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方案

時間:2023-09-20 09:10:28 秀雯 方案 我要投稿

健康管理方案(通用20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健康管理方案(通用20篇)

  健康管理方案 1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國衛基層發[20xx]7號)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目標

  通過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及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向老年人及兒童家長普及中醫基本知識與養生保健技術,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們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飲食,增強體質,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中醫藥服務滿意率和知曉率。

  1、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90%。

  2、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90%。

  二、范圍和對象

  范圍:全鎮22個行政村。

  對象:轄區內居住的所有65歲老年人和0—36月兒童。

  三、項目內容

  (一)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

  每年為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建議定期進行中醫復檢;對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養生保健方法,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

  (二)0—36歲 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四、管理措施

 。ㄒ唬┙M織領導

  董家營鎮中心衛生院成立“董家營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及技術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院公衛科,由張耿華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督導檢查和評估,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2)技術小組

  組長:

  成員:

  技術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張耿華負責日常管理工作。要在12月10前完成村級醫務人員培訓,12月底前完成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證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80%的工作任務。

 。ǘ└骷壜氊

  1、醫院職責

 。1)負責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2)組織村級衛生人員開展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知識技能培訓,使其基本掌握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內容、方法和工作流程,確保老年人、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質量。

  (3)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宣傳,使老年人和兒童家長能夠及時獲取中醫藥健康服務的信息和服務內容,主動接受保健服務。

 。4)掌握轄區內老年人、0—36月齡兒童信息,告知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并為其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檔案,且醫院統一管理檔案(納入65歲老年人和0—36月兒童健康檔案中),定期對村醫進行督導檢查。

 。5)0—36月齡兒童由醫院兒保門診在進行常規兒童體檢的同時進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并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結果準確、完整的記錄在相應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中,向體檢兒童家長傳授中醫藥健康指導。

  2、村衛生室

  根據醫院安排,負責項目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質量控制的具體工作,并承擔老年人健康體檢中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信息采集,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同時給予中醫藥保健指導。對于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同時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結果準確、完整的記錄在相應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中;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宣傳、動員工作,按時參加兒童體檢。每季度上報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進展情況。各村衛生室要熟悉服務項目要求,掌握技術操作規范。負責收集、登記轄區內服務對象人口信息、告知服務內容、預約服務時間,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ㄈ┍U辖涃M,規范管理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所需經費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整體經費統籌安排,并進行績效考核。

 。ㄋ模⿵娀綄В瑖栏窨己

  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督導和考核制度,不定期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研究解決辦法,逐步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長效管理機制。督導考核主要內容:

 。1)老年人和0—36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2)老年人和0—36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完整率;

 。3)走訪調查核實中醫藥健康管理情況。

  對完成工作指標的村予以表彰獎勵,對項目執行不力、完成情況較差的村,扣減相應經費。

  健康管理方案 2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全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高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5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甘政發〔20xx〕50號)精神,在全區全面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按照以人為本、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元并舉、市場運作的總體思路,探索建立制度完善、快捷便民、服務良好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以滿足多層次養老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遵循深化體制改革、堅持保障基本、注重統籌發展、完善市場機制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及社會力量主體作用,激發社會各階層活力,建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著力構建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增加供給、市場提升層次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格局。

  二、目標任務

  各鄉鎮選定50%以上的村開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4月底前確定各村居家養老服務點、摸排服務對象、組建服務隊伍,5月份開展服務,6月底前已建成的老年幸;ブ喝客度胧褂,各居家養老服務點簽約服務對象不少于20人。各街道4月底前完成服務對象排摸上報,已建成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于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發揮服務功能,全面開展日間照料、文體娛樂、康復理療、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簽約居家養老服務對象不少于300人。到20xx年,在保障老年人均等化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有效滿足城鄉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形成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網點,“一刻鐘養老服務圈”覆蓋100%城市社區和85%以上的農村社區,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立。

  三、服務對象

  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為具有安定區戶籍、且實際居住在服務點范圍內以下人員:

  1.城鄉空巢(獨居)老年人。

  2.農村留守老年人。

  3.分散供養特困人員。

  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自愿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照料護理費用統籌用于居家養老服務補助。

  四、服務內容

  基礎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膳食供應、家政護理及其他服務等3個方面:

  1.膳食供應服務;緝热荩杭杏貌、上門送餐、協助進餐。服務要求:提供的食品必須符合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合理配餐。服務點應配置符合老年人用餐特點的設施設備。用餐、送餐器具應保持清潔衛生,每餐清洗消毒。

  2.家政護理服務。基本內容:個人衛生護理、居家環境衛生清理等。服務要求:提供理發等個人衛生護理服務。定期清洗衣物及床上用品。定期清理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干凈整潔。

  3.其他服務;緝热荩号阃驮\、送藥上門、代購代辦、定期探視、電話訪問等。服務要求:老年人患病時,服務人員要及時聯系家庭簽約醫生,明確告知病情、癥狀等情況,協助醫護人員提供相應醫療服務。代辦代購服務時要當面清點錢物、證件、單據等,做到賬實相符。對空巢(獨居)老年人定期上門探視和電話訪問。接到緊急呼叫時應及時聯系相關機構和人員,到服務對象家中進行處置。

  五、服務場所

  城市居民居家養老服務依托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及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展。農村居家養老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合理設立居家養老服務點,打造就近便利、靈活多樣的“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1.依托鄉村能人設立養老服務點。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各類鄉村能人的積極性,建立居家養老服務點,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個人衛生護理、日間照料、健身娛樂等服務。

  2.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養老服務點。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發揮鄉村干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志愿者隊伍作用,在黨群服務中心為附近老年人提供基礎養老服務。

  3.以村民小組為單位設立養老服務點。利用舊學校、舊村址、舊農房以及服務人員住所等場所,在村民小組設立養老服務點,配備必要的設備,為本村民小組和就近的老年人提供基礎養老服務。

  六、服務人員

  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主要包括:

  1.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及鄉鎮、街道確定的服務人員。

  2.農村養老服務員等公益性崗位人員。

  3.村(社區)干部。

  4.志愿者。

  七、補貼機制

  按照“分類定標、差異補助”的原則,建立居家基本養老服務費用補貼機制。對于非低保對象家庭中的空巢(獨居)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提供低償服務,費用自理。對于城鄉低保對象家庭中的空巢(獨居)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和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基礎養老服務分類給與補助。

  1.膳食供應服務的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天6元(其中早餐1元、午餐3元、晚餐2元),按實際用餐次數結算。

  2.家政護理及其他基礎養老服務按月補助,按照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服務內容及要求定期開展服務,具體為:

 。1)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服務人員每天上門服務一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900元。

 。2)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服務人員每三天上門服務一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3)完全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服務人員每周上門服務一次,補貼標準每人每月120元。

  居家養老服務補助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財政預算資金、社會捐贈資金、各級民政部門福利彩票公益金、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

  八、服務流程

  各鄉鎮、街道排摸需要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匯總花名冊上報區民政局審核。區民政局對鄉鎮、街道上報的服務對象審核后,轉交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錄入信息平臺,由信息平臺管理運營機構定西市養老服務中心統一調派服務人員開展服務。服務結束后,服務人員向平臺上報服務結果,由信息平臺進行統計匯總,作為發放補助、計收費用的重要依據。服務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各鄉鎮、街道每月統計上報服務對象變動情況和服務次數,補貼費用據實結算。

  九、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區民政局要加強統籌協調,不斷健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制機制。區人社局要指導各鄉鎮按照規定聘用養老服務員、理發員等公益性崗位人員,明確相關公益性崗位人員的養老服務職責。區市場監管局要依法加強服務點食品安全管理,督促指導各服務場所辦理《食品小經營店登記證》,按照規定標準設立供餐點。區衛健局要加強家庭簽約生管理,依托養老服務場所開展醫療服務,指導服務點和服務人員做好消毒防疫等工作。區婦聯要加強基礎婦聯組織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婦女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的作用。各鄉鎮、街道要確定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切實靠實服務對象監管、服務點建立、服務隊伍組建的主體責任,認真確定服務場所、服務人員,建設穩定可靠、樂于奉獻的養老服務隊伍。

 。ǘ┙∪ぷ鳈C制。區民政局、各鄉鎮(街道)要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動員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老年協會開展自助、互助服務和文化體育健身活動。大力培養和發展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推動建立志愿服務積分制度,積極探索“時間銀行”等做法,建立老年人自愿參與互助服務的激勵機制,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鄉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要廣泛宣傳居家養老法律法規,大力弘揚安定精神、志愿精神、慈善精神以及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加強正面輿論宣傳,引導老年人樹立健康的養老觀念、社會化養老的消費理念。表彰居家養老服務示范單位和模范個人,加大助老為樂好人好事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積極性,為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健康管理方案 3

  0-6歲兒童保健服務是婦幼保健服務的重要內容,對降低兒童死亡率、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年版)》及市衛生局、財政局《關于印發〈市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項目目標

  免費向全區0-6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明顯提高,年全區兒童保健覆蓋率達到90%。

  二、項目范圍與職責

  (一)項目范圍:轄區內居住的0-6歲散居兒童及3-6歲托幼機構集體兒童

 。ǘ┞氊

  1、區衛生局

  制定轄區0-6歲兒童保健項目工作方案和考核評估標準,并進行發動、組織實施和定期督導;組織參加市衛生局組織的師資培訓;組織區婦幼保健所對轄區內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培訓、指導;組織購買、發放相關宣傳材料等資料,定期收集匯總相關工作信息。

  2、區婦幼保健所:

  (1)加強兒童系統保健管理,對社區保健及信息管理工作進行質量控制,并協助區衛生局做好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督導和考核。

  (2)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業務培訓及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協助區衛生局組織購買、發放相關宣傳材料及開展知識講座和宣傳活動。

  (4)開展0-6歲兒童保健服務項目。

 。5)做好轄區高危兒網絡管理工作,接收并管理社區轉診的高危兒,并落實逐級轉診制度。

  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與區婦幼保健所、醫院、社區衛生站建立工作聯系,配合區婦幼保健所按照婦幼信息管理要求上報兒童保健信息。

  (2)開展0-6歲兒童基本健康體檢項目,并為轄區內新出生兒童進行訪視,做好工作信息登記、上報、錄入和分析工作。

 。3)對社區衛生服務站兒童保健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

 。4)針對兒童保健相關問題,開展兒童保健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常見疾病防治等知識的宣傳并設有宣傳欄。

 。5)協助區婦幼保健所開展兒童疾病調查、死亡調查工作、質量控制等工作。

 。6)指導相關社區衛生服務站協助開展兒童健康管理項目工作。

  三、服務項目及服務內容

 。ㄒ唬┬律鷥涸L視項目

  1、承擔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婦幼保健所。

  2、服務內容:

  (1)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由居住地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到新生兒家中進行,按照《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對新生兒進行體格檢查、保健指導及咨詢,將訪視信息記錄在《新生兒家庭訪視記錄表》中,并告知家長下次訪視的'時間、地點、方式和要求。對于低出生體重、早產、雙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高危新生兒酌情增加訪視次數。

  (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新生兒滿月或出生后42天,在區婦幼保健所進行隨訪,同時為兒童建立保健檔案(包括登記冊、《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兒童保健手冊》),分社區進行登記編號,對嬰兒進行體格檢查、營養評價、發育評估等,提供母乳喂養指導、常見疾病防治及健康咨詢指導等。并告知并分診到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系統保健體檢,納入到社區基本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秲和=∈謨浴酚杉议L攜帶保管。

 。ǘ0-6歲散居兒童免費基本健康體檢項目

  1、承擔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婦幼保健所。

  2、服務內容:

  (1)散居兒童健康體檢時間分別在3個月、6個月、8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4歲、5歲、6歲時,共11次。

 。2)6-8個月、18個月、30個月時分別進行1次血常規檢測,在6、12、24、36月齡時使用聽性行為觀察法分別進行1次聽力篩查。

 。3)按照市區相關要求對高危和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并落實轉診制度。

 。ㄈ3-6歲集體兒童基本健康體檢項目

  1、承擔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婦幼保健所。

  2、服務內容:

  (1)為3~6歲集體兒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務。

 。2)服務內容包括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血常規或血紅蛋白檢測和視力篩查,進行合理膳食、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3)按照市區相關要求對高危和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并落實轉診制度。

  四、服務要求

  1、開展兒童健康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當具備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

  2、從事兒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并接受過兒童保健專業技術培訓,按照國家兒童保健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兒童健康管理。

  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通過婦幼衛生網絡、預防接種系統以及日常醫療衛生服務等多種途徑掌握轄區中的適齡兒童數,并加強與托幼機構的聯系,取得配合,做好兒童的健康管理。

  4、加強宣傳,向兒童監護人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兒童家長愿意接受服務。

  5、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在時間上應與預防接種時間相結合。鼓勵在兒童每次接受免疫規劃范圍內的預防接種時,對其進行體重、身長(高)測量,并提供健康指導服務。

  6、每次服務后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納入兒童健康檔案。

  7、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兒童提供生長發育與疾病預防等健康指導。

  五、項目執行時間

  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

  六、項目督導與考核

  1、區衛生局醫政科負責項目實施的領導和管理,負責制定實施方案、經費管理、監督檢查、工作考核等。

  2、區婦幼保健所負責項目的實施,包括人員培訓、技術指導、信息管理等,按照標準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落實情況組織開展半年和全年督導檢查,采取抽樣方式開展考核評估,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并將檢查情況上報區衛生行政部門,考核結果與評優和經費安排掛鉤。

  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自查和評估服務狀況。

  4、區衛生局于11月上旬組織區婦幼保健所對項目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服務效果、居民滿意度等開展居民評估調查。

  5、考核評估主要內容和指標

  ⑴新生兒訪視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訪視的新生兒人數/年度轄區內登記的活產數×100%。

  ⑵兒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轄區內接受1次及以上隨訪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

 、莾和到y管理率=年度轄區中按相應頻次要求管理的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內應管理的0~6歲兒童數×100%。

  健康管理方案 4

  人到老年,機體的器官組織形態和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變化,臟腑氣血生理機能自然衰退,陰陽失衡,呈現虛證和虛實夾雜證;同時社會角色和地位的改變,帶來心理上的變化,易產生孤獨寂寞、憂郁多疑、煩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狀態。因此對于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應從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多方面進行。

 。ㄒ唬├夏牦w質辨識及保健指導

  根據辨識出的九種體質(正常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選擇適合相應體質的養生方法,具體方法參見《中醫體質辨識》。

  (二)老年飲食保健

  (1)通過發放中醫食療健康處方、宣傳單,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使老年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功能也減弱,要指導老人通過合理飲食來補充維生素、鈣、鐵的吸收。如富含鈣的食物首推牛奶及奶制品。

 。2)普及科學膳食、中醫飲食保健知識等,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3)老年人的脾胃功能減弱明顯,因此老年人的飲食調攝應以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做到飲食多樣化,食宜清淡、熟軟,進食宜緩,食要限量,少吃多餐。

  (4)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以增強免疫力。

  (5)預防便秘,便秘可以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肺的通、換氣功能,使腹壓升高、養耗增加,誘發心絞痛、心梗、中風等疾病,所以老年人應通過飲食調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適當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三)心理調攝

 。1)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進行指導。

  (2)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容易發生性格和情緒變化。最常見的有焦慮、易激動、抑郁、情緒多變、孤僻、固執等;

  (3)老年人可以通過欣賞音樂、習字作畫、垂釣怡情等方法進行心理調攝,緩解疲勞、平穩血壓和心律,達到心身愉悅的目的。

 。4)說服老人加強心理的自我調整,避免易激動、大喜大悲、大怒等情緒劇烈變化,以防止因情緒波動導致血壓升高、中風、心絞痛、心梗,甚至猝死現象發生。

 。5)組織集體康復娛樂活動,鼓勵老年人間的社會交往,以消除孤獨恐懼、憂郁多疑、煩躁易怒等情緒,促進功能恢復并改善老年人的不良心態。

  (6)避免勞心過度:人的血液循環與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就會耗傷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虛體質的老年人不可用腦過度。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一下,觀賞一陣風景,使心情愉快起來,就能很快消除腦的疲勞。

 。ㄋ模├夏赀\動保健

 。1)通過發放宣傳單,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傳授適合于老年人的保健運動方法,使老年人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適當有規律的運動對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改善心肺的供氧能力,提高肌力,增加關節活動能力和活動范圍,延緩軟骨老化都具有明顯的保健作用。針對不同的'老人要用不同的運動方式指導,要特別注意量力而行。老年人運動鍛煉要遵循因人制宜、適時適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

 。3)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慢跑、散步、游泳、放風箏、練氣功等等中國傳統的健身方式。如果身體不適可暫時停止運動,不要勉強。鍛煉3個月以后,應進行自我健康小結,總結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采取措施。

 。4)慎防“久視傷血”:中醫認為“目得血而能視”,因此長時間看書、看報、看電視等,不僅會損傷眼睛的視物功能,還會使本來就不足的血更虛。一般目視一個小時左右,應適當活動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復目之疲勞。

 。ㄎ澹┞约膊〉念A防

 。1)通過發放中醫食療健康處方、宣傳單,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傳授中醫藥及現代醫學預防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知識方法,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病意識,增強防病保健能力。

  (2)對引起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的最常見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Ⅱ型糖尿病、腦卒中、慢性支氣管炎、腫瘤、骨關節病和老年癡呆疾病等的預防進行指導,降低這些慢性病的發生率,防止老年人發生意外傷害,也是老年保健工作的關鍵。

  (3)運用中醫中藥的方式來降低肥胖,高血壓,高血糠,血脂異常,減少吸煙,增加運動等來干預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如用中醫針灸等方式來減少腦中風的發生等。

  健康管理方案 5

  為推進落實《關于推進健康企業建設的通知》(全愛衛辦發〔20xx〕3號),實現《“健康中國20xx”規劃綱要》《健康上海行動(20xx-2030年)》任務目標,深入規范開展健康企業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ㄒ唬┲笇枷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對標國際領先水平,樹立健康經營理念,發展企業健康文化,滿足企業員工健康需求,打造文明健康綠色的職業健康環境,實現企業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助力提升本市在全球產業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統籌協調、企業自主;堅持健康優先,因地制宜、科學實施;堅持依托文化、產業協同、共建共享的原則。

  二、工作目標

  規范健康企業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制定符合上海實際的健康企業建設評價標準,提升健康企業建設水平和效果,促進健康企業建設可持續發展;通過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設健康環境、提供健康管理與服務、營造健康文化,切實提高職業人群健康水平。

  三、具體實施

 。ㄒ唬┙ㄔO對象

  上海市健康企業建設按照屬地化管理、自愿參與的原則,采用申報制。凡三年內未發生各類公共衛生事件及安全責任事故的本市各類企業,均可申報。

  (二)建設內容和流程

  健康企業建設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全市各級各類企業三年內未發生各類公共衛生事件及安全責任事故,各項指標基本符合《上海市健康企業評價標準》(見附件1)要求的,可自愿向所在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區愛衛會”)辦公室提出申請,填寫《上海市健康企業申報表》(見附件2)并提供相關材料,報送區愛衛會衛辦公室審核評估。

  審核通過的`評定為區級健康企業,其中滿足市級健康企業申報條件者(達到區級健康企業標準且特色專項不少于2個),由區愛衛會辦公室將考核意見等相關材料報送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愛衛會”)辦公室,推薦申報市級健康企業。市級健康企業申報截止時間為每年6月30日,逾期將視作下一年申報。今年申報截止時間為10月30日。

  (三)驗收評估

  市愛衛會辦公室將組織專家,按照《上海市健康企業評價標準》對申報企業進行評估。驗收評估工作包括資料審核、現場評估、綜合審定、對外公示、通報命名等程序。

  1.資料審核。組織專家對申報市級健康企業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及內容不齊全不規范的企業,書面通知其在兩周內補充完整并上報。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將申報材料退還申報單位。

  2.現場評估。組織專家對通過資料審核的企業進行現場評估。

  3.綜合審定。市愛衛會辦公室根據評估結果,確定通過驗收的企業名單。

  4.對外公示。市愛衛會辦公室公示通過驗收的企業名單,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

  5.通報命名。通過綜合審定的申報企業,且公示期間無異議,由市愛衛會辦公室每年年底進行通報命名,并統一設計制作授予“上海市健康企業”銅牌。

  (四)管理復審

  對已命名的市級健康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復查一次。復查工作由市愛衛會辦公室組織開展,采取委托相關機構組織復查、市級抽查等方式進行。對通過復查的企業,給予重新命名;對復查不達標的命名企業,通知其限期整改后再次復查,如仍未達標,市愛衛會辦公室將通報取消其命名稱號。

  各區愛衛會辦公室、上海化工區應加強對轄區內健康企業的日常管理,組織專家每年至少督查1次,并將督查報告于每年9月20日前上報市愛衛會辦公室。

  四、職責分工

  (一)市、區愛衛會要充分發揮政府議事協調機構的統籌協調作用,把健康企業建設納入健康上海建設和推進健康上海行動的總體部署,確定推進本區域健康企業建設的具體工作舉措,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市、區愛衛會辦公室負責本區域健康企業建設工作的領導和監督管理。具體承擔好部門協調、信息溝通、指導檢查、考核評估等工作。

  (三)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做好衛生與健康服務技術指導,開展企業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有關工作,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識普及。

 。ㄋ模┦、區經濟信息化部門要發揮行業管理作用,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并將健康企業建設工作與產業政策相銜接。

  (五)市、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影響勞動者健康的生態環境問題。

  (六)市、區工會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宣傳健康企業理念,倡導勞動者積極參與,維護勞動者相關權益,促進健康文化,和諧勞動關系。市、區共青團、婦聯要維護好團員、青年和婦女等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ㄆ撸┥虾;瘜W工業區管委會負責做好上;瘜W工業區內健康企業建設工作的領導和監督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健康企業建設要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統籌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共建共享。各區要結合區域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健康企業建設方案,有序推進轄區內健康企業建設工作。市、區愛衛會辦公室定期開展健康企業建設交流、成果展示、案例分享、經驗論壇等活動。

 。ǘ┘夹g保障

  本市健康企業建設技術支撐工作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具體負責,由市健康促進中心牽頭成立市級健康企業建設技術指導組,成員單位包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化工職業病防治院、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市健康教育協會。健康企業建設技術指導組具體負責:組建健康企業建設專家庫;修訂《上海市健康企業評價標準》;市級健康企業現場復查和專家評審的具體組織;健康企業培育、考核;健康企業建設的政策研究、標準研制、教育培訓、經驗總結、宣傳推廣等工作。各區健康企業建設技術支撐單位由各區自行確定。

 。ㄈ┙涃M保障和廣泛動員宣傳

  市、區各有關部門、各技術支撐單位應為健康企業建設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市、區愛衛會辦公室和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健康企業建設工作的政策宣傳,對健康企業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進行總結和報道,對典型示范經驗進行經驗推廣和交流,推動全社會關心、關注、支持健康企業建設,把“健康企業”塑造成上海新名片。

  健康管理方案 6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健康中國行動(xx—xx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達到《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和本市教育現代化相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倡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和身體健康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全面發展,推動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保證每天三課兩操兩活動(一到二年級落實“四課、兩操、兩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進一步使我校的體育與健身課程規范、有序、高效的開展。

  二、組織領導

  成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管理,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身體鍛煉的正常開展,確保學生每天校內、校外鍛煉一小時。

  組長:

  組員:

  1、校長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體育工作全面負責。分管體育工作,協調督促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落實各項體育工作要求。

  2、體育教研組長負責制訂學校體育教學教研及學生一小時鍛煉實施計劃;培訓體育活動課老師,不培訓不上課。做好管理體育器材保管室;經常檢查室內外體育器材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3、德育教導負責組織班級學生每天做好課間操,組織大隊干部每天檢查各年級各班學生做課間操、眼保健操、課間活動情況,檢查結果納入班級日常評比內容。

  4、后勤處負責安排人員維護體育場地設施,添置體育器材。

  5、體育教研長落實好組內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高度重視體育課的學生安全教育,切實擔負起學生的安全責任;指導班主任開展好體育活動課。

  6、班主任認真組織本班學生按學校、年級組的安排進行各項體育鍛煉。

  7、全體教職工都要積極支持、參與“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不得擠占體育與健身課時和體育活動時間,既要保證活動的質量,更要確保活動的安全。

  8、校家委會參與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聽取家長和學生意見,向學校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家校共育。家校合作提升學生體質健康。

  三、實施目標

  1、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相結合,通過體育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2、營造良好的學校體育鍛煉氛圍。通過多種形式面向學生、家長宣傳陽光體育運動,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達標爭優、強健體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口號深入人心。

  3、建立學校體育活動的長效機制,營造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的氛圍,形成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育人環境。通過學校體育活動,保證每名學生至少掌握兩項日常鍛煉運動技能,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主要措施

  1、開齊開足體育課程。根據本市“小學體育興趣化”改革要求,一至二年級確保每周安排四節體育課,三到六年級每周安排三節體育課。保證充足的體育活動時間,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定期組織集中備課和集體教研,確保學生掌握2-3項運動技能和日常體育鍛煉方法。

  2、確保校內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上午第二節下課9:50-10:20,下午第一節下課2:40-3:10安排大課間活動。如遇雨天和霧霾天氣,也將組織學生開展好室內的'體育活動項目,確保學生校內身體活動的時間。

  3、家校共育,開展家庭體育指導。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曉黑板平臺等多形式地開展對學生和體育家庭作業指導,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對部分體質較弱的學生加強課堂與課后的個別輔導,幫助學生養成課后自主鍛煉的好習慣。

  4、強化體育訓賽組織,突出學校足球特色項目。認真開展足球、田徑、武術、健身操等運動隊的課余訓練。學校每年組織陽光運動會、班班足球賽、足球嘉年華、廣播操比賽、藝術節和小型游藝、競技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營造濃郁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磨練學生意志,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5、多元評價,科學落實增強學生體質健康。做好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逐步完善形成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的多元評價機制。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數據上報率100%,優良率不低于50%、合格率不低于98%。

  6、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

  五、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體質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各項措施。

  2、加強日常檢查

  每學期通過面向學生、家長的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形式,聽取意見建議改進提升,確保推進學生體質健康工作。日常對家長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及時溝通交流。對違反落實加強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教工要及時約談,督促其整改。

  3、保障經費投入

  學校確保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及體育素養測試所需經費,將參加體育素養相關工作納入教師工作量核定范疇。

  4、優化師資配備

  配齊配足配優學校體育教師,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不斷提升體育師資隊伍能力。

  5、落實條件保障

  加大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等的投入,為學生創造體育運動條件。采取綜合措施滿足學生體育運動、體育測試等需求。

  健康管理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以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增強職工體質為著力點,引導廣大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推動醫院文化健康發展,為實現醫院工作更快更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主題和原則

  運動會的主題是:強體魄、增合力、促發展。

  運動會的原則是:

  (一)廣泛參與原則:即比賽項目設置為員工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使廣大員工都能有機會、有能力參加比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ǘ┰鰪妶F隊意識原則:即嚴密組織,合理組隊,凝聚人心,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ㄈ┰鰪妼剐栽瓌t:即通過在賽場上公平競爭,激勵員工積極進取,團結拼搏的奮斗精神。

  三、參加人員范圍

  醫院各科室在職員工均可報名參加,嚴禁借用外院人員。

  四、時間和地點

  運動會原則上安排在20xx年5月中旬舉行,地點在梅城中心小學。

  五、競賽項目

  運動會競賽項目設田徑(男女4×100米接力賽跑道項目)、健康在身邊、定點投籃、抬擔架、套圈共5個大項。本次比賽以推進凝聚力,加強團結精神為宗旨,不設置個人項目,全部為集體項目,除抬擔架每代表隊派3人參賽外,其余項目均需4人一組參賽,其中健康在身邊要求男女混合組隊參賽,每項比賽設一、二、三等獎各一名,每項比賽第一名至第八名依次按10、8、6、5、4、3、2、1計分,各比賽項目計分列入各代表隊匯總,最后根據各代表隊得分匯總情況分別給予表彰獎勵。

  六、籌備工作及安排

  第一階段:20xx年4月底為籌備和部署階段。主要工作:健全組織,包括組委會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人員組成;制定實施方案;下發通知、規程、報名表;進行動員和部署。

  健康管理方案 8

  一、指導思想

  以我院就診的慢病患者為服務對象,以控制慢病危險因素為干預重點,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患者管理為主要手段,通過“醫聯體”活動開展為載體,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加強慢病管理意識,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走進家庭,促進預防、干預、治療的有機結合。

  二、目標

  慢性病管理的最終目標不是治愈疾病(因為很多慢性疾病是無法治愈的),而是努力將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健康功能維持在一個滿意的狀態,獨立生活,回歸社會;同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減少疾病危險因素,減少用藥,控制醫療保健成本,節約社會衛生資源。為我院贏得更好的社會效益,發揮醫院公益性。

  三、組織領導

  成立20xx年“慢性病管理”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安全月活動指揮辦公室,設在護理部,主任由施圣暉陳思仙兼任,副主任由彭德清擔任,負責“慢性病管理”的相關活動,辦公室成員由各護理單元護士長組成。

  四、活動內容和安排

 。ㄒ唬┬麄靼l動階段:7月10日—7月20日

  1、召開全院護理人員會議,宣布《宣城市人民醫院20xx年“慢性病管理”實施方案》,各護理單元高度重視,積極申報開展。

  2、醫院網站及宣傳欄宣傳《宣城市人民醫院20xx年“慢性病管理”實施方案》。

  3、各科室認真學習并領會實施方案。

 。ǘ┰圏c科室評選階段:7月21日—7月31日

  影響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常見慢性病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根據科室申報表,首先考慮在有以上相關疾病的科室中進行選擇,初步計劃選擇兩個科室進行試點。

  (三)實施階段:8月1日—9月30日

  1、試點科室制定本科室開展慢性病管理的實施方案。由護士長牽頭,在科主任的領導下,醫護合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2、建立慢性病患者檔案。從8月1日始,納入慢病管理的患者入院時均建立電子檔案,便于住院期間實施慢病管理措施和出院后隨訪追蹤管理。

  3、按時隨訪,并填寫隨訪記錄表。慢性病病程長,并發癥多,而且需要長期服藥,所以隨訪是慢性病管理中的重點,隨訪方式可選擇門診、家庭、電話,了解患者癥狀及生活方式改變,測量其體重、血壓、血糖,評定日常自理生活能力等,了解患者服藥情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具體處理。

  4、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培訓。慢性病患者出院后,更多的服務是在基層醫院和社區診所;鶎俞t療衛生機構負責相關慢性病防控措施的執行與落實。試點科室要為基層衛生機構開展慢性病診療、康復服務提供技術指導;制定慢性病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傳播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并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合理膳食、適量活動、控煙限酒,培育健康人群。

  5、試點科室及時對本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慢病管理相關知識培訓,逐步實現慢性病的.規范化診治和康復。嚴格遵照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診療技術規范和指南,完善專業化培訓制度,注重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在提供規范化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同時,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咨詢指導和科普宣傳。

  6、慢性病管理試點科室,注重開展社區調查隨訪,明確本病主要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應用適宜技術,發展適合我院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長效管理模式。

  (四)總結推廣階段:10月1日—12月30日

  1、總結階段:

  試點科室在10月20日前完成慢性病管理工作總結,召開全體護士長會議,進行經驗交流。

  2、推廣階段:

  將試點科室好的經驗、做法匯總,鼓勵有慢性病的護理單元均逐步開展慢性病管理,并加強與各部門及兄弟醫院的合作。加強科研,促進合作和交流,開發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具,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和利用,推廣慢性病預防、早診早治早康和規范治療等適宜技術。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推進方案實施。

  在開展慢性病管理的過程中,領導要起推進的積極作用,切實解決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大力加強醫護人員動員,努力形成醫院與社區防治工作合力。

 。ǘ┞男胁块T職責,落實綜合措施。

  加強部門間協調溝通,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有效監督的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慢性病管理重大問題,落實各項管理措施。

  健康管理方案 9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按照扶余市教育局《關于轉發“吉林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加強全省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的重要部署,結合我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我校體育衛生工作,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和強化“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堅持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進一步健全完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長效機制,深化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及鍛煉效果,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從嚴加強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督導和評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實施好各項健康工作的“達標細則”,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我,F有學生1580人,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為每年都有大部分學生成績不合格,準備通過 3 年左右的時間,使我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學生體質得到全面增強。

  二、強化措施

  1.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并列入課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減少學生的每天體育鍛煉時間和體育課。

  2.保證開齊上好體育課程。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

  3.保證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器材設備和場地。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校園運動設施建設,添置必要的器材設備,確保安全科學適用,堅決杜絕一些器材設備被封存備檢不使用以及體育設施成人化的現象,力求盡快達標。加強體育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

  4.保證學生體質監測和學生體檢。

  我,F已配齊配齊監測器材,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要求每年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工作,做到一年兩次檢測。規范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并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

  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要加強對學生的測試及體檢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疾病預防處方、營養處方、運動處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5..保證學生及幼兒近視眼防控措施。

  針對目前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的現狀,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把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為學校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常抓不懈。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 2 次篩測并建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都要經常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每天科學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學生養成科學用眼和自覺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6.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扎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杜絕學生飲食安全事故和傳染病的流行。要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營養常識、衛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7.保證學校“體育、藝術 2+1 項目”的實施。

  繼續深入實施“體育、藝術 2+1 項目”,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每年組織召開運動會等活動。

  8. 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經費投入。

  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三、加強領導

  學校校長是學生體質健康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加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安全運行。完善學校體育和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加大素質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力度,形成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共同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氛圍。要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學校和家庭形成珍視健康、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此外,要引導家長為孩子科學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心態,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家不良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使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常態機制的形成。

  健康管理方案 10

  一、目的意義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屬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影響人的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中醫對高血壓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各個階段均有其優勢點和優勢環節,特別是將中醫藥理論、技術應用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廣闊的前景。中醫藥參與高血壓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預,可以達到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的目的。

  對于正常高值血壓,食療、導引、養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壓下降。對高血壓病人,食療、導引及養生功法助于血壓的`控制,配合中藥內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壓恢復正常,對頑固性高血壓及合并有較多癥狀的患者,中醫藥方法可起到減輕癥狀,協助降壓,減少減緩靶器官損傷的作用,從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作用。

  二、高血壓篩查

  1、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

  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后預約其復查,非同日3次血壓高于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如有必要,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確診,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

  3、建議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與中醫藥保健預防指導。

  三、隨訪評估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1、測量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急癥狀,如出現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意識改變、劇烈頭痛或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痛、心悸胸悶、喘憋不能平臥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時血壓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其轉診情況。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就診到此次就診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心率,計算體質指數(BMI)。

  4、詢問患者癥狀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煙、飲酒、運動、攝鹽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四、分類干預

  根據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和癥狀體征,對患者進行評估和分類干預以及中醫藥的保健知識講解。

  1、對血壓控制滿意、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時間及日常生活中中醫藥保健鍛煉。

  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即收縮壓≥140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增加現用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壓藥物,如中醫藥制劑等,2周時隨訪。

  3、對連續兩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4、對所有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

  五、健康體檢

  高血壓患者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老年患者建議進行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初篩檢查。

  六、中醫、中藥保健指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生活、工作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不同,一般中醫將高血壓病的辨證類型分為肝陽亢盛型、肝腎陰虛型(含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型(含氣陰兩虛)、痰瘀互結型(含痰濕壅阻)等類型。臨床上應針對不同類型進行中醫、中藥、藥茶、食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干預。

  (一)肝陽亢盛證

  【主癥舌脈】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眠不寧、面紅口渴、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清瀉肝熱,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 龍膽泄肝湯

  【中成藥】

  【茶飲】可用夏枯草、玉米須、羅布麻、桑葉、菊花、石決明、山楂、枸杞子、桑寄生、五味子等1—2種中藥與綠茶一起泡服。

  【食療方】推薦食物有馬蹄、梨、藕、芹菜、禽蛋、豬肉、魚類(有鱗)、黃豆、豆腐、龜肉、燕窩、鮑魚等。

  鮮芹菜汁:鮮芹菜250克洗凈,沸水燙2分鐘,取出后切碎加冷開水100毫升絞汁。取汁分二次服用。

 。ǘ╆幪撽柨鹤C(含肝腎陰虛證)

  【主癥舌脈】眩暈,頭痛,頭重腳輕,耳鳴健忘,五心燥熱,心悸失眠,舌質紅,苔薄白,脈象弦細而數。

  【治法】 滋陰補腎,平肝潛陽

  【方藥】杞菊地黃丸 知柏地黃湯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第二期代償階段。

  【中成藥】腦立清膠囊,重鎮潛陽,平肝熄風。每次3粒,每日2次,療程4周。

  牛黃降壓丸,平肝潛陽,清熱化痰。每次1-2丸,每日2次,療程4周。

  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每次5粒,每日2次,療程4周。

  【茶飲】同上

  【食療方】推薦食物有芹菜、綠豆、綠豆芽、萵苣、西紅柿、菊花、海蟄、山楂、薺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蘿卜、香蕉、黃瓜、苦瓜、紫菜、蘆筍。

  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適量水,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1小時,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后,取出曬干或陰干,然后磨成細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三)痰瘀互結證(含痰濕壅阻證)

  【主癥舌脈】眩暈,頭重如裹,或伴頭痛,胸悶、惡心,形胖,食少多寐,舌暗,苔膩,脈滑或澀。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方藥】滌痰湯與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病合并腦血栓形成。

  【中成藥】愈風寧心片,活血化瘀,通絡定眩。每次5片,每日3次,療程4周。

  【茶飲】降脂益壽茶:荷葉、山楂、丹參、菊花、綠茶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陳山烏龍茶:陳皮、山楂、烏龍茶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食療方】推薦常用食物有白蘿卜、紫菜、白薯、玉米、花生、洋蔥、木耳、山楂、核桃、桃仁、杏仁、海帶、海蟄、大蒜、冬瓜等具有化痰活血之功效的食品。

  馬蘭頭伴海帶:馬蘭頭洗凈,用沸水燙至色澤泛青,取出后瀝水,切成絲備用。海帶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凈,用沸水燙10分種,取出切成絲,與馬蘭頭同伴,加鹽、味精、糖、麻油拌和均勻,佐餐用。

  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當晚餐食用。

 。ㄋ模╆庩杻商撟C(含氣血兩虛證、氣陰兩虛證)

  【主癥舌脈】頭昏眼花,耳鳴心悸,腰酸腿軟,步態不穩,口干咽燥,畏寒肢冷,失眠多夢,夜間多尿,陽痿滑精。舌質淡或紅苔薄白,脈象弦細。

  【治法】補氣養血,調和陰陽

  【方藥】金貴腎氣丸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第二期失代償階段。

  【中成藥】歸脾丸,益氣養血,安神。每次1丸,每日2次,療程2周。

  【茶飲】龍眼紅棗茶:龍眼肉,紅棗,白糖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黨參紅棗茶:黨參,紅棗,茶葉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亦可將黨參、紅棗、茶葉加水煎沸3分鐘后飲用。

  【食療方】推薦常用食物有銀耳、枸杞子、黑棗、核桃仁、海參、淡菜、芝麻。大棗、銀耳、芝麻、桑椹。

  當歸燉豬蹄:將豬蹄洗凈切成大塊,在開水中煮兩分鐘,去其腥味,撈出。然后再在鍋內加水燒開放入豬蹄,加入當歸及調料適量,用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煮至豬蹄熟爛。

  歸芪蒸雞:炙黃芪,當歸,嫩母雞1只。將黃芪、當歸裝入紗布袋,口扎緊。將雞放入沸水鍋內氽透、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將藥袋裝入雞腹,置于蒸盆內,加入蔥、姜、鹽、黃酒、陳皮、胡椒粉及適量清水,上籠隔水蒸約1小時,食時棄去藥袋,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附:高血壓足浴通用方——鄧鐵濤教授“浴足方”

  懷牛膝、川芎各15g,天麻、鉤藤(后下)、夏枯草、吳茱萸、肉桂各10g。上方加水20xxml煎煮,水沸后10分鐘,取汁趁溫熱浴足30分鐘,上、下午各1次,2-3周為1療程。

  健康管理方案 11

  為進一步做好我社區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工作,提高我社區老年人健康水平,現就我社區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管理對象

  轄區內60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以下簡稱老年人)。

  二、工作目標

  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不低于60%。

  三、管理內容

  對老年人每年進行1次健康管理,內容包括:

 。ㄒ唬┥罘绞胶徒】禒顩r評估:通過望、問、聞、切四診進行辨證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自評了解其基本健康狀況、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癥狀、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況。

  (二)體格檢查:過望、問、聞、切四診進行粗測判斷。

 。ㄈ┹o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B超、眼底等檢查。

 。ㄋ模┙】抵笇А8嬷】刁w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健康指導。

  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對于已納入相應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務可作為一次隨訪服務。

  2、對體檢中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

  3、進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意外傷害預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4、告知或預約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務的時間。

  四、時間安排

  每年的11月份之前完成健康管理工作。

  五、責任主體

  1、依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xx年版)》關于中醫健康管理的相關要求,組織社區中醫人員,成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技術小組,具體負責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的實施工作,保證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質量。

  2、每次健康體檢結果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做到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與建立健康檔案、慢病管理等工作相銜接。

  3、及時掌握轄區內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減少、死亡等信息變化,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健康管理方案 12

  為進一步加強我鎮中小學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師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師生健康發展,預防和減少師生心理危機事的發生,經研究,特就進一步加強全鎮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

  成立xx鎮中心學校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賀xx任組長,xx任副組長,xx任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朱安陽同志兼任主任,朱瓊麗同志任全鎮師生心理健康教育統籌人、各片校小學教務處主任、各本部政教處主任任成員。該辦公室全面負責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

  二、目的意義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條,是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石。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對中小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緊迫任務,更是當前教育的重點所在。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學生與教師雙主體的充分發展,為學生成長營造和諧寬松的環境。

  三、目標內容

 。ㄒ唬┛傮w目標

  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對少數有心理問題和心境障礙的學生,給予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悅納自我、調節自我、健康發展。

  (二)分學段教育內容

  小學低段(1—年級):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習生活,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管理自我。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小學中高段(4—6年級):幫助學生調整學習心態,培養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于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初中: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提升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了解自己,正確認識、勇敢面對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及情感需求,學會調節、控制情緒,抑制沖動行為?陀^評價自己,學會與同學、老師和家長有效溝通。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教師:讓教師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視改善教師人際關系,加強教師心理健康調節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優化工作網絡。各校校長、幼兒園園長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開展兩次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研究。大單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常務副校長分管,政教處主任、小學片教務處主任主管,另配備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班主任均要系統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強師資培訓。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辦公室每期集中組織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業技能培訓,并下校開展教職員工全員參加的心理知識專題培訓。其中,20xx年上學期的下校培訓,分兩批實施,第一批在各校本部,4月中旬完成。第二批在各小學,月中旬完成。

  3、保障工作經費。各校要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場地保障,確保此項得到貫徹落實。建設好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配備好心理咨詢記錄卡、心理測量工具等。

  4、做好常規工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建立本學校心理幫扶學生庫,主要幫扶學生為性格孤僻、家庭離異、家庭關系長期不和睦、身體有殘疾、家庭經濟困難、厭學、有異常舉動等學生。

  5、開展個別輔導。對于心理有嚴重問題的學生,專業心理咨詢師(或工作者)要跟蹤咨詢、輔導,定期進行心理評估。對于心理有一般問題的學生,各校要及時有效、自行輔導,并預約心理咨詢工作者訪談。20xx年4月底之前,中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辦公室對所中學所有的初三學生,進行一次團體心理輔導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做好工作考評。中心學校將對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專項督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學?冃Э己藘热。

  健康管理方案 13

  為增進老年人健康福祉,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印發20xx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的通知》(洪發〔20xx〕1號)精神,根據市衛健委《關于開展20xx年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關愛行動的通知》(宿衛老健〔20xx〕3號)要求,特制定泗洪縣20xx年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年全面完成市衛健委下達的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任務,健康管理率達到72%。

  二、主要內容

  1.目標任務:根據各鄉鎮(街道)65歲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數,制定各鄉鎮(街道)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任務數(見附件)。如省市對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進行調整,任務數也作相應調整。

  2.基本內容:原則上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執行,包括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

 。1)體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并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2)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心電圖和腹部彩超(肝膽胰脾)檢查。

  (3)健康指導。告知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健康指導。

  3.加強老年人健康體檢信息系統應用:自20xx年起,老年人健康體檢數據全部錄入體檢信息系統,縣級將以各鄉鎮(街道)信息系統數據情況作為考核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的`依據。

  三、工作進度

  1.20xx年一季度:制定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案,加強工作指導和督查。

  2.20xx年二季度: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任務的60%。

  3.20xx年三季度: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任務的80%。

  4.20xx年四季度:全面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任務。

  四、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管理。各衛健中心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機制,加強質量管控,定期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促進項目管理科學規范。

 。ǘ┱象w檢項目。要加強各部門協調,整合多方資源,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體檢與離退休干部、退休職工等健康體檢有效整合,對年度內既可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體檢也可參加其他健康體檢的65歲以上居民,在不增加費用支出的情況下,憑本人體檢記錄,可結合實際將重復項目等價替換為適合老年人的推薦項目。

  (三)做好特殊群體健康服務。縣衛生健康局將配合縣相關部門,結合實際制定符合特需體檢項目,指定專門體檢機構、明確專人負責、爭取財政經費支持。

  (四)加強結果應用。要及時告知體檢對象健康評價結果,并將體檢信息及時錄入或歸集到老年人個人健康檔案,加大對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綜合分析應用力度,全面評估老年人健康狀況、主要危險因素,為完善健康管理政策,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提供決策依據。逐步實現向老年人開放查詢。

 。ㄎ澹⿵娀麄鞅O督。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等形式,廣泛開展老年人健康體檢相關政策宣傳,調動老年人參加健康體檢的積極性。要對服務規范性、體檢完整性、評價準確性等開展經常性監督,并將老年人健康體檢完成數量、質量與經費補助緊密掛鉤,做到健康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擴大項目成效和社會影響力,確保此項民生實事取得實效。

  健康管理方案 14

  一、活動時間

  xxx

  二、活動主題

  xxxx

  三、宣傳內容

  (一)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的意義;什么是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的分類;計劃懷孕時應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從第一次口腔健康檢查開始定期關注兒童口腔健康;老年人應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二)高血壓的定義和危害;什么是健康血壓?診室血壓和家庭血壓測量值判斷標準;提倡各類人群定期測量血壓;提倡血壓測量進社區;提倡高血壓患者在家庭自測血壓,倡導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三)腦卒中的定義和特點;腦卒中的危害;卒中的致病因素;中年人卒中主要的危險因素;卒中的防控要點。

  (四)糖尿病和糖調節受損的.定義;哪些人群容易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和常見并發癥;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宣傳健康飲食對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性,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四、活動內容

  (一)組織縣級醫療單位的口腔衛生專家、心腦血管專家、內分泌專家深入學校和社區開展大型宣傳活動。

  9月18日,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和xx江鎮衛生院在xx江黃崗學校聯合開展愛牙日健康主題宣傳活動。

  xx月9日,縣疾控中心、縣第一人民醫院和彭鎮衛生院在彭鎮金灣社區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高血壓日健康主題宣傳活動。

  xx月29日,縣疾控中心、縣級醫療單位和永安中心衛生院聯合開展世界卒中日宣傳活動。

  11月13日,縣疾控中心、縣中醫醫院、黃水鎮衛生院共同參與,在黃水鎮楠柳社區開展糖尿病日大型宣傳活動。

  (二)宣傳活動期間,各醫療單位要因地制宜地制訂科學的宣傳方案,借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社區、示范單位、健康小屋以及健康步道和健康主題公園等重點健康場所,大力開展義診咨詢、健康講座、知識競賽、健身活動競賽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倡健康教育活動進社區、學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健康主題宣傳日活動和日?破招麄饔行ЫY合,廣泛傳播慢性病防治、營養膳食和中醫藥養生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控意識。

  (三)有口腔門診的醫療衛生單位,積極與當地學校、托幼機構協調,入校開展兒童口腔衛生宣傳義診活動。

  (四)各基層醫療單位結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的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小組活動;針對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等重點人群開展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相關健康知識講座,至少2次。

  (五)積極與新聞媒體合作。及時向報社、電視臺提供宣傳重點,通過雙流電視臺、雙流報、健康雙流微博等平臺廣泛宣傳全國愛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卒中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的意義和慢性病防治知識,傳播健康理念;同時邀請相關新聞媒體參與活動并進行宣傳報道。

  五、工作要求

  (一)按照活動方案要求,各單位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結合轄區實際,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互動參與性強的宣傳活動,切實起到宣傳效果,認真完成宣傳工作。

  (二)各單位要及時上報宣傳活動簡報,照片及宣傳活動統計表?梢砸噪娮影嫘问缴蠄螅娮影嬲埳蠄笾義xxxx,聯系電話:xxx。

  (三)上報時間:

  9月22日前,上報開展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資料,xx月12日前,上報開展全國高血壓日宣傳活動資料;11月2日前,上報開展世界卒中日宣傳活動資料;11月17日前上報開展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活動資料。11月30日前上報20xx年慢病相關健康主題日宣傳活動總結。

  健康管理方案 15

  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第三版)的要求,并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衛生院,祝文斌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任家兵同志負責日常事務。

  二、項目目標

 。ㄒ唬┩ㄟ^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對全鎮老年人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和傷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ǘ┱莆蛰爡^內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并登記管理。爭取到20xx年底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80%以上。發現慢病患者納入慢性病管理。

  三、項目范圍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

  四、項目內容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

 。ㄒ唬┥罘绞胶徒】禒顩r評估:通過問診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自評了解其基本健康狀況、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癥狀、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況。

 。ǘw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肺部、心臟、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并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篩判斷。

  (三)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谷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腹部B超(肝膽胰脾)、心電圖檢查。

 。ㄋ模┙】抵笇。告知評價結果并進行相應健康指導。

  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對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壓或糖尿病),應及時治療或轉載診。

  3.對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或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

  4.進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種、骨質疏松預防、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預防和自救、認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導。

  5.告知或預約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務的時間。

 。ㄎ澹┲嗅t體質辨識及中醫藥健康保健指導。

  五、項目組織與實施

  1.衛生院加強與村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務。

  2.由衛生院組織,村衛生室負責通知、預約65歲及以上居民到衛生院體檢并接受健康管理。對于已納入相應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務可作為一次隨訪服務,對行動不便、臥床居民可提供預約上門健康檢查。體檢表填寫、錄入、裝檔,管理率達80%以上。

  3.65歲老年人管理電子臺賬登記,須完善臺賬登記相關項目,如戶號、檔案號、電話、身份證號、住址、輔查項目完成情況,體檢通知單發放時間及體檢反饋單發放時間。

  4.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5.做好管理人員培訓記錄、課件等資料,認真落實上級培訓和自身培訓工作

  六、考核指標

  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數/年內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100%。

  2.老年人健康體檢表完整率≥80%,老年人健康體檢表完整率=填寫完整的健康體檢表數/抽樣的健康體檢表數×100%。

  七、獎懲措施

  衛生院對于完成年度工作指標項目較好的村醫執予以鼓勵,及時撥付項目經費,對于沒有完成年度工作指標的,在第二年扣減相應的經費。

  健康管理方案 16

  一、工作目標

  高齡津貼惠及所有80周歲以上老年人,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不低于60%;完成不少于10000戶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每市不少于100張(不含合肥、馬鞍山2個國家試點市);縣(區域)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改造完成率達到100%;新增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800個,覆蓋面不低于30%;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52%以上;建成64家智慧養老機構。

  二、實施內容

 。ㄒ唬┙∪夏耆搜a貼制度

  補助范圍。對80周歲以上老年人給予高齡津貼;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給予養老服務補貼,經評估確定為輕、中、重度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分檔提高補貼標準,用于護理支出。各地可以結合實際合理確定補貼范圍和具體標準。

  補助方式及標準。高齡津貼,按月發放至個人;養老服務補貼,原則上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服務網絡不健全的農村地區可以惠農“一卡通”方式支付。補助標準由縣級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并向社會公布補助標準。

  實施程序。高齡津貼由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養老服務補貼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養老服務補貼原則上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提供。

  (二)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

  1、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補助范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高齡、失能老年人。有條件的地區可將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和困難老年人中的高齡、失能家庭。

  補助方式及標準。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逐步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改造內容參考《安徽省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建議清單》,給予補貼的改造項目原則上不超過基本項目范圍,具體項目和補助標準由各地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鄉發展實際確定。

  實施程序。按照自愿原則本人或委托親屬、居(村)民委員會向戶籍所在地社區(村)提出申請,社區(村)對評估初審、街道(鄉鎮)審核、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確定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入戶需求評估,提出改造方案,經老年人或親屬簽字確認后,由社區(村)初審并逐級報街道(鄉鎮)、縣級民政部門審核審批;適老化改造服務機構根據改造方案按標準實施改造,縣級民政部門實地驗收。

  2、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建設

  建設標準。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建設標準按照《安徽省家庭養老床位試點方案》執行。

  補助標準。驗收合格的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每張床位給予不超過3000元一次性建設補貼。

  實施步驟?h級民政部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安排試點任務計劃,商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后,按照《安徽省家庭養老床位試點方案》相關要求和程序執行。

  (三)優化城鄉“三級中心”運營

  補助范圍。符合《安徽省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規范(試行)》的'縣級養老指導中心、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

  補助方式及標準。按照設施規模、服務人數、服務內容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給予日常運營補貼;各級政府依托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向社會組織、企業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給予政府購買服務補助。補助標準由縣級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并向社會公布補助標準。

  實施程序。三級中心的運營機構向縣級民政部門提交申請,縣級民政部門審核后商財政部門確定后實施。

 。ㄋ模┌l展農村養老服務

  1、推進縣(區域)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建設和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

  建設標準。按照《安徽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安徽省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規范(試行)》等執行。

  項目管理。項目建設要嚴格落實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管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等相關要求。

  實施步驟?h級民政部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排定項目實施年度和建設規劃,商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后,并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嚴格遵守和履行工程建設相關要求和程序。

  2、施行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3項制度。

  3、補助范圍。承接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三項工作的養老服務主體。

  補助方式。對承接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農村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視走訪三項工作的養老服務主體(社會組織、企業等),給予政府購買服務補助。

 。ㄎ澹┩苿羽B老機構提質增效

  補助范圍。對由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興辦,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并依法在民政部門進行備案登記的各類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其中對新建以護理型床位為主的養老機構給予適當上浮。居家式、產權式、會員制項目不在補助范圍。

  補助標準。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養老機構根據實際入住的人數給予運營補貼(不含自理老人)。運營補貼的標準按照收住對象輕、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運營補貼分別不低于300元、400元和600元。

  對社會辦養老機構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用于養老機構建設的,按照不低于同期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30%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對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的,給予一定一次性補助。

 。┩七M養老智慧化建設

  補助范圍。對通過驗收的智慧養老機構給予補助。

  補助方式。各地按照標準對創建情況評估后給予一次性獎補。

  實施步驟。各地根據年度任務安排開展創建工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制定經費申報、審批、撥付、使用、管理和監督辦法,驗收合格的智慧養老機構按照辦法進行申領。

  三、資金籌措

 。ㄒ唬┵Y金來源。各級財政一般預算安排的資金;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的資金,省、市、縣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經費不得低于當年本級留存公益金的55%;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給予適當補助,不足部分由市縣財政補齊。

  (二)資金管理。各地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加強養老服務補貼、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制度的統籌銜接。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助、貸款貼息補助可用于養老機構房屋建設、設備、設施添置更新費用等。養老機構運營補貼、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運營補貼可用于設備添置、人員工資、人員培訓、綜合責任保險費用等。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責任,抓好落實。省民政廳、省財政廳按照職能分工各負其責。省民政廳負責編制規劃、制定標準、項目實施督導;省財政廳負責安排落實省級財政資金,督促市、縣級財政部門落實補助資金。

 。ǘ┎块T協作,嚴格檢查。各級民政、財政等部門應加強協調,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級建立由民政、財政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研究和解決問題,部署階段性工作重點和任務,制定詳細工作計劃。

 。ㄈ┮幏豆芾恚瑖栏癖O督。各市、縣結合實際,制定本級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實施方案和經費申報、審批、撥付、使用、管理和監督辦法。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實行目標管理。自覺接受各級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新聞媒體和群眾監督。

  健康管理方案 17

  為進一步加強和推進我鄉工廠企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促進廣大職工健康行為的形成,預防職業中毒、職業病、傳染病和常見病的發生,保護和促進職工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實現“人人享有職業衛生保健”的目標,建設健康企業、和諧中堂。根據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通知)[20xx]7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鄉深入推進“健康企業”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增強廣大企業和職工的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水平為目標,全面深化“健康企業”創建活動,營造安全健康的生產和工作環境,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弘揚磁縣人文精神風貌,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健康素質和生活品質,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

  二、工作目標

  建立適應工廠職業人群需要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服務體系,人人享有職業健康教育,人人享有職業衛生服務,創造良好的勞動條件和職業、生活環境,減少和消除職業性及其他有害因素,降低職業病、常見病和工作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以及工傷事故的發生率,努力建設健康企業、和諧辛莊營鄉。通過不斷提高工廠職業人群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從而促進工廠三個文明建設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到20xx年底,全鄉重點培育選樹1-2家企業達到健康企業標準,作為典型引導,全鄉各企業將全面推動創建活動的全面展開。到20xx年底,鄉規模以上企業30%要達到健康企業標準,微小企業要實現20%達標;到20xx年底,規模以上企業50%達標,微小企業30%達標;到20xx年底,規模以上和較大企業80%達標,微小企業60%達標。

  三、創建對象

  選定邯鄲市振華活性炭有限公司作為試點首先鋪開創建工作。其余企業條件成熟的也可創建。

  四、基本任務

 。ㄒ唬┕S企業在生產、經營、后勤、生活等方面適應現代文明,全面創建健康文明的`現代企業形象。

 。ǘ┕S企業在總體上保證企業職業人群人人享有職業健康教育,人人享有職業衛生服務。

 。ㄈ┕S企業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規范,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健康教育規劃,落實有效措施實施規劃并對執行情況進行評估。

 。ㄋ模┕S企業轉變衛生宣傳模式,采取形式多樣、員工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健康教育。

  (五)工廠企業有計劃地開展勞動衛生法制教育,加強行政干預管理力度。

 。┕S企業的安全、環保、勞資、宣傳、教育、文化、后勤等部門和工、青、婦等組織均應有協調配合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的實施措施。

  五、具體目標

  (一)工廠企業健全有關健康教育管理組織機構,有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本項工作,做到工作有計劃、有總結,活動有記錄等。將衛生科普知識納入職業技術培訓,進行有關生理、心理衛生、勞動保護、職業病防治、安全衛生、常見病防治、自我保健等知識宣傳教育。

 。ǘ┨岣咂髽I員工健康觀念提高。有毒有害作業工人100%獲得“知情權”,了解本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方法知曉率達90%。

 。ㄈ┢髽I員工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有所提高,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0%,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職工執行保護和減少職業危害及意外傷害的技能和正確行為率達95%。

 。ㄋ模┙⒑屯晟乒S企業人員就業前體檢和定期體檢制度。就業前體檢率和定期體檢率達95%以上,并建立健康檔案。

 。ㄎ澹┐偈垢鞣N危害健康的疾病發病率有明顯下降,尤其是預防和控制職業中毒和職業病、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和應急事件在工廠企業的發生。

  (六)在工廠企業內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傳專欄,面積不少于2㎡,宣傳專欄內容定期更換;并以廣播、衛生標語閉路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進行衛生知識宣傳。

  六、保障措施

 。ㄒ唬┟鞔_職責,加強協作。鄉“行動”組各成員單位要加強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建立機制,共同把創建工作落到實處。

 。ǘ⿵V泛宣傳,共同參與。廣泛宣傳創建健康教育示范企業工作的目的意義、工作目標和主要內容,提高廣大工廠員工和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創建意識。

  (三)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基地。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建設健康教育廳、展覽廳、培訓室等,并配備電視、錄像等必要健康教育宣傳設備。

 。ㄋ模┘訌娕嘤,規范管理。健康教育人員積極主動加強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技術和管理水平;結合社區衛生服務,建立和完善工廠員工健康教育檔案;各種健康教育檔案就按檔案化規范管理,按裝訂成冊。

  (五)加強督導,實施考核。鄉“行動”辦要按照有關要求,對各企業的創建情況進行考核,以更好的狀態迎接縣的考核評選。

  健康管理方案 18

  為了切實做好我鄉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確保我鄉慢病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具體要求,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制定《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病管理項目,建立我鄉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檔案;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網絡;加大對慢病患者相關危險因素干預的力度,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控制我鄉糖尿病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力爭在 20XX年底前,全鄉病人管理率達60%以上;規范管理率達到90%以上;健康體檢率達到5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達到100%。

  二、項目內容

  根據《2型糖尿病管理服務規范》對轄區內35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管理。

  1、患者篩查:

  通過廣泛宣傳和動員,開展35歲以上居民每年測血糖;居民診療過程測血糖;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篩查中測血糖,讓患者主動與衛生醫療單位聯系測血糖;居民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糖尿病患者,并填寫慢病健康體檢登記表。

  2、隨訪:

  對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提供4次面對面的'隨訪。每次隨訪對患者進行詢問病情、血壓、空腹血糖測量檢查和評估;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進行健康指導,并填寫隨訪表。

  3、健康檢查:糖尿病患者我院每年對患者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并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血糖、血脂、體重及體格、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等一般檢查,并填寫慢病健康體檢年檢表。

  三、職責分工:

  ㈠、成立項目領導組,負責項目的領導和協調,(領導組名單附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負其責,完成項目任務。

 、、疾控中心為項目管理單位,負責日常管理、項目督導、技術培訓、健康教育、考核驗收、相關材料印制和資料整理上報等工作。

 、纭⒏鞔逍l生室負責對各村35歲以上人群開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發現、建檔、隨訪管理、健康體檢、健康教育、信息收息等)

 、、我院負責本轄區項目的宣傳,動員落實和質量控制等工作,指導村衛生室開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發現、建檔、隨訪管理、健康體檢、健康教育、信息收集 等)。

  四、工作實施安排

 、、項目啟動階段

  1、成立慢病項目領導組,制定出工作方案。各村同樣成立慢病管理領導組,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專人負責、設置管理門診、制度規范上墻。

  2、召開全鄉糖尿病、慢性病健康項目啟動會。

  3、編制印發各種制度、表格及宣傳材料。

  4、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和管理技能的培訓。

 、、宣傳篩查建檔階段

  1、大力宣傳:通過電視、報紙、資料、板報、廣播等方式廣為宣傳項目內容,把黨的溫暖普照到每個目標人群。

  2、建立測血糖制度。搞好首診登記工作。

  3、開展慢病健康體檢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動員人民體檢并填寫健康體檢登記表。努力發現糖尿病患者,對高危人群至少測量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

  4、建立檔案:對在體檢中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要達到100%。

  5、進行隨訪:對已建檔的糖尿病患者分別在6月底、9月底和12月初進行一次隨訪,并填寫隨訪表入檔。

  6、開展督導:市疾控中心對我鄉糖尿病工作進行多次督導,督導內容主要是人員落實工作進度發現率、建檔率、隨訪率、控制率,經費使用等,并寫好半年和年度工作總結。

  7、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慢病重點村對患者進行面對面咨詢,檢查和治療指導。

  健康管理方案 19

  為深入落實《關于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老齡發〔20xx〕45號)、《關于印發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黑衛老齡發〔20xx〕8號)有關要求,持續增加老年健康服務供給,切實提高老年健康服務質量,不斷滿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適老化水平,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推進老年健康預防關口前移,持續擴大優質老年健康服務的覆蓋面。不斷強化健康老齡化理念,切實增強老年健康服務意識,提升老年健康服務水平,解決好老年人的操心事、煩心事,不斷提升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到20xx年要完成以下重點工作任務:

  ——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率達到65%以上。

  ——失能、高殘、殘疾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不低于80%。

  ——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老年心理關愛項目點覆蓋全市所有縣(區)。

  ——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管理率達到75%。

  ——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90%。

  三、工作任務

  (一)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

  1.在城鄉社區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和媒體媒介,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廣泛傳播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消防安全和中醫養生保健等科普知識。(老齡健康科牽頭,宣傳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2.組織實施老年人健康素養促進項目,有針對性地加強健康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疾病預防控制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3.利用老年健康宣傳周、敬老月、重陽節、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等契機,積極宣傳《老年健康核心信息》《預防老年跌倒核心信息》《失能預防核心信息》《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干預核心信息》等老年健康科學知識和老年健康服務政策。(老齡健康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4.將老年健康教育融入臨床診療工作,鼓勵各縣(區)將其納入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內容。(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ǘ┳鰧嵗夏耆嘶竟残l生服務

  5.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服務,到20xx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利用多種渠道動態更新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信息、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推動健康檔案的務實應用。(基層衛生健康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6.開展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重點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有條件的地方要逐步擴大服務覆蓋范圍。(老齡健康科牽頭,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ㄈ┘訌娎夏耆斯δ芫S護

  7.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按照省要求,積極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提高公眾對老年癡呆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及早識別輕度認知障礙,預防和減少老年癡呆發生。按照省統一部署,加強老年人傷害預防,減少傷害事件發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老年人視、聽等感覺能力評估篩查,維護老年人內在功能。(老齡健康科牽頭,市疾控中心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8.組織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行動,將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和防治口腔疾病相結合,降低老年人口腔疾病發生率。(疾病預防控制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9.組織實施老年營養改善行動,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疾病預防控制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四)開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

  10.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針對抑郁、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到20xx年,老年心理關愛項目點覆蓋全市所有縣(區)。(老齡健康科牽頭,疾病預防控制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五)做好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11.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推廣。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衛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預約和轉診、用藥指導、中醫“治未病”等服務。提高失能、高齡、殘疾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到20xx年不低于80%。進一步強化服務履約,采取更加靈活的簽約周期,方便老年人接受簽約服務。家庭醫生要定期主動聯系簽約老年人了解健康狀況,提供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切實提高簽約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基層衛生健康科牽頭,宣傳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岣呃夏赆t療多病共治能力

  12.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xx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醫療機構要積極開展老年綜合評估、老年綜合征診治和多學科診療,對住院老年患者積極開展跌倒、肺栓塞、誤吸和墜床等高風險篩查,提高多病共治能力。(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13.各縣(區)要積極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老年健康服務科室建設,充分發揮大型醫院的幫扶帶動作用,借助醫療聯合體等形式,幫助和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健康服務,惠及更多老年人。(基層衛生健康科牽頭,醫政醫管與保健科、中醫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ㄆ撸┘訌娎夏耆司蛹裔t療服務

  14.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增加居家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重點對居家行動不便的高齡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復期或終末期、出院后仍需醫療服務的'老年患者提供診療服務、醫療護理、康復治療、藥學服務、安寧療護。擴大醫療機構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范圍。鼓勵醫聯體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按規定報銷相關醫療費用,按成本收取上門服務費。(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ò耍┘訌娎夏耆擞盟幈U

  15.完善社區用藥相關制度,保證老年慢性病、常見病藥品配備,方便老年人就近取藥,提高老年人常見病用藥可及性。鼓勵醫療機構開設藥學門診。發展居家社區藥學服務和“互聯網+藥學服務”,為長期用藥老年人提供用藥信息和藥學咨詢服務,開展個性化的合理用藥宣教指導。落實慢性病長期處方制度的有關要求,為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長期處方服務,減少老年患者往返醫院次數,解決多科室就醫取藥問題。鼓勵醫療機構開展老年人用藥監測,并將結果運用到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之中,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藥、合理用藥水平。(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九)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服務

  16.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實施方案》《關于切實做好老年人就醫便利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從文化、管理、服務、環境等方面,加快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改善老年人就醫體驗。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完善診間、電話、自助機、網絡、現場預約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保留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醫療機構內的各種標識要醒目、簡明、易懂、大小適當,要對公共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配備必要且符合國家無障礙設計標準的無障礙設施。鼓勵醫療機構設立志愿者服務崗,明確導診、陪診服務人員,提供輪椅、平車等設施設備。到20xx年,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老齡健康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ㄊ┐罅Πl展老年護理、康復服務

  17.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加快發展老年護理服務工作方案》《黑龍江省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實施方案》要求,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等,加強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暢通雙向轉診通道。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鼓勵多方籌資建設基于社區、連鎖化的康復中心和護理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18.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需要設置和增加提供老年護理、康復服務的床位。(基層衛生健康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19.鼓勵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提供康復醫療服務。通過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促進老年患者功能恢復。(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ㄊ唬┘訌娛芾夏耆私】嫡兆o服務

  20.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居家的失能老年人健康照護服務模式。鼓勵建設以失能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護理院(中心)。鼓勵二級及以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護理站建立簽約合作關系,共同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照護服務。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護者開展照護技能培訓,提高家庭照護者的照護能力和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失能低收入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健康照護等情況以及因病返貧風險進行動態監測,維護失能低收入老年人身心健康。(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落實)

 。ㄊ┘涌彀l展安寧療護服務

  21.推動醫療機構根據自身功能和定位,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推動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推動安寧療護理念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接受。(醫政醫管與保健科牽頭,中醫科、基層衛生健康科配合,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ㄊ┘訌娎夏曛嗅t藥健康服務

  22.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要設置“治未病”科室,鼓勵開設老年醫學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開展老年常見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提高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推廣使用中醫藥綜合治療。到20xx年,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90%。積極發揮城鄉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規范中醫藥服務的作用,推進社區和居家中醫藥健康服務,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向社區、家庭延伸。到20xx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鼓勵中醫醫師加入老年醫學科工作團隊和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積極開展中醫藥膳食療科普等活動,推廣中醫傳統運動項目,加強中醫藥健康養生養老文化宣傳。(中醫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ㄊ模┳龊美夏耆藗魅静》揽

  23.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傳染病防控部署,及時為老年人接種相關疫苗。有條件的地方做好流感、肺炎等疫苗接種,減少老年人罹患相關疾病風險。在疫苗接種工作中,對獨居、高齡、行動不便或失能等特殊老年人,要給予重點關注,提供周到服務。加強老年人結核病防治工作,做好老年結核病患者的定點救治。積極開展老年人艾滋病預防知識宣傳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提供艾滋病檢測服務。(疾病預防控制科牽頭,各縣區衛健局、各市級醫院落實)

  24.建立老年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和預案,在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特點,保障老年人應急物資和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衛生應急與安全生產辦公室牽頭,各縣區衛健局、各醫療機構落實)

  四、實施步驟

 。ㄒ唬┕ぷ鲉樱20xx年3月)

  制定我市《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并進行分工,推動主要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完成。

 。ǘ┙M織實施(20xx年4月-20xx年12月)

  各縣(區)衛生健康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對指標進行年度分解,明確階段性工作任務。每年10月底前形成年度工作報告報送至市衛生健康委老齡科。

 。ㄈ┛偨Y評估(20xx年1月-20xx年12月)

  市衛生健康委在各縣(區)衛生健康局自查基礎上組織市級專家組,進行現場檢驗,形成全市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評估報告,迎接省級專家評估組現場檢查。

  五、組織保障

 。ㄒ唬┘訌娊M織領導

  各縣(區)衛生健康局(老齡辦)要切實增強為老服務意識,充分發揮老齡工作協調小組作用,落實各內設機構和直屬聯系單位相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加大資金、政策、人員傾斜,共同做好老年健康服務工作。要加強行風建設,將提供老年健康服務的醫療機構納入衛生健康“雙隨機一公開”行業監督內容。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項推進會議。充分發揮涉老社會組織作用,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促進、健康照護和精神慰藉等服務。

  (二)加強政策保障

  將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老年健康服務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各縣(區)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區域老年健康服務均衡發展。結合疾控體系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老年健康服務供給側改革,加強老年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優化老年醫療服務資源。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推動將老年健康服務相關項目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ㄈ┘訌娍萍贾

  推進老年醫學研究機構建設,加強老年健康科學研究,支持老年健康相關預防、診斷、治療技術和產品研發,加強老年健康科研成果轉化和適宜技術推廣。逐步完善老齡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內容,促進各類健康數據的匯集和融合,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享,以信息化推動老年健康服務管理質量提升。

 。ㄋ模┘訌婈犖榻ㄔO

  加強老年醫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加強內科、全科專業住院醫師的老年醫學知識與技能培訓。組織實施老年醫學緊缺人才培訓項目。支持退休、轉崗的護士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指導、培訓和服務等工作。開展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充實長期照護服務隊伍。

  各縣(區)衛健局要把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報送市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科。

  健康管理方案 20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國衛老齡發〔20xx〕61號)和省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皖衛老齡發〔20xx〕13號)精神,切實做好老年健康服務工作,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xx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更加壯大,基本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過75%;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超過50%,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100%;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養老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4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全市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比例達到90%,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有中醫館;全市醫療機構全部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標準。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健康教育,提升老年健康素養

  普及老年健康知識。結合“敬老月”、老年健康宣傳周、聯合國糖尿病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老年人心理關愛等活動,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和中醫養生保健等知識,提高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落實發展老年大學行動計劃,將健康教育作為老年教育重要內容,納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構建覆蓋城鄉、多層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網絡。(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市教體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健康促進行動。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導和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人人有健康行動”,探索建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實現健康知識自助互傳、共建共享。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合理膳食、科學健身、戒煙限酒等專項行動,引導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到20xx年,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2%,創建不少于2個省級健康促進區。(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老年文體活動。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基層計生協會、基層老年協會、老年體育協會和各類涉老文化、體育社會組織等,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社會活動,自覺主動維護身心健康。深入開展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推廣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中醫傳統保健運動;落實和豐富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指南,在公共體育場所建設中配備適宜老年人健身鍛煉的區域、器材,到20xx年,城鎮社區“15分鐘體育健身圈”基本構建完成。(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教體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預防保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4.加強老年疾病監測和干預。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加強重點慢性病和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管理,降低65歲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加強老年人自救互救衛生應急技能訓練,推廣老年期常見疾病的防治適宜技術。實施失能預防項目,宣傳失能預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推廣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有效提升老年人抗風險能力。(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服務,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分類設計簽約服務包,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各縣區每年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中,將老年人滿意度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過75%。(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老年人精神關愛服務。依托精神衛生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專業社工組織等力量,針對抑郁、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愛服務。鼓勵城鄉社區成立社工服務站,設立專業的為老服務社工崗位,提供心理慰藉服務;建立空巢老年人定期巡訪制度,引導社會公益組織提供關愛服務。到20xx年,每個縣區選擇2個社區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服務試點。(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實施《安徽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加強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設施和場所的無障礙建設和管理。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程,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提高為老服務科技化水平;鼓勵縣區和機構建立一鍵呼叫系統、居家服務管理系統,提高緊急救助能力水平。開展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到20xx年,全市創建不少于10個省級、4個國家級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區。(市衛生健康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教體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委老干部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訌娂膊≡\治,提升老年醫療服務能力

  8.健全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相關?漆t院為主體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加強老年醫療機構建設,支持三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建設老年醫療中心,積極發展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等醫療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市本級建設1所集“醫、康、養、護”為一體的老年醫療中心。推進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xx年,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超過50%。深化醫聯體改革,夯實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引導老年人一般常見病、多發病首診在基層。(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探索老年醫療服務新模式。重視老年人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征診治,探索建立適合老年人疾病特點的治療模式、服務機制,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以疾病為中心的單病種模式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轉變。強化老年人用藥保障和指導,落實老年慢性疾病長期處方制度。完善家庭病床管理辦法,選擇1-2個縣區開展試點,探索將養老機構入住的老年人納入建床范圍,并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和質控標準。(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發揮中醫藥特色診療作用。重視中醫藥對老年疾病的預防保健作用,大力推廣老年常見病、多發病中醫非藥物療法和適宜技術,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基層中醫館服務能力建設,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向社區、家庭延伸。到20xx年,全市90%的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有中醫館。(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改善老年人就醫體驗。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所有醫療機構均要立即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并有效解決老年人就醫的.“數字鴻溝”問題。開展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活動,到20xx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促進預后功能恢復。

  12.加強老年康復和護理機構建設。推動將部分一級、二級醫療機構逐步轉型為護理、康復醫療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康復醫學科,支持社會資本舉辦規;、連鎖化的康復護理機構,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市、縣區結合實際開展試點,支持一級、二級醫療機構轉型為護理院或康復?漆t療機構。推動中醫醫院和養老院、護理院、康復機構開展合作,為老年人提供中醫特色的康復、護理服務。到20xx年,三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100%。(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增加老年醫療護理服務供給。加強老年護理需求評估,按需分類為老年患者特別是失能患者提供專業、適宜、便捷的老年護理服務。鼓勵醫療機構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為失能、高齡老年患者提供居家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促進機構護理延伸至社區和家庭。醫療機構提供的養老護理服務收費可按照市場定價的原則收取。積極探索“互聯網+護理服務”新業態,鼓勵有資質的醫務人員參與,提供養老護理服務。在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中,應將助醫服務作為重要內容,滿足困難失能老年人的醫療護理服務需求。到20xx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訌婇L期照護服務,提高失能老年人生命質量

  14.建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居家、社區、專業機構相銜接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開展失能老年人基線調查,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養結合與失能老年人評估指導項目,對高齡、失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上門進行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機構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資源整合,探索推進綜合性醫養結合服務中心。支持各類醫療機構開展長期照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強化養老機構護理能力建設,到20xx年,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養老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45%,每個縣(區)至少建有1所具備專業照護能力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各類醫養結合機構接受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提高老年人照護能力和水平。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護者開展應急救護和照護技能培訓,提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能力。探索建立養老機構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能力和服務質量評估機制,并將其作為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發放的重要依據;規范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到20xx年,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執行體系基本建立。(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剿靼矊幆熥o服務,倡導普及人文關懷

  16.建立安寧療護服務體系。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相結合的安寧療護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推動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開設安寧療護病區。鼓勵醫養結合機構按照相關標準開設安寧療護專區或專科。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加強公眾宣傳教育,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老年教育機構健康課程。(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教體局、市文旅局、市委老干部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探索安寧療護扶持政策。營利性醫療機構可自行確定安寧療護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屬于治療、護理、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的,按現有項目收費;屬于關懷慰藉、生活照料等非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由醫療機構自主確定。選擇1-2個機構開展安寧療護試點,探索醫保統籌基金按平均床日費用結算的方式給予支持。(市發改委、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優化安寧療護服務。嚴格執行安寧療護準入和用藥指南。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改善臨終患者生存質量,提升臨終患者生命尊嚴。(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將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康銅陵建設的總體部署。各縣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積極申報和開展全國和省級長期護理保險、安寧療護示范市(區)試點。(市發改委、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ǘ┩晟品龀终。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在資源配置、土地供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老年健康服務發展予以政策支持和傾斜。加大對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老年醫學研究和學科建設、以及老年醫護專業人員培養及培訓基地建設。符合條件的項目要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支持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享受養老機構相關建設補貼、運營補貼和其他養老服務扶持政策。完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和家庭病床的內容、規范、費用標準和醫保政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力量承擔老年健康服務項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七M隊伍建設。加強老年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學科建設,推動老年學科發展。增加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支持職業院校開設康復、護理等相關專業,加強老年健康人才培養。鼓勵退休護士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指導、培訓和服務等工作。進一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支持開展老年健康服務相關從業人員的持續教育,充實長期照護服務隊伍,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完善老年健康相關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和以技術技能價值激勵為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拓寬職業發展前景。(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教體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科技支撐。推進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建設,建立智慧健康養老企業信息數據庫,培育智慧健康養老機構、對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進行智慧化改造,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智能產品展示和應用推廣試點,推動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在老年健康服務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互聯網+老年健康”服務模式,推動線上線下結合,打造老年智慧健康服務網絡。建立多部門信息共享和安全保護機制。(市經信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健康管理方案】相關文章:

健康管理的方案02-27

健康管理方案12-11

健康管理營銷方案02-24

健康管理項目方案12-22

健康管理的方案范文12-22

健康管理服務方案04-10

老年健康管理方案02-05

健康管理的方案14篇03-17

健康管理方案14篇03-02

健康管理方案(精選15篇)0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日本性爱网站一区二区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 一级特黄录像免中文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