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店面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店面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調查背景
公司于20xx年5月成立以來,依托合肥百貨大樓集團的品牌、人才、信譽和資金優勢,在集團公司連鎖化、規模化、集約化和多角融合的戰略引導下,不斷致力于大型綜合超市、標準超市、社區超市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和經營績,銷售額、利稅總額等各項經營指標均名列全省超市業前列。在合肥大小超市遍地開花的大環境下,合家福將新一輪的目標群體定位在了社區,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實惠的便利。
二、調查目的
1、選擇合適開社區便利店的地域。
2、詳細了解目標區域的消費概況以及競爭者情況,為門店選址提供正確依據。
三、調查對象及抽樣
根據第二手資料及初步消費分析,加上專業人員的實地考察,選定某小區居民為調查對象。由于家庭經濟背景的差異,小區居民收支也會有差別,從而導致消費購買習慣的差異性。為了準確快速的得出調查結果,此次調查決定采用隨機抽樣法。
四、調查內容:
1、哪些地域適合開便利店。
2、目標區域的周邊環境。
3、消費者收入調查。
4、競爭者調查。
五、調查方法
實地考察、現場問卷調查
六、樣本量:
5000份
七、調查執行控制:
1、資料收集分析:通過查詢、交換、購買、索取、委托情報網收集等方法獲取相關二手資料,注意資料來源并對其進行效度評估,篩選有用信息。
2、實地考察:對第一步得出的幾個區域進行考察,包括消費潛力、周邊環境及競爭者。
3、對目標區域進行消費者情況調查:
要求:立地條件:
(1)坐落于“生活道路”
所謂“牛活道路”是指商店所處的道路不是一條單純的交通道路,周圍應該有—定的住家和單位。這樣可以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固定顧客。
(2)緊挨車站
這里的車站主要指地鐵車站。或者多部公文車匯集、客流量大的公共汽車車站。緊挨車站可以為商店帶來較多的流動顧客。
(3)商圈內有足量的生活人口
一般情況下商圈內應保證有3000人以上的生活人口存在(徒步5—7分鐘之內)、這樣才能有利于發揮便利店的便利功能。
(4)靠近集聚人的場所
能集聚人的場所主要指政府機構、影劇場、警署、醫院、學校、游覽地等。它們可以為商店帶來大量的客流。
(5)附近有辦公樓街
有辦公樓存在就有客流存在,辦公樓內的客流又是以購買力水平比較高的白領為主,他們對便利店往往具有比較旺盛的即時需求。
(6)附近有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
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里的居住者對便利的追求特別明顯,這就為便利店的銷售帶來了極大的機會。
(7)房租應在一天的銷售額以下
便利店的運轉必須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礎之上,房租太高將阻礙便利店的規模擴張。適宜的月房租最好控制在一天的營業額之內。
(8)競爭者較少
商圈內應盡量沒有競爭者、因為有了競爭對手將使商店的顧客分流,從而影響到經濟效益。
不適合便利店發展的因素:
(1)商圈內人口極少
(2)車流的動線很少
車流的動線指車輛行走時的移動路線。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車流的動線很少,則意味著商店的流動顧客會受影響。
(3)地下店鋪
設在地廠室的便利店由于不能充分發揮便利店的特殊功能,因此客流會受到影響。主要缺點是:顧客進出不方便;店鋪位置不醒目而難以招徠流動顧客。
(4)要登樓梯的店鋪
和前者一樣、要登樓梯進入商店,會給顧客帶來不方便,從而違背了便利店主要提供方便的原則。
(5)不能設店招與燈箱的店鋪
商店由于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不能設立店招或燈箱,意味著商店的醒目與一目了然會大打折扣,而便利店的醒目與一目了然是保證客流的重要手段。
(6)店鋪的形狀不規則
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商場比較適合便利店的經營,如果商場的形狀不規則,那么在一個本來營業面積就很小的空間內很難合理地去安排商品的陳列,這就會增加顧客選購商品的時間。
競爭者調查:
(1)識別競爭者。
(2)識別競爭對手的策略,力求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在競爭中保持主動地位。
(3)判斷競爭者目標,有助于推斷每個競爭者是否對其目前的地位和財務成果感到滿意,并由此推斷該競爭者改變戰略的可能性以及對于外部事件(如商業循環)或其他廠商的行動所作出的反應的力量有多大。
(4)SWOT分析,評估競爭者的優勢和劣勢,預測機會與威脅。
(5)判斷競爭者的反應模式,從而使企業能確認在什么地方應集中優勢進攻,在什么地方應加強防守,在什么地方應主動退讓;應進攻誰,回避誰,擬定較適合企業的市場競爭戰略,爭取處于較為有利的競爭地位。
八、人員安排
二手資料收集分析:3名
實地考察人員:3名
問卷準備:2名
問卷調查人員:3名
資料整理與數據分析:2名
調查報告撰寫:2名
調查程序及時間安排
二手資料收集分析及調研方案1周
實地調查1周
問卷的設計1周
項目準備階段1周
問卷調查階段4天
數據統計分析階段3天
調查報告撰寫階段1周
總計5周
九、經費預算
1、策劃費20xx
2、交通費1000
3、信息費1000
4、公關費1000
5、問卷調查費20xx
6、統計報告費1000
總計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