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范文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們抵制霧霾天氣的重點工作,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范文,僅供參考!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范文【一】
為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和諧宜居縣城,按照省市縣統一部署和要求,縣經信委強化責任,協調配合,完成了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有關工作。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關閉粘土磚,推廣預拌混凝土,實現“禁粘”、“禁現”
我縣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印發省淘汰粘土磚瓦落后生產能力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和《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等文件精神,縣經信委和城建委聯合出臺了《關于禁止使用粘土燒結磚的通知》,關閉了全縣18家粘土磚瓦窯廠小企業,制磚制備、窯體、煙囪等相關生產線全部拆除,在全市率先實現“禁粘”。大力發展和推廣預拌混凝土,目前全縣共有預拌混凝土企業6家,全縣所有建筑工地禁止了現場攪拌混凝土。
二、關閉小水泥企業,推廣散裝水泥
關閉淘汰落后水泥立窯生產線共計8條:
1、縣何灣水泥廠1條2.5*8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7萬噸;
2、縣皖南水泥經營有限公司1條2.5*8.5m,生產能力7萬噸;1條3.2*12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15萬噸;
3、縣大全水泥有限公司1條3.2*12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15萬噸;
4、縣蕪南水泥經營有限公司1條2.5*8.5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7萬噸;
5、縣水泥廠1條3*11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10萬噸;1條3*45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15萬噸,1條3.6*12m立窯生產線,生產能力15萬噸。
認真貫徹落實《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全面促進我縣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每年6月份舉辦節能與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使廣大群眾更加深入了解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在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優越性,使散裝水泥的政策法規更加深入人心。近年來我縣散裝水泥快速發展,20xx年全縣水泥散裝率為70.1%,今年將出臺在全縣禁止現場攪拌預拌砂漿的政策文件。
三、礦山整治
“十二五”期間我縣積極推進礦山整治工作,20xx年全縣礦山52家,其中露采礦山18家,井采礦山34家。目前全縣礦山有44家,正常生產礦山只有2家,其余礦山多在技改整合或停產整合中。
20xx年整合關閉了縣恒達礦業和縣仙馬礦業(仙仁沖銅礦)。
20xx年整合關閉了縣家發鎮麻橋村聯合石廠和縣南青方解石礦。
20xx年關閉了縣精工石料廠和縣鑫龍礦業。整合縣老虎頭磁鐵礦、縣工山鎮西湖老虎頭銅礦、縣水嶺鐵礦三礦,項目核準已批復,正在辦理整合相關工作。
目前縣家發永林石灰石礦、縣二兄弟石料廠、省縣家發沸石礦、縣飛騰礦業工貿有限公司4個礦山正在進行整合前期準備工作。
四、燃煤鍋爐淘汰改造
成林線路器材、雨田建材等企業充分利用我縣大米加工企業多的優勢,積極開展燃煤鍋爐技術改造,淘汰燃煤鍋爐,用稻殼替代燃煤,增設水處理系統和除塵系統,節約能源,實現清潔生產。用稻米殼糠采用后進料懸浮燃燒,加以助燃方式,配以燃燒風機、輸料機、燃燒噴料嘴,使之充分燃燒,替代煤炭達到節能降耗,提高效益。通過對鍋爐的改造結果表明,稻米殼糠均與懸浮于爐膛內充分燃燒,其集中溫度高于煤集中燃燒溫度量的30%,供汽質量及穩定性明顯優于燃煤,并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稻谷生長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正好抵消其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不會增加大氣中導致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
五、呂山礦區爐料企業關停和轉型升級
鎮呂山礦區位于鎮呂山村和山泉村境內,面積2.97平方公里,現有采礦企業5家,其中白云巖開采企業共有4家。礦區內依托礦山資源建有爐料企業17家,其中規上企業12家,窯爐數43座。
4家白云巖采礦企業在采礦權300米安全距離范圍內有爐料企業12家,爐窯32座,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39號令第十二條、第三十一條之規定,相鄰的采石場開采范圍之間最小距離應當大于300米,及周邊300米范圍內存在生產生活設施的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不得對其進行審查和驗收。
縣鎮白云石礦區共建有煅燒立窯約40余座,多建于2005年至20xx年之間,大多沒有合法手續,且全部為磚砌豎式,窯體不封閉,無任何煙氣和粉塵處理裝置。環境污染嚴重。
礦區周邊有山泉、土塘等村莊,有居民300多戶,由于所有爐窯均無任何煙氣和粉塵處理結構和設備,敞開式排放,造成晴天煙塵彌漫,雨天污水橫流。
產品粗放經濟效益不高。絕大部分企業將白云巖直接煅燒銷售到鋼鐵企業做造渣劑,由于工藝裝備落后,導致能耗大,優質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經濟效益不高。
為了保障周邊群眾生活質量,節能減排改善大氣質量,推動采礦企業安全生產為目標,近期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計劃關停礦區爐料企業,編制產業發展規劃,設立產業園區,設定入園門檻,淘汰落后工藝和裝備,建設符合國家政策、節能環保的新型爐窯,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范文【二】
全區重點環保工作攻堅工作會議之后,我局高度重視,立即召開部門會議對環保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結合部門職責,對照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認真梳理,對明確工作重點和標準要求,同時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對環保攻堅工作進行日調度、日匯報,有力確保了環保工作攻堅行動的順利開展。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加大道路揚塵治理力度。安排4輛灑水車,每天早7:30到晚19:30,道路噴水不間斷。安排人力物力對轄區范圍內昌明大街、永興路、寧安路、人民路等道路護欄下塵土進行沖洗,累計沖洗路面20余萬平米,做到了重點道路重點區域灑水除塵無死角。
二是加大道路綠化覆蓋力度。投資1800多萬元,完成北區新橋新路、新區八路、滏陽三路等道路的`綠化建設工作。推進昌明大街、永興路等重點區域的綠化改造提升進程。對寧安路、康泰街、順興街、振華路等10余條道路的缺株苗木進行補植完善;對創業廣場游園等街角綠地進行了完善提升。截止目前,共種植法桐、國槐等喬木3.6萬株,種植小灌木28.5萬株,種植草花、地被20余萬株,鋪種草坪1萬余平米,減少綠化裸露區域。
三是裸露地面揚塵治理。對順興街(和平路以北)路段、南外環、西外環裸露地面種植小喬木5000余株。對南外環裸露區域進行苫蓋,累計苫蓋1.3萬平米。
四是垃圾、渣土運輸揚塵治理。加大區內垃圾散點和衛生死角的巡查和清運力度,對區內寶云街、永興路、西外環、新華路、新華路等區域進行集中整治,清死角、除積存,全面消納可見垃圾,累計清運廢土垃圾300余立方米。
五是加大道路硬化力度。投資2000多萬元,對西區順興街、寶云街、昌明大街、永興路、桃源路、康泰街等路段進行瀝青砼罩面、更換路緣石、便道磚綜合改造提升。目前,共完成挖補修繕路面2500余平米,鋪設便道2萬余平米,安砌路緣石5000余米,道路罩面7萬余平米。
六是強化污染源頭治理。排查轄區內胡堂排干渠非法排污口2處,開展衡水市垃圾綜合廠內外環境整治,清理車間衛生200平米,打掃道路衛生500余平米。強化生活垃圾清運管理,做到日產日清,確保無積存生活垃圾、衛生死角,運輸車輛進行苫蓋,確保無撒漏。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街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09-18
街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07-05
鄉鎮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11-04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精選8篇)10-31
2017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09-11
鄉鎮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精選13篇)04-17
大氣污染防治和還利于民的工作匯報09-19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匯報材料(精選10篇)10-15
大氣污染防治簡報06-16
大氣污染防治督查簡報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