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建造觀后感

時間:2022-12-27 08:52:38 感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6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6篇)

  大國建造觀后感1

  那天晚上,第一次看了《大國崛起》這部歷史篇,感觸甚多。《大國崛起》說了些什么呢?

  總的來說就是這些,《大國崛起》講述九國歷史,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霸權的欣賞。《大國崛起》不厭其煩地向觀眾展示:大國“擁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榮耀”和“豐富多彩”的稱霸故事。《大國崛起》飽含對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推崇。《大國崛起》始終貫穿著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褒揚,可以說達到了迷戀程度。(《大國崛起》給了《國富論》異常高的地位,著墨極為厚重,不僅大量引用亞當?斯密的原話,而且排出強大的專家陣容疊加贊賞。)《大國崛起》浸透著對資產階級價值觀的贊揚。《大國崛起》充斥著美化殖民主義的言辭,對殖民人物往往贊賞有加。

  讓我們看一看尊重史實的學者們是怎樣寫的。“西部的開拓是在剝奪印第安人土地的過程中實現的。對特庫姆塞領導的泛印第安人運動的鎮壓,結束了東部印第安人聯合抵抗白人侵犯的歷史。在1830年代,杰克遜總統實行強迫印第安人西遷的政策。中西部農業商品生產和南部棉花種植園經濟的擴大使白人擴張主義者急切地奪取印第安人的土地。1830年國會通過了《遷移法》(RemovalAct)。這是強迫印第安人西遷的法律依據。印第安人部族如索克斯(Saux)和福克斯(Fox)人在酋長黑鷹領導下進行了反抗斗爭,于1832年試圖返回伊諾斯西北部的家園,遭到伊利諾斯州長派出的民兵的殺戮。住在佐治亞西部至密西西比河和向北到北卡羅來納西部和田納西東部的四大印第安人部族奇卡索人(Chickasaws)、克里克人、喬克托人(Chocktaws)和切羅基人進行了抵抗。佛羅里達的塞米諾爾人也一直頑強抵抗,但都遭遇到失敗。1844年,美國東部的3/4的印第安人被迫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而未遷走的30000印第安人大多留在蘇必利爾湖的偏遠地區。印第安人在遷徙中約減少了1/3的人口。美國的大陸擴張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墳場上。”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于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后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繡花鞋。

  大國建造觀后感2

  只有開創新的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國家才有可能有跟別的國家不一樣的突破并強盛起來。

  15世紀,歐洲最早誕生的兩個民族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國家力量支持下進行航海冒險: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揮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們開辟了從大西洋往南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在伊麗莎貝爾女王的資助下,哥倫布代表西班牙抵達了美洲。

  當麥哲倫完成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終于由地理大發現連接成一個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國也由此誕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競爭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線和殖民掠奪建立起勢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國,并在16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第一代世界大國。

  但是,這兩個依靠掠奪迅速崛起,卻在戰爭中揮霍財富而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帝國很快盛極而衰,世界舞臺上的一次大戲悲劇性落幕。

  恩里克王子雖然沒有親自出海,但是他設立航海學校,以國家名義持續地鼓勵航海事業,他終身未娶,為航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葡萄牙由此向海外擴張開啟了與各國的貿易,日漸強盛。西班牙也是因航海而與葡萄牙相互競爭,勢力遍布全球,兩國成為第一代世界大國。

  他們的航海冒險不說對他們自己的國家有益,對我們也是有益的,沒有他們的航海探險我們就不會知道世界還有這么多的國家和豐富多彩的世界,而是一意孤行地認為我們所處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央,我們這里就是世界的全部。多虧了他們,這個地球才被拼湊完整;我們也才知道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圓的;我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這個神秘的地球;才有了各國的文化交流。

  同樣的,只反復做一件事不注意其他方面這個國家也會衰退。就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只知道掠奪和揮霍財富,這并非長久之計,還應該發展國家的各個方面。我們國家的宋朝重文輕武,別的國家就能輕易攻破城池,趁虛而入,這是同樣的道理。

  大國建造觀后感3

  因為工作的緣故,不得已,才又看了一遍央視十年前的大手筆——《大國崛起》。以前看這部片子,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消磨時間,或是純粹為了找點樂子。現在再看這部片子,則是希望能從更專業的角度來解讀它,更希望對大國的崛起之路有一個更好的總結。

  作為一部成功的紀錄片,《大國崛起》在整部片子的謀篇布局上可謂匠心獨運。細心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這部片子從第一集開始到第十二集結束,數不清的疑問貫穿在每一集片子中。比如第一集海洋時代里在描寫葡萄牙人對于海洋世界的遐想時曾這樣寫道:世界真的是托勒密描繪的這個樣子嗎?大西洋真的無法航行嗎?巨大的問號折磨著歐洲大陸,也燃燒著癡迷于地理學和航海戰略的恩里克王子。

  這種描述方式或者說闡述方法,我們在每一集里都可以看到,正是通過這樣層層設扣哦方式,觀眾的胃口被有效地調動起來,故事的推進也顯得更有邏輯性。事實上,層層設扣,是紀錄片一種非常重要的講故事的方式,它不僅應用于紀錄片,在電影里中也是屢見不鮮。究其原因,自然是由于人類對于未知的渴望,這似乎是人的一種本能。

  “層層設扣”幫助紀錄片更好的推進節奏,但嚴密的邏輯只能保證一部片子不出現硬傷,并不能確保它一定會好看。對觀眾而言,一部紀錄片首先要好看,其次才能關注其邏輯性等其他方面。因此,如何選擇一種適合觀眾的,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的講述方法,就變得尤為重要。

  “油畫上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皺領、寬大衣袖、繡金披紗來裝飾的女性,就是當時英國的統治者——伊麗莎白一世。在重疊繁復的服裝下,婦女的形體不見了,人們記住的是一個莊嚴高傲的王權偶像。”這是大國崛起第三集:走向現代的一個段落篇章。這里,片子以伊麗莎白女王,這個英國走向現代的關鍵性人物為核心來展開故事。通過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來傳奇一系列轟動一時的大事件,我們姑且可以稱作“以小見大”,實際上,對觀眾而言,歷史無論多么的波瀾壯闊,波濤洶涌,它終究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或者說終究算是一個故事。對很多現代人而言,我們很難想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革命的困難,生存的危機等一系列在今天已經被輕而易舉解決的難題。因此,人,只有人的故事,才能更容易引發人的同感,引發觀眾的感同身受。

  在大國崛起的故事中,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幕幕冷冰冰的油畫,相反,他方佛是發生在我們眼前的一樁樁正在發生的故事。這就是通過小人物,地點這種星星之火,最終引發的燎原之勢。

  當然,大國舉起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央視自身的平臺具有無可比擬性,國家級的資源調動能力也不是一般的機構能夠制作單位能夠想象的,但所幸,他它是一部好片子。

  說完了紀錄片講故事的方法,接下來也許我們可以談談片子本身的內容。大國,崛起。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心里都別有一番滋味。歷史上,中國曾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大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曾為人類歷史的進程做出的巨大貢獻。然而,近代以來,輝煌一時的封建主義卻成了中國前進的絆腳石,中國的發展一度陷入停滯,被西方各國遠遠的甩在身后。戰爭以來,中國就開始不斷遭到西方列強的蹂躪,羞辱,甚至差點走上被肢解的命運,很多歷史學家都把中國的近代史形容成一部屈辱史,正是在那個時期“東亞病夫”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中國人的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

  進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逐步完成了國家獨立,民族統一。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運動更是讓中國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發展奇跡。今天的中國早已擺脫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成為國際舞臺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隨著國力的增強,埋藏在中國人心里的那顆大國之心也隨之顯露。從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到地方的普通百姓,沒有一個人會懷疑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能力,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心態。在這個時間點,大國崛起的播出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片子中的九個世界大國,崛起的路徑不盡相同。葡萄牙、西班牙靠的是最到完成國家統一的先發優勢而稱霸海洋;荷蘭憑借發達的工商業而享譽全球;英國最早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體制保障;法蘭西以深邃的思想解放人性,號召人們解放思想,追逐自由;德意志從分裂走向統一,確立了統一的國內市場,為經濟的騰飛打下基礎;沙俄則靠著強大的君主專制開啟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沙皇改革;日本始終堅持與強者為伍,終于走在世界前列;美利堅甩開歷史包袱,開創了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那么,中國,中國的崛起靠什么?我們不得已而知,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單純借鑒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就可以嗎?顯然,歷史的無數經驗告訴我們,no。那么,人才、技術、體制、機制、市場潛力、國民素質、人文精神,中國又有哪些能夠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呢?

  大國建造觀后感4

  “忽視過去的人,在未來行程里只是一個缺乏思想準備的匆匆過客。忽視過去的國家,面對世界變局,將不會有成熟的選擇。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風險。走過六十年,回首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興替的大國演變,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一件事,讓歷史照亮未來的行程。”

  國人現在越來越熱衷關注歷史,似乎是易中天和于丹帶領百家講壇發動起來的。CCTV做的這個片子立意很新,大國崛起,是歷史又不全部是歷史,是歷史又不是全部的歷史。

  確實是歷史,但仍然有很大的篇幅在說經濟說人物說文化。確實是歷史,但不是全部的歷史,只是截取一些片斷,這些片斷是它崛起的歷史。

  看歷史不只是了解更是為了借鑒,學習本國的歷史和學習大國的歷史都是具有深刻意義的。看完之后你會知道,無論這個國家歷史是否悠久,它都具備自己獨特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經濟上的,體制上的',法律上的,這種文化就是所謂大國文化,這種文化是大國崛起的力量,更是大國得以不倒的基石。

  荷蘭人的文化是經濟,他們曾經控制了幾乎整個世界的經濟活動;日本人的文化是學習,從中國到西方他們永遠跟在強者的身后;法國人的文化是自由,轟轟烈烈的馬賽曲從這里唱響,夾帶著自由的呼聲;德國人的文化是自省,大戰把國家毀了,可是廢墟之上迅速站起來的還是德意志人。等等這些都是大國的文化,有了這些文化一個國家才是大國,國家才足夠完整,任何武力的或喪失文化的征服都太過蒼白。

  之于中國,始終在走著成為大國的道路但至今仍然不是大國,中國的文化是什么?很多。從古代的仁義到現代的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文化太多太深,所以很難找到核心文化。中國人太多,歷史太深,找到一個全民族認同的核心文化談何容易,更何況許多代表傳統文化價值的東西正在遺失,試問遺失掉的精華拿什么來補?

  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仍然需要學習,但是有的時候我們還是高看了自己,我們仍然認為我們是大國這讓我們很難放下姿態。彼得大帝隱姓埋名去歐洲學習,甚至在國家的最西端建立新的首都;日本人的使團遍布所有世界大國,明治維新終于走上大國的道路。中國人呢?很難看到這樣的學習精神,很多人出國但有多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的,開開眼界享受享受則已,這才是要命的。

  誠然,國家電視臺尤其是中國的國家電視臺做的片子免不了有輿論的導向,說到俄羅斯不談他們回歸資本主義框架的事情,于是那一集直接做成了蘇聯。片中還提到,荷蘭英國和美國是真正意義上征服過世界的國家,因為只有經濟征服才算征服,這一點也符合目前國家一心搞經濟的戰略。但,這是可以原諒的,總的來說,片子做的還相對客觀,那百分之二十的政治需要也不必深究。

  大國崛起這個命題很值得思考,尤其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這套片子很有想法,至少是個拋磚引玉,也算是善舉罷。

  大國建造觀后感5

  《大國崛起》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樣化的視野,描述了自15世紀開始500年的時光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九個國家相繼稱霸世界,并日益成為超級強國的歷程,從政治、經濟、思想、宗教、藝術、軍事、外交等多個角度分析大國興衰的成敗得失。探究其興盛背后的原因。

  放眼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的葡萄牙,這論面積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份,15世紀時還不到100萬的人口的小國,當初僅僅是為了獲取香料這個簡單的愿望,卻開創了真正好處上的大航海時代。他的成長,如同一艘小船經歷了海上的大風大浪,日益看到聳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燈塔,到了16世紀出這個人口只有150萬的國家,成為了第一代世界大國。我們能夠看到,國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積來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氣和不屈的傲氣。

  再觀位于歐洲中部的德國,記得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曾說過:“正是由于窮困,所以要辦教育。”在這個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僅柏林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難怪德軍總參謀長毛奇早就自豪的說過:“德國的勝利早已在小學生的講臺上決定了!”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人類不斷延續,永不熄滅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國家的精神傳遞的骨干,德國正以這一點換來了最終的勝利。而我們中國的教育制度存在著不可否認的弊端,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社會現實告訴我們成效微弱。

  在眾多國家中,我們不得不承認東亞島國日本,這個我們中國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卻以他強大的國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們的前頭。他以前和我們的大清帝國一樣,資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樣慘痛的遭受著西方列強無止境的入侵。然而,應對同樣的狀況,他們看到中國“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頂禮膜拜所帶來的暫時安穩,他們迅速圖強振國,維新求變,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個擺脫西方列強侵略并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始終都堅持團結,善于學習的民族創造了今日的輝煌。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自強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贏得其它國家人們的尊敬。中華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別國。德國在二戰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過的行為,最終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諒與支持,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集中營紀念地長跪懺悔,真實地展示了這樣的精神,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國!這樣的總統,才能永垂史冊,這樣的國家,才能熠熠生輝。那么只有正視歷史,直面失敗,歷史才不會重演,成功才會到來。在務實上,我們做的比起別國也差的很遠,搞浮夸,搞假政績,搞表面繁榮等等無用的行為,根本不能從本質上,從實際上提升我國的國力。所以我們始終只能從面積和人口上說是一個大國,而從實力業績上、效率上講卻不能說是一個強國。因此,只有重視科學和教育,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善于借鑒學習但絕不簡單模仿別國的經驗,提高國民素質,調動人民的用心性,努力促進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實現強國之夢。

  大國建造觀后感6

  最近臺里集體學了習了央視二臺播出的大型電視記錄片《大國崛起》,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大國崛起》是中央電視臺第一部以世界性強國歷史為題材并跨國攝制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它以歷史為主題,通過全球的視野,講述了500年來9個世界性大國興衰歷史變遷。通過電視展現大國引領世界文明的輝煌過程,以及世界大國風云激蕩的歷史畫卷,整部紀錄片揭示了大國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發展這一基本規律。讓人們在領略了世界經濟史和文明發展史魅力的同時,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給全人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

  《大國崛起》展現了世界強國崛起之路的路線:海外擴張—國際貿易—海上霸權;商業信用—商業規則—商業繁榮;科學技術—工業革命—自由競爭;法國革命—民主平等—獨立自主;全民素質—國家主導—經濟騰飛;明治維新—現代化—經濟奇跡;新經濟政策—計劃經濟—工業化;市場經濟—國家干預—世界霸主。當你在整理這一切的時候,你不得不為它走的每一步贊嘆!

  一部十二集的電視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該如何認識中國?該如何看待世界?也許僅僅片段不可能給出完整的答案,至少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迪。

  這是中國首次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大國的興衰變遷,這與以往以中國為中心的紀錄片不同,那些都是關起門站在鏡子面前自我欣賞,就如同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的那個皇后;以嶄新的全球性視點演繹出中國人對于世界發展的認識,特別是大國興衰的規律,還是頭一回,這一轉變不但展示出中國人對于世界的認識整理出了一個評價,一個屬于自己的評價,也給出了這個即將崛起的新興大國對于自己發展方向的一種確認,當然,同時也是某種自信的表現,這是中國首次以學術性的形式,表現在以采訪各領域的資深專家。在這些資深專家學者客觀地闡述各國崛起的同時,綜合各方觀點給出一些線索讓觀眾思考。那些被采訪的專家都是各國各領域內具有權威的資深學者,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展現出了較強的說服力和可信度。

  而從內容上來看,純粹歷史的角度看,并無新意也不詳細。這些內容都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大概框架。因此,從某種角度看,這是一部15世紀以來世界社會經濟歷史粗略脈絡的一部類似于普通歷史教程的教學片。

  但對于創建和諧社會的中國來說,希望從歷史中尋求經驗教訓的虛心態度,無疑是一種暗示,其中包括了愿意虛心受教的學習態度,還有就是間接地表達了建設新世紀東方大國的雄心壯志。

  必須肯定地說,這部紀錄片利用歷史的、宏觀的角度來總結世界列強崛起衰落的經驗教訓作為題材,一方面充分地發揮了中國人善于從宏觀角度觀察問題的長處,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發展的方向——和平崛起·創建和諧世界——給出了自己的“學習”對象。

【大國建造觀后感】相關文章: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精選5篇)12-07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5篇)12-12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6篇)12-12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15篇)12-21

大國建造觀后感(通用10篇)12-07

《大國建造》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12-07

大國建造觀后感(通用11篇)12-19

觀看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36篇)12-15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12-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自产视频免费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 在线精品国精品91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