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現狀調查報告
縣(市、區)級衛生監督所是最基層的衛生監督機構,其工作內容主要是醫療機構、公共場所(包括旅業、游泳場館、美容場所、公共浴室等)、生活飲用水、放射衛生、職業衛生、衛生監督協管等多個方面的行政許可、日常監督管理、罰沒、培訓指導。
自2002年衛生監督所成立以來,承擔著包括食品衛生、醫療機構監督、公共場所監督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為各縣(市、區)的群眾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2010年食品衛生職能被劃分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但衛生監督所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一、對醫療機構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具體包括醫療廢物處理、消毒隔離情況、醫療文書書寫、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格等方面工作,打擊非法行醫,規范醫療秩序;二、對公共場所進行行政許可、日常衛生監督管理,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三、對放射診療單位進行行政許可、日常監督,預防放射衛生事件的發生,保證放射診療工作安全開展;四、對衛生監督協管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將衛生監督工作進一步下放至鄉鎮衛生院,不斷擴大衛生監督的覆蓋率和監督頻率;五、對生活飲用水進行監督檢查,對突發的水污染事件進行調查處理,確保群眾生活飲用水的安全,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不受傷害;六、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處理,防止傳染病傳播。
目前,基層衛生監督機構在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衛生監督工作的開展。為此,農工黨韶關市委對縣(市、區)級衛生監督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對加強衛生監督工作提出幾點看法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人員不足,年齡結構不合理,專業配置不合理
1.核定編制不足
根據《衛生部關于切實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的意見》文件的要求,要切實加強執法力量配備,參照轄區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1-1.5名衛生監督員的標準,測算所需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編制。調查結果顯示,韶關市(縣、區)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核定編制不能滿足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1名衛生監督員的要求,缺編率達32%,其中韶關市翁源縣的缺編率高達56%。
2.編制內人員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韶關市縣區衛生監督所均未滿編,平均空編率達36%,韶關市始興縣空編率高達55%。有些縣區衛生監督所由成立時的近40人,到現在十余年時間減員為10余人。為了保證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大部分監督所需要通過借調、工勤人員來調補編制的空缺,甚至需要通過自籌薪資聘請臨時工來開展工作。
3.編制內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
調查結果顯示,韶關市(縣、區)衛生監督所編制內人員平均年齡為43.875歲,40歲以上人員所占比例較高,部分縣市存在年齡結構斷層的現象。
衛生監督所的工作性質是以外勤監督執法為主,年齡大則勢必影響工作正常開展,因此,需要不斷有年輕的新鮮血液入注。隊伍相對年輕,才能保證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可是,由于衛生監督所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但在公務員招考中卻常常缺乏指標分配,導致許多衛生監督所近10年來幾乎沒有招錄新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原防疫站轉編而來的衛生監督員年齡越來越大、退休的人員越來越多,衛生監督員更新換代不及時,導致衛生監督所出現年齡斷層、平均年齡偏大等狀況,嚴重制約著衛生監督工作的發展。
4.編制內人員專業配置不合理
衛生監督所涉及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等多方面的監督執法工作,需要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作為衛生監督員進行監督檢查,以便衛生監督工作做好做細。
調查結果顯示,韶關市(縣、區)衛生監督所編制內人員專業以醫學專業為主,編制內醫學專業人員比例高達68%、法學內專業人員比例為6%,其他專業人員為26%。目前,基層衛生監督所編制內人員專業較為單一,大部分是由以前防疫站(現疾控中心)轉編而來的醫學相關專業人員,嚴重缺乏臨床醫療、法學、飲用水管理、公共場所管理等方面的相關專業人員,現有人員常常為“萬金油”監督員,導致基層衛生監督所在監督、檢查、指導的過程中出現不夠專業、難以深入提高的情況。
(二)辦公經費不足,車輛經費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韶關縣區衛生監督所辦公經費偏低,車輛經費不足,大部分縣區衛生監督所無專項執法經費、辦案經費,大部分縣區衛生監督所需要發放工資外補貼,僅始興、乳源兩個縣的工資外補貼為財政統發。
衛生監督所作為衛計系統的執法部門,并沒有公、檢、法等執法單位的執法經費、辦案經費,基層衛生監督所的辦公經費、車輛經費并不比其他行政部門的高,甚至要低于其他行政部門。而且,大部分基層衛生監督所已取消收費項目,衛生監督所的辦公經費難以滿足辦公設備采購與維修、印刷辦公資料、水電等日常開支的需要。
基層衛生監督所的主要工作在于日常衛生監督,衛生監督員的大部分時間用于下鄉監督檢查。而由于財政統籌車輛經費的不足,基層衛生監督所必須“節衣縮食”,從辦公經費擠出部分資金,保證車輛能正常運行。另外,現階段大部分基層衛生監督所的職工福利并不是財政統籌,需要單位自行解決職工福利,只能從本來就不多的辦公經費中擠出資金來保證職工福利。由于辦公經費短缺且沒有專項執法經費,許多基層衛生監督所需要配備的辦案執法設備、快速檢測設備均無法配置到位,勢必制約基層衛生監督工作的開展。
(三)科室設置參差不齊,無單獨專業科室
由于基層衛生監督所衛生監督員嚴重不足,衛生監督所經濟條件有限,基層衛生監督所均未設置專門的獨立專業科室,通常是一個科室兼顧幾個專業的監督工作,有的縣市甚至只有一個監督科,負責全縣市的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這種“萬金油”式的科室設置方式,并不利于衛生監督的持續發展。衛生監督員通常需要兼顧多方面的工作,而不能專注某一方面工作,使得衛生監督工作難以細化,并難以提高專業衛生監督的執法水平。
(四)社會認識不足,甚至有部分領導認識不到位
衛生監督所作為衛生行政法律法規的具體執行部門,卻在社會中鮮為人知。有些政府部門甚至衛計系統內的部分領導干部對衛生監督所的工作職能認識也不到位,對衛生監督工作不理解更難以支持,這嚴重影響了衛生監督工作的開展。
(五)衛生監督地位尷尬,行政執法人員不是行政編制
我國衛生監督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法主體大都是衛生行政機關,衛生監督所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是衛生行政機關下屬的獨立機構,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可是在執行衛生監督法律法規方面,衛生監督所又不具備獨立的執法權力,必須通過衛生行政機關委托執法,需要經過衛生行政機關的層層審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衛生監督所對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
二、建議
(一)盡力配齊人員編制,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衛生監督執法能力
政府根據《衛生部關于切實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的意見》文件的要求給基層衛生監督所制定編制,并通過人事招考、人才引進等方式,招錄一批以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專業為主、法律專業為輔的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提高整體的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同時對現有的衛生監督員進行定期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衛生監督員素質,強化衛生監督執法意識,并加大對衛生監督專家型高端人才和基層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二)加大經費投入,設定專項執法經費
政府應加大對基層衛生監督機構的辦公經費、車輛經費投入。同時,作為衛計系統的執法部門,應該讓衛生監督機構參照公檢法系統,增加專項執法經費、辦案經費,保證執法工作有序順利進行。
(三)明確法律地位,實現執法主體與執法隊伍統一
要明確衛生監督機構的法律地位,實現執法主體與執法隊伍的統一,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將衛生監督機構獨立出來作為綜合執法部門,并結合立法,把衛生監督機構變為法定行政機關(如深圳的衛生計生綜合執法局),使衛生監督機構能夠行使法律所賦予的職責,做好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從而規避執法者本身就是違法的問題;(2)將衛生監督機構并入衛生行政機關內,作為衛生行政部門內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科室,專職管理衛生監督方面工作,行使衛生監督行政職能,實現執法主體與執法隊伍均為衛生行政機關的統一。
(四)政府重視,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認知度
衛生監督所作為衛計系統的執法部門,需要政府重視、領導重視,同時需要其他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進行。
同時,衛生監督所應加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素質和形象,樹立良好的衛生監督隊伍形象,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做出業務特色。通過公示衛生監督的職權、職能,提供咨詢、舉報電話,設置舉報獎勵,鼓勵公眾支持和監督衛生監督機構的相關工作,鼓勵公眾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在促進衛生監督工作的同時提高民眾對衛生監督工作的認識。
【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現狀調查報告06-10
農村現狀調查報告10-13
市場現狀調查報告10-17
家庭用水現狀調查報告10-18
垃圾分類現狀調查報告05-16
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報告09-12
學生旅游現狀調查報告08-26
教師現狀調查報告08-20
幼兒早期閱讀的現狀調查報告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