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課堂語文教學感悟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時常會受到啟發,對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感悟,這時就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那么,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呂氏春秋》課堂語文教學感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一直在想,究竟怎樣的一堂語文課算得上是好課。因為迷惘,所以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總是無所適從。一次次的嘗試,一遍遍的推翻,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的困惑中,我突然意識到,課堂上學生的收獲才是評價一堂好課的重要標準。于是我開始重新用一種簡單的思想來看待這堂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借助適當的教學手段,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上,我緊緊抓住“簡單明了”這個要點。
教學目標簡單,還記得鄭桂華老師說的,“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一堂課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切實需要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給學生留下點東西!彼栽凇短K州園林》的教學目標設定中,我把目標確定為:通過朗讀體會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表現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和體會作者對蘇州園林的情感。
教學環節簡化,語文學習本身應該是一件簡單的快樂的事情,在文字的世界里,學生可以展開無限的想象,把閱讀和閱歷有機的結合。所以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設計過多的學習環節,更沒有必要設置那么多的學習障礙給學生。所以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力求簡單,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兩個大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3-6自然段,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看看作者是如何將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體現出來的?和體會作者對蘇州園林的情感)來串聯起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簡便:簡單意味著可以學習,是學生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簡便的方法、簡捷的思路是為學生所喜歡,所樂意接受的。所以在這堂課中我主要通過朗讀和小組討論的方法來實現。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有效的閱讀和討論。真正好的方法是能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而簡單的方法往往能比較有效的解決問題。
教學媒介簡單:在課堂上,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能夠使得課堂更為的豐富,但是我始終都堅持多媒體的存在時為了更好的展示教學過程,是教學思路更為清晰。因此教學課件不需要太過花哨,以掩蓋文本的魅力,但是需要把關鍵的信息用最清楚的方式來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利用,以達到有效幫助解讀文本的功效。
教學用語簡要:一輪一輪的磨課,一次一次的反思,總是覺得話太多,總是不能真正的放手,“忍住不說,盡量少說,最后才說,都得精要”。這個十六字方針一次又一次在我的心里盤旋,深入。我說的少了,學生就有了更多說話的機會?赡芎唵蔚恼n堂,其獨特的神韻就在于此。
其實,讓語文課反璞歸真,體現出“簡約之美”,何樂而不為呢?如果能“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誰能說不是件美事呢?
【《呂氏春秋》課堂語文教學感悟】相關文章:
讓語文教學走出課堂12-05
語文教學課堂反思10-03
察今《呂氏春秋》教學設計06-12
課堂教學感悟11-03
語文教學感悟之一:課堂導入(網友來稿)12-05
上課與課堂語文教學反思07-09
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07-04
語文《aoouiu》課堂教學反思03-20
課堂情景語文教學論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