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時間:2024-11-01 15:56:29 工作匯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一、基本情況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近年來,特別是災后恢復重建以來,我縣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充分整合各類項目資金,以實施“三百”示范工程為契機,按照“一廊四情”的旅游發展思路,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要素體系,深度開發旅游景區景點,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薛城古鎮、丘地新村等為支撐,“賞紅葉,浴溫泉,住寨子,體驗藏羌風情”為特色的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初具雛形。截至目前,全縣有鄉村旅游示范鄉鎮5個,示范村9個,星級鄉村酒店14家、鄉村旅游示范戶19家,賓館、鄉村酒店(農家樂)等各類涉旅接待經營戶666家,床位14000余張,其中14家鄉村星級酒店共有床位908張。沿河谷村寨近70%的群眾參與旅游接待、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鄉村旅游配套服務產業,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州行業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和黨的“十八大”精神,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全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整合投入,著力強化“農旅結合、文旅互動”,大力延伸產業鏈,以農家樂、藏家樂、羌家樂等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和農民收入大幅提高。2014年,全縣接待游客330萬人次,同比增長72.7%;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23.1億元,同比增長64.3%。今年1-5月,全縣接待游客9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16%。

  (一)堅持政府領導,凝聚合力促建設。我縣把鄉村旅游作為災后恢復振興的先導產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將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先后出臺了加快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道路交通、城鄉環境治理、農村風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規定,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健全。同時,高效整合旅游、國土、建設、農業、林業、交通、電力等部門力量,并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旅游建設與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二)堅持規劃引領,夯實基礎促創建。我縣堅持以《理縣旅游發展規劃》為指導,突出“科學布局、注重特色、差異發展”的原則,統籌制定鄉村旅游分布、產業定位、市場營銷等的規劃,同步實施水、電、路、通訊等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所有鄉村全部實現“五通”,其中80%的鄉村道路實現了硬化或黑色化;彰顯濃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導游牌、停車場、旅游廁所、游客中心、標志牌等硬件設施完備,增強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后勁;同時,大力推進以核心景區為龍頭、藏羌文化為特色、休閑養生為主導、土特產銷售為補充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建設,傳統鄉村旅游經營逐步過渡到差異化、特色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軌道,游客的多元化、個性化旅游需求得到有效滿足。2013年,我縣成功創建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2014年成功創建為省級標準化示范縣和省級旅游強縣。

  (三)堅持品牌戰略,狠抓營銷促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民風民俗,順應節假日調整、近郊游、自駕游游消費增長的趨勢,做足休閑、避暑、觀光、體驗型鄉村旅游的文章,以桃坪羌寨、畢棚溝、古爾溝、米亞羅四大景點為支撐,以木卡、甘溪、薛城、甘堡、樸頭、丘地、猛古、八角碉等精品旅游村寨為重要節點,一批區位優勢突出、民族特色鮮明的藏家樂、羌家樂快速發展。同時,依托“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景區”和畢棚溝兩個國家AAAA級景區,以及古爾溝溫泉、米亞羅紅葉等享譽內外的景區品牌,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旅游交易會、西博會等對外宣傳促銷活動,主動加強與成都、重慶、綿陽、資陽等主要客源市場的對接,推進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主動將優勢旅游資源推介納入省、州旅游宣傳大潮,加強與省內外主流媒體的合作,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營銷,理縣鄉村旅游宣傳的放大效應日益顯現,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四)堅持優化服務,加強管理促提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基本要素和"商、養、學、閑、情、奇"六大發展要素要素以及游客多元化旅游服務需求,我縣主動邀請省州旅游專家到縣舉辦專題講座,培訓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組織帶領鄉村旅游示范戶、星級鄉村酒店(農家樂)經營者前往內地考察學習,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提升旅游服務接待水平。同時,注重發揮行業自律功能,指導有條件的鄉村成立旅游協會和旅游合作社,加強鄉村旅游內部管理,增強發展鄉村旅游內生動力,全縣已成立旅游合作社1個、旅游協會4個。此外,以貫徹落實《旅游法》為契機,大力開展旅游市場整治和行業監管,推行規范化、標準化、人性化旅游服務,健全完善旅游安全應急預案,構建游客緊急救援響應聯動機制,提升完善鄉村旅游點的安全護欄、警務室、醫務室、消防設備等設施,確保了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

  (五)堅持城鄉統籌,美化環境促建設。堅持把鄉村旅游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鄉村旅游點認真落實“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有效保持周邊建筑與自然景觀、文物古跡的協調性。在建設過程中,注重彰顯民族地域特色,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通過移植本地適宜樹種,全面提高鄉村旅游點綠化覆蓋率。同時,大力實施城鄉風貌塑造工程,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動,農村“臟、亂、差”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農村面貌得到極大改善,“鎮亮、村美、民富”的鄉村旅游示范點逐漸形成,旅游接待環境日益優化。

  (六)堅持文化興旅,文旅互動促振興。旅游與文化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我縣牢牢把握旅游的文化屬性和文化的旅游功能,全力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互動。積極組織推出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內容豐富、群眾參與性強的旅游節慶活動,將文化元素融入到休閑度假旅游、生態旅游、紅色旅游、文化旅游等大眾化產品中,充分展示我縣文化旅游魅力,吸引并留住了大量游客,帶動了旅游二次消費,有力助推了我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振興。

  (七)堅持群眾參與,合力興旅促共榮。旅游業是朝陽產業,是富民惠民產業。我縣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整體聯動、合力興旅,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旅游、支持旅游、參與旅游的嶄新局面,真正實現了“全民旅游”,為全縣旅游產業又一次“井噴”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保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續推進資源整合。突破區域局限,以鄉村特色資源為基礎,區域文化資源為載體,整合利用其他資源,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全面發展的鄉村旅游新格局。以線路整合串聯周邊農業資源、文物古跡資源、紅色旅游資源、特色旅游集鎮資源、民俗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拓展以生態體驗、民俗文化、休閑度假、觀光養生等為主要內容的旅游項目,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提升鄉村旅游整體發展水平。

  (二)持續深化統籌聯動。圍繞鄉村旅游發展,統籌推進農業、園林、水利、交通、環保等各項工作,將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與村鎮規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綜合考慮、系統部署,集資源、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快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產品體系,優化鄉村旅游環境,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三)持續開展宣傳營銷。充分利用節會和網絡媒體等平臺,進一步加大對鄉村旅游項目、產品的宣傳營銷。針對省內、國內市場和省外、國外市場,開展鄉村旅游專項推介,不斷擴大我縣鄉村旅游影響力,提升我縣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持續優化旅游環境。繼續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力度,促進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持續開展鄉村旅游點的環境綜合整治,強化旅游市場監管,加大旅游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欺客宰客、削價經營、惡意競爭等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行為,規范旅游市場;加強鄉村旅游安全管控,落實鄉村酒店、農家樂等的安全應急保障預案,確保游客生命財產安全。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28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調研報告5篇09-12

林業發展情況工作匯報07-23

鄉村旅游+扶貧融合發展調研報告08-24

縣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11-01

鄉村旅游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調查報告11-20

鄉村旅游發展前景調研報告(通用7篇)08-30

縣旅游事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12-01

縣旅游事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11-30

旅游工作匯報07-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精品二区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思思热精品在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