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調查報告

時間:2024-11-11 07:12:34 報告 我要投稿

師范生調查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范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范生調查報告

師范生調查報告1

  我于20xx年xx月xx日,被分到xxxx中學進行為期六個星期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用心地發奮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忙。

  一、調查概況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用心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狀況。

  在此,我說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數學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于咱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好處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期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4、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共發問卷80份,回收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了解的信息,在這所小學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占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小學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采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采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采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為小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舍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采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小學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里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小學語文老師們并不認為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著方式讓孩子感興趣,并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于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后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為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小學語文的發展現狀。

  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里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于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著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后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

  據了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為語文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為嚴重,他們認為自己又不想成為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小學里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小學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著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小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于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盡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為這樣,這所小學的語文老師都不愿意帶著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師范生調查報告2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高中畢業后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愿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

  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師范生調查報告3

  一、調查背景及概要:

  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不容樂觀,很多同學在畢業之后都會專業不對口,被迫違背最初的意向,自己的所學專業知識在工作中也用不上。作為師范生在以后的就業道路上更是頗為坎坷,像目前我們的這個教育專業就有很多同學是被迫調配進來的,大多數學生都不是自愿的。對于這些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對師范生以后的就業意向做一個簡單的調查,這樣我們可以更明確的了解師范生對將來的就業道路是做怎樣的安排與打算,同時了解到有多少師范生畢業之后愿意踏上教師崗位,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教育未來的希望。

  二、調查人員:

  組長:彭均

  問卷制作:朱艷、彭均

  問卷、采訪分析:楊葶、杜珊

  報告制作:潘雨、朱艷、彭均

  調查、采訪人員:鄧倩、潘攀 記錄員:潘雨星

  三、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了140份,收回138份,有效回收率99%。我們選取了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08級、09級、10級4個班的同學,從在校生到即將畢業的學生在內,調查所涵蓋面廣,調查結果比較全面,數據可靠性高,關于師范學院就業意向的調查比較能反映實際情況。

  四、調查數據概要說明:

  在我們調查的138人中,男生有61人,占調查人數的44.20%,女生人數為77人,占總人數的55.80%。其中,來自農村的人數為79人,占57.25%,來自城鎮的人數為46,占33.33%,來自城市的人數為13,占9.42%。在回答我們設置的問題中,對自己本專業滿意度一般的人數為93人,占了調查人數的67.39%,在是否希望畢業后繼續深造這一問題上,原意繼續深造和不原意的人數比例相差不大,在回答“你是否會為未來就業需要而研究一些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時,大部分被調查者還是表示會研究或是正在研究;并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但是對自己將來的就業前景感到有壓力者還是占了多數;由此可以看出,當下的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規劃,對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但對社會的認識不夠。而在“未來你就業求職的主要考慮因素”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實現自我價值”和“工作環境”以及“個人興趣愛好”是排前三位的;而對目前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73.19%的調查者表示“不了解”;而對選擇比較理想的就業地區,50%的調查者選擇成都,32.61%的人選擇四川省,對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選擇的同學較少。由此可以看出,當下大學生對就業地點的選擇還是比較實際和理智的。通過以上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想法和規劃,也在做一些畢業的準備,但是由于缺乏對社會的認識,而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非常渴望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相關指導。

  五、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0月

  六、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口頭采訪、整群抽樣等

  七、調查步驟:

  (一)準備工作:

  1、全組成員經討論確定調查方向,擬定題目和調查計劃 2、組長分配各成員任務

  (二)開展調查工作

  1、經開會確定調查范圍和調查對象,調查人數

  2、由彭均和朱燕制作調查問卷,并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 3、全組人員對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的口頭調查

  (三)整理資料并分析

  收回調查問卷后由楊婷和杜珊對問卷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圖標表等直觀圖像。

  (四)撰寫調查結果

  根據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和分析,由潘雨星、鄧倩、潘攀制作初步報告,由彭均、朱燕、潘雨星制作最終報告。

  八、調查主要內容:

  本調查問卷的編制過程首先采用大量的開放式訪談,在廣泛搜集各專業學生對于就業問題看法的基礎上,根據聚類分析的原則進行歸類,確定了就業指導需求、就業態度認知、就業行業及地區選擇和自我認知評價四個因子,共確定15道題目。我們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師范生是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以及師范生對就業的期望。

  九、調查情況與分析

  為了更好的了解師范生的就業意向,我們小組積極的對20xx級、20xx級和20xx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就本小組的調查結果進行探討分析:

  1、你對自己本專業滿意嗎?

  (1)滿意 (2)一般 (3)不滿意

  對本專業滿意的學生只占17%,大部分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都是不滿意的,有67%的學生是不喜歡師范這個專業的。從而可知學生在填志愿的時候并沒有選擇這個專業,在采訪過程中,很多同學因為并不喜歡這個專業,從而導致上課不認真聽講,而只是抱著敷衍和得過且過的態度來對待本專業的所開設的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

  2、你 希 望 畢 業 后 繼 續 深 造 嗎 、 A、 希 望 B、 不 希 望 C、 不 清 楚

  對于畢業后是否繼續深造,有47%的同學希望可以繼續深造,48%的學生不想畢業后繼續深造,由此可知,有相當部分的同學是不想繼續深造的。

  3、你認為本專業是你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目標嗎? (1)是 (2)不是 (3)不清楚

  由于相當部分的學生對師范這個專業是不滿意的,從而導致了54%的同學對自己未來是否從事教師行業持不確定態度,其中有34%的學生明確自己未來不會從事教師工作而是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

  4、你會為未來就業需要而研究一些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嗎? (1)會,正在看 (2)不會 (3)不清楚,視情況而定

  由圖表可知,64%的同學會為未來就業而研究一些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32%的同學不會去研究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而只有4%的同學到目前為止對是否研究一些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還不清楚。

  5、 你有自身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嗎? (1)有 (2)沒有 (3)目標還不明確

  由圖表可知,到目前為止,有49%的同學對自身的人生職業生涯有了規劃,36%的同學目標還不明確,而還有15%的同學對自己的人生職業目標還沒有規劃

  6、你對自己實現就業的前景預測是一種什么感覺? (1)自信 (2)迷茫 (3)有壓力

  由圖表可知,66%的同學對自己實現就業的前景感到有壓力,21%的同學感到迷茫,而只有13%的同學對自己實現就業的前景感到自信

  7、你 在 大 學 中 對 自 己 的 身 份 定 位 是 ( )

  A、 學 習 者 B、 未 來 的 教 師 C、 其 他 職 業 者 D、 不 清 楚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多數的師范生已經做好了將來做教師的準備,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清楚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8、你是否考慮過走自主創業的道路?

  (1)是 (2)否 (3)沒有考慮成熟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超過38%的師范生考慮過自主創業,比重超過了未考慮過創業的人。由此可知大學生自主創業還是占相當比重的。

  9、未來你就業求職的主要考慮因素?(多選)

  (1) 薪酬 (2)專業對口 (3)實現自我價值 (4)個人興趣愛好

  在就業求職考慮的主要因素上,薪酬是師范生考慮的首要因素,其次,實現自我價值、個人興趣愛好、就業地區、工作環境也占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比例,考慮專業對口因素的比例偏低,這說明,師范生的專業期望與現實環境不一致。

  10、預計在擇業過程中你將遇到的主要問題?(多選)

  (1)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

  (2)缺乏社會關系難以找到工作

  (3) 信息太少

  (4) 性別歧視

  (5)缺乏社會經驗和就業能力,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6)其他就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的就占25%,沒有關系找不到工作的占50%,信息太少的占20%,性別歧視的占5%,缺乏就業經驗和就業能力的卻高達65%,其他的只占5%;由此,雖看出就業形勢的嚴峻,但更多的卻是學生自己缺乏能力,所以要解決就業中的最后問題應該先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

  11、你了解目前就業形式和就業政策嗎

  (1)非常了解 (2)了解 (3)不太了解 (4)一點不了解

  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了解得并不是很樂觀,從圖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形勢的僅占6%.而不太了解的占大多數,竟然高達75%。只有充分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才能更好的就業。

  12、學校的就業指導課,你希望是? (1)選修課 (2)自學 (3)必修課

  對于學校的就業指導課,更多的學生偏向于必修課,而自學的學生卻占了僅僅的一小部分,其中必須課答50%,選修的占40%,自學的僅占10%。可見更多的學生偏向學校給他們選課,自己的主見性比較少。

  十、調查結果:

  (一)存在的問題

  1 、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與學生的心理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畢業生普遍希望學校能夠提供必要的用人單位招聘信息以及求職面試技巧。大多學生對于利用網絡資源求職以及求職面試技巧方面普遍欠缺,需要學校提供更多幫助。職業能力測評與擇業心理輔導的需求比例信息,也反映了部分畢業生已經開始注意到從心理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就業的砝碼。 2 、就業態度的認知方面理性思考與感性評價同時存在。

  畢業生在選擇工作考慮的主要因素中,行業前景、個人喜好及辦公環境等方面趨于理性思考,而薪水與地理因素的考慮帶有明顯的感性傾向。大多數學生認為當前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識準備不足與缺乏實際技能經驗方面。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畢業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普遍欠缺,同時也表明某些專業設置中操作性的實踐環節存在很大漏洞。

  3 、就業方式、就業地區與就業行業的選擇過于集中。 師范類畢業生受多方面影響,在就業方式、就業地區選擇與就業行業選擇上表現為過于盲從、相對集中的傾向。

  4 、就業過程中的自我認知表現出較大偏差。

  調查數據表明,師范類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自我認知存在較大偏差,主要表現在就業前景評價、上大學的目的以及專業前景和技能的認識等方面。

  (二)、建議與對策

  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和畢業生等各個方面。

  1、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轉變職能,加強宏觀調控。要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加強宏觀調控,科學制定師范招生計劃。要改革招生計劃管理制度,加強宏觀預測,要根據師資的需求,加大師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數量,減少專科、中師招生數量,解決培養與需求脫節的問題。

  2、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要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和畢業生調查,調整教學計劃,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完善“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三級教學平臺,優化學生知識結構。

  3、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要針對師范類畢業生的特點,對畢業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教育。把對畢業生的就業教育、畢業教育、離校教育作為重要內容,通過生動有效的思想教育,幫助畢業生樹立積極就業光榮、基層奉獻光榮的就業觀,自覺地把個人價值和國家需要結合起來,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要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4、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要加大力度,積極培育畢業生就業市場。通過有形與無形、大型與小型、綜合與專門、定期與不定期等相結合的方式,精心組織各類校園招聘活動,活躍畢業生就業市場。

師范生調查報告4

  一、調查時間:

  20xx年3月5日

  二、調查地點:

  XXXXX

  三、調查對象:

  XX老師

  四、調查方法:

  XXXXX

  五、調查人:

  XXXXXXX

  我:師范生現在的就業情況是?

  師:看你要在什么學校教書,在好的學校就業率就比較低,特別是城市里的小學基本上是滿員,要是去農村,那還是比較明朗的。

  我:那要去你學校教書呢?

  師:可能會比較難點,因為現在好象沒有缺少教師,不過還是有幾個實習老師在教4年級的語文。

  我:哦```那怎樣才能去你們學校教書,有哪些要求?

  師:1、須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應聘者所學專業必須與所任教學科對口。

  2、取得小學教師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一級以上。

  3、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身體健康,相貌端正,年齡45周歲以下。

  4、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特級、高級教師;省、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其學歷、年齡可適當放寬。

  每個學校基本都是這些要求的。

  我:哦```看來我要努力啊!

  師:恩,要學好知識,要知道現在在學校不學,以后可是要靠自己學,而且以后你都是一名老師了,很難有時間學的。

  我:哦,我知道,上一次在托教,我領教過了,在課堂上遇到問題,真的是頭腦一片空白,問別人又覺得蠻丟人的,不問自己又不懂,只會耽誤到學生。

  師:什么時候的事?怎么不問我?

  我:那是我第二學年的.暑期,在那里教書,那時你不在那。

  師:哦,以后遇到問題一定要問,我也是經常請教其他老師的。

  我:恩,我現在不是就有很多問題問你吖!

  師:那你有什么就問吧,能回答得上的,我盡量回答。

  我:你上次說‘就任一個班級,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班級里的學生和他們的姓名對上號,并且記住。’這些我都記下來了,那還有什么管理班級的方法技巧么?

  師:管理班級的方法有很多,有些需要老師自創,特別是針對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比較使用的方法有:教師在上課鈴響后不急于講課,而是用幾秒鐘的時間,環顧全班,示意學生集中注意力幾如學習狀態。這種短暫的沉默也常用于治理渙散的課堂氣氛,教師略帶生氣的眼光能制止一些不守紀律學生。不過,這種緘默是的管理適用面很窄,大多數情況還需教師口頭干預。比如,一位學生給出一個離譜的回答,其他學生不禁哄堂大笑,這時,教師不能附和,應盡快尋找原因,是學生沒聽清楚問題?是學生發音不清晰引起大家誤會?還是學生上課不專心,走了神?如果發現錯誤中有合理成分了,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為學生補臺,讓大家都受到教育和啟發。有時,教師自己也會犯些錯誤,如果是較嚴重的錯誤,那么教師除了立即改正外,還應真誠地向學生們道歉,展示數學工作者嚴謹求實的美德,切忌以勢壓人,強詞奪理。

  在一些公開課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教師運用“小步子”的模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跟得上;有的教師則寓教育樂,讓學生完全投入于有趣的活動中;還有一些教師精心設計了變式訓練,帶領學生品嘗數學家解決問題時的喜悅。象這樣學生也不會去違紀。

  我:西```一語驚醒夢中人哪!

  我:再問你最后一個問題,如何讓小學生更容易的吸收和接受知識?

  師:這也是一個對待不同年齡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的問題,比如:1—2年級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他就回注意,就比較容易吸收進去,過程中也可以以獎勵小東西的方式,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3—4年級的孩子就比較大了,這時你也可以適當采用一些實物直觀和視聽方面的。5—6年級開始,你千萬要記住,那時他們已經懂蠻多東西了,可不能用一些幼稚的手法來教學了。其實他們還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會攀比,所以以個人或小組進行累計紅花一星期,評出冠軍等方式來讓他們更注重學習知識。

  我:我好佩服你哦,就比我大幾歲,但是知道的東西,卻比我多得太多了。

  師:這些我也是在別的老師那邊學來的,你以后走出社會多多實踐,你就會學到更多東西。

  我:恩,那謝謝你哦!

  師:不用謝!只要你當上人民教師,把我教你的這些都用上,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了!

  我:恩,我會加油的。

【師范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師范生報告調查報告09-13

師范生教育調查報告10-09

師范生教育實習調查報告08-03

師范生教育調查報告3000字06-02

師范生見習報告09-04

師范生支教報告08-27

師范生實習總結10-08

師范生實習報告07-23

師范生的實習報告07-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正在播放90少妇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