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4-11-17 01:52:33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移風易俗的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把發展農村經濟、 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活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力度,使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從2008年至2012年, 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 實際增長率分別為8%、8.5%、10.9%、11.4%、10.7%。國家在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同時還注重精神文明建設, 集中體現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五項指標,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關于移風易俗的調查報告

  但與經濟建設相比, 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鄉風和民俗方面,還存在著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協調的現象, 尤其

  是農村青年結婚消費狀況及其后果令人擔憂。在許多農村地區,結婚費用不斷攀升,動輒幾十萬元的“天價”娶妻成了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貧。如河北省邱縣有結婚彩禮要“三斤”的說法。

  為了客觀、真實、具體地了解我國農村青年婚事消費狀況,我就近深入家鄉所在地,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的方式進行了實證調研。

  一、農村婚事消費現狀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對河北省部分農村地區進行了走訪調查。并對部分婚姻對象作了詳細調查和訪談,發放/農村青年婚姻消費調查0問卷80份,收回68份。收回后,對問卷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統計,借以從一個側面了解當今青年農民婚姻消費的一些特征。

  表1 被調查人的文化教育情況

  被調查人的整體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數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之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偏低。這種現象是造成一些農村青年不正確的婚姻觀念的原因之一。

  表2.被調查男方彩禮花銷情況

  如表2所顯示,彩禮是男方除了建房之外的最大花銷,近七成的男方家庭會花去3-5萬元的彩禮,少數人甚至花銷5萬元以上。

  表3.被調查人新房及購置物品的花銷情況

  如表2所顯示,彩禮是男方除了建房之外的最大花銷,近七成的男方家庭會花去3-5萬元的彩禮,少數人甚至花銷5萬元以上。

  表4.被調查人婚慶花銷的情況

  調查顯示,所有青年在結婚時都新建并裝修了住房(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城鎮購房),添置了家電等生活用品,但也有11.8%的夫妻投資生產資料。

  在表4中,我們發現辦酒席幾乎是農村青年結婚必不可少的內容,一般都在十桌左右,多的能達到二十桌上下,每桌平均花銷五百元左右。但也有少數年輕人選擇在酒店辦婚宴。另外還有三對夫妻選擇集體婚禮,兩對夫妻選擇旅游結婚。

  表5.被調查人結婚總花銷的情況

  被調查人數中,近一半農村青年結婚費用在8萬元以上,還有十分之一者高達10萬元以上。由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近些年農村青年結婚消費高漲,已經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雖然大家都希望簡辦,但又習慣了相互攀比,導致花銷都比較大。同時我們也發現一些新的進步的思想觀念有所萌芽,雖然很微小,卻也使我們看到了希望。

  二、畸形消費產生的原因

  近年來,農村青年結婚呈現出過度消費、畸形發展的態勢,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傳統習俗等因素。

  (一)經濟發展

  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為結婚高消費提供了物質條件。近年來,國家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加大強農、惠農的政策實施力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了農民的增產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7917元,實際增長10.7%,增速快于城鎮居民。在農村,人們需要解決的不再是溫飽問題, 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農民更愿意住大房子、買高檔家具電器、辦豪華婚禮, 不斷提升的需求和欲望導致結婚費用不斷增加。

  (二)文化素質

  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是造成結婚消費過高的重要原因。在農村,大部分農民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知識儲備不足,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在婚事消費問題上,未能形成正確的、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缺乏合理、理性的消費意識。很多人對婚姻存在錯誤認識,將結婚視為一種“買賣”,女方父母為了得到補償,通常會向男方索要大額彩禮。

  (三)社會環境

  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人們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社會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外部環境主要是城市人更加追求時尚、浪漫和排場,結婚費用普遍較高。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進城務工人數不斷增加, 導致包括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識在內的城市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農村青年。 受城市人結婚消費觀念和形式的影響, 農村青年結婚的講究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內部環境主要是本地的婚事消費狀況。農村結婚消費攀比之風盛行。主要是很多農民要“面子”和從眾心理強,尤其在農村這樣的熟人社會更是如此。看到別人家娶媳婦辦得很風光,為了“面子”,哪怕借錢,自己家娶媳婦也要按這個標準,可謂是“人前顯貴,背后受罪”。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結婚過度消費是“為了符合社會的共同價值規范以獲得群體的認可和贊同,不被群體所排斥和鄙棄”而采取的無奈之舉。

  (四)傳統習俗

  關于結婚,我國自古禮俗繁多,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西周起就有“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經過時代變遷,很多程序現在仍在沿用,只不過稱謂有些變化。在農村,大部分人結婚還是遵循傳統習俗和當地風俗,講究各種程序和禮儀,覺得“講究越多,婚禮越熱鬧,婚姻更圓滿,人前才有面子”。如相親仍被作為一種主要的擇偶方式。從請媒人介紹、見面、交往、定婚、送彩禮到最后舉辦婚禮,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花銷,而且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花銷數額越來越大,對普通的農民家庭而言,負擔越來越重,苦不堪言。

  三、引導合理消費,構建和諧的鄉風文明體系

  為滿足農村青年結婚消費的需求, 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加強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 相關部門還應當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理念。

  (一)從新從簡,引領婚事新風尚

  社會管理要關注民生問題, 將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倡導“低碳環保、簡約時尚、科學文明”,倡導合理、健康、節約的婚事消費觀念。

  首先,倡導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新的婚禮方式。現在農村舉辦婚禮,需要耗費全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父母為孩子操辦婚禮會提前幾個月籌劃、安排,費勁心思,有的甚至還大病一場。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結婚方式不僅可以減少經濟花銷和體力消耗, 而且還避免了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現象,有利于培育文明、健康、時尚的鄉風。

  其次,倡導“科技型”、“致富型”等新型嫁妝。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男方家的一些生活物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妝的檔次也在逐年提升。嫁妝不僅包括被褥、自行車、電器等生活用品,現在還出現了電動三輪車、高檔家電、汽車等。這些物品提升了農村青年婚后的生活品質,但也助長了其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的習氣。因此,應該倡導“科技型”、“致富型”嫁妝,比如將電腦、書籍、機械、農用運輸工具作為嫁妝或參加農用技術培訓班等。這些形式的嫁妝,不僅新穎時尚,而且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強致富本領。

  (二)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的本質是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包括文化、風俗、法制、社會治安等諸多方面。移風易俗是鄉風文明的重要體現。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多樣的風俗習慣,在婚事方面更是如此。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拋棄愚昧、迷信、鋪張浪費的陋習,樹立節儉的新風尚,營造崇尚科學、文明的新環境。

  婚事風俗是經過歷史的積淀形成的, 為特定區域內群體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或模式。 要想改變其中的一些陳規陋習,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必須充分發揮村委會的職能。村委會作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在促進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了引導村民理性操辦婚事, 村委會等基層組織應該實現婚事習俗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首先,制定情理相容的村規民約。村委會可以成立專門的“紅白事管委會”,征求村民意見,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訂立關于婚事的村規民約,做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隆重與簡約相結合,消費與發展相結合。其次,必須充分發揮管理和宣傳的作用。村委會要加強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獎懲一體,提高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運行機制。同時,村委會可以通過廣播、宣傳欄等形式來加大宣傳力度。

  (三)加強學習,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靈魂, 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推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廣大人民群眾是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力量。同樣,社會管理創新也需要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擴大公民參與是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邏輯前提。為了扭轉農村結婚消費畸形發展的態勢,抵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關鍵點就在于村民個人。要讓村民提高認識,合理規劃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途徑就是加強學習,提高其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首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村民可以通過閱讀書籍,通過網絡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內涵修養,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武裝頭腦, 擺脫各種愚昧觀念和不良思想的影響,樹立正確的、理性的婚事消費觀念。同時,農民還應該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 將科學技術與本地實際相結合,實現農村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從簡辦婚禮,把節省下來的錢投入到生產當中, 這樣, 才能實現增產增收,提高生活水平。其次,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加強政治學習,明確“八榮八恥”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傳統美德,擯棄愚昧無知、好逸惡勞等腐朽觀念。

  結語

  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引導健康、科學的婚事消費觀念, 是加快鄉風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重要路徑。 抑制農村青年婚事畸形消費,符合黨中央提出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精神,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應松年.社會管理創新引論[J].法學論壇,2010,(11):05. [2]劉利民.關于加強農村文明鄉風建設的思考[J].求知,2007,(05):31.

  [3]朱小連,方明.當代農村青年婚事畸形消費狀況分析———以安徽省為例

  [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58.

【移風易俗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移風易俗的倡議書09-03

移風易俗倡議書06-21

移風易俗活動簡報優秀10-27

關于移風易俗倡議書10-02

農村移風易俗倡議書10-30

移風易俗倡議書范文11-21

抵制移風易俗承諾書08-17

小學移風易俗倡議書03-25

移風易俗倡議書集錦07-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aⅴ专区 | 午夜资源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