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幫扶工作總結
從20xx年6月至今,根據市委基層辦的安排,我單位掛鉤扶貧烏逕鎮白龍村,該村地處偏僻,面積大,人口少,交通不便,經濟薄弱,下轄9個村民小組,共有270多戶,1200多人,有黨員32名,耕地面積1500多畝,是個貧困村。
為了做好幫扶貧困的白龍村,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狀大增加農民收入,我單位竭盡所能,高度重視,從資金,物資,人力方面大力支持白龍村,使貧困的白龍村面貌有了較大改變。兩年多來,我們一共投擴幫扶資金1。5萬元,領導和干部到村80多人次,辦好事4宗,組織結對幫扶8個。20xx年,村委會集體經濟純收入1。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800多元。各項工作排在烏逕鎮各村委會前面。
一、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1。6萬元,主要是:
1、興辦了一間果場,從江西引進臍橙種苗500多株,在旱坡地種植,面積近10畝,并在果場養豬養雞,年收入9000多元。
2、山塘出租。將四十多畝的一口白沙泥山塘出租給湖口一養殖戶,年租金2000元。
3、興辦了一間沙場。村委會與投資老板合辦了一間沙場,每年純得2000元純利。
4、其它收入3000元。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1、村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領導班子能夠團結協作,各司其職。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村黨支部實行“兩個按時”、“兩個堅持”,對鎮組織的活動按時參加,對黨的重大會議精神,及時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如學習“三個代表”,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省、市重要會議等,都能及時組織學習和傳達,領導班子政治思想得到了提高。每年堅持召開兩項黨支部民主生活會,實行黨員評議;每年召開兩次村務公開,把收入情況向村民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同時積極培養上進青年向黨組織靠攏,2002年發展新黨員4人,去年又把一名創業能手陳太明列為黨員發展對象。
2、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有進一步提高。
村領導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一邊努力搞鄧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面上的日常工作,一邊帶頭大種黃煙,開展立體種養。村支書朱兆華去年養豬25只,開發山塘養魚10畝;村文書郭奕南種黃煙10多畝;村婦女主任種果樹近10畝,養豬30多只,養雞300多只。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種養業蓬勃發展,共有養豬專業戶20多戶,養雞專業戶8戶,種煙大戶30多戶,白龍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三、幫助理清了發展思路。
為幫助白龍村找準發展集體經濟,強村富民的路子,我中心領導一把手梁高俊主任多次親自深入扶貧點和農戶中調查研究,指導村委和村民脫貧致富。同時專門指定一名副主任和辦公室同志組成工作隊,多次深入到白龍村,與村干部上起,研究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針對該村實際,提出了“修好路,搞好種養,辦好企業”的`發展經濟路子。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采取“三個一點”的辦法:“中心”擠一點,村委會籌一點,承包者投資一點,定期維修好7公里的村道,辦好了一間果場,開發了一口山塘,興辦了一間沙場。計劃今年再開發兩口20多畝的山塘。到時候,整個白龍村的生活、生產用水將得到有利保障。
四、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我們幫助白龍村委建立健全了“山塘承包管理制度”,“果場經營管理制度”,“沙場經營管理制度”等,并經常深入村委會了解經營情況,完善制度,落實責任,提高效益。同時幫助村委會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推動集體經濟走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五、落實包干責任制,建立回訪跟蹤制。
通過兩年多的扶持建設,我們的幫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脫貧還有一定距離,根據要求,我們認真落實包干責任制,除單位從資金、物資、人員方面大力支持外,還積極協助村委爭取外出人員的支持,爭取今年內村委會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萬元。在白龍村脫貧后,我們將建立回訪跟蹤制度,每年不少于4次到村委了解已建項目的生產經營情況,力所能及解決困難,使集體經濟保值增值,持續發展。
通過幫扶工作,帶動了機關作風的轉變。首先領導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嚴格落實“中心”各項制度,積極主動搞好外商和民營經濟的服務。其次干部職工認真做好各自的工作,積極主動深入到外商和民營企業中解決實際問題,認真管理和監督好各窗口部門的收辦件和收費工作,使窗口服務更耐心,更細致,更周到,得到了辦事群眾的贊譽。
今后,我們將結合“千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搞好幫扶,不僅在資金上盡自己所能,還要與村委會干部一起,選準項目,為發展集體經濟獻策,壯大村委集體經濟,實現早日脫貧的目村。
【貧困村幫扶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結對幫扶簡報05-25
最新慈善貧困村申請書怎么寫五篇01-19
教師結對幫扶個人計劃12-15
班級留守兒童幫扶計劃11-16
結對幫扶工作匯報01-17
教師幫扶工作計劃01-19
春節結對幫扶慰問簡報04-07
2022學困生幫扶工作計劃01-20
對口幫扶工作會議總結05-26