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工作簡

時間:2024-08-11 15:46:56 工作簡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接觸到簡報的地方越來越多,簡報的寫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評論文章。究竟什么樣的簡報才是好的簡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耕備耕工作簡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5篇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

  面對旱情,縣上專門召開抗旱工作調度會,組織機關干部,采取分片包干、蹲點指導、進村入戶等形式,幫助農民及早下田,落實抗旱措施。全縣共組織干部群眾投工4560個,完成干支渠道清淤12條23.5公里,完成冬灌面積2.8萬畝、春灌3000畝;調用噴灌機20多臺,搶澆搶灌受旱果園500多畝。縣、鄉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塊,加強苗情、墑情和病蟲害監測,指導幫助群眾綜合運用農藝、生物、化學等抗旱生產技術,因地制宜制定抗旱生產方案,開展抗旱保苗技術宣傳培訓,動員群眾土壤邊解凍邊開展頂凌覆膜,并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定點監測土壤水份,實行旱情日報告制度。縣氣象局及時跟蹤氣象云情,積極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先后發射增雨炮彈52枚,使全縣普降小雪,有效緩解了旱情。針對水源水位下降、供水出現不足的現狀,水務部門堅持以水源搶修、科學調度和聯網供水為重點,調配紅崖灣水廠和竹林寺水庫水資源,為梁河北調、洛水北調等人飲工程補充水源,并采取分片定時、輪流供水等辦法,分區域、分時段調節供水,確保全縣城鄉群眾的吃水用水不受到大的影響。

  為確保“三春”生產順利進行,縣上組織千名干部下鄉助春耕。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到各自聯系的鄉鎮,對頂凌覆膜、果園規劃、果園栽植、蔬菜生產等工作進行督促和推動,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各級干部自覺深入到各自幫扶的村社,齊心協力幫助農民開展春耕生產。圍繞規劃的南洛河流域、北洛河流域等6個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區和33處千畝以上示范片,廣大黨員干部組織動員群眾及時搶墑整地,開展頂凌覆膜。農技部門抽調90多名技術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頂凌覆膜。各鄉鎮廣泛開展科級干部包村抓示范點,一般干部包戶、包地塊促落實,實行包任務面積、包技術培訓、包農資供應、包田間管理、包推廣種植效果的“五包”責任制,確保覆膜任務全面落實。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旱作農業種植面積18.3萬畝,占總任務的91.3%;搭建塑料大棚840座420畝,完成果園套種高原夏菜基地覆膜20xx畝。

  縣上圍繞糧食穩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早謀劃、早落實、早儲備、早調運,因地制宜部署今年春耕生產各項工作。積極協調農行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共發放支農貸款1.0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春耕生產。全縣共調備化肥3.2萬噸、農膜1200噸、農藥20噸、良種4.08萬噸。省上發放的621臺玉米穴播機、玉米打孔器、起壟機等補貼農機具已全部分發到了有關鄉鎮和種植農戶。為保障春播農資安全,縣上抽組工商、質監、公安、農牧等單位工作人員,組成農資市場專項治理小組,對全縣農資經營進行了全面檢查,共抽檢化肥10批次,查處假劣玉米種子52公斤,農藥5公斤,進一步規范了農資市場。各級支農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爭當科技“二傳手”,傳播致富“金點子”,助春耕、解難題。全縣共舉辦各類支農培訓班55場(次)、廣播講座46期,培訓農技人員180人(次)、農民8.5萬人(次)。發放技術規程2.6萬份、施肥建議卡0.8萬多份。目前已完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45萬畝,推廣乙草胺除草劑化學除草面積3萬多畝。

  為了奪取今年農業豐收,張家屯鎮采取積極措施,早謀劃、早發動、早安排,抓好今年春耕備耕工作。

  一是開展好春耕農技科技培訓。積極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農技科技培訓活動,邀請農業局、農機局的農技專家開展技術培訓,針對白菜根瘤菌病防治、棚葡萄技術推廣、農機具使用等知識,以流動課堂的形式進行現場示范演示、講解指導,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民春耕生產科技含量,增強農民的春耕生產技能。

  二是做好春耕物資調運和貯備。到目前為止,全鎮已調運貯備各種優質化肥3250噸、農膜262噸、積制有機肥10萬立方米,以及水稻、玉米良種55噸、土豆4500噸、鮮玉米15噸以及農具等農資商品一批,為扎實做好春耕生產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是完成好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通過加強宣傳,積極引導農戶加入水稻合作社集中育秧、機械插秧、機械收割,以減少育秧種植成本,為今后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全面鋪開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解決好困難戶和弱勢群體的春耕生產困難。黨員干部與困難低保戶結成幫扶對子,積極為其送農資、送技術,鎮政府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為其貸款,以保證群眾能及時購進春耕所需物資。五是抓好春耕抗旱工作,提高農業生產保障能力。做好抽水提灌機械的及時供應,對抗旱設備進行檢查、維修,組織好基層水利服務所成立水利技術服務隊,下鄉指導對所有抗旱水源、機泵管帶等抗旱農機具進行檢查維修,使這些設備在春播期間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充滿生機的季節,各地各部門正按照“提升一產”的要求,切實搞好春耕春播和農田管理,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保護好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積極性,以奪取全年農業豐收。本報今日起推出《搞好春耕春播奪取全年豐收》專欄,報道各地春季農業生產的.好經驗、好做法。

  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為打好今年農業生產開局第一仗,我區農牧部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效應,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動手,采取各種措施,確保今年農用物資的調運和供應。目前,全區春耕備耕工作行動早、質量好,各項農用物資及技術措施春播前可確保全部到位。

  自治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潘旭春介紹,我區春耕工作已陸續從藏南低海拔、河谷農區展開。春耕計劃用肥4萬噸,目前已到位30%以上,涉農部門將保證其余化肥在春播前調運落實到戶。農藥、種子、農機等生產資料已全部準備就緒。

  據了解,我區農牧部門及早謀劃了今年農業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并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改善種植業生產條件,加強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強化技術示范與培訓,全面提高種植業生產能力,確保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今年全年計劃糧食產量達到95萬噸、油菜產量達6.5萬噸、蔬菜產量達65萬噸。為了實現以上種植業各項目標任務,自治區農牧部門提早與各地(市)簽訂了種植業生產目標。

  責任書。

  各地(市)也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出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及時把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到工作當中。

  在具體措施上,潘旭春說,今年,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大實施測土配方工作與高產創建示范活動的工作力度,提高糧食單產。今年高產示范區面積將達到70萬畝,測土配方示范區面積達到30萬畝。同時,為了確保種植業生產安全,自治區還將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有害生物的預防與預警工作,做到主動防減災、預控結合、科技減災,大力推進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工作,確保全區春耕備耕工作的順利進行。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2

  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眼下已進入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為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今年xx市春耕備耕情況如何?怎樣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2月27日,xx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市農業部門和市農機部門。

  一、油菜機械化作業面積160萬畝

  油菜是xx市農業生產的重要經濟作物。20xx年冬xx市共播栽油菜面積180萬畝,與上年持平,目前油菜長勢略好于去年。

  近年來,xx市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和油菜花觀光旅游發展較快,社會反響好,通過大力推廣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穩定油菜生產,結合油菜花觀光旅游,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目前xx市油菜機播面積接近40萬畝,此外去年xx市綠肥種植得到了較大的恢復性增長,綠肥種植達70萬畝。

  二、早稻計劃面積341多萬畝

  xx是我省主要的雙季稻產區之一,20xx年xx市所轄的六個縣市均為國家產糧大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40萬畝,總產317萬噸,其中稻谷播種面積727萬畝,總產289萬噸。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提出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的底線。為全面了解當前xx市農業春耕備耕形勢,摸清xx市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謀劃好20xx年全年糧食生產工作。2月中旬,全市各縣市區農業局組織技術干部深入鄉鎮村場,進行了種植意向及春耕備耕專項調查,了解今年春耕備耕的情況。

  xx市農業生產仍然堅持以水稻生產為主線,鞏固雙季稻種植,受比較效益和勞動用工等因素影響,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大幅增加。根據統計,今年xx市早稻計劃面積341.17萬畝,中稻和一季晚稻計劃面積60.9萬畝,基本保持穩定,春玉米計劃面積43.5萬畝,比去年減少5.71%,特色旱雜糧計劃面積29.6萬畝,比去年增加0.78%,稻蝦等稻田綜合種養面積16.9萬畝,比去年增加35.92%。

  三、農資市場價格呈上漲趨勢

  每年春耕備耕時節,農資市場及用工價格受到廣大農戶關注。

  今年xx市農資市場除個別物資偏緊張外,其余存貨都比較充足,但價格呈上漲趨勢。常規稻種子平均單價3.4元/斤,比去年同期增加0.17元/斤,雜交早稻種子平均單價16元/斤,比去年同期增加0.7元/斤。此外,尿素、復合肥、鉀肥、磷肥等價格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用工平均價格也有增長。

  早稻集中育秧是遏制耕地拋荒、穩定早稻面積,提升雙季稻播種面積的'重要手段。

  xx市今年早稻集中育秧計劃面積162萬畝,比去年增加12.6%,目前落實面積129.5萬畝。由于省下達的專業化集中育秧面積減少,xx市今年專業化集中育秧計劃面積比去年有所減少。

  四、全市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69%

  現代農機裝備已不僅是替代人工勞力、減輕勞動強度的生產工具,機械化程度越來越直接地影響著xx市農業生產成本和農民種植意愿,關系到農業結構調整、產業鏈條延伸、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到590萬千瓦,農機保有量76.1萬臺套,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9%。其中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76%,油菜綜合機械化水平55%,xx市農機工作連續2年位列全省前三。

  據市農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xx市去年共完成省級農機化項目15項,發展“千社”45家,全年農機總投入達到7億元,實施購置補貼資金1億元,受益農戶7621戶。目前,全市水稻機插面積達203萬畝,機插水平突破30%,建成華容縣、汨羅市2個省級油菜項目示范點,臨湘市、湘陰縣、xx縣、平江縣和君山區4個市級示范點,湘陰縣、君山區、屈原管理區入圍洞庭湖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市油菜機械化作業面積突破160萬畝。

  今年,xx市明確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實現“機械化、產業化、規模化、信息化”四化齊步走的目標:用好洞庭湖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政策,實現xx市農業生產全面全程機械化。農機總動力達到620萬千瓦,農機保有量達到79.1萬臺套。努力補齊機插、植保、烘干、秸稈處理等機械化短板,確保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1%;著力推廣油菜機械化高密度直播技術,力爭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60%;探索經濟作物、林果業、畜牧養殖業及農業廢棄物回收等領域農機化應用,主要農作物平均機械水平達到73%。

  力爭實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先進機具獎補資金1.5億元,讓農民群眾充分享受到社會發展的紅利。通過推廣肥料同步深施機、遙控植保飛機等機具,逐步減少農藥施用量和化肥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機具,推廣符合“國三”標準的動力裝備,促進農機節能減排。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3

  為充分發揮農機在春耕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廣西昭平縣農機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農機春耕備耕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思想早發動,任務早落實,迅速掀起農機春耕備耕工作的高潮。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及時傳達學習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和全區春耕農機化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成立了專門春耕備耕領導小組,準確把握農業生產形勢,掌握機具的'需求和農民的需要。突出重點產業、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做好安排部署,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確保春耕生產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安全預防,組織好農機檢修工作。為切實加強農機檢修和保養工作,確保春季農機化生產順利進行,該局把農機檢修作為當前工作重點,成立了3個農機檢修工作小組,結合農機培訓、安全檢驗等工作,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共檢修各類農業機械1000多臺(套)。

  深入基層,落實好春耕準備工作。入春以來,該局組成2個工作小組深入鄉村,走訪農機大戶,考察重點農機合作社、農機示范基地,調研農機春耕備耕情況。傾聽農民群眾意見,對群眾遇到的問題進行認真解答,對農機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共發放春耕備耕宣傳資料20xx多份。

  強化隱患排查,確保農機安全生產。針對春耕備耕期間農機安全生產的特點和存在的薄弱環節,該局認真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排查事故隱患。2月份以來,共排查農機安全隱患20多起,保證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4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眼下已進入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為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今年,梁平區回龍鎮充分發揮大型農業機械"節本增效"的優勢,助力春耕備耕。

  2月28日上午,筆者在回龍鎮青杠村看到,一臺大馬力的旋耕機正在翻耕村民陳萬術的承包田,對于翻耕的效果陳萬術非常滿意。他告訴筆者,"以前,使用手扶式旋耕機一天最多犁3畝田,費時費力,而且犁田效果有時還不理想,而這臺大機器一個小時就可犁3畝田,效率提高了8倍。"

  陳萬術算了一筆賬,他家今年一共承包了17畝田,像以前一樣使用小型旋耕機需要一周才能犁完,按今年230元一畝的價格,光費用就是3910元。而大型旋耕機一畝田只需要20分鐘,一上午的時間就犁完了,縮短了6天多,每畝的費用也僅僅100元,一共才1700元,犁田成本就節約了20xx余元。

  回龍鎮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俊介紹,合作社除去大批微型旋耕機外,一共有5臺大型旋耕機,在今年的`春耕備耕時期,在各村的田間都能看到"大機器"的身影,不僅為田農節約了一大筆生產成本,更極大的提高了備耕效率。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5

  今年以來,安徽省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春季農業生產開局良好,苗情總體正常,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農資量足價穩,預計20xx年全省春播面積穩中略增,其中糧食面積略有減少,蔬菜、豆類、薯類種植面積不同程度增加。

  據農情調度,全省小麥一、二類苗超過80%,略差于常年。其中,占全省2/3的旱茬麥苗情好于常年,稻茬麥受秋播期間連陰雨影響,苗情差于常年。油菜苗情總體好于常年,一、二類苗比例達到81.6%,比常年同期增加7.6個百分點。化肥、農藥、農膜以及水稻、玉米種子供應充足,質量較好。雜交稻、玉米和大豆種子價格與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雜交棉種價格同比下降10%以上。肥料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當前安徽春季農業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地區病蟲草害偏重發生,尤其是稻茬麥區小麥紋枯病呈重發態勢,防控任務艱巨。針對今年春耕生產形勢,安徽省早安排,早行動,加大力度,科學管理,確保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為夏糧和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基礎。

  及早安排謀劃,加強工作指導。制定印發《小麥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意見》,開展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強化分類指導,落實普施拔節肥、防控病蟲草害等關鍵措施。滁州、阜陽、亳州、淮南等小麥主產市都派出春管春耕督導指導組,推動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措施落實。

  突出綠色增效,調整種植結構。開展小麥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范行動和畝產千斤糧、畝收千元錢的'“雙千田”示范,大力推廣麥套西瓜等間作套種技術和稻蝦連作、稻鱉、稻魚共生等新型種養模式,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省今年推廣稻蝦連作等綜合種養近80萬畝。

  推進政策落實,撬動轉型升級。落實糧食生產專項資金8000萬元、專用糧食綠色增產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資金2.6億元,切實發揮政策資金在促進穩糧增收中的作用。按照品種優先、品質保證和品牌引領的要求,扎實推進專用品牌糧食試點等工作,打造糧食綠色增產示范區,構建專用品牌糧食生產體系,實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促進結構優化、提升質量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狠抓農資監管,保障市場平穩。組織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及生產、經營、使用禁用農業投入品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同時,提前檢修農機具,保持機具運行狀態良好,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保障春季農業生產安全。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6

  眼下春耕備耕已經開始,農民急需購買大量的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如今在梁山縣,農民朋友只須到“有種網”村級服務站,找“有種網”村級服務網點工作人員手機下個單,一般當天即可收到縣域配送中心送來的現貨;如果遇到技術難題,農技服務人員或專家還可登門傳授技藝,解疑釋惑。

  據悉,梁山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濟寧市,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北宋末年,宋江結天下英雄好漢,憑借水泊天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聲震天下。雖經八百多年歷史滄桑,英雄好漢的蹤跡仍歷歷在目。

  昨天,一部《水滸傳》把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條好漢推向了社會,以至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今天,有種網首創的“互聯網+縣域”也將在這遍土地上率先實踐,讓梁山好漢們早早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享受農業電商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記者獲悉,目前有種網在梁山縣已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網點500多個,聯結全縣7萬多農戶。每個村里的村級服務站,設立供需和技術咨詢熱線,按需供貨、承諾服務,直銷、定單式供貨、以微利或廠價銷售,最大限度的讓利于民,不僅確保了農民用上放心農資,還可以讓農戶親身感受,增加信任感。

  “除了山東梁山,20xx年,有種網縣域綜合服務站還在山東汶上、山西昔陽、甘肅肅州、江蘇盱眙等地相繼建立完成。臨近春節,為了更好的服務農民,有種網大規模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村級服務站,為農民朋友培訓如何在網上為本村農戶賣土特產,賣種子化肥等,并現場簽訂肥料、農藥采購訂單。這也表明有種網縣域綜合服務體系已經在全國初步搭建,并開始服務農民。”有種網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據了解,有種網縣域綜合服務體系(后簡稱“有種縣域”)指以有種網互聯網電商平臺為手段,以幫助農民買到安全、放心、質優價廉的農資,并將農副產品賣進城為服務內容和核心目的,以農業專業合作社為服務提供的組織形式,以全國性的統進分銷和有種白條及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為模式支點而建設的全國性縣、鄉、村三級縣域綜合服務體系。有種縣域縣、鄉、村三級網點服務內容包括:農資銷售、有種白條、農副產品銷售、農村信用互助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保險代理、便民增值服務等。

  而建立有種網縣域綜合服務體系,就是把農業電商平臺直接搬到縣鎮、鄉村,一是可以幫助農民學習網購農資,讓農民真正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切身體會到農村電商發展的好處便利;二是可以及時為農民朋友提供農業技術和信息服務,比如現場為農民提供育種、施肥、除病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只有把農資電商和線下服務體系相結合,農村電商才能成功,否則,單純的線上電商,只會給農民帶來新的問題,無法解決行業發展內在的需求和矛盾,陷入為電商而電商的困境。有種網在全國建立縣域綜合服務體系,正是基于對這一特征的深刻認識。

  20xx年,有種網將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甘肅、遼寧、江蘇、湖北8個省20余個農業大縣建設縣、鄉、村三級縣域綜合服務體系,聯結100萬農戶;未來5年,有種網還會繼續憑借自身優勢,在全國建立覆蓋1200個縣、12萬家村級服務點、惠及6000萬農戶的線下綜合服務體系,真正做到服務農民,讓農民受益。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7

  人勤春來早,農機備戰忙,春節剛過,萬物復蘇,正是春耕好時光。江都區農機局多舉措開展今年的春耕備耕服務工作。

  一是做好春耕備耕指導。組織農機推廣站技術人員和農機監理人員深入掛鉤村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對水稻育插秧、小麥機條播、機械化收獲和高效植保機械化等技術進行宣傳講解,并指導做好春季田管以及農機具保養、維修服務、安裝調試等工作,為春耕備耕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已幫助13個農機合作社、21個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指導121次,培訓技術人員51人,指導維修保養機具839臺套。

  二是做好惠農政策宣傳。在宣傳農機購置補貼、職業技能獲證獎補培訓以及農機貸款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區農機局干部職工帶著“惠農政策摘編”手冊向農戶認真講解農機購置補貼、作業獎補等惠農政策。截至目前,已發放農機惠農政策宣傳手冊1187份,幫助216位農戶聯系農機經銷企業咨詢購買農機。

  三是加強農機市場監管。區農機局組織農機經銷企業備足貨源,確保市場需求,同時對農機大市場銷售的農機產品進行質量抽查、安全檢查,并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無證照經營等違法行為,堅決杜絕假劣農機產品進入市場,確保廣大農民用上放心的農業機械。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8

  今年以來,積石山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省、州、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縣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鄉鎮、各部門針對氣候變化,早安排、早部署,狠抓各項常規備耕措施落實,通過春耕物資調貯、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加強技術培訓等措施,確保春耕備耕生產順利開展。

  今年在安集、關家川、石塬、郭干、銀川等鄉鎮建成全膜雙壟溝播玉米萬畝示范片5個,在寨子溝、鋪川等鄉鎮建成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千畝示范片9個。全縣計劃完成旱作農業25萬畝、膜側油菜5萬畝。全縣共調供農膜1650噸,儲備各類大小化肥11520噸,農藥192噸、調進雙低雜交油菜良種2。44萬公斤、玉米良種42萬公斤、脫毒馬鈴薯良種600萬公斤,群眾通過互換等途徑,籌集各類良種487。5萬公斤。

  同時,協調農業、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深入到吹麻灘、大河家、劉集等鄉(鎮)街道的'農資銷售點,開展農資市場打假專項整治活動,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先后3次對全縣各銷售網點進行了拉網式全覆蓋的清理清查專項治理,檢查中對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出現的假冒種子、過期農藥、生產證號不明的化肥,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及時進行了整頓規范。共檢查種子、化肥、農藥等各類門店52家(其中18家臨時攤點),簽訂農資經營安全責任書33份。對現場收繳的假劣農資當場曝光,為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9

  2月21日下午,建德農作站站長邵美紅又開著車下鄉了。一個下午,他走訪了航頭、大同、三都、大洋等多個鄉鎮,到田間查看土地肥力,到塑料大棚看升級改造情況,到農資站檢查農資準備。"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浙江各地現出一片春耕備耕忙碌景象。

  在縉云縣大洋鎮小南自然村,記者看到,返鄉青年會議開的正熱火朝天。村干部傅昌國告訴在座的那些年輕人,春耕快要到了,盡量教會自家老人使用手機交流軟件,訂立微信合同。

  原來隨著"網絡備耕"的走紅,外出青年和在家人員溝通商議、訂立合同、落實備耕和種植的新方法、新形式更加便捷,提高了春耕備耕的效率。但年前縉云農技干部在調查中發現,老年農民群體因操作不便、缺乏引導等,難以實現微信交流。這次發動返鄉青年各自培訓,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微信合同流轉耕地使用覆蓋面,縮少網絡使用"包圍圈"。

  據悉,通過一系列舉措,縉云5000多畝因"三低"影響備耕的"擱攤田"得到有效落實,補齊了春耕備耕短板。

  這些天同樣繁忙的還有武義縣農業局特產站技術人員周正威,這天他又來到大田鄉藍莓種植大戶張群英的大棚里,現場教她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移苗栽苗等種植有機藍莓等實用技術。臨走前還送她了一本《藍莓豐產栽培實用技術》和一份《武義縣有機農業發展規劃意向表》。

  眼下正是備耕的關鍵時節,武義縣組織了萬余名機關黨員干部、駐村鄉鎮干部和農業科技人員走出機關,為農民群眾送技術、送政策、送服務。在泉溪鎮鞏宅村,"春耕課堂"開課了。縣里的農技專家正在給農戶們講水稻標準化育秧、移栽。

  鞏宅村原來一直都是糧食生產大村。但由于全村近三分之二村民外出創業、務工,村里農民不愿種田、良田拋荒現象日益嚴重。看到這種情況,當時已承包53畝荒田的種糧大戶、村黨支部書記高躍平決心要改變下這個情況,帶頭成立了糧食專業合作社,并請來農機專家授課。

  通過努力,躍平糧食合作社已帶動周邊20余個村200多戶社員,流轉拋荒耕地2600余畝,每年賣給國家糧食2500噸;還建有占地100多畝的工廠化育秧基地,擁有大小機械76臺,全程烘干流水線2條,基地年供秧能力達20xx0畝;實現全程機械化糧食生產。

  磐安農業干部通過近日對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等5家主要農資批發企業調查發現,當地今年春耕農資貯備充足,但價格同比略有上漲。其中糧食種子價格同比持平的占80%左右,同比價格上漲的占20%左右;化肥除磷肥外,氮肥、鉀肥、復合肥普遍上漲10%左右;農藥草甘磷、殺菌劑等上漲8%左右;農膜10.8-13.5元/公斤,同比上漲5%左右。

  在諸暨,市農機管理總站近期加強了對經銷商的'檢查,督促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及時開展耕作機、插秧機等農機具的檢修保養服務工作,確保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春耕生產,據悉經銷商從年前就開始對全市3000多臺(套)耕作機械、插秧機械、育秧流水線進行檢修,檢修保養工作將持續到春耕結束;同時要求經銷商做好農機具及零配件的儲備供應工作。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0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天氣逐漸轉暖,春耕春種和田間管理也進入了關鍵時期。20xx年一季度,人保財險宜春市分公司全面響應《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力做好穩定糧食生產工作加快推進種植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和當地關于穩定糧食生產文件精神,積極落實農業保險服務,為農戶種植生產提供全面保險保障,降低糧食生產風險,助力春耕備產。

  加大春耕支持力度

  為支持各地春耕生產,人保財險宜春市分公司不斷加大產品服務力度,升級產品供給,全面助力春耕備產。圍繞春耕春種主要農作物,積極推進水稻大災保險、水稻種植保險和油菜種植保險,以此穩定春耕春種農作物種植面積。截至目前,人保財險宜春市分公司已為40.79萬戶水稻和油菜種植戶提供14.67億元風險保障,為宜春市全面保障糧食作物穩定生產、充分保護本地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作出貢獻。

  創新農業保險產品

  針對樟樹市中藥材種植大戶和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人保財險宜春市分公司積極開辦“中藥材價格指數保險”產品。該產品不僅針對中藥材種植階段提供自然災害風險保障,同時也對市場行情價格波動進行“補貼”,助力宜春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穩定宜春中藥材生產及市場供應。截至目前,人保財險宜春市分公司共為13315畝中藥材種植土地提供2860.9萬元的風險保障。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1

  今年,我縣農村信用社將支持春耕備耕列為工作重點,為確保滿足廣大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籌備4億元資金投入到春耕春播中。

  據了解,農村信用社為做好春耕備耕生產工作,及早安排各鄉鎮營業網點信貸人員走村入戶了解農戶春耕生產資金需求,做好資金調配工作;成立了春耕信貸投放領導小組,要求對農戶做到信貸支持"三明確",即明確投放時間、明確投放人員、明確投放片區,督促各網點及時將信貸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解決農戶的'燃眉之急;為確保春耕投放工作的服務質量,農信社將通過專柜專人辦理、延長信貸服務時間、集中監控實時監督等措施全方位保證農戶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便民惠農水平。

  截止目前,農村信用社20xx年已投放各類貸款2。65億元。預計20xx年農牧業貸款余額將突破20億元,較上年增幅21。9%,春耕信貸資金凈投放將達到4億元,較上年增幅32%,惠及近40000農戶,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2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充滿生機的季節,各地各部門正按照“提升一產”的要求,切實搞好春耕春播和農田管理,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保護好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積極性,以奪取全年農業豐收。本報今日起推出《搞好春耕春播奪取全年豐收》專欄,報道各地春季農業生產的好經驗、好做法。

  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為打好今年農業生產開局第一仗,我區農牧部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效應,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動手,采取各種措施,確保今年農用物資的調運和供應。目前,全區春耕備耕工作行動早、質量好,各項農用物資及技術措施春播前可確保全部到位。

  自治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潘旭春介紹,我區春耕工作已陸續從藏南低海拔、河谷農區展開。春耕計劃用肥4萬噸,目前已到位30%以上,涉農部門將保證其余化肥在春播前調運落實到戶。農藥、種子、農機等生產資料已全部準備就緒。

  據了解,我區農牧部門及早謀劃了今年農業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并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改善種植業生產條件,加強種植業技術推廣服務,強化技術示范與培訓,全面提高種植業生產能力,確保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今年全年計劃糧食產量達到95萬噸、油菜產量達6.5萬噸、蔬菜產量達65萬噸。為了實現以上種植業各項目標任務,自治區農牧部門提早與各地(市)簽訂了種植業生產目標責任書,各地(市)也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出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及時把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到工作當中。

  在具體措施上,潘旭春說,今年,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大實施測土配方工作與高產創建示范活動的工作力度,提高糧食單產。今年高產示范區面積將達到70萬畝,測土配方示范區面積達到30萬畝。同時,為了確保種植業生產安全,自治區還將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有害生物的預防與預警工作,做到主動防減災、預控結合、科技減災,大力推進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工作,確保全區春耕備耕工作的順利進行。

  1.江蘇省。

  2.省3則。

  3.20xx江蘇省。

  4.20xx。

  模板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天氣逐漸回暖,休息了一冬的農民開始為春耕做準備。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模板。感謝您對本站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信賴!......

  全省1:3月2日,記者獲悉,賀蘭農村商業銀行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籌備5億元“貸”動今年賀蘭農村春耕備耕工作。據悉,賀蘭農村商業銀行以支農支......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3

  為確保今年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進行,入春以來,百花湖鄉及早謀劃,提前部署,全面動員,采取扎實措施,及時做好春耕生產各項準備工作。

  該鄉一方面解決農業生產資料充足供應,農資部門提前做好化肥等農用物資的貨源組織和調運,按照農業生產需求,分品種備足備好各類農用物資。截至2月18日,全鄉儲備化肥300噸,地膜4噸,農藥0.2噸,種子4噸。信用社加大了資金調度,信貸資金到位45萬元,千方百計為農民做好資金保障。

  水利部門做好了渠道清淤準備。農機部門認真抓好農機具檢修、配套和供應服務,共檢修保養農用機械60臺(次);另一方面,緊密聯系實際,認真分析形勢,從計劃安排、干部和科技人員的組織上,把黨對農村的`政策傳達、宣傳、貫徹和落實到位,做到細化、實化、具體化。據了解,今年春播計劃面積達到8632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6896畝。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4

  3月3日,全省春耕備耕暨農業科技、放心農資、農業機械“三下鄉”現場會在云浮羅定市召開。副省長鄧海光出席會議,現場查看機藝融合春耕展示、春耕辦田、集中育秧、機械化插秧、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農業科技、放心農資、農業機械“三下鄉”等現場活動,并為首屆“廣東好大米”授牌以及“20xx年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羅定稻米揭牌。現場會組織了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多個高等科研院校100多名專家現場開展春耕生產技術指導,現場推介主推品種182個、主推技術100多項,展示近100臺套適用于水稻生產、丘陵山區的'農機產品。

  會議強調,各地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導向,順應天時,抓緊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力爭在“清明”前后基本插完早稻。

  一要重視結構調整。從春耕生產入手,優化產品結構和品質結構,多種特色、優質、高效產品,增加高端產品供給。優化區域布局,加快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農業區域結構布局。優化經營結構,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加強信息服務和指導,確保結構調整順應市場要求。

  二要推進綠色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杜絕假劣農資和禁限用農藥流入生產環節,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三要強化科技支撐。圍繞解決農業發展重大瓶頸制約,集中力量組織科研攻關,盡快形成一批“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集成示范一批技術模式,遴選推介一批成熟適用技術,引進開發一批適合各地實際的農機裝備,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廣泛開展“科技、農資、農機”三下鄉活動,引導農民使用良種良法。

  四要加強服務指導。加快春種、春播和辦田進度,爭取季節主動權。創新服務方式,開展“訂單式”服務,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市場信息,組織農機跨區作業,推進機耕、機播、機插等社會化服務。加強植物疫情和病蟲害防控,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和措施。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5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關于糧食安全戰略的決策部署,切實履行職責,做到早謀劃、早安排、早動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我鎮春耕備耕各項工作,保障糧食安全,結合當前春耕備耕形勢,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關于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充分認識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緊緊圍繞確保糧食安全這一目標,堅持科學備耕,推進抗春澇、戰低溫、搶農時、保春種,奪取春耕生產全面勝利。堅持“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增加總產”基本方針,全力推廣優良品種、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良種、良機、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化、標準化、農機化水平,全力以赴促進糧食穩定生產,扎實推進__年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全面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目標。

  二、目標任務

  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15萬畝(水稻面積穩定在1.7萬畝)、產量0.93萬噸(水稻產量穩定在0.64萬噸)以上,通過推廣優質品種、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等科技措施著力提高糧食單產,確保總產增加。各村要根據__年糧食生產計劃(詳見附件),及時摸排規劃種植臺帳,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產量為目標,將__年糧食安全生產計劃任務規劃到農戶,落實到田間地塊,結合當前農業生產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做到宜種盡種、應種盡種,保障糧食播種面積總體穩定,確保糧食安全。

  三、重點工作

  (一)強化耕地資源管理。各村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撂荒耕地恢復生產作為當前推動春耕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事來抓,要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耕地應種盡種,為實現農業穩產增產和農民穩定增收奠定堅實基礎。按照“縣級主導、鄉鎮主責、村級主體”的原則,各村要認真組織對撂荒耕地全面排查清理,做到逐戶清查、逐塊核對。因地制宜,選擇復耕復種的作物品種和技術模式,制定撂荒地復耕具體措施。在高標準農田和永久基本農田內的耕地及撂荒地復種,要重點保障水稻、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種植,一般耕地按照“宜糧則糧、宜特則特”的原則,在保障本地糧食播面的前提下,增加多樣化農產品供給。(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鎮自然資源所、鎮水利站、鎮財政所,各村委會)

  (二)加強技術服務和農資保障工作。鎮農業服務中心要加大春耕備耕農用物資儲備和調運工作,保障農業生產物資供給,主要包括撂荒土地的翻犁、水稻集中育苗(含苗床整理、拱棚搭建、育苗拌種、浸種)、示范基地土地翻犁、田間管理、種苗二次運輸、種子農藥肥料及相關農機器具采購等,預計資金3萬元,資金來源未鎮農業產業工作經費。鎮農業服務中心干部要深入生產第一線,做好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好春耕備耕生產和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好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及防治工作,強化草地貪夜蛾、“兩遷害蟲”、水稻矮縮病等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及時開展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整頓,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行為。(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三)大力推廣科技增糧技術。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和模式攻關,集中力量攻克影響單產提高、品質提高升、效益增加和環境改善的技術瓶頸。聚焦主要糧食作物,加快良種推廣,主要農作物糧種覆蓋率達95%以上,擴大優質稻種植,優質稻總面積占水稻面積的60%以上,大力推廣“水稻+”綠色生產模式。大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推進行動。(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四)著力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按照“一提三降”糧食生產發展思路,通過采取推廣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實現提高糧食單產、降低農藥殘留、降低化肥使用、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進一步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確保耕地質量監測網點建設逐年大幅增加。抓好糧食質量安全工作,鎮農服中心要指導各村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合理的退耕、修復、保護和種植結構調整計劃,加大化肥、農藥投入品管理,通過提高農藥、化肥利用率,降低農藥、化肥施用量,保障糧食質量安全。(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五)強化糧食經營主體培育。繼續加大糧食類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力度。加強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項目扶持、金融支持和保險保障,引導依法流轉承包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糧食經營主體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結合“秀地米”產業發展契機,通過引資,鼓勵和引導糧食加工企業發展,打造“秀地米”產業基地,切實加大對秀地米等糧食品牌的建設、宣傳和推介力度。(責任單位:鎮鄉村振興工作站、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六)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耕地地力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落實力度,特別是水稻、馬鈴薯、油菜等政策性保險,要充分發揮政策激勵效應,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生產穩定。(責任單位:鎮財政所、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七)推進科學防災減災。今年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趨勢較為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多。__年全縣提前進入了汛期,夏管、夏收期間可能發生的連續降雨天氣。水利、農業、扶貧等部門和各村要切實做好“抗大汛防大災”準備工作,要加強監測預警,做好物資和技術準備。農業部門要加強重大病蟲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警,根據病蟲災害發生情況和作物生長進程,制定防控技術方案,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及時落實防控技術措施。加強草地貪夜蛾、水稻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害統防統治、聯防聯控和應急防控,確保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責任單位:鎮水利站、鎮農業服務中心、鎮社會事務辦,各村委會會)

  (八)抓好品牌建設。堅持以打造“秀地米”優質米公共品牌為契機,一是大力推廣優良水稻品種,確保水稻產量質量;二是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推廣“稻+”種植模式。(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鎮鄉村真心工作站、各村委會)

  (九)抓好示范引領。堅持“主攻單產、增加總產”基本方針,全力推廣優良品種、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良種、良機、良法、良田深度融合,創建示范點,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化、標準化、農機化水平。一是創辦縣鄉領導領辦示范田,縣長楊仕根松明村400畝水稻示范田,主推“優良品種+規范化栽插+配方肥+綠色防控”技術,并掛牌公示;鎮級兩個示范點,分別是鎮黨委書記黃洪秀地村300畝水稻示范田,主推“優良品種+規范化栽插+配方肥+綠色防控”技術;鎮長吳文躍羊滿哨村200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并掛牌公示。二是結合耕地輪作,結合實際情況,在相對集中連片區域創“稻-油”糧油示范點,示范點擬建設在松明村,集中展示優良品種、水稻兩段育秧(示范點須開展水稻缽體集中育秧)、規范化栽插(寬窄行或寬行窄株)、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五大關鍵技術,油菜采取育苗移栽、規范化栽插。建設水稻缽苗育秧、油菜集中育苗點,并掛牌公示。(責任單位:鎮農業服務中心,各村委會)

  四、保障措施

  各村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春耕備耕生產和確保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實,進一步加強領導,壓實責任,確保各項政策和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一)組織保障。為有效加強對我鎮糧食生產工作的組織實施,按期完成今年的糧食生產任務,按照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責任制的.工作要求,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黃洪、鎮長吳文躍為雙組長,各掛村領導為副組長,鎮財政所、鎮農業服務中心、鎮鄉村振興工作站、鎮水利站、鎮自然資源所、鎮林業站等鎮屬相關單位及各村支兩委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金堡鎮__年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農業服務中心,鎮農業分管領導代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糧食生產工作重要問題,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安排部署糧食生產的相關工作。各村要以村支書、主任為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開展好區域內的糧食生產工作,開展土地撂荒整治,確保實現滿栽滿種,促進糧食穩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

  (二)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引導農民流轉土地,大力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發展種糧大戶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積極組建農村專業化服務隊,開展機種、機收、病蟲害統防統治、代耕代管等社會化服務,搶抓農時加快春耕春播進度,推動實現春播滿栽滿種。

  (三)強化工作調度。要嚴格執行糧食生產調度機制,全面真實客觀反映生產形勢,強化調度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農業服務中心和鎮屬各部門要安排專人負責糧食生產農情調度,按照“旬調度、月排名、季通報”方式開展調度工作。

  (四)嚴格督查考核。將糧食生產工作納入鎮政府督查督辦和績效考核內容,對各村工作推進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査,對任務落實不明、工作推進不力的,視具體情況進行通報、約談,問題嚴重的予以追責。

【春耕備耕工作簡】相關文章:

春耕備耕簡報02-09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1-07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07-29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02-23

春耕備耕工作簡報精選02-25

“春耕備耕扎實推進”春耕工作簡報11-07

春耕備耕信息簡報02-27

關于春耕備耕工作簡報11-04

春耕備耕現狀工作匯報02-24

抓好春耕備耕工作簡報03-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1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制服综合第一页 | 亚洲欧美另类色妞网欧美吧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在线视欧美亚洲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