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農牧局年工作計劃范文
一、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全縣經濟工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調整優化農牧業結構為主線,以特色產業為重點,以科技推廣為支撐,大力發展甜菜、蔬菜、馬鈴薯、奶牛、肉羊產業,積極推進“兩化”(產業化、標準化)進程, 繼續加強“四系”(良繁體系、防疫體系、飼草飼料體系、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全縣農牧業更好更快發展。
二、任務目標
全縣良種覆蓋率達到98%,新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20萬畝,蔬菜產銷率達到95%,馬鈴薯產銷率達到65%以上。
肉類總產量達到39513噸,比上年增長2.5%;禽蛋總產量6593噸,比上年增長6.5%;鮮奶總產量達到276993噸,比上年增長34.9%;牛飼養量21.72萬頭,比上年增長9.3%,其中奶牛發展到12.38萬頭,比上年增長15%;奶牛存欄11.43萬頭,比上年增長16.8%;羊飼養量穩定在51.23萬只,其中小尾寒羊飼養量15.29萬只,與上年基本持平;豬飼養量48.07萬口,比上年增長6.5%;雞飼養量100.65萬只,比上年增長3.7%;兔飼養量46.62萬只,比上年增長9%。
三、工作重點
(一)種植業方面
1、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
2008年,我縣調整農業結構的基本思路是:以畜牧業為主導產業,突出發展特色作物。全縣甜菜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馬鈴薯穩定在35萬畝,蔬菜控制在18萬畝,種植莜麥26萬畝,飼草飼料作物發展到30萬畝。
2、建設四大特色產業基地
一是建立甜菜生產基地 20萬畝,其中紙筒甜菜發展到8.18萬畝。重點抓好郝家營、饅頭營、二泉井3個鄉各2萬畝的優質甜菜生產基地。二是建立蔬菜生產基地18萬畝,全部實現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重點抓好張北鎮、饅頭營、油簍溝等鄉鎮以細特蔬菜為主的生產基地,戰海、三號、大囫圇、二臺等鄉鎮以大白菜、圓白菜、芹菜為主的生產基地,小二臺鄉以大白蘿卜、五寸參紅胡蘿卜為主的生產基地。同時,在西部鄉鎮擴大小南瓜種植,在全縣形成不同區域、不同特色的發展格局。三是建立脫毒馬鈴薯生產基地35萬畝,其中一級種薯繁育基地8萬畝。重點抓好白廟灘等壩頭沿線8個鄉鎮20萬畝優質馬鈴薯種植帶。四是建立有機莜麥生產基地26萬畝,其中壩莜系列新品種繁種基地5萬畝。重點抓好大河、單晶河、海流圖、臺路溝、油簍溝5個鄉的有機莜麥生產基地。
3、加速推廣新品種新技術
一是加速推廣糧、油、蔬菜、甜菜、飼料飼草作物重點優良品種,力爭全縣良種覆蓋率達到98%。
莜麥要重點推廣“壩莜一號、三號、六號”新品種;馬鈴薯要重點推廣“壩薯十號”、“費烏瑞它”、“大西洋”、“克新一號”、“中薯2號、3號”、“鄭薯5號”、“晉薯7號”、“荷14、荷15”等優良品種;亞麻要重點推廣“壩選三號”新品種;玉米要重點推廣飼料玉米良種“冀承單3號”和青玉米優種“巡青518”。此外,還要加速推廣甜菜、蔬菜新優品種。
二是加速推廣無公害錯季蔬菜標準化生產、紙筒育苗加地膜覆蓋、旱作農業綜合增產、旱薄地莜麥“肥、根、水共濟”低耗高效增產、設施農業高產栽培、馬鈴薯高產栽培、飼料飼草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和保護性耕作十項農業新技術,全縣新技術推廣面積要達到120萬畝。
(二)養殖業方面
1、優化畜牧業,增強奶牛和肉羊產業
2008年,按照“發展奶牛、提高肉羊、穩增豬雞、開發特養”的指導方針,推進規模養殖,轉變養殖方式。奶牛發展要逐步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存欄奶牛中高產奶牛要達到5萬頭,淘汰低產奶牛9500頭。使奶牛良種率達到50%以上。奶牛平均單產由2007年的3.5噸提高到4噸。
肉羊發展以小尾寒羊為母本,以德美種公羊為父本進行雜交改良,以培育出產羔多、生長快、肉質好,具有張北特色的商品肉用羊。
在生豬發展上,抓住生豬價格上漲,養豬效益好的有利時機,鼓勵引導養殖戶實現養豬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大力推廣人工授精,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先進技術,推廣二元雜交母豬和三元雜交瘦肉型豬,促進養豬業持續健康發展。
特種養殖重點發展獺兔、蘭狐、貉、鹿、野豬等其它動物。
2、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品種質量
一是抓好奶牛優質凍精改良配種工作。全年計劃引進優質凍精10萬支,性控凍精5000支、性控胚胎500枚,爭取國家、省優質凍精補貼配種10萬頭。使優質凍精配種覆蓋率達100%,奶牛良種率要達到50%以上。要進一步規范凍精市場,實行統一供精,嚴厲打擊濫進濫用劣質凍精行為。進一步加強對配種改良技術人員的管理,定期進行技術培訓,配種人員實行持證上崗。2008年全種奶純繁5.3萬頭。
二是加大優質奶牛、種羊和種豬的引進力度。要扶持養殖戶購進優質奶牛500頭。通過常溫人工授精,加快對小尾寒羊的改良力度,2008年引進肉用種公羊50只,改良肉羊達到24.55萬只。為解決生豬生產發展問題,在自群繁育基礎上,要大力引進瘦肉型種豬1000頭,2008年要新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5個,累計達到10個。
三是繼續完善奶牛、肉羊良繁四級網絡體系建設。重點加大改良站建設力度。2008年全縣新建奶牛改良站5個;新建奶牛養殖小區5個;新建擠奶大廳及奶站12個。新建肉羊改良站15個。
3、加強飼草飼料體系建設,夯實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一是搞好項目建設,按期完成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工程,要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加快草業大縣向草業強縣的進程。
二是擴大以苜蓿為主的豆科牧草的種植面積,新增和更新苜蓿5萬畝(其中新增苜蓿3萬畝,更新2萬畝),使苜蓿保留面積達到12萬畝,達到每頭奶牛有2畝優質豆科飼草。
三是擴大青玉米種植面積,力爭達到24萬畝。要加大青貯力度,全縣青貯、微貯飼草28萬噸,保證每頭奶牛有3畝青玉米、3噸青貯、微貯飼料。同時,優質高產青玉米的示范種植要達到1.2萬畝。
四是要加強草原防火工作。按照新頒布的草原防火條例,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防火意識。要把防火站項目建設好,完善草原防火應急預案和草原災害應急反應機制,積極開展災害防控演練和預案演習,確保具備重大火災的撲救能力。2008年草原火災的過火面積要控制0.3‰以下。
4、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要按照“力爭疫情不發生,確保有疫不擴散”的防控目標,努力提高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布病、結核等病的防控能力。
一是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5個基層動物防檢分站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更好地承擔起動物防疫、檢疫、監督職能。要重點加強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
二是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把基礎免疫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繼續實行“五強化兩強制”的綜合防治措施,散養畜禽實行春秋集中免疫與常年補針相結合,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全面推行強制免疫和程序免疫。要進一步抓好消毒、免疫抗體監測、疫病監測、完善應急機制等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布病、豬瘟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要加強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市場檢疫,確保動物源食品安全。
三是加大藥政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獸藥行為,特別要加大疫苗市場監管和查處力度,規范獸藥、獸用生物制品市場。
四是要不斷完善各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確保應急指揮、應急物質、應急隊伍“三到位”,開展撲滅重大動物疫病模擬演練,一旦發生疫情,確保疫情撲滅在疫點上。
5加強龍頭企業建設,推進產業化進程
一是樹立行業龍頭,明確扶持重點。乳品加工以宏冠、張北乳業、宏鹿乳業、鹿源等四家企業為龍頭,下大力抓好15個奶牛養殖小區;牛、羊、豬肉加工以現有38家企業為龍頭,同時積極謀劃引進肉牛加工龍頭企業,提高肉牛和奶牛公犢的育肥加工效益。
二是加強基地建設,發展規模養殖。畜禽養殖基地要按照全縣區域區劃,引導農戶由家庭分散飼養向小區、規模養殖場轉變,把養殖小區和規模化養殖場建成龍頭企業主要原料基地,加快優質奶源基地和肉食品基地建設步伐。
三是繼續完善畜禽養殖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主要在養殖重點鄉鎮建立一批畜禽養殖協會,充分發揮養殖戶與龍頭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確保生產者、經營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四、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
確保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健康發展,是各鄉鎮及農牧部門的重要職責。因此,必須加強領導,統一認識,堅定發展奶牛的信心。要把農牧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并作為考核工作和實績的重要內容,使農牧業發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強大氛圍。
2、加強項目建設,加大引資力度
2008年,要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大跑部進京、跑省進廳力度,加強農牧業經濟技術合作,以增強我縣農牧業的發展后勁。同時,我縣農牧部門及各鄉鎮要積極爭取本縣財政和金融部門支持,加大對農業和畜牧水產業的投入。
3、抓好典型示范,帶動結構調整
要以農牧業重點基地建設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為突破口,發現、培養和樹立結構調整的好典型。通過典型示范引路,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帶動和促進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健康發展。今年,全縣在種植業方面要抓好5個調結構、促增收的典型,養殖業方面也要抓好5個高產高效典型。同時,每個鄉鎮都要抓好2-3個好典型。
4、搞好科技培訓,開展三個促進
一是要充分利用冬春農閑季節,組織縣、鄉農牧業科技人員,采取集中辦班、以會代訓、走村串戶、廣播宣傳、播放科技錄像、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深入地開展促進結構調整、促進技術推廣、促進農民增收的“三促進”農牧業科技培訓活動。全縣計劃培訓干部、農民10萬人次。
二是開展“一鄉一品”農業科技示范活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強化科技支撐,完善服務網絡,為各示范鄉鎮產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奠定良好基礎,確保示范鄉鎮有推廣項目,有培訓場所等,基本上符合農業科技園建設的要求。
三是要認真組織實施“科技入戶示范工程”。要加強引導,健全機制,規范程序,以推廣農牧業新技術為重點,加大農牧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力度,培養一批農村農牧科技帶頭人,帶動周邊種養戶學科技,逐步建立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長效機制。
5、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興農促牧
一是要加強對《農業法》、《種子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畜牧法》、《動物防疫法》、《草原法》、《漁業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漁業行政執法六條禁令》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同時,要經常開展自查自糾,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廣泛深入搞好宣傳,讓廣大種養戶和企業知法、懂法、守法。三是要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查處違法違規案件,依法興農促牧,依法興漁。
6、監管農畜產品,確保質量安全
為確保我縣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護環境,增強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全面禁止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五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在農業上的使用,進一步加大對瘦肉精、蘇丹紅等違禁藥品和飼料添加劑查處力度,規范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三個環節。建立健全農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加大獸藥、飼料添加劑投入品及肉類檢疫監管力度,廣泛宣傳,徹底清查,堅決打假,規范經營行為,凈化農畜產品市場。
【縣農牧局年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縣雙擁工作計劃08-13
2022年縣教研室工作計劃11-22
縣河道保潔工作計劃07-23
縣河道保潔工作計劃11-09
鄉縣免疫規劃工作計劃06-15
縣教研室工作計劃08-20
縣小學教研室工作計劃(精選6篇)08-08
縣醫院健康教育工作計劃(精選6篇)08-29
縣發展改革局年終工作計劃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