責確定。

  (三)加大投入力度。20xx年,自治區安排一定額度的城鄉風貌改造前期工作經費和試點補助經費。20xx-20xx年,自治區財政按照城鄉風貌改造規劃確定的改造計劃,安排占年度改造計劃財政補助額度約30%的專項經費,專門用于規劃設計補助、貸款貼息和以獎代補;其余70%的財政補助額度,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通過貸款貼息、財政擔保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在貸款方式、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各市、縣(市、區)也要把城鄉風貌改造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相應的城鄉風貌改造財政專項資金,確保城鄉風貌改造項目建設的資金需要。各市要建立專門的融資平臺,積極爭取發行企業債券;加大融資開發力度,將房地產開發與城鄉風貌改造結合起來,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社會捐助、個人捐贈等民間資本投入,利用信托、債券等金融工具,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

  (四)完善工作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任務層級分解、責任明確、責權利相適應的城鄉風貌改造工程管理體系。建立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城鄉風貌改造項目政府補助資金要做到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實行報賬制管理。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對資金和項目的監管,定期對資金的撥付、到位、配套和使用情況進行追蹤檢查和審計,保證資金合理使用并發揮效益。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減免相關費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建立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項目進度報送工作,及時掌握工作動態,把握工作方向,協調工作進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嚴格招投標管理,確保招投標公開、公平、公正,認真做好合同履約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城鄉風貌改造項目規劃設計審查、財政資金審計監督、工程質量和安全、竣工驗收、表彰激勵等制度,保障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順利推進。

  (五)加強指導和服務。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和自治區直屬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扎實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加強聯系和合作,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在城鄉風貌改造工作中的職能作用,抓好城鄉風貌改造目標任務的細化與落實。要建立改造項目跟蹤服務制度以及領導掛鉤制度,推進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深入開展。要加大對城鄉風貌改造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重點做好指導城鄉風貌改造的規劃、設計以及對歷史風貌建筑、歷史遺存的保護和傳承,督促有關設計部門完成指定的規劃和風貌改造設計工作;加快項目立項、審批等工作;做好財政資金籌措,監督指導財政資金的規范使用,加強對城鄉風貌改造專項資金預算管理、核撥等工作;協調解決城鄉風貌改造中的項目用地問題;加強對項目建設資金的審計監督,組織對項目的建設進程、結算實施審計監督。

【城鄉風貌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風貌改造實施方案(通用5篇)05-19

城市設計在舊城風貌改造中的作用論文03-17

改造實施方案11-03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08-01

電路改造的實施方案07-25

設備改造實施方案11-03

改造實施方案15篇11-03

老舊社區改造實施方案09-13

鄉村風貌提升實施方案(通用5篇)05-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愉拍国产自91 | 在线日韩中文自拍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