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調研報告

時間:2023-11-11 07:16:41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失獨調研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失獨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失獨調研報告

失獨調研報告1

  年來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嚴重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已逐漸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特殊群體。為進一步了解摸清我市失獨婦女的生存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基本情況,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注關愛力度,**市婦聯于2013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對我市失獨婦女進行了專題摸底調研。

  一、失獨婦女的基本情況

  4、享受幫扶政策。根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市女方49歲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獨家庭可申請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獨生子女死亡或三級殘疾以上,獨男每戶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獨婦女享受低保、殘聯救助、慰問金等臨時性救助等。

  5、經濟收入情況:市區失獨婦女大多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資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情況大多一般。農村失獨婦女及部分獨生子女重度殘疾的婦女家庭經濟比較困難。

  二、失獨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2、精神、健康狀態深受影響。失獨婦女遭受“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厄運打擊,無法接受現實,精神、身體遭到極大傷害。失獨婦女往往選擇自行封閉,逃避社區和村鎮活動,離群索居,生活態度冷淡,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加上年紀普遍較大,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身體狀況不佳,生活更加困頓。

  3、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失獨婦女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失獨婦女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一半以上的失獨婦女經濟拮據,有的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生活更加貧困。經濟的困頓、子女親情的缺失、逐漸老去的現實,養老的擔憂更增添了“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痛楚。

  三、對改善失獨婦女生存現狀的幾點建議

  1、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議在計生人口基金、社會撫養費、財政列出專項資金,通過給予較高金額的一次性撫慰金等途徑,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市失獨家庭計生特扶的標準是獨男每人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入戶走訪慰問等對臨時有困難的給予及時救助。

  2、加大失獨婦女關注和關愛力度。各級政府及計生、社保、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區、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懷,社會發力,從日常照顧、心理疏導、走訪慰問等方面加大對“失獨”家庭的.關注、關懷,以真誠溫暖的關愛推開心靈的窗戶,幫助她們盡快走出“失獨”的孤困。

  3、著力重建失獨婦女生活歸屬感。以重建失獨婦女的精神家園為重點,組織、引導和鼓勵失獨婦女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村)的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區(村),要通過建立志愿者一對一幫扶、失獨婦女特別是老年、身體不好的失獨婦女聯系卡、日常走訪談心、組織戶外文化娛樂活動等,為失獨婦女提供以歸屬感為核心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4、解決失獨婦女安度晚年問題。進一步完善養老制度,建議出臺相關規定,對身體較差、喪偶的失獨婦女要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給予優先入住;建立失獨婦女醫療“綠色通道”,定期為失獨婦女健康體檢和上門義診,為失獨人員提供便捷及時的健康衛生治療和服務,提高失獨婦女的健康水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實現安度晚年。

失獨調研報告2

  根據年初工作計劃安排,市政協社法委于七月上旬組織相關部門及政協委員對我市失獨家庭生存現狀、面臨的困難及生活訴求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就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榆林市現有總人口370萬,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共有失獨家庭264戶374人,其中農村家庭190戶267人,城區居民74戶107人。

  失獨父母年齡,49歲以下有53人,占到失獨人口總數的14.17 %,這部分人群還有收養或者再生育可能;50歲——60歲有69人,占到失獨人口總數的18.45 %;60歲以上有252人,占到失獨人口總數的67.38 %。50歲以上的父母無法再生育,60歲以上的父母,收養孩子也成了力不從心的事情。

  失獨子女年齡,10歲以下死亡的26人,占死亡人數的9.85%;11到20歲死亡的57人,占到21.59 %;21歲以上死亡的181人,高達68.56 %;獨生子女死亡原因,患病占到49.60 %,車禍等意外事故占到50.40 %;失獨子女性別,女性60人,男性204人。21歲以上的人群,男性發生意外的概率增大所致。

  二、存在問題

  1.心理創傷難以修復。失獨家庭沒有了親情滋養和天倫之樂,心理創傷極難修復。如榆陽區計生協去年委托人民醫院,給89名失獨家庭人員安排了健康體檢并心理問卷測試,其中28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普遍自我封閉,隔離社會。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因為失獨陷入深深的心理創傷之中,整日自我封閉,處于社會的邊緣化。

  2.如何養老成為心病。失獨家庭普遍存在“我不怕死,我怕老,我怕病”的隱患。病了誰來管,老了誰來安葬,無時不在困擾著他們。這些隱形問題不是靠錢能解決的,如何養老成了他們最大的心病。

  3.看病就醫無人陪護。失獨家庭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有腦梗、肢殘、肺結核、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雖然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他們最不愿意去醫院看病,住院手術沒人簽字,更沒人陪護治療,就醫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4.撫育孫輩力不從心。全市264戶失獨家庭中,有三代家庭118戶,有的還有2個或者3個孫子女。這些失獨老人既要承擔喪子的'心理重創,又肩負撫育隔輩人的壓力,特別是培養教育孫輩的問題、監護權的尷尬、孫輩的探視權問題,日漸長大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都是擺在眼前的難題。

  三、意見建議

  失獨家庭的出現是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幫助失獨家庭解決生活困難,化解心理障礙,既需要有國家政策法規的保障、政府的幫助,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愛。應拓寬思路,多措并舉,妥善應對失獨家庭存在問題。

  1.明確管理機構,讓失獨家庭老有所靠。鑒于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急需一個組織去管理服務,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近年來,榆林市各級計生協致力于幫扶失獨家庭,逢年過節看望慰問、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組織志愿者上門服務、給特別監護人補助電話費、傳統節日組織聯誼活動、創建心理咨詢服務基地等等,與失獨家庭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化解了矛盾,也摸索出幫扶路徑。建議市委、市政府借助衛計部門改革和計生協轉型服務,明確指定各級計生協為失獨特殊家庭的專門管理服務機構,代表黨和政府為失獨特殊家庭兌現特扶資金和特別補助資金,開展深度關懷、關心、保障和服務。

  2.出臺幫扶制度,讓失獨家庭老有所養。對失獨家庭落實“五級幫扶”機制,給一個家庭指定一名縣區級領導幫扶、一個縣區級部門幫扶、一名鄉鎮(辦事處)領導幫扶、一名村居(社區)駐村干部幫扶,一名所在村組計生協會員幫扶。給計生協會員落實固定待遇,負責日常生活照料、生產幫扶、情感交流、后事喪葬等事宜。

  對49歲以下的失獨家庭,積極鼓勵、幫助其實現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鼓勵創業發展,千方百計幫助其走出失獨陰影,重拾生活信心。

  對于房屋破舊、本人又不想離開家、生活還能自理的群體,建議將住房全部納入政府危房改造計劃,改善居住環境;

  對于生活能半自理的家庭,安排入住廉租房、公租房,建議住建部門切塊留用,專供這些家庭入住,一方面彼此身份認同,不會受到歧視,另一方面社會交往認同,報團取暖,彼此照應,互愛互信,為政府減負。全市建立一個失獨老人敬老院,讓他們安心養老,比如定邊縣衛計局專門為失獨特殊家庭專門修建了養老公寓。

  對失能半失能家庭成員,包括傷殘獨生子女,全部納入醫養結合管理體系,由政府購買服務,參照高新醫院的老年護理院管理模式;

  對于無力撫育孫子女的“有三代”失獨家庭,建議相關部門對這些孩子建立教育扶助和社會撫養機制,建立檔案,跟蹤聯系,特別照顧。免費就近入學,優先安排就業,給予創業扶助,解除失獨老人的后顧之憂。

  3.建立醫療服務機制,讓失獨家庭病有所醫。一是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各醫院都能享受優先掛號、就診、化驗、檢查、取藥、轉診“六優先”便捷服務;二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自愿原則,根據健康狀況,選派醫生上門問診;三是每人建立一份電子健康檔案,跟蹤隨訪;四是每戶派一名監護人,村委會負責人、村居社區計生協負責人或者近親屬作為監護人,主要履行該對象入住養老院、醫院手術簽字等監護人職責,由政府購買服務。五是落實住院護理險補貼,每天補助100元,每人每年累計不超過180天,負責住院陪護、取藥、打針、吃飯等日常料理,政府購買服務,讓這些家庭病有所醫。

  4.培育社會服務組織,讓失獨家庭老有所樂。建議政府培育一批致力于失獨家庭服務的社會組織,設立心理咨詢公益崗位一對一進行心理疏導和生活援助。建議各級計生協加以引導和扶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動社會組織成立和發展,對這部分家庭實現全方位的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和生活援助服務。積極鼓勵和引導這些家庭參加社會活動,合力幫助他們盡快調整心態,重燃生命活力,重新融入社會,在社會的關愛中找到心靈慰藉,老有所樂。各級計生協通過“會員之家”,布局社區,設有健康咨詢師、心理咨詢室、健身房、書吧、棋牌室、接待室、培訓課堂等,給這些家庭搭建互相交流、互相扶持、自助互助、互愛互信的平臺,感慨。鼓勵他們要堅強面對生活的不幸,重新樹立健康樂觀的生活信念。

失獨調研報告3

  近年來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嚴重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已逐漸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特殊群體。為進一步了解摸清我市失獨婦女的生存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基本情況,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注關愛力度,xx市婦聯于20xx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對我市失獨婦女進行了專題摸底調研。

  一、失獨婦女的基本情況

  1、享受幫扶政策。根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市女方49歲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獨家庭可申請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獨生子女死亡或三級殘疾以上,獨男每戶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獨婦女享受低保、殘聯救助、慰問金等臨時性救助等。

  2、經濟收入情況:市區失獨婦女大多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資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情況大多一般。農村失獨婦女及部分獨生子女重度殘疾的婦女家庭經濟比較困難。

  二、失獨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精神、健康狀態深受影響。失獨婦女遭受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厄運打擊,無法接受現實,精神、身體遭到極大傷害。失獨婦女往往選擇自行封閉,逃避社區和村鎮活動,離群索居,生活態度冷淡,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加上年紀普遍較大,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身體狀況不佳,生活更加困頓。

  2、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失獨婦女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失獨婦女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一半以上的失獨婦女經濟拮據,有的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生活更加貧困。經濟的困頓、子女親情的缺失、逐漸老去的.現實,養老的擔憂更增添了白發人送了黑發人的痛楚。

  三、對改善失獨婦女生存現狀的幾點建議

  1、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議在計生人口基金、社會撫養費、財政列出專項資金,通過給予較高金額的一次性撫慰金等途徑,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市失獨家庭計生特扶的標準是獨男每人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入戶走訪慰問等對臨時有困難的給予及時救助。

  2、加大失獨婦女關注和關愛力度。各級政府及計生、社保、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區、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懷,社會發力,從日常照顧、心理疏導、走訪慰問等方面加大對失獨家庭的關注、關懷,以真誠溫暖的關愛推開心靈的窗戶,幫助她們盡快走出失獨的孤困。

  3、著力重建失獨婦女生活歸屬感。以重建失獨婦女的精神家園為重點,組織、引導和鼓勵失獨婦女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村)的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區(村),要通過建立志愿者一對一幫扶、失獨婦女特別是老年、身體不好的失獨婦女聯系卡、日常走訪談心、組織戶外文化娛樂活動等,為失獨婦女提供以歸屬感為核心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4、解決失獨婦女安度晚年問題。進一步完善養老制度,建議出臺相關規定,對身體較差、喪偶的失獨婦女要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給予優先入住;建立失獨婦女醫療綠色通道,定期為失獨婦女健康體檢和上門義診,為失獨人員提供便捷及時的健康衛生治療和服務,提高失獨婦女的健康水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實現安度晚年。

【失獨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失獨家庭調研報告04-25

五失青少年調研報告07-10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12

全民創業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12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12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4-13

參觀學習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5-06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9-04

學校安全工作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8-08

衛生院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8-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 一日本道久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在线国产视频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