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29日在京發布。本次調查報告由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聯合華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聯合開展,首次覆蓋了G20中19個成員國(歐盟除外)。調查的主要發現有:中國整體形象穩定提升;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訪者最為期待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廣受好評,高鐵被認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訪者來華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為首選城市。
中國國家形象穩中有升,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在所有國家中位居第二。
中國整體印象得分為6.2分(總分為10分),比2014年提升了0.3分。其中,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印象(6.9分)比發達國家(5.5分)明顯更為積極。相比年長群體,海外年輕人(18-35歲)對中國的了解程度更高,整體印象更好,對中國未來發展形勢的看法也更為樂觀。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影響力占據首位,中國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羅斯、英國和德國。
歷史悠久、充滿魅力的東方大國成為中國最突出的國家形象。
在海外受訪者的印象中,中國歷史悠久、充滿魅力的東方大國形象最為突出,選擇該選項的受訪者比例達到43%,其中發展中國家的選擇比例更是高達54%。全球受訪者對中國國民的印象普遍是正面積極的,勤勞敬業成為最突出的中國國民形象。
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訪者看好中國未來發展形勢。
受訪民眾普遍認可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形勢持樂觀態度。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影響力將會持續增長。
中國產品海外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售后服務方面進步顯著。
質量問題依然是阻礙中國品牌海外發展的重要因素,占到60%的比重。但相比2014年,海外受訪者在食品安全、售后服務和價格方面的不滿意度分別下降了6%、13%和9%,中國產品在售后服務方面的進步尤為明顯。
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廣受好評,中國高鐵被認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
61%的海外受訪者對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表示認可,甚至超過了中國受訪者的評價(57%)。半數的海外受訪者對我國2015年科技成就有所了解,其中,認知“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9萬公里,穩居世界高鐵里程榜首”的受訪者比例最高,達到21%。
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備受期待。
在今后的全球治理中,海外受訪者認為中國可以在經濟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64%),其次是科技領域(58%)。
海外受訪者來華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為首選城市。
2015年海外受訪者中,未來三年內有計劃來中國學習、工作或旅游的比例占到31%,高于2014年的26%。計劃訪問地區中,最受青睞的中國城市前三位依次是北京(48%)、上海(30%)和香港(23%)。
據悉,由國家級專業智庫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調查咨詢公司華通明略共同打造的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平臺,自2011年起連續開展針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調查研究及成果發布,是國內首個定期發布大型中國國家形象調研報告的自主調研平臺,目前已逐漸形成中國國家形象自主調研品牌,有助于為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提供更富有針對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建議。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全球氣候變暖的調查報告06-30
高中國家貧困申請書11-16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倡議書10-20
高中國家助學金申請書08-24
高中國家助學金感謝信10-26
中國霧霾調查報告06-20
高中國家助學金感謝信通用07-20
中國移動調查報告08-28
中國青少年上網調查報告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