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地質工程實習報告4篇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質工程實習報告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 篇1
1.實習目的
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習過的有關工程地質的理論知識,提高對斷層、滑坡、裂隙、節理等地質現象的認識識別能力,并在老師指導下學會鑒別頁巖、大理石、方解石等礦石和洪積物、坡積物、崩積物等巖層。初步了解水里水電工程勘測的基本內容和方法,通過現場對各種地質現象的了解和認識,合理的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實地的觀察加深對課本上知識的理解。
2.實習任務
在王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對龍門山脈紫平鋪水庫附近的比較直觀的、典型的地質現象進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斷層、裂隙等并相互討論詢問得出較為完備妥當的處理措施。
3.實習地點和過程
本次實習為期兩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兩天。其中,28日主要學習地質現象,29日主要到水庫壩區近距離觀察學習,掌握水利工程勘測和地質現象處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實習內容
時間:20xx年12月28日 天氣:晴 溫度:1~110C 第一天的預定路線為:
學校
虹口山門(虹口)關鳳溝白沙河口二王廟后門學校
后因關鳳溝山體滑坡,正在進行施工,不便進行教學,故改為深溪溝,調整后的觀測點順序依次為:
虹口山門深溪溝深溪構大橋沙灣白沙河口拱橋處二王廟后山
3.1.1虹口山門
(1)水電站附近的地質條件
入眼可見,閘門及其他導水擋水建筑構筑而成的飲水式水電站:其水源來自穿流而過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級支流),其右壩肩下還有不可見隧洞用作泄洪沖沙等用途。右側還布置有兩條傳送帶,是將生產水泥的原料自動傳送至拉法基水泥廠廠區通過高溫煅燒來生產水泥。水電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峽谷。通過觀察少許裸露在外的巖石并結合汪老師講解,可以知道它們形成于泥盆紀和石炭紀,主要由灰巖、石灰巖和白云巖構成。而水庫地基是三疊系的含煤地層、礫巖和頁巖,庫區地形開闊,且兩岸山體不對稱。庫區的基巖上覆蓋著松散的坡積物,而河床上則覆蓋著水流沖擊而成的沖擊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選問題
a: 若建在上游峽谷處,則建筑物的體積變小,變矮,因而工程用于閘門的投資會減小;但由于引水線路置于松散的坡積物上,會導致引水線路的投資增加。 b:若建在峽谷盡頭,則會導致同樣水頭下的庫容減小,閘門變高相應的投資也會增加。
綜合考慮投資,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終選擇了現在的壩址。
(3)建壩的工程地質問題及處理措施
地質現狀:庫區靠近壩址位置為含煤地層,由水流沖擊形成的松散層不厚,且主要由顆粒不大的礫巖和頁巖構成,另壩肩和壩基下地基有節理存在 導致問題:Ⅰ..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處理措施清理松散層,做一個整體底板,擴散基底壓力,防止不均勻沉降。
Ⅱ.壩肩和壩基的滲漏處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經壓實等處理后做隔水層;豎直方向可向下打鉆機,再向鉆孔內灌漿來堵洞,以防止滲漏。 Ⅲ.引水隧洞舊址處的含煤層瓦斯爆炸處理措施修建通風建筑,內設抽風機等,且嚴禁煙火(瓦斯濃度達8%遇明火可發生爆炸,而達40%~50%時將引起窒息)
另,在運行發電過程中,發現右壩肩的松散體下游存在滲漏現象,且有加大趨勢,相關人員立即采取了灌漿堵洞的防滲措施,后發現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礎上加大投入,進行了二次防滲處理。
3.1.2深溪溝(峽谷虹口漂流段)
(1)巖層產狀:入眼可見,河水水位較低,可見底,七、八月份的水位會比現今高兩米左右。據王老師介紹,此處巖層形成于泥盆紀、石炭紀或三疊紀。觀察裸露在外的河漫灘,可以發現主要由CaCO3構成的灰巖。新鮮的灰巖致密而堅硬,加鹽酸會起氣泡,在地層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峽谷,這也是深溪溝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觀察可發現巖層的層面走向與河流走向角度較大,幾乎垂直,因此深溪溝峽谷是橫谷。再觀察可發現層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巖層,又可確定巖層存在泥裂現象。仔細觀察,會發現巖石有淺灰、深灰。灰白三色,這都是灰頁巖。灰頁巖的主要礦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鮮的灰頁巖質地堅硬,用榔頭劃動會起白痕,敲擊其邊角濺起碎星、脆性大。砂巖、泥巖和頁巖發生強烈錯動,形成方解石脈;泥巖全風化形成軟弱夾層;CaCO3的頁巖、灰巖形成夾砂巖,這樣的巖層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鋪水庫,一路觀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發現較大溶洞。且巖層的延續性不是特別好。
根據巖溶形成的條件:a、可溶性巖石;b、巖石的裂隙性要足夠高;c、水的溶蝕能力要足夠大;d、巖溶水的運動與循環需滿足要求。這里的前三個要求都以滿足,但因為是靜水,所以不滿足第四個要求,因此不會滲漏。
龍門山的飛來峰構造:上層是灰巖,下層是含煤地層,都有不同程度的風化剝蝕。
3.1.3深溪溝大橋
巖層產狀:橫谷:延伸方向和層面方向夾角大于80度,近于垂直。適于修壩修橋。傾角小于300時,壩基和壩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產生滑移,穩定性不夠。而深溪溝大橋附近的裸露基巖是中到薄層狀的灰巖,且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灣
此處主要是認識滑坡現象,我們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進行觀測。右側的弧形小山體,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 篇2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地點:西安市藍田縣東湯峪
一、實習概況:
20xx年xx月xx日,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后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目的:
1).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鑒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征及工程性質。
3).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5).了解地質構造的內容,實踐其現場的判斷方法。
三、實習內容
地質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元古界寬坪群和從中更新統到全新統的第四系。另外,還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該區出露的侵入巖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巖,主要有花崗巖、輝長巖和輝石巖。該區位于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北緣(黃邦強等,1984),寬坪群具多期變形特征。早期褶皺近東西向,呈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平臥褶皺,發生軸面片理S1及腸狀褶皺、勾狀褶皺等,伴隨早期中基性脈巖侵入,為前寒武紀變形。中期褶皺也為近東西向,與早期褶皺樞紐交角不大(<20°)或近于共軸疊加,形成較開闊的彎滑褶皺,產生S2折劈理,為加里東期變形。
1、秦嶺北坡山前斷裂觀測點
斷層面走向時而北東,時而北西。實測斷層面產狀,測量構造透鏡體、構造角礫的大小;觀察斷層內出露的輝長巖強烈破碎帶。
2、參觀湯峪溫泉和河流階地
湯峪溫泉的特征:
湯峪溫泉的出露溫度為48—58.7℃(中溫)。湯峪溫泉水是經過下滲、加熱、上升的循環大氣降水,溫泉水出自一個PH值約為8.5,溫度約為87℃的深部熱儲。溫泉水在其上升至地表的過程中,混入了一些較淺部的水和潛水,混入比例隨季節變化。在湯峪,降水分配主要集中于七至十月份(約占年降水量的56.6℅),最高值多出現在九月份。這段時間中,由于溫泉水在上升過程中混入的淺部水和潛水有所增加,使得溫泉水的溫度較平常偏低,溫泉水中比淺部水和潛水中濃度較高的化學元素濃度也較平常偏低。因此,湯峪溫泉的出露溫度在不同季節有所變化。
湯峪溫泉形成條件:
(1)允許冷的地表水和大氣降水下滲的適當巖層;
(2)加熱下滲冷水的熱源;
(3)足夠可供利用的補給水;
(4)使冷水加熱的足夠時間以及足夠大的熱交換面;
(5)熱水返回地表的通道。這些條件大多由本區構造提供。
湯峪溫泉的形成條件幾乎都受構造控制。湯峪溫泉水來自大氣降水,補給區主要為出露于南邊的秦嶺,由于補給區較大,降水也較為豐富,因而湯峪溫泉有較為充足的補給源。大氣降水沿連通性較好的裂隙下滲,并匯入深大斷裂向更深處滲入,下滲過程中,水的礦化度與溫度都會有所改變,在下降到深斷裂某一深度,下滲到這里的水有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大的能量與物質的交換面與圍巖進行相互作用,它不斷改變自身的礦化度和溫度,最后與巖石達到物理化學平衡,其平衡溫度為87℃左右,PH值為8.5左右,其礦化度的增高來源于與巖石中礦物的化學反應,溫度的增高來源于與巖石的熱交換,而使巖石獲得較高溫度的熱源是稍高于正常熱流值的深部熱流產生的熱量。經歷以上過程的水,最后上升出露于地表成為泉。湯峪溫泉的出露依賴于熱異常及活斷層交匯帶與低地勢在垂直方向上的重疊,即北東向和北西向山前斷裂與隱伏斷層F4交匯帶與低地勢位置的結合。這就是湯峪溫泉的形成模式,它明顯受活斷層控制。
3、山前斷裂—湯峪水庫大壩路線觀測
㈠寬坪群變質巖及原巖恢復
①首先讓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云母石英片巖、二云母片巖的主要礦物、結構、構造,然后老師講解副變質巖概念,我們認識副變質巖的主要特征;
②我們用放大鏡觀察綠片巖、角閃石片巖、斜長角閃巖的主要礦物、結構、構造等,老師講解正變質巖概念后,我們認識正變質巖的主要特征。
4、剖面
剖面的集中礦物組成:
輝長巖巖體:輝長巖巖體,是在張性空間中侵入,有片理化、弱蝕變,輝石含量60%左右,斜長石含量30-40%,無石英或極少,巖石呈深灰色,中-粗粒結構,灰白色斜長石和黑色粒狀輝石都成近等軸狀它形粒狀相間分布,塊狀構造,粗粒輝石兩組解理近于直交。
斜長角閃巖:流變構造、同斜緊閉褶皺發育,軸面和片理近于平行,長英質變質分異,暗色、淺色礦物分別集中到一起,石英脈和花崗質巖脈發育,有彎曲、石香腸化和透鏡體化,斜長角閃巖中還夾有云母片巖。 花崗巖:出露較寬,巖石呈肉紅色,具半自形粒狀結構-花崗結構,主要礦物長石、石英和云母,局部可見由混合巖化形成的眼球狀花崗巖,石英呈拔絲狀,斜長石呈(似)眼球狀,有旋轉碎斑,具粗糜棱巖化。 小褶皺特 征: 寬坪群變質巖系中小褶皺特別發育,主要是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面理置換,存在同一方向的兩期面理,早期面理透入性好。斜長角閃巖中的石英脈隨面理褶皺,明顯地呈現出背、向形特點。該區褶皺為多期疊加而成,斜長角閃巖中出現兩期花崗巖脈,早期花崗質脈呈倒轉褶皺彎曲,晚期花崗質脈沒有倒轉,兩期褶皺近于平行。 四、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聽老師的講解,使我學會 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包括:如何通過一塊石頭的色澤,去判斷其類別、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別3大巖石;如何去測量巖石的走向等等;總之,工程地質學的實習在于通過實習學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這門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一層,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巖石的層理,結構構造,學會測量巖石的產狀。實習期間,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和認識了實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了解到許多關于地質構造、巖石產狀的判斷與測量,老師還詳細的向我們演示了根據層面構造判斷斷層形成情況,并且通過對已有地質圖閱讀及應用的講解,通過實習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質學》這門學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前的資料準備
基坑工程
1.場地:指工程群體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反應譜特征。場地根據場地土的剛性(即堅硬或密實程度)和場地覆蓋層厚度劃分為i、ii、iii、iv類。
2.冠梁:是基坑護坡樁頂面打的梁,是把護坡樁連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防止基坑邊沿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將離散的樁結合起來,讓其共同作用;如果是帶內支撐的方案,冠梁還是主要的受彎構件之一。
3.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自由段時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區域,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錨固段時指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域,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土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錨固體的承壓作用,將自由段的拉力傳至土體深處。
4.水泥攪拌樁:水泥攪拌法是用于加固飽和和軟黏土低級的一種方法,它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定性和一定強度的優質地基。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它與混凝土硬化機理不同,由于水泥摻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質--土的圍繞下進行反應,硬化速度較慢,且作用復雜,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種水化合物后,有的又發生離子交換和團粒化作用以及凝硬反應,使水泥土土體強度大大提高
5.旋噴樁: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樁底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通過高壓發生裝置使液流獲得巨大能量后,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漿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從而使地基達到加固。施工中一般分為兩個工作流程,即先鉆后噴,再下鉆噴射,然后提升攪拌,保證每米樁漿液的含量和質量。
6.鉆孔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7.重力式擋土墻: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體側壓力的擋土墻。
8.常用深基坑支護方法[1]:
8.1鋼板樁,是一種施工簡單,投資經濟的支護方法,但由于鋼板樁本身柔性大,因此對基坑支護深度較大的軟土地層,不宜采用。
8.2地下連續墻,是在泥漿護壁的條件下分槽段構筑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由于地下連續墻具有整體剛度大和防滲性好,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軟粘土和砂土多種地層條件和復雜的施工環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層軟土,須將墻體插入很深的情況。因此,在國內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8.3柱列式灌注樁排樁支護,柱列式間隔布置包括:樁與樁之間有一定的凈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樁與樁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為防止地下水并夾帶土體顆粒從樁間空隙流入坑內,應同時在樁間或樁背采用高壓注漿、設置深層攪拌樁、旋噴樁等措施,或在樁后專門構筑防水帷幕。
8.4內支撐和錨桿,作為基坑圍護結構墻體的支承,內支撐(水平橫撐、角撐、斜撐等)和錨桿(斜錨桿、錨碇板拉桿等)的作用對保證基坑穩定和控制周圍地層變形極為重要。
8.5土釘墻支護,土釘墻圍護結構是邊開挖基坑,邊在土坡面上鋪設鋼筋網,并通過噴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從而形成加筋土重力式擋墻起到擋土作用。
除此還有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支護和旋噴樁帷幕墻支護。
9.影響基坑穩定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質,地下水情況,頂部堆載情況,邊坡斷面形式,邊坡防護情況,基坑周圍環境等等。
10.流砂:是土體的一種現象,通常細顆粒、顆粒均勻、松散、飽和的非粘性土容易發生這個現象,流砂的形成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的沖積經過地質的變化而形成的砂層,在遇到水流的情況下,整個砂層發生流動,從而形成了流砂層,在通常情況下地下水的壓力是固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水壓發生變化,整個砂層就會跟著發生變化,因此處理好流砂問題對基礎的影響,對于基礎施工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較常用的有明溝降排水和管井井點降水。
邊坡工程
1.導致滑坡發生的因素:地貌、巖層、構造和水的因素。
2.邊坡防護的主要措施:排水、減重、支擋工程
3.常用支擋工程類型[2]:抗滑片石垛、抗滑擋土墻、錨桿結構、抗滑樁、高壓注漿錨固滑動面。
二、施工現場
基坑工程
上午我們所到的基坑施工現場是xxxx海花園酒店基坑后續施工現場。
該工程位于xx市xx員村四橫路東側,場地南側為珠海,原地貌屬河流沖擊階地,后普遍被人工填土填高,地面平坦。周邊環境情況為:西側緊靠兩層地下室機構;北側靠西部距離基坑邊約20m為三層幼兒園房屋;東側距基坑約10m為道路,路的東側為琶洲大橋橋墩;南側距基坑邊約30m為沿江路,沿江路南側為珠江。
地質情況:根據地質鉆探結果,場地內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第四系沖擊土層、風化殘積層及白堊系上統基巖四大類。
地下水:場地環境類別為ii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在現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u”基坑的左右兩側頂部的1:1放破1.5m。而在坡低所設的兩排攪拌樁止水已經施工完畢,并不能看清攪拌樁成型后的結構。在攪拌樁靠基坑的側設置了鉆孔灌注樁擋土,樁頂設700厚的冠梁,把鉆孔樁連接到一起,加強基坑邊沿的整體性。按照施工設計,從上往下設基坑內共設三道錨索,在現場可以看到基坑內壁原第一道腰梁和新施工的腰梁,標高分別為-6.9、-7.4m。基坑頂部,圍繞基坑設計有一條寬300的排水溝。為確保基坑的順利施工,做到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在基坑開挖施工的過程中設置有各種監測儀器,如在現場看到的水位監測點,除此還有位移、沉降觀測點等。
邊坡工程
第二個施工現場是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xx公司物資中心后山山體邊坡崩塌應急排險工程。該工程在a、b區排險主要采取修坡的方法,一級坡保持原來坡角不變,清除坡面凸出松動的危巖;2級坡按照60°坡角進行修坡。c區排險主要采取坡頂清除危巖的方法;保持原坡角不變,對危巖清除控制線以上凸出松動危巖進行清除。現場可以看到在邊坡頂部設置有排水溝可與道路市政排水溝聯通,且在地形低洼處設置集水井。現場邊坡已經清理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高壓注漿作業。
小結:在基坑工程的現場雖然沒看到基坑支護的施工,但在之前充分地查閱資料,所以在現場看到實物的時候并沒有感到很陌生,相反這大大增進了感性認識。但是我想學起來和真正地在現場施工,那又是一回事,畢竟沒有經歷過,就不會知道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
第四天9.3關鍵詞花崗巖球狀風化節理坡積土殘積土
上午我們登頂后,在老師的講解下從山頂一直往下走,途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山上花崗巖的球狀風化作用,巖石裂縫的形成,以及坡積土和殘積土的區分判別。
xx位于xx市xx區東北部,廣汕公路南側,西接華南植物園,北臨xx樹木公園,東隔大觀路,與世界大觀、航天奇觀兩個大型娛樂場所遙遙相對,涵蓋沙河鎮的柯木村、岑村,xx鎮的凌塘村。長約三公里,面積600公頃,處處能見到黎朔、荷樹、火力楠、海南紅豆、美麗異木棉等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優良闊葉樹。山上自然氣息濃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沒多少人工痕跡。空氣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饒。山中豬頭石、雞枕石,三間二廊等自然景觀,在民間享有盛名。
xx山間遍布花崗巖,巨大渾圓,這是數百萬年前的巖漿巖先形成于地下,經過一系列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巖石裸露于地表,在一定的氣候溫度下,受風化剝蝕,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角部受三個方向的風化,棱邊受兩個方向的風化,而面上只受一個方向的風化),故棱角逐漸縮減,之后在巖石的表面容易形成龜裂,接著風化程度高的巖石就掉下來,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就是所謂的球狀風化。球狀風化是花崗巖地段比較突出的一個不良地質現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階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點.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線路運營過程中導致施工困難(斷樁、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結構失穩(不均勻沉降)等同題。在巖石的表面上鑲嵌有較為堅硬的石英和長石。
巖石風化程度的初步野外判別:如果巖石用手可以掰開,判斷為全風化巖;巖石用榔頭可以擊碎,判斷為強風化;如果用鉆機才能鉆進,就為中風化;如果是未風化和未風化,用鉆機也很難鉆進。現場的巖石多數能有手掰下或用榔頭敲下,說明已經是強風化和全風化巖了。
在山頂處的土層為巖石風化后未經搬運而殘留原地的碎屑物,叫殘積土,而在山腳處的土層可能是殘積土,也可能是巖石風化后經搬運在山腳處形成的堆積物,叫坡積土。區別的依據是殘積土的礦物成分很大程度上和下臥基巖一致,而坡積土就不一樣。
在山上還可以看到巖體破裂,破裂面較為平整光滑,而且裂開巖體往往有一定的位移,此為剪節理,也稱“x”節理。但是也有的巖石裂隙中充填這石英或長石,這種充填在巖石裂隙中的板狀巖體,叫做巖脈。
在山上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象,一個一棵樹生長在巖石裂隙上,隨著樹的生長,就對巖石產生一種劈裂作用,加速了巖石的風化,這也就是生物風化。
第五天9.4關鍵詞總結收獲
上午,我們在課室學習閱讀勘察報告的相關內容,并以xx藥學院大學城校區教學區首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相關內容練習沙土液化的計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
五天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回歸到理論上來,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再從觀察到的實際對比理論,分析其中的異同,知識得到了運用、加深和鞏固,這是我們實習的主要目的。
當然也通過這次實習來從新審視自己做事的一種態度。我倒認為這是更重要的。正如宿老師在課堂上做了的簡短實習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做事缺乏活力、學習過于被動。可能在學生階段,還沒有顯現出積極主動和被動的差別,但是出去工作以后,做事被動的弊端就會暴露無遺,顯然積極主動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我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是我在今后必須克服的。
地質工程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二: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鐵錘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后,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四: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布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致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復雜,在上山途中發現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象。僅大家用于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象千姿百態,產狀各不相同,并帶有多出滑坡現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后,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獲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里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精華】地質工程實習報告4篇】相關文章:
【精華】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五篇12-29
【精華】建筑工程實習報告3篇12-27
【精華】實習生實習報告三篇01-01
工程專業實習報告模板匯編五篇01-08
【必備】建筑工程實習報告三篇01-08
【精品】工程實習報告模板匯總8篇01-04
工程實習報告范文合集十篇01-04
有關管理工程實習報告3篇01-03
精選工程類實習報告匯編5篇01-03
【推薦】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六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