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針對流浪兒童小組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能成功舉辦,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活動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針對流浪兒童小組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針對流浪兒童小組活動方案 1
一、背景
近些年來隨著整個社會突飛猛進地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隱藏在其背后的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問題逐漸突顯出來,使得讓我們每個人不得不去關注它,其中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領域的種種問題更是成為人們首要去關注的問題。該問題主要表現在流浪在外的兒童和青少年,那些流浪兒之所以到處流浪在外是因為有的是本身家境貧寒加之夫妻關系不和諧、而有的是生活在有家庭暴力和虐待小孩的家庭中、還有的是被社會上的不法人士遭受毒打或拐騙所致;總之她(他)們年紀那么小就離家而走是迫不得已的,那些小孩們就這樣遭遇到了與同齡年或同一個成長階段的大多數孩子們根本沒有過的種種問題,因此我們作為一名社工專業學生也作為本國的一個公民理應為伸出雙手為那些可憐的流浪孩們做點有助于健康成長的事,也為我們社會正常發展付出自己應有的一切。
二、理念
我們通過做活動和運用一些我們所學到的社工的基本知識和一些技巧;幫助孩子們開拓視野、能夠通過我們帶去的資源了解外面的世界并和周圍的孩子更好的溝通,相互支持形成鼓勵支持系統。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和良好的成長心態,促使其生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三、理論架構
我們這個小組對象是十至十八歲左右的流浪孩子,首先;皮亞杰認為六七歲左右的兒童已踏入具體運思期,能明白一些具體道理,那么我們現在小組對象更是那樣,所以可以利用小組形式幫助他們。
其次;那些小孩由于在自己的成長階段遭遇到了一些與同齡年或相同階段大都數小孩根本就沒有過的特別的不幸;如:長期生活在惡劣的環境當中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夫妻關系不良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還有經常有過家庭暴力的家庭以及受虐待的家庭中的孩子,有些甚至是被人拐賣或受過欺騙和毒打的因此她(他)們的某些需要往往沒有得到滿足過。馬斯諾需要層次理論來看,馬斯諾認為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在有機梯隊內部環境或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要求,并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人的需要從低到高有六種不同類型,一個正常人或機體健康的人在自己成長階段必須要滿足那些需要,那么對于那些社會上流浪的孩子們來說那些需要沒有完全得到滿足。比如:安全需要和歸屬和愛的需要等明顯沒有滿足,所以我們針對那些孩子們建立小組,我們通過跟孩子們一起做一些活動,相互交流,盡最大力氣去無私的幫助,長期支持她們付出一些實際的愛然后盡量給他(她)們一種安全感和穩定感,并且從中孩子們也慢慢地感覺到有一種歸屬感,有愛他們和她們去愛的人。
再次;我們通過做一些活動,還有我們運用最基本的社工專業知識和技巧跟孩子們近距離地接觸還有通過長期的溝通和交流傳遞一些愛,就這樣孩子們各方面肯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因為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觀察和學習以及模仿他人可獲得改變形成新的行為方式。在小組工作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是一個資源庫,他們會在小組中真實地表現出各種適應性和非適應性的行為,想法和經驗,感受等,這樣在做活動過程中小孩子們結合自己風格和適應性可以互動中尋找榜樣,進行觀察,學習模仿,增加個人的適應性。就這樣那些小孩子逐漸向社會主流接近,好的行為方面不斷靠攏,最終各方面向好的方向發展。
四、小組目的及意義
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將開展一系列提高對象心理承受能力的活動,為孩子們營造安全感,增強其信任、自信能力,并促進與其他朋友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學習能力: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我們將開展學習分享與交流會,同時我們將開展游戲也立足于提高其學習能力和自我創新能力興趣愛好培養:鼓勵參與有趣的益智游戲和娛樂活動,挖掘特長,為同學們創造一個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環境。
樂觀積極的良好心態:我們開展的活動,在游戲中不僅讓孩子們得到歡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體會到怎么擁有積極地陽光的心態,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回到正常孩子的水平。
人際關系和集體歸屬感:我們將開展一系列加強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的活動,讓同學們懂得如何更恰當的處理人際關系及更加認同集體的重要性并更為熱愛集體。
五、活動特征
通過游戲和音樂相結合的教育方式給救助站的孩子帶來一些新鮮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在更多的方面產生興趣,并學會更好的和他人溝通,形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學習心態。
六、團隊組成
指導老師:
組員:
七、活動具體內容
活動主題:點亮未來
時間:每周星期二下午
地點:求助站(成都是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針對流浪兒童小組活動方案 2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四月份是院里的心理健康月,為了積極四月份的活動主題,秉承 “愛心助人、公益務實”的系訓,我部門特此聯系了長沙市孟媽媽青護園,并在青護園園長的孟阿姨以及青護園的工作人員,我們與長沙市流浪兒童站建立了一定的聯系。
流浪兒童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高度關注、重點保護的一群兒童,為了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生活,國家曾一度提出對他們進行教育、給予幫助等一系列方針。
有了以上的基礎,有孟媽媽青護園的鼎力支持,再結合本月的活動主題,我部門特此策劃了本次以“心連心、共同走向明天”為活動主題,并以長沙市流浪兒童站的孩子們為服務對象的一次志愿心理輔導。這個活動也正是我系學子展現愛心的最佳時節,心連心的互動交流既幫助了許多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我們自身的.素養。受益匪淺!
二、活動預期目標
1、可以幫助長沙市流浪兒童救助站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歸屬感,遠離孤獨與寂寞;
2、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及時的發現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并加以合適的方法進行輔導;
4、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我們大學生的德行素質的發展,培養自己的愛心;
5、更進一步的深化自己的“助人自助”的理念
三、活動主題
“心連心—————共同走向明天”志愿心理輔導
四、主辦單位
長沙市孟媽媽青護園
長沙市流浪兒童站
五、承辦單位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系學生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六、活動對象
長沙市流浪兒童站的孩子們
七、活動指導老師
長沙市孟媽媽青護園孟繁英阿姨
社會工作系心理專干張春華老師
社會工作系心理顧問吳志勇老師
八、活動時間
20xx年四月六日——四月二十八日
九、活動內容
我部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需申請邀請我系心理專干張春華老師和吳志勇老師來協助本次活動,也將號召學心理咨詢的同學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本次活動中。相信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配合下,一定會給流浪站的兒童們以最大的心靈撫慰。
十、活動過程
(一)宣傳與準備階段
1、請宣傳部幫忙打板宣傳本次活動;
2、召開各班班長會議,并請各班班長幫忙在本班級內部的宣傳;
3、下班級宣傳,晚自習在各班級由我部門成員分組進行宣傳與講解,重點在于心咨班的學生;
4、將心理輔導老師與同學們在必要時進行分組以方便為那里的孩子們授課;
5、先聯系孟媽媽青護園以及長沙市流浪兒童救助站,并與他們商量好此次活動的大致過程;
(二)活動實施過程
1、將長沙市流浪兒童站的孩子們安排好,等待老師們的到來;
2、破冰游戲:由志愿者帶領兒童站的孩子們做破冰游戲,活躍整個場地氣氛,使整個活動在一個活躍又輕松地氛圍中展開,讓孩子們與老師和同學們盡快熟悉;
3、請本次活動的指導老師兼顧問,針對兒童站的孩子們可能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做一些指導(也可以是講座的形式)
4、中場休息環節:中場游戲,活躍氣氛,為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
5、互動環節: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向老師和志愿者提出一些問題,并請老師給予指導;
6、自由活動環節:孩子們可以自由的和老師和志愿者們聊天,也可以咨詢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
(三)活動結束總結階段: 分享
1、請老師為我們講述此次活動的一些心得;
2、請部分愿意分享自己經驗的同學可以一起和我們做個交流會;
3、全系師生對此次活動做一個評價和總結。
十一、活動注意事項
1、部分流浪兒童們由于長時期的孤獨,不愿接受此次活動;
2、有些兒童可能會產生膽怯、害羞心理,有問題也不敢提;
3、在輔導流浪兒童的過程中部分同學或許會解決不了孩子們的問題;
4、系里心咨班的同學或許積極心不高、參與程度不高;
5、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會有一些消損,應注意好經費預算。
十二、備注
1、應急小組,協助的工作部門,負責活動現場的各種突發情況;
2、盡量別浪費,合理的利用每一樣物品,無需購買的就不買,各部門可以相互借用東西達到節省的目的;
3、到會時間要及時,各個干事各司其職,在工作期間切忌把私事公辦,影響工作效率。
十三、活動預期效果
1、可以幫助孩子們解決困惑自己內心的問題,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作出努力;
2、希望可以通過此次活動能夠與孟媽媽青護園和長沙市流浪兒童站建立一個長期的良好的關系,定期的為他們提供志愿服務;
3、更進一步的踐行“愛眾親仁、博學篤行”的校訓,秉承“愛心助人、公益務實”的系訓,同時可以更好更多的服務有需要的人群;
4、希望可以通過此次活動,能更加深化同學們的理論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促進自己更好的學習;
5、希望在這次活動中,體現出同學們的激情與風采,在這美好的大學階段留下最美好記憶。
6、希望可以通過此次活動,加強我系學生的工作的開展,在活動的過程中,更夠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也為以后的工作的開展和志愿服務的提供打下良好的基礎。
【針對流浪兒童小組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組活動方案03-20
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5-04
針對居家隔離人員管理方案(通用6篇)12-09
美術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4-19
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4-19
體育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5-13
舞蹈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4-08
朗誦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5-28
針對調研報告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